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忆往昔·越竹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往年殿试,女皇皆会亲自监考,但她自觉身体疲累,便于朝上提出选人替代,如此恩威,需得是皇女之一。两派各执一词,都知会试人才,越多己方人越好,几个副考官都塞满了人,此刻大公主二公主的争论不休,吵的人头痛。
    翰林院的人,向来不爱说话,今日却有一修撰道:“臣倒是想举荐三公主。三殿下师从明石清先生,才学出众,性情温婉,即有识人慧眼,又有严谨耐心。”
    太学院院长亦道:“三殿下于院中学习时刻苦勤勉,可为天下人榜样。”
    明相道:“臣觉得,三殿下十分合适。”
    换在往日,慕相定然会高谈阔论一番,但它等到众臣说的口干舌燥,才悠然道:“臣亦举荐三公主。”
    朝中四下惊言,疑惑模样,皆收入女皇眼中,她金口玉言,便定下尉迟琳琅,代替她主持殿试。
    消息传开,众人不免议论,想是女皇厌恶党争,才选了三公主,再往里想,却是二公主胜了一招。谁不知、她们俩更要好?
    副考官中,最年轻的便是明相长孙明雅枫,他在家里迎回祖父,听闻此事,却是戏谑一笑。
    “这些人实在不了解三殿下。她行事端正,不偏不倚,绝不会为私情讨好,某些人的如意算盘可要打错了。”
    明相道:“不知慕相今日为何也出言附和,说来他近日收敛不少,实在奇怪。”
    “许是瞧见二公主最近颇受宠爱,又动了心思。”
    但他面对两位殿下派来的送礼人,很是热情,两份都不收,几番碰了钉子,明家门前渐渐空了,祖孙乐的自在。
    尉迟琳琅自负责主持后,哪还有心思嘲笑赫连无忧,自己既要准备,又要应付源源不断的有心人,只希望这事尽快过去。
    殿试之前,她已有了解,有一位叫越竹溪的少年,连夺两元,很有名气。但她站在殿中,瞧见他模样时,才真正诧异。
    古时有位名叫范进的人,直到五十岁才中了举,传信送礼的人来报,他喜不自胜,竟致疯癫。可见科举实在难考。三四十岁常见,二十多岁平常,这般年轻的,此届
    只他一人。
    他身子挺直,下笔如行云流水,思索间隙,目光也不游移,只片刻,又洋洋洒洒挥毫笔墨。尉迟琳琅离他远了些,不敢确认,便下了台,缓缓走到他身边。路过的考生悬起了心,而后失落。
    越竹溪并未分神,专心致志,尉迟琳琅在他身后,见他引用: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她便想起两年多前的夜晚,他曾说过的话。
    他笔落收墨,已是完成,以坐姿抬眼,面容褪去稚气,舒展的长眉浓淡相宜,眼眸皎皎如月,风姿清雅。他身上长衫,像是旧衣,与周围学子相比,显得素淡,但他人似修竹,众人无一可及。
    日暮时分,殿试结束,翰林院考官封了卷子,还是要呈给陛下一观。明雅枫到她身边:“三殿下辛苦了。”
    “明大人客气。”尉迟琳琅瞧见他美艳容貌,“兰儿最近可好?”
    “恨不得杀上考场,很想和那越竹溪比试比试。”
    尉迟琳琅知他故意提及名姓:“定有人已去告状了。”
    “臣觉得好奇,究竟是怎样文章能让殿下不顾仪制?”
    尉迟琳琅笑道:“待他成了你的同僚,你再慢慢体会吧。”
    ———————————
    回一下评论区,大概还要十到二十章倒叙结束。我本意是想回忆和现在穿插起来写,但忆往昔这一部分涉及的人物和剧情比较多,所以会较长。之后还会有倒叙(毕竟贺逐还没写hhh
    回复实在是按不起,感谢所有读者。
    对于留悬念部分,如果文章看的云里雾里,那就不是悬念,而是作者的问题。如果有看不明白的,一定要告诉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