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贺氏半垂眼帘,眸中闪过一道暗芒。
    她当然不愿意让端木纭掌家,可是眼前的局势也容不得她选,如果她拒绝,以端木宪的脾气,恐怕会让老四媳妇或者老五媳妇顶上,那更是后患无穷。
    端木纭一个未出阁的小丫头,再过两年迟早要嫁人,可是老四媳妇和老五媳妇就不一样了……再退一步讲,老二媳妇最近行事确实有些不着调……拿端木纭磨磨她的性子也好!
    想到这里,贺氏嘴角翘了翘,温声应道:“老太爷说的是。”
    见贺氏识大体,端木宪满意地捋了捋胡须,屋子里的气氛也柔和了几分。
    端木先又饮了两口茶,然后就说起了另一桩事:“阿敏,李家的人这几日正在收拾祥云巷的宅子,想必是李家三郎快要到了。你派人盯着点,把礼备好了。”
    贺氏一向会做明面上的功夫,立刻就应下了,在端木宪出门后,就派大丫鬟去湛清院把端木纭姐妹俩叫了过来,和颜悦色地夸了端木纭类似温纯娴静、治理懂事云云,跟着就顺势把小贺氏要接替唐氏掌家,让端木纭以后随小贺氏好好学管家,以及李家三郎很快就要来京的事一一说了,嘱咐姐妹俩早作准备。
    听到李家人要来,端木纭自是喜不自胜,谢了贺氏……直到姐妹俩回到湛清院,端木纭还是眉飞色舞,形容之间难掩少女的明朗之色。
    “姐姐,”端木绯拉着端木纭在罗汉床上坐下,目光闪亮地看着她撒娇道,“和我说说外祖家的事吧!”
    看着妹妹可爱的小脸,端木纭眸中的笑意更深,娓娓道来。
    李家世代从武,世袭四品墨州卫指挥佥事,本来是戍守在东北墨州边关,一直到八年前,海上倭寇为患,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李家奉旨离开边关去往闽州任总兵,镇守一方。自那以后,闽州水师连连大捷,剿灭不少海匪倭寇,闽州这才渐渐安定了下来。
    如今外祖父母李总兵夫妇尚健在,除了李氏外,李家还有五个儿郎,皆是厮杀战场、保家卫国的铮铮好男儿,只是李二爷和李四爷几年前战死海上……
    说话的同时,端木纭的神色凝重了起来,隐约透着一丝悲伤。
    李家这世代的荣耀与富贵那都是以李家儿郎的性命在血海中厮杀出来的,百余年来,有多少李家儿郞马革裹尸还,就如同端木朗一般。
    端木绯眨了眨眼,故意转移话题道:“姐姐,那岂不是外祖父、外祖母和舅舅他们离开墨州的时候,我才刚过周岁?”
    “是啊。那年我也才五岁。”端木纭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妹妹柔软的发顶,看着妹妹微翘的发尾,嘴角愉悦地扬了起来。
    端木纭的记忆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面露怀念地说道:“我还记得墨州离扶青城也不过两天的距离,小时候,娘亲常带我去外祖家小住……”
    “外祖父、外祖母和几个舅舅都非常亲切,几个表兄妹也对我很好,现在也不知道他们都长什么样子了。”
    “李家三表哥叫李廷攸,长我一岁,今年应该十四岁了,他年纪轻轻就是武举人,想必是青出于蓝……”端木纭颇为骄傲地说着。
    端木绯嘴角弯弯,听得聚精会神,偶尔插话问一两句。
    李家启程去闽州的时候,原身才一岁,对李家人根本就没有一点印象,端木绯也只能从端木纭的话语中探知关于李家的讯息。
    端木纭显然对李家的印象极好,话都是捡着好的说,而端木绯心中的疑惑却更浓了。
    按照端木纭所言,即便是李家刚去闵州的时候,两家还是不时有节礼往来的……也就说,是在李氏身故后,才和李家的联系越来越少了。
    而自打她们回了京,这三年来,李家从未派人来问候一句,就像是不知道她们姐妹在尚书府一般。
    可是端木纭似乎完没想到这些,笑吟吟地又道:“蓁蓁,李家三表哥马上要来,我们得先备好见面礼才行!”
    端木纭兴致不错,又拉着端木绯一起去了小书房,姐妹俩一起列了礼单。
    小书房里,回荡着姐妹俩清脆的声音,笑语不绝。
    接下来的几日,端木纭一边兴致勃勃地备着礼,一边翘首以盼,等着李家三郎李廷攸的到来,可是她数着指头盼了一日又一日,转眼就到了六月二十日,却还没见李家人抵达京城。
    端木纭越等心里越着急,特意派了张嬷嬷亲自去祥云巷的李宅问询,这一问,她更担忧了。
    原来李家在京城的管事也正急着,说是之前收到了来信,三少爷应该在六月十日左右抵达京城的,可是这都又过了十天了,却是连个报信的人都没看到。
    张嬷嬷禀完后,屋子里一片寂静,空气似乎都沉重了起来。
    端木纭眉宇紧锁,忧心忡忡地喃喃道:“难道攸表哥在路上出了什么事?”
