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
另有两份是他前几天才写好的,听说是还未让国子监的先生读过,只叫傅太师先点评了一番。
傅太师显然很喜欢这两份文章,朱笔点批几乎写满了纸面。
徐砚看了也十分欢喜,连连夸赞,倒不是这两份文章当真惊天动地了,而是进步颇为显著,仿若跟换了个人写的一样。
徐令意也拿来读了,几份文章搁在一块,她算是明白纪致诚想说的意思的——他能发奋,能进步,有良师益友,有家人引路,他能撑得起家,能让徐令意抬头挺胸。
“我当时想,那就他了吧,就冲着这份赤诚和坦率,也不能板着脸跟他过不去了。”
顾云锦捏着信,弯着眼儿笑,她能想到徐令意那哭笑不得的无奈,也高兴对方能安稳定下来。
议亲是两家人的事儿,可关起门来相处时,却只是两个人。
两人都愿意好好过,那总能磨合出来的。
魏氏和徐氏说着话,听见顾云锦笑声,扭过头来道:“令意说什么了,叫你这般欢喜?”
信是不好给魏氏看的,顾云锦斟酌了用词,道:“大姐姐说,纪家那公子挺实诚的。”
魏氏哈哈大笑。
她起身告辞,吴氏和顾云锦一路送出来。
迎面钱妈快步过来,脸上带笑,朝几人问了声安,道:“又有信送到了北三胡同,邻居给送来了,奶奶赶紧看一眼?”
吴氏笑着接了,她只当是将军府送来的,兴许有事儿要交代,可刚看了眼信上的字迹,她一下子就愣住了。
“谁的信呀?”顾云锦一面嘀咕着问,一面看向吴氏,清清楚楚地看到吴氏的眼睛霎时间都红了。
吴氏的眼中晶莹一片,双手紧紧捏着信封,有些难以抑制地轻颤,她深吸了一口气,噙着泪,道:“是我们爷的信。”
顾云齐的家书?
“别送我了,赶紧回去看信。”魏氏了然,笑着挥了挥手,独自走了。
顾云锦拉着吴氏回房里去,徐氏一听顾云齐来信,也很期待。
吴氏拆了火漆,取出信来读,不过一张纸,她越看眼睛越亮,欢喜之意几乎溢出了眸子,连唇角都扬得高高的。
她快速读了两遍,声音里都藏不住惊喜:“爷说,他累了些功,长官给了假,他大抵下个月就能回来了。”
徐氏亦是高兴不已。
顾云锦支着腮帮子,她是知道顾云齐今年会回京,所以在挑石氏老太太的陪嫁送去北三胡同供奉时,她以此为理由,唬过杨氏,只是前世顾云齐抵京时都快腊月了,这回却早了数月。
虽不知道其中缘由,但今生改变的地方多了去了,哥哥能回京来,顾云锦还是很高兴的。
尤其是,她看到吴氏这般喜悦。
中秋渐近,夜里也有些凉意了。
春秋的衣裳厚薄合适,基本可以混着穿,今年做了不少春衣,顾云锦就不想在秋衣上费心思,却拧不过贾妇人热情,搬了不少时兴花样来,偏让她再做些。
“江南那儿才送来的,”贾妇人笑着劝她,“我就没见过姑娘家不爱新衣裳的,箱笼不够打箱笼,哪里能少做衣?
你自个儿看看,这么鲜艳的花色,你让大娘怎么穿出去?怕是要被人笑话死了!
料子存着,花样就过时了,还是赶紧做了好。
你便是不想着你自己,也该给你嫂嫂琢磨琢磨。
你哥哥快回来了,她哪能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小姑子不做新衣,你让她一个做嫂嫂的,怎么好意思一个人做一堆呀?”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顾云锦自然不推却了,拉着吴氏一道选花样。
第173章 好兴致
吴氏被念夏请了来,起先还没品过味来,不晓得为何昨日还不肯裁新衣的顾云锦,怎么一觉睡醒了又转念头了,直到顾云锦把料子往她身上一个劲儿地比划,她才明白过来。
脸颊一下子烫了,可看着那些时兴花样,吴氏又有些挪不动脚。
她这个年纪的小妇人,都是爱俏的,只是丈夫不在身边,吴氏平日里也疏于装扮,眼瞅着顾云齐要回来了,她当然也希望能把自己收拾得好看些。
不说要跟朵花儿似的,但也要让人眼前一亮不是……
吴氏红着脸让顾云锦比划了一通,钱妈在一旁帮着出主意,怎么裁剪,怎么配扣子,款式是什么样的,腰线又要怎么收。
钱妈的手艺不输京里数得上号的成衣店的老师傅,眼光也好,言语之间,已然把吴氏装扮得跟新嫁娘一般俏丽了。
吴氏道了谢,送贾妇人和钱妈离开,刚松了一口气,转过头来,就见顾云锦笑盈盈看着她。
有些心虚的吴氏嗔了顾云锦一眼。
顾云锦笑得更开心了:“新衣裳有了,要不要再打些新首饰?过几天我陪嫂嫂出去买胭脂呀?”
吴氏扬手想拍她,胳膊刚抬起来,自个儿又顿住了:“你说我是胖了还是瘦了?春日裁衣时,我的腰身是多少来着呀?”
