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帝业_9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是……”阮一犹豫了一下,“皇上身边时时伴有一人,属下实在是……不好打扰。”
    元青青的脸腾地红了,他说的当然是池北,他肯定也知道池北同自己的事,那也就意味着元乾明可能也知道,可又为什么不告诉自己?也不批评自己?
    “咳……你,我,若是在书房中,直接出来便可,若是在池清宫,你便打灭一只蜡烛。”元青青脸上的红晕完全没有消失。
    “是,属下告退。”阮一表情没有什么变化,消失在房檐上。
    留下元青青一个人在南书房里,用了好半天的时间才把脸色变成正常,重新看起了奏折,脑袋里还是有几分慌乱的。
    终于,东南的水患算是解决了,而水贼也在朝廷的压制下销声匿迹,元承请求返回皇城来祭拜一下元乾明,元青青自然是同意的,满心期待地等着他的到来。
    “皇上自登基以来便一直在池清宫居住,也是时候扩充后宫了罢。”曾经的皇后已经变成了皇太后,居住的地方也搬到了慈寿宫,立政殿没有改名字,直接留给了以后的皇后。
    元青青干笑了一下:“母后多虑了,实在是朝政过于繁忙,何况西北战事未平,朕怎有时间考虑儿女之事?”
    “皇上说的这是那里的话?”皇太后笑笑,脸上的皱纹也的确是增多了一些,“元家肯定是要开枝散叶的,况且现在后宫只有邢贵妃,后宫之主也是暂缺的啊。”
    元青青有些烦躁,如坐针毡地扭动了一会儿就说奏折还没有批完,急匆匆地离开了。
    皇太后叹了口气,刘公公在一边提议:“不如太后先看看画像,各家的女儿又哪些个可以召进宫来的,先帮皇上把把关?”
    “也好,你去准备罢。”皇太后揉了揉太阳穴,还真是伤脑筋,以前的皇帝们都恨不得天天让不同的妃子陪着,自己的孩子可倒好,恨不得一个人过完每天晚上,也不觉得空虚寂寞冷。
    元青青逃也似的跑出了慈寿宫,仍旧是回到了南书房,真的感觉自己待在南书房的时间比在池清宫的多多了,而其他的宫殿则完全没有去过。
    没多久,邓三福就进来说是邢菲前来求见。元青青觉得自己也真是很久没有见过她了,似乎传出去不大好,尤其是西北的邢征远还是大军主力的情况下,就点头同意了。
    “许久不见皇上,气色倒也不错,只是又瘦了些。”邢菲仍旧是之前的漂亮模样,只是更多了几分端庄,相当有皇后的架势,“臣妾做了些糕点,自己尝来味道倒也不错,特来请皇上休息片刻。”
    “也好。”元青青其实是有点饿了,就同意了邢菲的请求,忽略了她眼中闪过的一丝惊喜。
    邢菲的手艺比太后好得不是一星半点,元青青一连吃了好几个,知道看到邢菲脸上无比开心的表情之后才赶紧悬崖勒马。
    “好了,朕要继续批阅奏折,你先回罢。”
    “是……”邢菲收拾了碗碟,动作很慢,想要在南书房再多留些时间。元青青也懒得管她,自己做着自己的事。
    邢菲终于还是把话说出了口:“皇上,近些日子都没来过臣妾这里……”
    “嗯?近些时日朝务繁忙,等朕有了时间,自然会去的。”元青青糊弄了过去,“好了,去把。”
    “邢贵妃,请罢。”邓三福伸了伸手,指向门外。
    出门之后,邢菲叫住了邓三福:“公公可否同皇上说说,也不可让皇上日夜憔悴,自然还需有人为皇上放松身心的。”
    “娘娘也莫急啊,如今皇上后宫实际上也只娘娘一人,不必多虑的。”邓三福也不能说其实帮着放松身心的人自然是有的,可却不是你。
    邢菲叹了口气,在小丫鬟的搀扶下转身落寞地走了,转弯前还有扭头留恋地看了南书房一眼,终究没有等来那个盼望的身影,只好离开。
    第66章 又到皇陵