    端木绯也觉得事情有些古怪,照道理说,李家是武将世家,李家三公子上京,随身的侍从应该不会是那等不谙世事的,到底是什么阻碍他们的步伐呢?
    端木绯心里虽然有些没底,却不动声色,正想安慰端木纭安慰,眼角瞟见张嬷嬷面有游移之色,看来欲言又止,就改口道:“张嬷嬷,可还有什么事?”
    迎上两个姑娘询问的目光,张嬷嬷从袖口里掏出了一张折叠起来的绢纸,呈给了端木纭道:“大姑娘,刚才奴婢回府的时候,在府外被一个七八岁孩子撞了一下,那个孩子塞了这张字条给奴婢……也不知道是不是恶作剧。”
    端木纭飞快地展开了字条,只见字条上只写着四个字:江城匪乱。
    第74章 盛世(二更)
    端木纭茫然地眨了眨眼,她听说过江城,那是皖州的一个大城。
    端木绯也凑过来看那张字条,很快想到了什么,思绪转得飞快。
    难道说……
    “姐姐,江城在哪里?”她歪着脑袋故意提点地问道。
    端木纭便顺口答道:“江城是皖州的一个城镇,我记得《大盛地理志》中说它在皖州的东南部。”
    等等!
    端木纭若有所思,一把握住端木绯的手,颤声道:“蓁蓁,攸表哥从闽州北上京城,路上十有八九会经过江城……”
    说着,端木纭的面色微微发白,如果说这张字条上说的“江城匪乱”是真的话,那李廷攸会不会恰逢匪徒呢?!
    端木绯抿了抿嘴唇,她想到的也正是这一点。
    端木纭抬眼看了看桌上的壶漏,现在正是申时过半。
    她犹豫了片刻后,就站起身来,道:“这个时候,祖父应该回来了,蓁蓁,我去找祖父问问……”端木宪作为朝廷的内阁阁臣,知道的肯定比她们闺阁女子要多的多了。
    “姐姐,我和你一起去。”端木绯也紧跟着站起身来。
    外面的天空不知什么时候阴云密布,遮住了日光,空气沉甸甸的,没有一丝风,风雨欲来,让人的心也不由沉重了起来。
    姐妹俩脚步匆匆地走过几道抄手游廊,穿过几条逶迤的羊肠小径,就出了垂花门,再一路往西南边而去,穿过一片青石砖庭院,就到了端木宪的外书房。
    书房的小厮见两位姑娘来了,立刻就进去通禀,没一会儿,小厮就出来请二人进去了。
    书房里很是清幽,靠北的墙面上放着一排高高的书架,密密麻麻地放着各色书籍,一进门,就有股浓浓的书墨之香扑鼻而来。
    与书架相对的墙上放着一个多宝格,陈设着一些梅瓶盆景鱼缸,临窗的位置摆着一张琴案,书房正中则是一张紫檀木雕花大书案,端木宪就坐在书案后的太师椅上。
    外面天色阴沉,书案边点着一盏羊角宫灯,莹莹光辉照亮了四周。
    见姐妹俩来了,端木宪放下了手中的书册,抬眼看了过来,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祖父。”姐妹俩上前齐齐地施礼。
    “纭姐儿,绯姐儿,坐下吧。”端木宪温和的目光在姐妹俩身上扫过,在看着端木绯时,眉宇间多了几分慈爱之色。
    端木绯不是第一次来端木宪的外书房了,自她表现出了算学的“天赋”后,端木宪时不时地会把她叫来这里考教一二,端木绯的应答令他颇为满意。
    端木纭坐下后,就神色凝重地开口道:“祖父,孙女听说江城匪乱,不知道是真是假?”
    话音未落,窗外的天空忽然劈下一道闪电,照得空中亮如白昼,屋子里也随之亮了一瞬。
    端木宪皱了皱眉,面色有些微妙,问道:“纭姐儿,你怎么知道的?”
