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扶苏时不时会去看他们踢球,偶尔被人起哄几句,也会亲自下场踢一会。
    一开始大家都不敢和他放开了踢,怕扶苏不小心磕着碰着了,后来他们发现让着扶苏来踢他们都输得很惨,终究还是起了好胜心,每次都卯足劲抢着进球!
    这日午后,嬴政忙完了正事,腾出空来看了看扶苏每旬定时上交的读书心得。
    上回嬴政写信训斥了扶苏一番,回头就收到扶苏为自己辩解的信,那语气正经得像下属在给上司解释问题,隔着信都能看到扶苏那一本正经的模样。
    当时嬴政把信撂一旁没管。
    这会儿再收到扶苏按时写来的读书心得,嬴政不由想到底下的人记录说扶苏上回收到那封信时明显是有些委屈的,一个人拿着信在那里坐了很久。
    结果这两次写信回来,扶苏信里一句委屈的话都没有说,只是有理有据地替自己辩驳,现在这封信更是雷打不动地陈述自己的读书所得。
    说实话,扶苏这些读书心得都言之有物,写得还挺不错,不过看得多了不免有些乏味。
    嬴政虽看不下过分肉麻的言语,却也不喜欢扶苏这生疏至极的语气。
    嬴政想了想,叫人备车。
    今日已经无事,明日又是不必上朝的休沐日,他不妨去看看扶苏弄的鞠球又是什么玩意。
    想着路上有些无聊,嬴政让人把李斯和蒙恬叫上了。
    一路上三人聊聊政务、聊聊闲话,抵达云阳县时已经临近傍晚,金色的夕阳正缓缓西移。
    嬴政已经不是第一次到别庄来了,不少远远认出他车驾的门房立刻诚惶诚恐地迎上来行礼。
    嬴政问道:“扶苏在别庄里吗?”
    按照底下人的记录来看,只要天气适宜,扶苏挺喜欢在外面走动,要么去看看作坊,要么是去看看学宫。
    门房说道:“公子在学宫那边。”
    嬴政让门房不必派人去通知扶苏,径直带着蒙恬和李斯往学宫那边走。
    扶苏所在的位置很好找,因为不少人都在往同一个方向走。
    嬴政这次微服出行,门房那边能认出他的车驾,学宫的学生们却不认得他,见到他也没上前行礼,反而急匆匆地往前跑。
    蒙恬拦住一个学生,代嬴政询问他们急着去做什么。
    那学生见蒙恬三人虽脸生得很,瞧着却都气度不凡,当即彬彬有礼地回答:“我们去看公子踢球,公子球踢得可好了。”
    因为年纪摆在那,扶苏在身高上没有多大优势,不过个头小也有个头小的好处,扶苏运球更加灵活,各种技巧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也越来越熟练,和李由各领一队比赛竟也能踢得势均力敌。
    嬴政三人明显是外客,那学生既然被问到了,也不好抛下他们自己跑去看球,索性和他们科普了一路扶苏踢球有多厉害。
    嬴政神色淡淡地听着,看不出是喜是怒。
    李斯有心选扶苏当女婿,儿子李由又在扶苏身边当陪练,当然要帮扶苏圆一圆这事儿,不让嬴政觉得他们在玩物丧志。
    等那学生说完扶苏是怎么带他们玩的,李斯稍一思索便夸道:“这鞠球的新玩法倒是不错,少年人们踢球时能强身健体不说,还能学会协调配合。要是能从小学着怎么踢好鞠球,长大行军打仗肯定也更懂得如何相互协作。”
    蒙恬看了李斯一眼,觉得李斯这人口才确实好,一眨眼的功夫就找到夸扶苏玩鞠球的角度了。
    蒙恬一语不发地跟在嬴政身后前往鞠球场。
