文学五一

第442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陛下……”宁美人泣不成声,手脚并用地爬过去抓成祖的衣摆,却被他无情地抽开。
    “父皇……”长孙鈞趴在地上,只是余光瞥见那抹双云纹靴,便足以让他吓得心肝乱战。
    成祖的眼里一丝异样情绪划过,但很快便湮没在在那幽深里,他转过身,缓缓闭上眼睛,吐出来的字也是冰凉至极:“美人宁氏,四皇子长孙鈞,即日起贬为庶民,永不得踏入宫门半步。”
    话音刚落,宁美人母子很快便被带了出去,被拖走时,双手仍然高举着,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手离那抹衣摆越来越远,远到永远都抓不住。
    待宁美人的求饶声消失在殿外后,成祖才将剑收回龙座之上。
    有了方才那一茬,众人都垂着头,没人敢看成祖。
    “你们都过来。”乘坐坐回椅子上,淡淡说了一句。
    众人走到御座在,恭敬地跪了下去,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无人胆敢违抗此时的成祖。
    静可闻针的殿内,叩响成祖略显沧桑的声音:“你们总认为朕偏爱长子,因为嫉妒,私底下不少针对太子,朕不是瞎子也不是聋子,那些小动作别以为朕不知道,朕都知晓得一清二楚!”
    说着,成祖拍了拍龙椅的扶手,叹了一口气,道:“没错!朕的确看重太子,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这肉也有厚有薄。”
    成祖将手抬至面前,让众人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手掌,他捏了捏掌心的肉,慢慢道:“你们说说,同样的一只手,怎么手心的肉就比手背的厚呢?”
    无人敢回答他的话。
    成祖轻哼一声,继续道:“那是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情,手心都身先士卒,脏的它先碰到,累的他先碰到,就连攥紧拳头的时候,痛的也是它,所以它比手上其它地方的肉都要厚!”
    “太子随朕熬足了苦日子,当年风餐露宿,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他曾随朕颠沛流离,风霜与共,这些年他更是协助朕抵御外敌,定国安邦,所以朕对他是偏私了些。”
    “然而,因为手背的肉没有手心厚,所以手背的肉就不重要么?!当然不是,无论厚薄,这手上的肉都连着筋骨,少了一块都不行!”
    “朕今日举行这个家宴,就是为了告诉你们,我们是一家子,百姓家尚且有本难念的经,何况是我们帝王家,有些小打小闹当然免不了,但是朕希望你们能顾全大局,别让人看我们长孙家的笑话!如果你们只顾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那这一家人还有什么意思。”
    “方才朕当着你们的面处置了老四,也是为了给你们提个醒,除了内斗这一条,你们也不可以恃强凌弱,仗着自己的身份胡作非为!老四的的例子朕不想再出现第二次,但若是有人不听警告,朕也不会再次手软,可都明白了?!”
    “明白。”众人齐声回答。
    成祖看着跪了满殿的众人,起身将龙座上的剑取下来,扔到了跪得挺直的长孙曌面前,一字一句地道:“储君之位已定,朕一言九鼎,太子就是太子,这点无可更改,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一个个都觊觎这把破椅子,不管你们以前怎么想,以后都要收起那些小心思!”
    “是。”众人应得十分干脆整齐,但是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个所谓的家,表面上一团和气,暗地里早已天翻地覆,岂是成祖几句警告就能改变的。
    尸山血海,白骨成枯。
    多少人粉身碎骨,为的就是踏上那一呼百应的君王之位,这把龙椅的诱惑力太大了,以至于总有人为了它前仆后继地飞向焚身业火。
    长孙曌将剑拿在手中,缓缓举到头顶:“儿臣请父皇明示。”
    成祖语重心长地道:“朕用这把剑打下了江山,今日朕便将这把剑赠予你,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儿臣遵旨。”长孙曌掷地有声地应道。
    “行了,都起来吧!”成祖淡淡一句,转身走回御座上坐好,随即吩咐喜乐公公传膳。
    这一餐,众人各怀心思,吃的时候都有些心神不定。
    卿如晤抬眼扫向众人,最后将目光落在长孙泓身上,只见他面色阴寒如常,但却不见任何怒意,显然将情绪隐藏得极深。
    眨眼之间,长孙泓忽然抬头看向她,四目相对,他拿起酒杯,嘴角勾起,算是向卿如晤打了个招呼。
    那样的微笑,卿如晤只觉毛骨悚然,连忙垂下眼睑,显得有些落荒而逃的意味。
    这一幕就这样落在了长孙曌和王云熙的眼里,就像石子投向湖里,泛起阵阵涟漪。
    散席之后,长孙曌和长孙泓他们被成祖留下来说话,李陵萼和薛溶月被淑妃唤去出云殿,因李陵萼、薛溶月曾与卿如晤有些交集,便邀她一同前去。
    薛溶月轻车熟路,一副回了自家门的样子,这让李陵萼脸上有些不痛快,时不时瞪了她几眼,目光冰冷得可怕,仿佛淬了毒。
    “太子妃,你怎么来了?”淑妃挑了挑眉头,连忙起身迎了过来。
    卿如晤径直走到主位坐下,看了淑妃一眼,淡淡道:“皇子妃和薛侧妃邀本宫来的,莫非淑妃娘娘不欢迎本宫?”
    笑话,若不是淑妃示意,李陵萼和薛溶月二人怎么敢将她邀过来。
    淑妃美目流转,笑着坐到了卿如晤身边:“太子妃说的哪里话,我自是欢迎的。”
    宫女端上茶盏奉上,卿如晤接过来呷了一口,掀起眼皮看向淑妃,笑着问道:“今日是你向宁美人报的信吧?”
    “啊?”淑妃惊讶道,“太子妃您在说什么呀,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
    卿如晤放下茶盏,抖了抖袖子上不存在的灰尘:“那么淑妃娘娘引本宫过来,不会是因为父皇希望我们一家人和睦友爱,所以你才做出样子给父皇看的吧?”
    “太子妃真是聪慧过人,我想什么您都一清二楚。”淑妃毫不犹豫地承认了。
    卿如晤淡淡一笑:“并非本宫聪慧,而是淑妃娘娘意图太明显了,本宫不用猜也知道。不过本宫想听的是真话,淑妃娘娘可不要敷衍本宫才是。”
    淑妃笑得柔软,她挥手将李陵萼和薛溶月遣了出去,然后倾身靠向卿如晤。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