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18章 儿臣心悦长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有了这一茬后,众人便也没敢再议论。
    成祖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目光中极尽怀念之色:“当年朕打江山的时候,镇南王身先士卒,屡次旧朕于危难之际,待朕荣登大宝,他更是为了大秦江山在南疆一守十数年,保我大秦南疆不被蛮夷侵犯,可惜王妃走得早,只留下一子一女……”
    说着,他看向明元郡主。
    卿如晤心头“咯噔”一下,看来赐婚的圣旨是真的,她信长孙曌,可是他又该如何破这个局?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成祖,只有顾昀暄屏住呼吸看向卿如晤。
    这时,成祖继续道:“明元,你已十七岁了,可有看上的人?朕帮你做主。”
    所有人不约而同地看向明元郡主,但见她满脸娇羞,急促不安地绞紧手中的帕子,嗫嗫嚅嚅地道:“陛下,臣女心悦曌、曌哥哥。”
    “哈哈哈哈……”成祖大笑几声,仿佛十分开心,“那朕……”
    “太子殿下到。”
    似刺骨般的尖锐声响起,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过去,然后一怔,许多女眷则是羞红了脸。
    但见长孙曌脱冠戴罪,仅穿一件白色的中衣,身后背着几根荆条迈步而来。
    他长发披散在背上,发尾有些卷曲,看起来十分柔软,而他健硕的胸膛,行走间若隐若现,肌肉精炼,肤呈古铜色。
    众人仿佛受到蛊惑,竟然一时看呆了,醒悟后禁不住的心惊肉跳。
    “太子,大殿之上陛下御前如此失仪,你这样哪有一国储君的样子!”皇后打量了他一眼,冷冷地道。
    成祖挥手阻止皇后,而后倾身问道:“曌儿,怎么回事?”
    皇后恨毒地剜了长孙曌一眼,别过脸去不再说话。
    长孙曌跪在御前,蓝眸熠熠生光,好似有什么情绪在里面滚动,因为太复杂所以让人无法解读。
    “父皇,儿臣有罪。”长孙曌言辞恳切地道。
    成祖皱眉:“何罪之有?”
    长孙曌抬头,慢慢地道:“昨夜儿臣梦到母亲了……”
    成祖面色一变,嘴唇微微颤抖,半响,他嘴角动了动:“君兰……君兰她……”
    她好狠的心啊!十几年来从来没让他梦到过。
    长孙曌缓缓道:“昨夜母亲问儿臣,已经二十三岁了还是孑然一身,可有心仪的女子,儿臣告诉母亲,儿臣心悦长安郡主,对她情有独钟非她不娶,可是母亲她……她不同意。”
    天呐!大殿沸腾了,就像烧红的油锅里溅入了几滴水,刺啦刺啦地响了起来,抽气声连成一片。
    而明元郡主的脸,就像被人啪啪啪扇了好几遍,僵硬得无以复加。
    成祖瞥了众人一眼,只需一个眼神,所有人都噤声了,望着长孙曌,嘴巴好像能塞入一个大鸭蛋,他似乎失了往常的镇静,变得异常激动:“为何?”
    长孙曌语气有些哽咽:“母亲说,父皇不喜欢长安郡主,一定不会让她做儿臣的妻子,她不愿意儿臣惹父皇生气,她说父皇生气就会皱眉,皱眉就会不好看,所以母亲很不高兴。”
    成祖没有说话,一双沉黑的眸子隐隐有泪光——是她,一定是他的阿蘅,只有阿蘅才会事无巨细地为他打算,只有他的阿蘅才会不允许任何人惹他生气,哪怕是亲生儿子,也只有他的阿蘅,才会不介意他的名利地位与他同甘共苦相濡以沫。
    长孙曌继续道:“可是儿臣告诉母亲,长安对儿子来说,就像父皇在她心底一样重要,儿臣此生,除了长安以外,绝对不愿娶别人,如果不能和长安共度一生,儿臣宁愿孤独终老。”
    成祖哑然:“你母亲怎么说?”
