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90章 陛下要给太子纳侧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怪荷风觉得事有蹊跷,就连卿如晤也是如此,距离筹款赈灾已经过去了一些时日,若是真想奖赏的话,就算陛下日理万机,也该抽出时间来召见她,或者是直接将奖赏抬进太子府,怎的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召见,分明是另有缘由,所谓的奖赏不过是借口罢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那公公看得紧,我们都没办法着人去通知殿下,待会儿要是真出了事情,殿下完全不知情,根本赶不及来救我们。”
    主仆两的对话很快便被打断,入了宫门后,内侍为卿如晤换上了轿子,一路将她向承明殿抬去。
    而荷风与几个宫女一起,远远地跟着,根本不得近身。
    卿如晤掀开轿帘,禁卫军林立左右,就像一堵高耸的围墙将她拦在里面,终生都不得出。
    她的心,霎时像被浸冰冷的水里,凉得刺骨。
    卿如晤放下帘子,勉强将心头的不安克制住,便已到了承明殿外。
    “太子妃娘娘,陛下在里头等着您,请!”
    下了轿后,内侍领着她进了承明殿,随即躬身退了出去。
    承明殿里,伺候左右的宫人已经被屏退了,成祖神色端凝地坐在龙椅上,身边只有喜乐公公伺候着。
    卿如晤偷偷打量了一眼成祖的神色,却在看到那双讳莫难测的眸子时,心头不由得“咯噔”一下。
    她缓步走上前,在御座前施施然地跪了下去,恭敬而谦卑地道:“儿臣参见父皇。”
    由始至终,成祖的神色并未有任何变化,他看了一眼跪在面前的卿如晤,淡淡地道:“前阵子的筹款赈灾一事你居功至伟,多亏了你,西部的百姓才能安然度过困境。”
    说着,成祖做了个手势,喜乐公公立即捧着一幅画轴躬身递到卿如晤手里。
    “打开看看,这是朕赏赐给你的。”
    卿如晤依言将画徐徐打开,显出里面的图样,竟是一幅迎亲图,而画的内容正是姬昌迎娶太姒的情景。
    她眉头微微一皱,便听得成祖的声音从头顶传来:“西伯侯姬昌在渭水之滨遇到太姒,对她的美貌,惊为天人,后知道太姒仁爱而明理,生活俭朴,他决定迎娶太姒,因渭水无桥,他便于渭水造舟为梁,舟舟相连,成为浮桥,亲迎太姒,场面极为盛大。”
    顿了顿,成祖继续道:“你可知朕送你这图的含义?”
    卿如晤将微微垂下头,心念急转,姬昌之所以能有九十九子,皆因太姒贤良大度,不仅善待众姐妹,还能善待庶出子女,只怕陛下赐给她这幅图的真正含义是希望她成为像太姒一样贤良的正妻。
    莫非,陛下要做主给宸华纳侧妃?!
    虽然心里头已经有数,卿如晤表面上却是装作一无所知,闻言她低声道:“父皇祝福儿臣与殿下像文王和其王后般恩爱美满,儿臣感激不尽。”
    听了卿如晤的话,成祖双眼微眯,眸底划过一丝危险的光芒,显然,他对卿如晤的答案并不满意。
    而卿如晤此时思考的是,成祖为何会突然对她发难,让成祖做出这个决定的契机究竟是什么。
    承明殿陷入短暂的极静之中,殿内静可闻针,仿佛可以听到殿外鸟儿梳理羽毛的声音。
    最后,还是成祖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将一堆奏折扔到卿如晤面前,冷声道:“打开看看。”
    此时,那幅画已经成为过去,因为卿如晤装傻,成祖也不好意思点破,只得将此事揭过,毕竟给太子纳侧妃这种事情,如果太子妃不高高兴兴贤良大度地主动提起,由他开口的话就有逼迫儿媳之嫌,这块脸他这个天子可丢不起。
    卿如晤将奏折一一打开,本本奏折都洋洋洒洒地把她告了一状,抨击她不该惊扰影梅庵。
    看来昨夜的事情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卿如晤目光划过面前这堆奏折,只见上奏官员中,每一个家里都有人被发配到影梅庵,众官员必定是担心影梅庵出事牵扯到自身,所以才先发制人奏她一本。
    而她也明白了成祖今天召她入宫的目的,果然什么赏赐都是假的,成祖实际上给她出了两个难题——若是她高高兴兴地提出给长孙曌纳侧妃,兴许她还见不到这些奏折,但因她不同意纳侧妃一事,这奏折里的难题便直接甩到她这里。
    卿如晤将身子伏得更低,仿佛一副惶恐不已的模样,声音也跟着有些急切起来:“父皇,想必京兆尹已经向您奏明了情况,儿臣此举完全是救人心切,并没有肆意惊扰佛门重地,藐视菩萨之意,还请父皇明鉴。”
    成祖微微倾身,目光冰冷地看着她,声音却轻如四月的和风:“听说你端了影梅庵,全因你的三个堂妹被卖了?”