    位于学宫西侧的鞠球场比路上更热闹,外面围着一圈圈的学生,甚至还混杂着几个夫子。
    蒙恬上前给嬴政清出个好位置,恭恭敬敬请嬴政到前排观看这场由扶苏和李由分别带着两队人展开的鞠球赛。
    不得不说,看的人多了,哪怕只是在场中追逐那小小的鞠球,瞧着都让人有些热血沸腾。
    嬴政混在观赛人群中,不一会便被周围震耳欲聋的叫喊声吵得耳朵疼,他的目光落在鞠球场中奔跑的扶苏身上。
    许是为了平衡两边的实力,扶苏倒不是场中唯一一个小不点,两边的队员都是一半和李由年纪相仿,一半和扶苏年纪相仿。
    扶苏平时一向安安静静不闹腾,上场之后倒多了几分男孩儿的英气,像是只一直被关着的幼虎蓦然出了柙,身形灵活之余又气势十足,和李由对上都有种势均力敌的感觉。
    因为专注比赛,扶苏并没有察觉到嬴政的到来,酣畅淋漓地与李由比了一场。
    由于李由习武的时间比扶苏长得多,兵法更是已经学了好些年,不管是比体力还是比策略都比扶苏略胜一筹,最终这比赛还是李由那一对赢了。
    扶苏出了一身汗,输了也不恼,笑着说:“师兄你是不是又偷偷练习了?”
    李由好强得很,习武时但凡有被他比下去的苗头就会自己关起院门偷偷加练,偶尔讨论兵书落了下风还会闭门苦读,扶苏有理由相信李由背着他偷偷练球。
    李由矢口否认:“没有的事。”
    两人正说着话,怀德就悄悄上前和扶苏禀报嬴政来了的消息。
    周围人太多,闹哄哄的,扶苏抬眼往怀德过来的方向看了一眼,立刻瞧见了立在人群中听其他人议论着什么的嬴政。
    扶苏愣了一下。
    前两次嬴政过来隔了半年有余,这次嬴政距离上次过来却只隔了一个多月。
    想到前不久嬴政写来的那封训斥信,扶苏鼻子莫名发酸,他其实不算个真正的小孩了,理应不会再为嬴政毫无理由的一通教训难过,这段时间入梦后却总会梦见当初那封诏令。
    扶苏稳住情绪,把鞠球场腾给了朝气蓬勃的学生们,自己与嬴政一块回别庄。
    一路上,父子俩没怎么说话,扶苏不时想说点什么,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只默默跟在嬴政身后往回走。
    李斯和蒙恬见此情景,都默契地没说话,回到别庄后也没跟着嬴政与扶苏父子俩进院子。
    嬴政来过三回了,早已熟悉扶苏住的院子。
    嬴政信步入内落座,看了眼刚才在球场上还神采飞扬的扶苏,不由拍了拍自己身边的位置示意扶苏坐下。
    扶苏总算找回了自己的声音:“父王。”
    嬴政挑眉,说道:“怎么?不哑巴了?”他斜倚着凭几,向扶苏兴师问罪,“还和我闹脾气了是不是?”
    “没有。”扶苏立刻反驳。
    嬴政伸手点了点扶苏微红的眼眶。
    信里可以说谎,话里可以说谎,这一看到他就红了的眼睛说不了谎。
    这小孩的倔脾气约莫是像了他,能忍耐,也能伪装。
    若是旁人,嬴政也不会觉得有什么,还会让对方好好装,最好别再他面前表露半分,否则他不会哄人,只会觉得对方很烦,并勒令对方从自己眼前消失。
    真换成别的人,别说只是骂了一顿了,即便打了杀了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只是养孩子这事儿,养着养着就不一样了,他既然已经腾出那么多时间关心扶苏的学业、关注扶苏平时做了什么,这个儿子对他而言意义自然不一样了。
    嬴政淡淡问:“我是你的谁?”