“不如问问钱妈去?”顾云锦道。
吴氏下意识要点头,见顾云锦笑得一脸狭促,她的脸越发烫得慌。
“只管笑,你只管笑!”吴氏凑过去哈她痒痒,“你迟早也会有这么一个搁在心里的人,我看你还能嚣张几年!”
顾云锦极其怕痒,当即缩着身子要躲。
姑嫂闹作一团,引得徐氏打发了沈嬷嬷来看,得知了事情,沈嬷嬷憋着笑回去禀了。
两人险些笑岔了气,顾云锦求饶了,躺在榻子上,一面顺气,一面看着屋梁。
她还能嚣张几年?
她从前那一辈子,往后十年里,都没有那么一个搁在心里的人。
很久以前,顾云锦以为自己是懂的,她喜欢杨昔豫的文章,也喜欢杨昔豫给她的礼物,徐令婕告诉她,那样的喜欢并非兄妹之情,而是男女之意。
听的多了,顾云锦自个儿也误解了,以为那真是情爱。
直到嫁过去,真正相处起来,在矛盾与变故之中,顾云锦才一点一点明白过来。
因为不喜欢,所以也无所谓。
杨昔豫多少红颜,顾云锦都不会生出恼意恨意,被贺氏送去岭北,她收拾了行囊头也不回就走。
这绝不是真的喜欢。
因此,她至今也不知道,把一个人搁在心上,又是什么样的滋味。
顾云锦看着吴氏,吴氏这几日的喜悦明明白白写在了脸上,一如那天捧着信时激动得险些落泪,她是真的欢喜,真的盼着顾云齐早早抵京。
那样的神情很是叫人动容,也很叫人羡慕。
中秋前,小花园里的桂花树开花了,一夜之间,香气满园。
那株桂花好些年没有人仔细照顾过了,却格外繁盛,贾妇人笑着说今年的糖桂花有着落了。
月亮一天比一天圆,也一日比一日亮。
十五那夜,一桌子的好菜。
蒸好的螃蟹个儿大,拆开来一看,肉肥黄多。
贾妇人见顾云锦吃得欢喜,不由笑了:“只看姑娘喜欢蟹黄包子,就晓得你爱吃这个,庄子上新鲜送来的,拿到厨房里时还吐着泡泡呢。”
顾云锦一怔,贾家在京郊一带哪里来的庄子?
见贾妇人冲她挑眉,顾云锦这才会意了,这庄子是宁国公府的。
蒋慕渊那人呐,一面往两湖赶,一面还想着让听风给她送螃蟹,他怎么不干脆把两湖水域里的螃蟹都捞起来送京里来呢……
可偏偏每次送她的吃食点心都是她的心头好,叫她根本放都放不下手。
饭后,顾云锦在小花园里走动消食,螃蟹这东西,滋味虽好,却不能多吃。
徐氏在饮食上被乌太医叮嘱过,这些生冷寒食,她尝过一两筷子就放下了,顾云锦没那么讲究,但家里人都被她第一次小日子时的动静给唬着了,也不许她贪吃。
这一点上,贾妇人站在了徐氏和吴氏一边,厨房里蒸的螃蟹数量刚刚好,顾云锦想多吃一只都没有。
顾云锦一面散步,一面念叨螃蟹,念过了,倒也没忘了送螃蟹的人。
她抬起头往空中看。
圆月挂在当空,皎洁明亮,隐约能分出广寒宫来。
顾云锦默不作声看了会儿,回屋让念夏准备了笔墨,又把几子挪到了窗边,提笔画下来。
抚冬从小街上回来,上前看了一眼,怕打搅顾云锦,蹑手蹑脚又退出来,压着声儿与念夏道:“姑娘好兴致呀。”
念夏那天夜里隐约间是听见蒋慕渊和顾云锦说话的,虽只有零碎言语,她当时没有全部领会,眼下看顾云锦作画,串在一块一想,也就懂了。
姑娘哪里是好兴致,分明就是怕自个儿记不准,要画下来,之后才好与小公爷说。
这句话憋在胸口,她想告诉抚冬,却又不能说,只能一脸忿忿道:“是啊,好兴致呀!”
抚冬全然摸不清头脑,既然是好兴致,这么忿忿做什么呀?
顾云锦不晓得两个丫鬟的动静,等画完了放下笔,又看了看圆月,她不禁想着,蒋慕渊这会儿在看明月吗……
直到快四更了,蒋慕渊才空闲下来,抬头看了眼圆月。
他离京时没有与工部、太医院的大人们一道同行,那些大人们虽然也骑马,但到底身体底子比不了他,不能日夜赶路,十二个时辰都能在马上奔驰。
蒋慕渊一路快马加鞭,先他们一步抵达。
饶是能想象当地景象,可亲眼看到灾情,心里还是闷得沉甸甸的。
中秋的月再圆,也挡不了百姓们家破人亡的痛苦。
寒雷一手碟子、一手酒壶进来,道:“几位大人们说,这里没什么好东西了,请爷将就将就。”
蒋慕渊揉了揉眉心,看着那碟子摆着的三个月饼,哼笑了声:“他们还有心思捣鼓这个?罢了,都一道分一点吧,也算是过了节了。”
说完,蒋慕渊拗了半个,靠窗抬头看圆月。
顾云锦应过他,回去之后与他说月亮,不晓得她今日看到的月宫是什么模样的,也不知道她今日尝的月饼又是什么馅儿的。
应该掺了不少糖,甜滋滋的吧……
第174章 挑事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