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穿成女主未婚夫_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两手拿起木板的两端,对着膝盖使劲一折,没断。倒是他不受控的蹲了下去,太疼了。这么结实的木板,说坏就坏,看来苏元君的力气是真大啊,真是个野蛮的人。
    苏元君这次回来是因为前不久和党项族的战争刚刚结束,结束了持续半年的战争,将这些游牧民族赶到了他们的老巢,让皇上在过年期间听到了喜讯,高兴了一把,就把苏元君给召回来了。
    说是要好好表功一下,是以苏元君才跟着圣旨回京了,一路上都是皇上派去宣旨的人马,他自己就带了几个护卫。为的是让皇上放心。
    这大梁朝,建立了刚刚九十几年了,传了四代。建朝初期,也就是从圣祖的时候开始,历代皇帝就重文轻武,准确的来说都不是轻武,而是抑制,甚至可以说是打压。
    原因无他,圣祖皇帝自己本来是前朝的将军,前朝后期皇帝昏庸,叛军四起,于是前朝皇帝就派当时还是将军的圣祖皇帝去镇压叛军,没想到几个月后圣祖皇帝带着叛军打到了将军,推翻了前朝,自己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成立了大梁王朝。
    但是这一段史书上都记载的经历,更是深深的落刻在了圣祖皇帝的心里。于是开始崇尚文臣,先是大办科举,振兴人的崇高地位。更是把那些刚出跟着他打天下的大臣的儿孙全部都接到了宫里,安排了当时德高望重的大儒亲自教导。
    短短几年过去,那些贵族子孙们,不管是文臣的后代,还是武将的后代,全部都一心扑在了读书上,认为打打杀杀实在不是君子所为。
    于是圣祖皇帝去世的时候,这几大贵族都没有了能力出众的武将,圣祖皇帝以任人唯贤的名头,将军权全部给了自己培养出来的一批民间力量上。
    这些人没有家族牵绊,就算是当了二十年将军。到时候给些银子解甲归田,再上一批皇上能把握的人,所以大梁是铁打的兵权,流水的将军。兵权永远牢牢的握在皇帝的手里。
    但是这种情况渐渐的就有所改善了,到了第三代皇帝文帝这里,他这人不认同前两代皇帝的做法,认为天下太平,没有必要防的这么严实。更何况就以他的能力,还能出了内乱不成。
    因此这种情况就稍微有所改善。苏元君的爷爷本来是乡间种地的,但是在村子里因力气大而闻名,正好被文帝派去的暗卫给发掘了。几年培养之后,果然是一个好苗子。
    于是放入军队,从小兵做起,加上皇上有意培养,十几年下来大大小小的功劳不少立。最后在三十五岁那年被皇上顺理成章的提拔成了正三品的怀化大将军。
    本来他过几年就该解甲归田了,但是偏偏被皇上看重了他的脾气,再加上皇上也没有那么防备武将世家了。再说了在皇上的心里,他就是一个田里种地的庄稼汉,要不是自己提拔,哪能有如此大的机遇。还成为掌控兵权的世家,开哪门子的玩笑。
    于是在发现苏元君的父亲,也是个难得的好苗子之后,就让他进了军队,放任他的发展。当时有些老臣还不乐意,觉得有违圣祖皇帝的命令,毕竟他们这些老牌世家的子弟都不能接触武将这块。
    皇帝当即就说,全朝的好儿郎只要有能力,都该为保护朝廷效力。大臣们这一听,皇上这是松口了,当即纷纷培养自己的儿子,毕竟朝中文官冗多,很多人都是只有官名,而没有职务,更别提什么权力了。
    再加上每三年科举出来的人,各大家族的繁多子弟,就一个七品的没职务的文官都叫他们抢破了头。现在皇上松口,放开了武将这边,也是自家子弟的一条出路。
    但是这些子弟,从小接受老师讲课授业,将文人这套是坚持到底了。不管家里老爷子怎么打,就是不从武。废话,现在满朝上下都知道,武将不受皇上的重视。出去是个文人,看门的都高看你一眼,真当了武将,说不上连好的媳妇都娶不上了。
    因此只有少数,极个别,其实也就两个世家子弟,顶着众人不解的目光,弃文从武了。有一个就是景家小儿子,算是男主的爷爷辈。
    苏家是泥腿子出身,一直以来人丁稀少,到了苏元君这一代更是只有这一个男孩,当初苏家父子被敌军围困整整一个月,恰好在大孙子出生当天,皇上的援军到达了,苏老爷子一高兴,就给大孙子起名叫“援军”。
    还是后来远在京城里的先帝,听说了之后,哈哈大笑,于是连带着赏赐圣旨一起下来的还有“苏元君”这个名字。所以说苏元君这个名字其实是先帝赐下的。
    可惜在苏元君三岁的时候,先帝就去了。传位给当今皇上,至今已有二十年。
    苏元君先是进宫见了皇上,皇上早有准备,在揽月殿给他办了一个庆功宴,规模不大,参加的都是些武将,文臣很少,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淮南王李明萧。