    扶苏一顿,回道:“父王。”他的声音不知不觉带上了几分哽咽。
    嬴政道:“知道就好,你是我儿子,在我面前觉得委屈便说出来,别自己偷偷躲着哭。”
    扶苏想回一句“我没有躲着哭”,眼泪却比话跑得快,一下子不争气地涌了出来。
    他原以为自己一点都不难过了,可是听到父皇说“你是我儿子”,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掉。
    嬴政想了想,抬手将哭得伤心的小孩儿捞到怀里,轻轻拍了拍他的背。
    才豆丁大那么一点的小子,一天到晚装出大人模样给谁看?想哭便哭,想闹便闹,还有人敢笑话他嬴政的儿子不成?
    他嬴政的儿子,永远不必过那种看人眼色过活的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
    嬴政:骂完儿子又得哄,老父亲的无奈。
    第23章 归期
    都已经是傍晚了,嬴政没连夜回咸阳,而是直接在别庄歇了一宿。
    别庄肯定不如王宫舒坦,不过嬴政不是在意这个的人,夜里倒也歇得挺舒坦。
    第二日一早,嬴政早早起来,便有人来伺候他梳洗更衣。他换上便服,随口问道:“扶苏起来了?”
    伺候的人忙应道:“公子起来了,在和李家大郎练剑。”
    嬴政来了兴致,一路叫人不要惊扰扶苏,径自寻了过去。
    扶苏和李由确实在练剑,大半年足以养成他早起必勤加练习的好习惯,李由一直是他的陪练。
    当初张良在时也会陪着比划比划,如今张良一走,又剩下他们两个人雷打不动地对练了。
    嬴政立在一侧看两个小孩比剑。
    练剑不比踢球,在这件事上李由明显是让着扶苏来的,大多是在引导扶苏出招。
    别看李由瞧着冷淡寡言,他做事其实胆大心细,带扶苏这半大小孩习剑也没有丝毫不耐。
    嬴政没有让人喊停,始终立在一株梅树下看着,还是扶苏先注意到嬴政的到来,收了剑与李由一起上前见礼。
    嬴政夸了李由一句:“剑法练得不错,往后再锻炼锻炼会更凌厉些。”
    李由自然表示自己以后愿意上阵杀敌。
    嬴政瞧了眼扶苏,见扶苏一脸“不夸我也没关系我不用人夸”的倔强模样,不由乐了,抬手揉了揉扶苏脑袋,故意问道:“你剑法还差了点,弓马学得怎么样了?能拉开弓了吗?”
    扶苏道:“……当然可以。”
    既然嬴政提到了,两人便又去平时练习骑射的空地上给嬴政演示一下练习骑射的效果。
    扶苏的准头其实很不错了,就是他年纪摆在那,太沉的弓确实拉不动,箭射不出太远,和向来勤勉的李由一对比难免又落了下风。
    这次嬴政倒没再打击扶苏,而是破天荒地好言勉励了扶苏几句。
    经扶苏昨天那么一哭,父子俩虽不至于一下子变得亲密无间,感觉却也亲近了不少。
    一起用过早膳后,嬴政便要回去了。临行前嬴政看了眼万里无云的晴空,随口给扶苏定了个归期:“什么时候下雪了,你就回来吧。”
    去年扶苏也是下雪时出的宫。
    扶苏一口答应:“好。”
    今年第一场雪什么时候下还不确定,扶苏送走嬴政后更忙了,赶着把该办的事都办完。
    通过大半年的教授,云阳县的隶卒早已熟练掌握隶书常用字,连别庄一带的乡野村夫都能有模有样地写出自己的名字以及平时会用到的简单字眼。
    虽然识字和不识字看起来差距很小,但是有人想在县里谋个好缺时,人家挑人大多选择识字的;还有一批最早识字的人去了军中,没过多久写家书回来说自己在军中也占了好差使,全是沾了能识字会算数的光。
    随着这样的事例逐渐增多,学宫的影响住在在云阳县内外辐射开,越来越多的人在旬日慕名而来听讲;听说可以把孩子送到学宫上学之后,更是咬咬牙倾全家人之力凑出束脩把孩子送来。
    当父母的,谁不盼着儿女成龙成凤?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