    卿如晤立即回道:“回禀父皇,正是如此,儿臣之所以这样做,的确是因为三个幼妹的缘故。”
    成祖面色冷凝:“长安,告诉朕,你是谁?!”
    卿如晤倏然抬头震惊地看向成祖,只是刹那,她又连忙低了下去,并将头埋得更低:“父皇,儿臣是大秦太子妃。”
    成祖冷哼一声:“你对自己的身份倒没有什么误解,那你便说说,何谓储君正妃?别跟朕胡扯什么相夫教子!”
    陛下怒了,而且十分地恼怒。
    饶是卿如晤再镇静,此时也微微慌乱起来,九五之尊,天下之主,不是她这个太子妃可以抵抗的。
    她再开口,声音已经微微颤抖:“于内,储君正妃是储君的枕边人,应为储君打理庶务,主持中馈,于外,储君正妃身负重任,理应为天下女子做表率,无论如何,都不能给夫君增添麻烦……”
    “道理你都懂!那为何做不到?”成祖威严的声音响起。
    卿如晤低下头:“儿臣知错!”
    成祖冷冷道:“此时知道错有何用?长安,你是曌儿的妻子,大秦的太子妃,凭你的心智和手段,怎会不知这影梅庵里的都是些什么人,你倒好,为了三个不相干的堂妹,带着朕的京兆尹就去捅这马蜂窝,和影梅庵有关的势力盘根错节牵扯甚广,若是他们联合起来报复,岂非将曌儿置于危险之地?!你胆子既然如此之大,敢闯这么大的祸,想来也有解决之道,这些上奏的人你且记下来,回去自己去解决吧,朕不想再听到任何有关影梅庵的只言片语!”
    从成祖的话中,卿如晤总算明白了,陛下这是不想出手解决此事,所以才以这种方式将球抛给她,让她自己去处理。
    陛下还真是一如既往的狡诈啊!不动声色地就将难题抛给了别人,自己则隔岸观火,什么好处都占尽了,双手还干干净净的,也不会得罪任何人。
    不过转念一想,陛下若真是打着甩锅这个算盘的话,此时的龙颜大怒,也都是假的了。
    思及此处,卿如晤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恢复了昔日的淡定从容。
    然而她心里也清楚,此时无论如何,她都无法拒绝成祖,一是因为君命不可违,二是因为若是她不答应,那便只得高高兴兴地给长孙曌纳侧妃了。
    两条路必须选一条,她自然不会选择往长孙曌身边塞女人,于是,她开口道:“父皇,儿臣遵命。”
    说完,卿如晤又禁不住叹服,心想这陛下还真是聪明,若是直接将球踢给她的话,她必然会想办法拒绝,但给她二选一的必选题,那她势必只能选择接球。
    不过被迫接受并不等于逆来顺受,卿如晤绝不是一个能吃亏的主,是她的错她一定会认,不是她的错她就算背了祸,也会将立场态度表清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