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47章 目的与新旧发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反正因为允熥的这道旨意,徐妙锦对于允熥的印象大好。不仅是她,京城的女子大多支持允熥的这道旨意。虽然她们的支持现在看来没有多大作用。
    允熥回到宫中,又嘱咐了熙瑶一定不要让缠足的女子进入皇宫。不过这一点还好做到,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缠足的人主要在北方。
    允熥又吩咐罗贯中等文人编关于缠足的戏曲,就是要努力让百姓不要缠足。
    文官们对于允熥严查缠足的事情大多无感,但是对于允熥下令御史巡行天下很高兴。巡行天下查官员有无违法之事当然是文官的事情,不可能交给武将,虽然主要查的肯定也是文官,但是这也是文官系统内部的自查;而查验武将可就是文查武了。
    允熥自然也知道这是文查武,但是他也没办法,武将也肯定会有违法乱纪的事情,并且也没法单独派出武将查武将是不是违法乱纪。允熥只能下发了补充命令:对于武将违纪的,因为文人无法代替武将之职,所以可以暂时拿下低级武将,但是暂时替代人员仍有其原上级任命。
    从长期上看,允熥想要把都察院变成并非是文官的衙门,而是一个文武中间的衙门,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过这很难,允熥也只能慢慢尝试。
    之后就是都察院严查在京官员。允熥等于是借此掀起了一波对于官员的严打,无数官员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落马或贬官,一时间朝堂之上每天都可以见到新面孔,也有旧面孔消失不见。
    这时很多官员才反应过来,允熥哪里是在查缠足,分明是以此为由头惩治官员。‘实在是太狡猾了。’无数人想着。
    同时,主持修建轨道的白喜光进京。允熥嘱咐了他一些事情,就又马上让他去滁州主持轨道的修建了。
    在接见完了白喜光之后,允熥又想起了什么,又派人把内官监的太监找来,对他说道:“你在安排人手,召集工匠,朕还要研究一种东西。”
    内官监的太监说道:“陛下想要研究什么?”
    允熥说道:“热气球。”
    热气球大概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当时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阳平,无法派兵求救。于是诸葛亮算准了风向,制造出了可以漂浮的纸灯笼,顺利求的援兵脱险,这是世界上有记录最早的热气球。后来多用起来传递军事信号。
    允熥要研究的当然不是这种简单的东西,他要研究的是能够载人的热气球。热气球的原理简单,但是实际上可不是很容易制造,尤其是其中的燃烧器和燃料,现在可没有太合适的燃料。
    不过知道这些困难的允熥倒是不会要求太过严格,但是必须要能够至少载着一个人在空中漂浮一段时间才行,怎么说也要达到历史上最早载人热气球的水平。
    内官监太监是听允熥解释了一会儿才明白什么是热气球的,说道:“陛下,就是民间所说的孔明灯吧。”
    允熥说道:“就是孔明灯。以后就都称之为孔明灯吧。不过与孔明灯相比,要能够载着人上去。”
    内官监太监又小心翼翼的问了允熥对于孔明灯的具体要求,详细记录了下来,然后下去安排人手召集工匠研究去了。
    能够载人的孔明灯要是真的研究出来,那作用可太大了,尤其是在战场上,让观察兵拿着望远镜,坐在孔明灯之上观察地方军情,那可是一览无余啊!更不必提很多人第一次见到一个能带着人飞起来的装置,估计马上就会吓得丢下武器不战而降。
    其实要想孔明灯飞起来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氢气。氢气的质量是空气的十几分之一,很容易就飘起来。但是除了氢气的危险性太高以外,允熥现在还没有合适的方法来制造氢气。
    允熥知道电解水可以制造氢气,但是问题是他现在没有办法制造大量的电力,所以方法与没有也差不多。
    允熥只能寄希望于内官监召集的工匠足够给力了。
    允熥过了几天之后随后又抽时间去了江北的浦口,现场检查有轨马车的轨道建造情况。
    实地勘察的结果还是令允熥满意的,质量不错,让马车现场跑了一段,也没有任何问题。
    允熥随后又去了梅山的铁厂。允熥已经很久没有来过铁厂了,正好借着这次出城的机会一块视察一下。
    允熥换上一身普通的衣服,又提前在身上泼了水,走进炼铁车间视察。允熥远远的望着那边的铁水,看看高炉,又看着自己身边还发烫的铁,觉得很满意。
    他对铁厂负责的太监与几名工匠说道:“不错,才半年多的时间就已经造出了这样的高炉,炼出了这样质量的铁,不错,你们干的不错。”
    负责铁厂的太监还从来没有进过炼铁车间,这次是第一次进入,觉得热的不行,见到允熥作为皇帝竟然亲自来到这种地方,觉得非常诧异。听到允熥的话,马上说道:“这都是陛下指导的好。”
    工匠们可是平时就得进入车间的,但是对于允熥能亲自进入车间比负责铁厂的太监还惊讶。尤其是这里边这么热,从小锦衣玉食的皇帝竟然能够忍受的住,真是不可思议。
    所以他们对于允熥的称赞第一时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愣了一下之后才反应过来纷纷推辞。
    允熥笑道:“你们不必推辞,朕一向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你们干的不错,朕一定是要赏的。”
    “你们几个主要的工匠,每人赏赐上用的绸缎半匹。其余的工匠,每人赏赐宝钞二十贯。”
    随同允熥的工匠都面露喜色。一匹上用的丝绸大概是二三十两银子,半匹不过是十几两银子或者贯钱,不算多,但是这代表着荣誉,之前还没有工匠得赏绸缎。所以所有的工匠都非常高兴,跪下谢恩。
    允熥当然不会忘了负责铁厂的太监,也赏赐了他。负责铁厂的太监当然也跪地谢恩。对于他来说,赏赐的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赏赐。
    允熥随即就带人出去了。他也感到非常热啊!能忍受这段时间也不容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