    淮南王李明萧,生母早逝,被太后抱到身边和现在的皇上一起养,所以和皇上的关系较为亲近。更是在二十年前夺嫡的时候,暗中帮皇上出了很大的力,才有了现在的特殊地位。
    当今皇上性子多疑,继位二十年,当初的兄弟们都死的死,贬的贬。淮南王算的上是京城里唯一的亲王了。
    宴会上,正乾帝对苏元君很是赞赏,这些陪同的官员,不管私底下是亲近哪派的。面上都是笑吟吟的夸赞着苏小将军少年英才。
    苏家现在的确是没人了,一个老将,苏老爷子,半截身子都要如土了。一个半残,苏大老爷,瘸了右腿。一个毛头小子,不过从这些年来的表现看,说不定能撑起整个苏家呢。
    但是一切都还得看皇上的意思,就算是皇上赞赏的眼神很真切。但是从头到尾,都没有许诺他一官半职,大梁有令,战事时将军才有职权,平常的时候和普通士兵无异。
    一顿莺歌燕舞之后,皇上赏赐苏将军黄金百两结束了这场庆功宴,苏元君喝了不少酒,脸色微红,步履蹒跚的跟着宫人往宫外走去。
    出了宫,进了自己的马车之后,他用事先备好的帕子给自己擦了擦脸,一下子清醒了不少。眼里透着不耐烦,京城这宴会都是文绉绉的,一不小心就是陷阱,哪里有边关将士们一起喝酒吃肉来的畅快。
    可是无论你在边关是展翅高飞的雄鹰,来了这京城,都得乖乖的收起爪子,遵守着金丝笼的规矩,否则伤筋动骨的还是自己。
    所以这京城,苏元君是一点都不喜欢,他从小到大都在边关,京城只回来过几次,每次都没什么好印象,这次更是给了自己一个大教训。
    自己这还没回京,就有人暗杀自己,还假装成党项族,前来找自己报仇。自己和党项那边打了几年的交道,怎么会认错?
    而正乾帝此人,出了这事,也不查证,正好直接以这个为借口向西夏那边要了更多的赔偿。
    就是在宴会上假模假样的关心了自己几句,就轻轻的翻了这篇。估计还嫌自己为什么没死,不然那就能要更多的东西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本人就会放弃这件事。到底是哪路的妖魔鬼怪,他苏阎王是非得是找出来不可。
    这边,苏元君启程回京之后,淮南王府的侍卫队也找了过来,诸宁只好也踏上了回京的路途。
    诸宁来的时候,原身正在和魏青平饮酒作诗,原身不胜酒力,堪堪几杯就趴倒在了桌上。而魏青平,就是原书中那个害死李诸宁的损友。
    诸宁被原身的书童小文子叫醒他的时候,很是疑惑,自己不就是脑袋着地吗?怎么来到了这里,书童以为他喝多了不认识人,“世子,要不小文子服侍您歇下吧。”
    诸宁打了个寒颤,眼前这个自称小文子的人叫自己世子,那自己莫不是成了那个昨天晚上刚看过的淮南王世子?
    另外一人更是亲切的关怀道,“宁师弟,要是不胜酒力就先回去歇着吧,日后青平再陪你作诗。”
    诸宁脑子一炸,赶紧装醉酒,被小文子扶着歇息,稍微缓过劲来,就立马改道去了郊外的别庄。看过书的诸宁当然知道,这魏青平就是一个口蜜腹剑的伪君子。
    他和原主李诸宁是朋友,或者说是李诸宁这个小傻帽仰慕人家的才华,堂堂一个世子几乎就是他的跟屁虫。
    而魏青平只是一个从小地方考上来的探花郎,他出生在一个富商之家,在朝廷上没势力没背景的。就算有些银钱打点,但是在这吃人的朝廷基本上就是杯水车薪。
    他目前还处在翰林院的候选名单上,也就是说他空有一身功名,但是没有一官半职在身。在诸宁看来就是他拿到了做官的号码牌。但是前面还有多少人,才能轮到他。那就不确定了。
    所以这魏青平是个表面如玉君子,其实就是想借着淮南王府的势力,谋取个一官半职的,但是他这人清高,不会主动开口,几次暗示李诸宁头脑简单都没有听懂,还是后来淮南王知道了,让人安排了。
    谁知,这人半路就投靠了男主九公主,更是为其出谋划策,办了不少事情,最后成为九公主最重要的谋士。关键这人善于钻营就罢了,他是踩着李诸宁的尸骨上位的。这才是让诸宁最不齿的事情。
    他穿过来,一刻都不想和这个人待在一起,于是在知道了大峪村还有个温泉别庄之后,立刻就找借口过去了,留下了魏青平一个人。
    消息传回淮南王府,王爷夫妇担心他的身体,立刻派了侍卫队过去。是以诸宁也就轻松了一天,又回到了剧情里。
    好在他现在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他在现代的时候父母离异又再婚,各自都有自己的家庭,很少能想起来自己这个多余的孩子。
    还不如在这个时空,好好的活着,所以现在当务之急是保住自己的小命,那么这个婚就一定得赶紧退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