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走过竹影,又坐了下来,坐的端正,窗外,天光正盛,将他面上的表情,不带一丝阴霾的,尽数照耀在眼前。
    那是一张诚挚、坚毅、明亮的一张脸,眉间锁的淡淡忧思,愈增他神情之中的真诚与郑重。
    云公子盯着他,慢慢道:“素闻,国之将亡,妖孽横生,纲常崩坏,礼法不存。燕卿的湛卢剑,见此污浊秽乱之世,还不出世,照耀天地,震慑宵小么?”
    一字一顿,带着涤荡乾坤,睥睨苍生的豪气。
    按理说,当是突兀的。
    燕无恤却好像不奇怪他突出此言。
    他神情波澜不惊,眼眸清澈而疏离,丝毫未为云公子的凌云胸襟所动,像一个隔着云雾,隔着山河,遥遥相望的看客。
    二人对坐,竟是一边豪气万丈,一边飘渺迷蒙,态度各自泾渭分明,让这席谈话,氛围极为怪异。
    沉默良久,燕无恤问:“你要我出手,替你料理了背后作乱之人,是也不是?”
    “也是,也不是。”
    “如何算是,如何又算不是?”
    “是,有些宵小需要燕卿料理。然而湛卢乃仁剑,不当只对着小人,唯有德者能执之。”云公子眼眸黑如墨丸,期间光华流转,如清湛美玉:“我想要你助我。”
    燕无恤笑了笑,低下头饮茶,这茶入口苦涩。
    明目,润肺,怯火,清热。
    茶水滑过喉管,其下便是肺腑。
    他淡淡道:“为你今日的话,我可以替你料理一件事。”
    ……
    门外,一阵风袭来衔月居,挂着青色占风铎的檐下,响起清脆悦耳的声音。
    绿竹个个,小径清幽,四野只有竹声、鸟叫声。
    阿九坐在廊下,托腮望着院中的鹤鸟玩儿,听见院门口有叩叩的击扉之声。
    云公子行踪一向隐秘,四周有高手环护,此处少有人知,此门更是常年无人叩,阿九有些惊奇,趴到门扉上往外看,只见远处停着一座女儿家用的车驾,珠帘垂着,看不清人。敲门的是一个圆月脸庞,长得机灵的侍女,比阿九高上一头。
    阿九啧啧出声,装腔作势的说:“你是哪家的小鬟儿,衔月居的门也是你敲得的么?”
    侍女道:“是我家小姐有求于云公子。”
    阿九有意为难:“随随便便一个小姐,就想见云公子?你怎么知道这是云公子的居宅?”
    那侍女却不卑不亢:“是西陵苏氏远亲潘大人指点我等来的,有印符为信,还请代为通传。”
    阿九咂摸着西陵苏氏,仿佛有些耳熟,一想起来,眼睛便是一亮:“是那个拆楼的苏统领吗?”
    站在门外的正是苏缨的婢女阿曼,听见“拆楼成名”,她神情尴尬,双手捧着一个云纹玉佩,往前递了递,道:“正是,我家小姐有要事求见云公子,有劳尊驾通传。”
    阿九翻了白眼:“别又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罢。我家公子很忙的。”
    阿曼只得执著的重复了一遍:“确实是要事在身,请云公子见了我家小姐听一听,再做定夺。”
    阿九打开门,接过云纹玉佩,又倏的将门关上了。
    一溜小跑,回到云公子与燕无恤议事的茶室边,侧耳听去,里头寂寂无声,像是重要的话已经说完了。
    他便敲门禀道:“公子,是那日在街上见过的那个苏家苏缨姑娘,她又捧着玉佩来找您了,想要见您。”
    燕无恤听到这话,脸色为之一变。
    云公子心知肚明,一缕目光挂他面上,含了笑意:“还不快把人给我请进来,恭敬点。”
    他想了想,又道:“莫要让她进来,先在门外,我问几句话。”嘱咐燕无恤:“燕卿先莫要出声,我先问问她所为何事,自会给你们腾地方。”
    一会儿的时间,门口阿九道:“公子,苏姑娘已经带到了。”
    门外,响起苏缨的声音,清而脆,很是礼貌:“云公子,再次叨扰,实在惭愧。”
    云公子笑道:“我是没有料到你这么快就捧着玉佩来找我,不会是又拆了哪家的楼罢?”
    苏缨道:“我来求见云公子,是想见一个人。”
    云公子闻言,表情陡然变得讳莫若深起来,颇带深意的,扫过了对坐的燕无恤。不禁笑出声来:“哦?你可要想清楚,我不会再给你一个玉佩了,你这玉佩得之不易,以后或有保命之效,就为了见一个人,你就随意花掉?“
    他的笑声古怪,听得苏缨微微蹙眉,然而她面色坦然,毫不犹豫,恳切请求:“我今日来就是想请求云公子,让我见一见昨晚替你参加天泽武会的人。”
    她轻轻攥了攥自己的手心。
    “我有一句很要紧的话,要对他说。”
    云公子转头去看燕无恤,见他一动也不动的望着门口,神思怔怔,目光竟是柔和万分。
    云公子不由得生出捉弄之心来,语气带了几分诱哄:“你要对他说什么啊?你当着我说,我便不扣你的玉佩,如何?”
    苏缨犹豫道:“这……不可……这话我只能对他说。”
    云公子还欲说什么,见燕无恤转回头来,已露不悦之色,只怕他再说半句,这日久的经营、半日的游说,便会都付之流水。
    云公子摇头苦笑道:“好,你把玉佩给阿九,在剑试繁花的凤凰台候着。”
    苏缨答应着去了。
    燕无恤不解道:“你折腾她做什么,让她进来不就行了?”