    长孙曌目光炯炯,似有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拗:“母亲说,如果有人让她不要父皇,她宁愿伤心死掉,所以她能理解儿臣,她叹了口气,想了许久许久,然后告诉儿臣,让儿臣到父皇面前负荆请罪,请求父皇原谅儿臣对长安的一往情深,这是母亲让儿臣准备的荆条。”
    长孙曌说着,从后背抽出荆条,恭敬地举到头顶,喜乐公公连忙过来将荆条递到成祖手里。
    成祖接过那根荆条拿在手中细细摩挲着,失神刹那,他的手剧烈颤抖,他呢喃一声“阿蘅”,竟然当众痛哭起来,眼泪很快流满脸颊,但他竟然不自知。
    成祖这一哭,所有人都跪了下去,无一例外的。
    燕王面露戚色,别人可能不知道成祖的情绪为何如此激动,但是他知道。
    当年嫂子为了嫁给大哥,就生生受了一顿毒打,差点丢了半条命,但是她父母亲问她是否改变心意时,她含着一口血沫子,坚决而又执拗地道:“不能嫁给他,我宁愿死!”
    记得嫂子嫁过来的时候,还拖着一身的伤……后来大哥起义,嫂子散尽身上的银钱帮他奔走,大哥需要人才,嫂子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替他前去招揽,大哥需要兵马,嫂子想尽办法为他筹集,几乎可以说,大秦的天下有嫂子的一份功劳。
    可惜,她走了。
    在成就大哥的皇图霸业后,她深藏功与名,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燕王妃也跟着哭了起来,她的声音不高,却声声低徊,如敲击在众人心头一般:“大哥,我想嫂子了……”
    有她这个开头,燕王自然要配合娇妻,闻言他以袖擦眼角,哽咽地道:“大哥,我也想嫂子了。”
    一片抽泣声中,长孙曌道:“父皇,母亲在一个有花有草,有树有湖的地方,她过得很开心,她说尽管她不在了,但是她的心始终活在父皇身上,她让儿子转告父皇,您曾经在未芒坡下对她说的那些话,她始终记得,也始终相信着……”
    未芒坡?
    那是只有她和阿蘅的小秘密,曌儿竟然知道,莫非阿蘅真的托梦了吗?
    成祖终于止住眼泪,问道:“那为何,她不给我托梦,让我这般地,这般地思念她?”
    皇后的面色难看得无以复加,众妃脸上更是精彩纷呈。
    众人的嘴巴,几乎张到最大。
    长孙曌苦涩一笑:“母亲说,她不能见父皇,要是见了父皇。她就舍不得走了。”
    成祖望着面前那张与阿蘅极为相似的脸,伤心地道:“她真的,让你来求朕?”
    长孙曌斩钉截铁道:“是的,父皇,母亲还告诉儿臣,要是让父皇生气皱眉了,就让儿臣帮父皇抚平……”
    “罢了罢了……”成祖紧紧捏住手中的荆条,面色沉痛,“既然是你母亲的意思,朕准许你娶长安为妻,你母亲活着,从未想朕讨要过什么,这次就让朕为她做些事情。”
    长孙曌目光一闪,连忙行礼:“儿臣,谢父皇成全。”
    顾昀暄将目光放在卿如晤身上,带着些许遗憾,更多的是无可奈何:如晤妹妹,恭喜你得偿所愿……
    卿如晤长长舒了一口气,长孙曌这次太冒险了,竟然拿故皇后做文章,要是成祖回过味来,指不定要怎么生气。
    不过,好在成祖开了金口,他们的婚事算是盖棺定论,再也无可更改了。
    此事虽然看似很简单便解决了,可是没有人知道长孙曌用了多少人力和物力,才查到当年的事情,刚才交给成祖那根荆条,正是当时故皇后的父亲用来鞭笞她的那一条,故皇后嫁给成祖后,将那些荆条带到了夫家,以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所以成祖看到荆条时才会有这样的反应,长孙曌这是在铤而走险,用母亲的死来触动成祖,好让成祖给他赐婚。
    然而,成祖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一个人,必定会很快反应过来,只是现在无人提醒而已。
    明元郡主泪盈于睫,捏紧双拳含着一泡眼泪看着成祖,委委屈屈地道:“陛下,那臣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