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吴魏风雨
明帝、司马懿等闻声望去,却是贾逵。这位曹魏三代重臣,在曹丕登基时起到关键作用,更因此得到曹丕器重,成为曹丕时代的中坚力量。
但见贾逵上前一步道:
“陛下!吴人反覆不一,万不可深信!何况周鲂乃智谋之士,必不肯真降,臣以为此乃吴人诱兵之诡计!”
司马懿眉头微皱,这个贾逵实在是个大麻烦,而且此人对自己颇有敌意。这却是司马懿的偏见,事实上,满朝文武没有几个人入得了他的法眼的。正想间,司马懿迎来了贾逵仿似看破自己的目光,看得司马懿大为不爽。
但司马懿仍强压胸中火气点头道:
“建威将军此言不可不听,但建威将军所言也不过是推断,臣以为单凭推断便错过此等千载难逢之机,实是太过可惜。”
?贾逵方要再说,明帝打圆场道:
“算了,今天就到这里,明日再说。”
平定东吴吞并西蜀是曹魏三代君主的梦想,明帝如何能不心动?他正踱步思虑间,听到身旁宦官笑道:
“陛下对皇后真是恩宠有加啊!”
明帝抬头一看,前面便是毛后的未央宫了,眉色一振,面带笑意直入未央宫。
与毛后温存片刻,明帝便迫不急待向老祖请教。
那老祖沉吟半晌才道:
“此为破局之届,成则吞吴有望,败则再难图吴。”
老祖虽然道法通玄,但诸多算计牵扯其中,他也无法给出定论。
明帝听罢,目光如矩:
“既然老祖认为此番是破局之战必得以力相博,那朕就赌这一局。”
凛冽的战意激得老祖眉色微动,血盘中激起一道涟漪,老祖的影像缓缓褪去。
次日,明帝便迫不急待地安排司马懿与贾逵协助曹休共破东吴。
当即,明帝传诏,令曹休集结江淮地区大军入皖接应周鲂,司马懿率本部人马挺进江陵伺机而动,贾逵则引军径取阳关,直扑东关。
明帝的态度很明确,司马懿之计大有可为,而曹休集结的江淮部队足以吸引东吴的主力部队,给司马懿创造破敌的机会。为了防止意外,他甚至还安排了贾逵策应曹休。贾逵虽然与曹休不睦(当年明帝想授予贾逵符节,而被曹休以其性格刚烈,轻视诸侯不可都督一方为由而阻),但明帝相信贾逵对曹魏的忠诚、正直,故而力排众议安排贾逵配合曹休。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无论曹休还是司马懿都属妖类,以贾逵的身份怎么可能和他们和睦相处?
一时间,战鼓擂起,三军开拔,曹魏大军一批一批向东吴前线集结。
孙权接到周鲂的密报,立刻召集东吴高层部署战略。
人人都知道曹休的出动,势将牵一发而动全身,能统率这等级别的集团级大战,一旦功成,势将立下不世之功。尤其是朱然,对此很是期待,毕竟他是实行此计的始作俑者。但在会上,东吴高层几乎是一面倒的支持陆逊。知道陆逊底细的毕竟都清楚,上古时代其便统帅群妖,统率这种集团级大战,不知道其底细的也起码知道陆逊在夷陵大战中展现的出色指挥能力。而在东吴诸将中,打过局部战役的人很多,但几乎没有几个真正统率过这种级别的大战。
朱然虽然取得了江陵大战的胜利,但那毕竟只是守城,只是江陵大战中最主要的一环。而在佛门诸将之中,先不说有没有这种集团级做战的能力,甚至没有人有足够的资历率领集团军打这种大战。
朱然虽然心中不服,却也没有办法,只得听从孙权调令。
当日,孙权便陆逊为辅国大将军、平北都元帅,统御林大兵,摄行王事,更授以白旄黄钺,约束文武百官。足可见孙权对此战的重视程度,更许诺陆逊,无论用谁都可以随便跟自己提。陆逊只向孙权要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朱桓。陆逊当然知道朱桓的来历,此次大战关乎东吴能否瓦解曹魏的江淮势力,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孙权在安排朱桓为左都督的同时,又令全琮为右都督,令陆逊统率江南八十一州近十万人马,三路齐进,挺进战区备战。
吴魏边境杀气森然,战意纵横间好似山雨欲来,黑云压城。而蜀国方面,诸葛亮向后主申奏自贬丞相之职,其言辞恳切,后主只得应允,贬孔明为右将军,行丞相事,照旧总督军马。而其余随行将领大多贬职,连牵制曹真、断后有功的赵云都请求自贬。唯有王平被拜为参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自此,诸葛亮在汉中,厉兵秣马,聚积粮草。大批向蛮方征兵,组建蜀国劲旅无当飞军,由王平全权负责。诸葛亮虽然明知借助巫人搅弄中原有违天道,但此非常时刻,他也不得不用此极端手段。
却说曹魏方面,贾逵率军自西阳出发后,与满宠兵分两路,贾逵奔东关策应深入皖县的曹休,而满宠则向夏口,意图切断朱然的江陵对皖县的援军。
贾逵方行至五将山,便收到明帝的旨意,令其深入皖县与曹休合兵一处。贾逵没想到自己还未抵达东关,曹休便如此迫不急待地起兵了,显然丝毫没有将自己的话听到耳朵里。
鄱阳郡身处东吴腹地,夏口、濡须作为东吴对魏前哨,一旦曹休进入皖县,后路极易被敌军切断。当然,一旦真占领了鄱阳郡,那就等同于在东吴长江防线撕开了一道口子切断东吴,魏军可以以其为踏板吞并东吴。贾逵不敢再行耽搁,他虽然不喜欢曹休,但曹休率领的是曹魏位于东吴前线的精锐部队,一旦这支主力部队被歼灭,曹魏势将再难回复气力。
起兵行至一半,贾逵越想越担心,思来想后,还是决定亲自去曹休那走一趟,无论如何也要曹休认识到此行的凶险所在。于是,贾逵安排队伍继续向东关挺进,自己则脱离队伍率领亲卫赶往曹休大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