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一百零八章办培训班计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方面同情他,认可他,毕竟大家被同一批人伤害,都没了至亲,可以说同病相怜,。
    另一方面,对他的极端性格又有些警惕,害怕他受刺激后,会做出伤害桃子的事。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已适应了新的身份。
    如果他真的愿意重新开始,以他的能力,护送两位老人回京,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是吗?他最近怎么样?”周桃最近一直没关注这个人,听到许正强提起,才想起自己差点忘记了他。
    当时的想法是,既然他投奔自己,就收下吧!
    过了十多年胆战心惊的日子,他的精神一定非常累了,那就让他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好好休养一段时间。
    什么时候恢复过来了,来找自己,再给他安排事做。
    没想到他已经自己找到事情做了。
    “还不错,至少看起来有了些人的样子。”许正强想了想,回答道。
    他一直希望刘峻诚振作起来,仿佛他新生了,自己也能获得一些力量。
    刘峻诚也没有让自己失望,这么快就站了起来。
    “那就好。”周桃听了许正强的介绍,也为他高兴。“既然这样,让他去一趟京城,确实非常合适。”
    从能力的角度来讲,他肯定不逊色自己这边所有人。
    能十几年如一日,卧底在高建良身边,没有足够的毅力和应变能力,绝对做不到。
    到时再安排一个人,陪他去一趟,算是对他的考验。
    如果他能圆满完成,那可以尝试给他更重要的工作了。
    周桃多少能猜测到他的心思,就是希望跟过去做一个切割,到一个安稳的环境,重新生活。
    而这些自己有能力提供。
    安排好这些,周桃也不着急,倒是私下开始关注刘峻诚。
    见他现在在仓库上班,平时收货卸货,干的大多是体力活。
    如果工厂有产品出来了,就跟着司机一起去送货。
    可能是受环境影响,他原本没有任何表情的脸,偶然会露出僵硬的笑容,似乎在勉力融进新的圈子。
    公司的同事可能已经习惯了他的样子,倒没有人因此为难他。
    周桃觉得只要他愿意,早晚会恢复正常的样子。
    一星期后,在深城出差的李娅淇和许正强回来了。
    通过两地的努力,暂住证的管理办法,已经制订出来。
    因为是暂行管理条例,所以只要省里批下来就行。
    而深城地位特殊,有权力直接审批并出台类似的条例。
    这样一来,深城和浙省,可以用这样的办法,直接进行劳动力派遣。
    省里对东海县的首创精神,给了极高的评价。
    同时把这份文件分发给全省各地。
    这样一来,浙省的所有地方,只要办了暂住证,就能直接去深城特区务工,不需要办介绍信。
    搞明白这一点后,各地纷纷派人去深城联系工厂,希望那边能接收自己这边派遣的人。
    对工厂来说,工人当然需要。
    现在有了挑选的机会,他们就提高要求,希望派过去的工人,必须初中以上学历,最好有一技之长。
    周桃听到这个消息后,有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无奈。
    原本希望给东海县的人多一个赚钱的机会,现在全省机会均等,就没有优势了。
    想来其它省早晚也会推出相应的政策,竞争就更激烈了。
    郁闷了一天后,忽然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在东海县建立一个职业培训班。
    有的技术难度太高,想培训也不容易。
    但是酒店服务员,包括客房服务员,缝纫机操作员,会用油标卡尺的品检员等工人,却可以通过短时间内的强化训练,就能达到目标。
    这样的人送到深城,肯定很抢手,周桃对这个有信心。
    于是把这件事跟祝良骥商量了一下。
    “这个办法好。”他听了后非常激动。“如果年轻人有了这些能力,未必要去深城找工作,本省和沪市这边很多工厂酒店,也要这样的技术人员啊!”
    别看他对工厂管理不熟悉,但是有这样的判断力。
    这两年新的企业不断兴建,工厂的数量也在增加,但是为什么比不上周桃的工厂。
    原因很简单,因为周桃开工前,会培训工人。
    别看只花了几天时间,但是效果非常好,看看那些新工厂乱糟糟的样子,再对比玩具厂开工那一天,工人们就开始认真工作,出了大量成品,高下一目了然。
    如果根据工作的难易程度,进行一个月至两个月的培训,那东海县的年轻人,只怕会被全国的企业抢破头。
    “那我们就把这个计划定下来。”周桃见他这么兴奋,也很高兴。“第一步,建培训学校,前期先找栋旧房子,改建一下就能用。第二步,寻找老师,只要有一定基础就行。第三步,派出工作人员,去联系各地的企业——”
    生源不是问题,只怕办出名气后,周围县市的人也会过来就读。
    “那学校是什么性质的单位,资金怎么解决?”祝良骥看事情的角度跟周桃不一样,先想到了这个问题。
    有钱好办事,没钱寸步难行。
    “这确实是个问题。”周桃也发觉自己太兴奋了,居然忘了最关键的一点。
    前世全国有很多这样的学校,全是私人投资兴办的。
    办这样的学校,赚钱是肯定的。
    问题是现在老百姓很穷,哪里拿得出钱去上课?
    如果政府投资,那会办成怎么样?谁也无法保证?
    “我个人倾向于私人投资。”祝良骥说道。“主要是培训班靠什么办法赢利?”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能赚钱才能越办越好。
    他也想过了,这种培训学校,不可能免费进行。
    否则的话,全县城的人都来就读,县里也没这个能力收留他们。
    但是收钱的话,又怕招不到人,毕竟来找工作的都是最普遍的老百姓,一下子哪里拿得出几十块钱啊!
    “赢利其实简单,后期靠学生交的培训费。”周桃回答道。“前期他们没钱,可以签一个合同,去工厂就业后,第一年工资的一半,必须交给学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