    元青青把十二个小孩从池北手里要了出来,让阮一带走。池北也知道元青青是什么意思,自然没有拒绝,毕竟自己还是担任着出头露面的,还是不好兼领暗卫。
    新年已过,到了开春的时节,元青青的工作也总算是步入了正轨,元承也在开春的时候来到了皇城。
    “臣——叩见皇上。”元承脸上多了几分沧桑,毕竟年纪还是不饶人的,但胡子已经刮过了,仍旧是俊秀将军的模样。
    “九叔快起来。”元青青对元承还是很亲昵的,毕竟是自己的亲叔叔,小时候又是带着自己玩的人,感情上还是多了一份亲密的。
    元承如今也不过是三十四五年纪,一双眼睛比之前更有神,轻轻松松就站了起来,英挺魁梧,肌肉又结实了一些。
    “既然叫我一声九叔,那——”元承嘴角慢慢浮上一个微笑,上前一步,一个巴掌朝着元青青的肩膀就挥了过去,“瘦了这么多,九叔都不敢认了。”
    “去了趟西北,苗条了些。”元青青笑了笑,揉了揉仍旧是被打得有些疼的肩膀,“几年不见,九叔的力气倒是又大了不少啊。”
    “可是拍疼皇上了?实乃臣下之过……”元承赶紧道歉,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说着就要跪下。
    元青青赶紧托着元承的胳膊,把人给扶了起来:“九叔这说的是哪里的话?不论朕为何身份,九叔永远是朕的九叔。”
    “哈哈哈!”元承爆发出了一阵大笑,又往元青青肩膀上拍了一下,“好小子,九叔没看错你!”
    元青青龇牙咧嘴地揉着自己的肩膀,还要给元承微笑:“九叔许久没回来,是先好好休息几日,还是直接……”
    元承的笑容慢慢收了回去,眼神中流露出了悲伤,是真真切切的悲伤,和孙高亭的有那么几分相似,但仍旧不很相同。
    “直接去罢,大哥当皇上的时候我年岁不大,后来就去了东南,见的机会就更少了。而如今……唉……”元承忍不住叹了口气,心情低落了下去。
    元青青踮起脚来,拍了拍元承的肩膀安慰:“九叔莫要过于伤悲,东南的情况还要仰仗九叔呢。自上次仪式过后,朕也未去见过先皇,此次,便同九叔同行罢。”
    皇陵在城外,初春的阳光很好,天上的云彩也难得的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元承和元青青不怎么能兴奋得起来的心情。
    到了皇陵周围,云彩多了不少,天气也有些变阴。元青青叹了口气,看来老天也是相当对元乾明赶到惋惜啊。
    元青青在十米开外的地方默默地看着远处进行完了各项祭拜的动作,最后端端正正地磕了一个头,伏在地上长久地不起来。
    元青青看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还是担心皇陵的土地过于阴冷,让邓三福过去把人扶起来。元承却是一抬手,自己从地上站了起来,看着皇陵前的墓碑一步一步推后到元青青身边,轻叹了口气。
    元青青只是远远地看了几眼,没有再过去祭拜,在临走的时候看到了一间小棚子,看起来和皇陵的气氛很是不搭。
    邓三福看出了元青青的心思,马上让小旗子过去看了看,回来报告说孙高亭住在里边。
    “孙高亭?”元承念叨了一下这个名字,皱着眉头思考,“倒还是有些熟悉……”
    元青青一边朝着小草棚走去,一边解释元承的疑问:“孙高亭乃父亲生前身边的公公,自愿来此陪伴父亲。”
    “竟有如此真性情之人!”元承看起来颇为感慨,打量了一下小棚子,“可这地方——却颇显寒酸啊。”
    “这……”元青青脸上红红的,“本来是要在此处建一守陵人的屋子,只是孙公公拒绝,故——耽搁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