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一〇 贫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拿下祁连州可与拿下一个县大有不同。
    虽然吐蕃有四十州,但站稳一州后,将更为方便传播革命。
    杨延德连忙按照既定计划向魏咸信传信,毕竟祁连州没有城池,易攻难守,仅靠突击营三千人是不行的,必须派大军前来守卫。
    祁连州距离河西很近,粮草运输不成问题。
    接下来便一州一州的鼓动百姓,只要革命成功,老百姓配合,占据城池将容易得多。
    而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实在没有必要不配合。
    周师打下土地,不要一分一毫,全都交给百姓按人头均分。
    不管种地放牧,五年之内不须缴税纳粮。
    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吐蕃人的事,吐蕃人自己处理。
    西北的战略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朝中因为来了杨延定,将要有大动作。
    杨延定经略江南和辽东两地多年,家资巨万的豪绅大贾他见过,穷得吃不上饭的老百姓他更见过。
    虽然国家一片繁荣,国库收入连年增加,大多数老百姓都在叫好,但杨延定还是看到了隐忧。
    于是他坐镇文德殿的第一天,便上了一封奏疏《论贫富疏》。
    奏疏只阐述了一件事,如今社稷虽然看着繁荣,但以此下去,贫着将更贫,富者将更富。
    若干年后,当贫者超过一定数量,且日子过不下去,必然会揭竿而起。
    即便以社稷实力镇压,也必然会伤筋动骨,此非长久之策。
    其实这是封建王朝的通病,王朝前期,励精图治,国家走上巅峰。
    随后便开始两级分化,穷人资源越来越少,富人资源越来越多。
    当差距到一定程度,无可调和之后,穷人自然要起来反他娘的。
    这个问题柴宗训思考了很多,但几千年来都没能解决的事情,他也有些束手无策。
    眼下杨延定既然提出这个问题,正好将他召来商议一下,即便不解决,能延缓一下也好。
    为了能够集思广益,柴宗训同时叫上了赵德昭和慕容德丰。
    赵德昭看到奏疏反应很大:“不知杨大人写此奏疏是何意?莫不是要让富人将财富分与穷人?”
    “须知富人也不是一开始就富,而是受了皇上的恩德,自己再努力打拼才得来的。”
    杨延定驳到:“赵行长之言差矣,大周的大部分富商,的确是皇上重农不抑商才得以富起来,然而那些巨富,无一不是依靠家中福荫才能积累巨万财富。”
    “便如同你我,也是仗了祖辈福荫,今日才能在庙堂上侃侃而谈。”
    “社稷财富,便如地上的积雪一般,那些巨富一开始便是个雪球,大多数的商人不过是个雪花而已。”
    “巨富每滚动一圈,不仅带走大量财富,更是将许多如雪花一样的商人剥夺得一干二净。”
    “长此以往,国中便只会有数个大雪球,百姓将一无所有。”
    “如此情形下,百姓必然揭竿而起,从而山川震动,社稷危矣。”
    赵德昭冷笑一声:“杨大人未免过于危言耸听了,如今大周商船开遍四海,只要肯努力,能吃苦,便足以养活一家人,哪会像杨大人说的这般。”
    杨延定说到:“赵行长身居银行,每日所见自是些豪绅大贾,哪曾见过平头百姓?”
    “大周商业盛行,的确有很多商人,只要肯努力,能吃苦,就能集聚财富。”
    “可商人也得有物贸易啊,物从何来?是更多的老百姓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一天一天捱出来的。”
    “这些老百姓看似有口饭吃,然而一旦家中有人生病,或是发生何种变故,必然一夜之间赤贫,且再无翻身希望。”
    “像这样的老百姓,大周比比皆是。”
    柴宗训插了一句:“照二郎此说,朕重商倒是错了?”
    “回皇上,”杨延定说到:“历来国家要富,士农工商都须重,重商定是没错的。”
    “那你说说,”赵德昭颇不服气:“既然现在的状况不行,到底怎么样才行?”
    杨延定淡淡到:“须得老百姓共同富裕,社稷基业才能稳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