    说话的同时,端木宪做了一个手势,本来打算要关窗的小厮迟疑地朝敞开的窗户看了一眼,还是悄无声息地退下了。
    端木纭不是蠢的,当然不会实话实说,说一半藏一半道:“回祖父,因为李家三表兄迟迟未到京城,孙女就派张嬷嬷去祥云巷那边问了问……”
    她故意说得模棱两可,言下之意仿佛是从李宅那边听说关于江城的事。
    话语间,雷声轰鸣,炸了几声后,雨水像撒豆子似的密集地砸了下来,不少雨滴透过敞开的窗户打在了窗边的案几和圈椅上,原本有些凝滞的空气清爽了些许。
    端木宪捋了捋胡须,面色也恢复了正常。
    他沉吟着道:“纭姐儿,江城那里确实出了点乱子,有一伙水匪横行,意图拿下江城。李廷攸刚好路过江城,一时被困在了城里……不过,那伙水匪只是乌合之众罢了,你们不用担心。”
    端木宪怕吓到两个小姑娘,说得轻描淡写,但端木纭还是慌了,顿时脸色煞白,“祖父,那江城现在……”
    “纭姐儿,江城不会有事的。”端木宪沉声安抚道,“皇上已经派兵增援皖州,算算时间,援军应该已经抵达了江城。我前几日得了消息,李廷攸正在江城协助当地官府守城抗匪,等此事了结,对他而言,那也是大功一件,对他的前途只有好处没坏处。”
    端木宪避重就轻,两三句就带过了这个话题。
    他说的话大半是真的,江城那边的水匪区区千余人肯定成不了气候,只不过,想要剿灭也没那么容易。
    江淮运河是连接南北的黄金水道,多年来一直有水匪为患,只是这些水匪零星成伙,谁也不服谁,他们在运河上打劫往来商户,却也不敢对官方漕运出手,几十年来也没出过什么大岔子。
    直到这次,从淮北来的流寇与其中一伙自称“浪里蛟”的水匪合并,势力大增,迅速吞并了其他水匪,一下子就发展成为了千人匪军,烧杀抢掠,甚至还打起了江城的主意。
    这帮子水匪在皖州几十年,对周边河道地形极为了解,又精通水上功夫,打起陆仗来,这水匪绝非官兵的对手,可是在河面上,他们就占了地利人和,有以一敌五之能,即便落于下风,只需遁水而走,恐怕官兵也束手无策……
    端木宪眸光一闪,又道:“纭姐儿,此事涉及军情,事关重大,你和绯姐儿知道就好,切莫再宣扬,免得被有心人夸大,引起人心动荡。”
    “是,祖父,孙女明白。”端木纭和端木绯欠了欠身,应道。
    那张字条上所说的“江城匪乱”竟然是真的,那么,到底是谁特意给她们传了那张字条呢?端木绯眸光微闪,暗自思索着。
    祖孙三人又随意地道了几句家常,端木纭就表示“不打搅祖父”云云,和端木绯一起告辞了。
    一场雷雨来的快,去的也快,雨后的天气稍稍凉爽了些许,没有那么闷热了。
    姐妹俩从端木宪的外书房出来后,沉默地走过几片浓荫……在后院曲折蜿蜒的抄手游廊里绕走,思绪就如同这千回百转的道路般复杂。
    雨已停,却还有些许雨滴顺着屋檐滴答滴答地落下,当四周一片寂静时,这些单调的声音像是无限放大似的。
    忽然一阵风吹来,庭院里的枝叶轻轻摇曳着,叶片上的水珠滴落,如同又下起了一场绵绵细雨,雨若心丝欲梳还乱。
    端木纭在游廊的尽头停下了脚步,喃喃道:“北境好不容易安定,皖州又乱了,也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要流离失所,多少将士……”她眸中闪过浓浓的悲伤,似是想起了什么,蓦然噤声。
    端木绯抿嘴不语,看着眼前那细密的水帘,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何止是皖州匪乱,还有青州也发生了民乱,这一切都是因为去年冬季过于寒冷,青州、皖州、豫州一带都连着下了好几场大雪,比如青州谅山镇的民乱也是始于大雪,初春冰雪融化,气温更低,人因此冻病,庄稼冻坏,耕牛冻死……百姓活不下去,这才演变成了民乱。
    本来只要朝廷救灾及时,未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可是国库空虚啊!
    都说宣隆盛世,繁华似锦,可是每年两淮交的盐税和一部分漕粮都是直接上交内承运库,而非国库。这内承运库又叫内库,是大盛皇帝自己的私库,供历任皇帝驱使。
    今上最喜南巡,近八年来三下江南,每次南巡花费巨大,内库不足以承担南巡的花费,又由户部从国库拨款添上,从而凑齐南巡的银子。
    今上每次南巡都是声势浩大,携数千人随行,沿途需新建行宫,吃用皆是珍馐美味……三次南巡至少从内库、国库花出去一千万两银子,这还仅仅是明面上的,其他沿途地方上修运河、漆房屋、迎圣驾等等的花费更是不计其数,这些花费要么是当地商人“自愿”捐赠,要么就只能由父母官从百姓身上收回来。
    开春以来,各地屡有灾情,国库空虚,可是今上却还想着法子打算充盈他自己的内库……
    端木绯在心里暗暗地叹了口气,想起了祖父楚老太爷曾经说过一句话――
    纵观历史,盛世昌荣繁花似锦,却也最易昙花一现。
    只是眨眼间,端木绯已经是心思百转。
    端木纭转头对端木绯笑了,又振作起精神,道:“蓁蓁,攸表哥一定会没事的,我们大盛铁骑,战无不胜,区区水匪算得上什么?!”
    她这话也不知道是安慰自己,还是安抚端木绯。
    端木绯点了点头,弯着小嘴笑了,附和道:“姐姐,既然皇上已经派了增援过去,加上皖州当地驻守官兵,一定会很快平乱的!”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