    云公子摇头叹气,满脸恨铁不成钢:“燕卿啊燕卿,人家小姑娘愿意舍了多少钱买来的玉佩不要,就为了见你一面,对你说一句话。你怎能随意应付?”
    压低声音:“凤凰台是最风雅之处,景色极美,因挨着我的屋子,不让他人进来。绝不会有人打扰你们。”
    燕无恤也觉妥当,正欲去。
    云公子两眼写着“成人之美”四个大字,殷切叮嘱:“地上绿草如茵,凤凰花的落花柔软如棉,极少飞虫,不会伤着人的肌肤。还有一泓清泉,泉水不凉,堪作洗濯之用。 ”
    “…………”
    云公子还欲说什么,被他凉凉一眼,堵了回去。
    阿九引苏缨到的凤凰台。
    凤凰台有数十树凤凰花,开的火烧火燎,灿若云霞。
    这是南海引来的树种,据说曾有商旅在海上见“红浪如涌”,原来是岛上开满花朵,引入中土,因其灿烂辉煌,被称作“凤凰花”。白玉京的试剑繁花有专人侍弄,令这花绽如蓬云,花期可有一月,每年花开之时,都是白玉京的盛景。
    然而因为云公子居所的缘故,侠士们都只能远远赏玩,不得靠近。
    苏缨深知机会难得,抬头赏玩,繁花遮天蔽日,倾下极淡日光。外头火烧火燎的阳光,在这里只是丝丝清凉的柔软光束,她仰头,看得如痴如醉。
    苏缨正出神观望,忽然听到背后有簌簌之声,转头一看,一道身影自繁花深处来。
    看到他,苏缨笑意忽敛。
    在内心情绪陡变之下,不妨袖间花枝猛地颤动,裂作细细数条,裹风携芳,猛地朝燕无恤扑去。
    燕无恤虽也心存疑惑,却万万没想到竟是“暗器”相迎,花枝从他脸旁带风而过,夺夺钉在了树干上。
    他怔住了。
    苏缨显然也没料到剑意会失控,见他躲过了松了口气,又见他疑惑看来,歉然一笑道:“我无意的…它…”话说半截,感到怪异,遂止。
    苏缨自来脾气刚烈,爱憎分明。若是从前,有人与她到这样的境地,是万万不可能主动来寻他的。
    然而她虽然恼他,昨夜一夜辗转反侧,终究还是硬起头皮,一早就循着云公子这条线索,不惜花了玉佩,也要找过来。
    苏缨绷着一张脸,严肃认真道:“有一件事,我思来想去,不管我们关系如何,于情于理于义,我都应该来告诉你。”
    第54章 会故人长乐天元
    凤凰台上, 花落无声。
    偌大的林间,似乎只有苏缨一人的声音, 一字一字, 恍如敲击在心间。
    “那日在九守殿,我看到了一个长得很像李揽洲的人, 身高形貌一模一样,宫娥说他是现任的抚顺司司丞。”
    苏缨说得极慢。
    毕竟李揽洲还活着,并且身处高位, 那么燕无恤就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如果那人果真是李揽洲,被一个信任了许多年的至交好友背叛,滋味一定非常不好受。
    果然,她话音还未落,清晰的看见燕无恤先是懵了, 醒过神来, 面色煞白。
    他的眼底掠过汹涌波涛, 眼角抽动,兀自微微摇摇头,喃喃道:“不会是他。”。
    苏缨一面回忆, 一面道:“我虽不确定是不是他本人,但与他很相像, 我俩擦身而过, 最近只有三尺之距,他佩戴着铜印,穿着官服, 领着好几个人。”
    燕无恤肯定道:“不可能。”
    不可能是李揽洲。
    虽然他说的笃定,然而只觉心里好像悬着一样什么东西,原本一直往下掉,至欲掉入看不见底的深渊。
    李揽洲清高孤傲,虽曾入京为官,很快就得罪上司,辞官归隐,十年不问凡尘,怎会是他?
    那个在自己身侧撒下重重巨网,布下万剑“诛心”的贼首,怎会是与他情同手足的李揽洲?
    燕无恤忽然一凛,脑海中回放刺杀孙止水之前,曾经与李揽洲的最后一次雪夜对酌。
    红泥小炉,炭火荜拨,酒过三巡,他一手撑开窗户,飞雪盈杯。
    窗外,万山银装素裹,一阵萧索北风倒灌入户,他说:“听闻西北有燕山,雪花片片大如席,还有龙城虎踞,风吹巨石满地走。我立坐寒窗,躬耕陇亩,放眼只有这浮游山尺寸之地,也不知何时能有机缘,得见大漠雪花、龙城飞将的壮阔景象。燕兄,你今年如果要去北方驼货,替我往幽州一探可好?“
    燕无恤那时酒劲正当头,当即便应了下来,后来那年,果真接到一单去往北方的生意,不知怎么想起他这句话,就特意绕道去了幽州。
    直往一观,哪里有什么气贯山河,黑云金城,龙城飞将?只看得见奸臣祸国,满地饥馑,放任贼寇横行,践踏百姓,泷水上下,哀声戚戚,民不聊生。
    这才有了他一怒之下,挺剑刺杀孙止水之事。
    孙止水这一事,起意、决意、刺杀都是自己独自完成,以他那时的身手,应当不至于落下这样大的疏漏。
    故而,“孙止水被青阳子的传人所杀”,这个抚顺司得出来的结论,他一直以为是青阳子在哪里埋下的祸根,甚至怀疑青阳子是否与孙止水结仇,才会让人顺藤摸瓜找上门来。
    直至他此刻才意识到,自己一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最要紧的一件事。
    这天下,还是有第二个人能猜到他曾去行刺的。
    聪颖如他,七窍心肝,玲珑肺腑。
    正好是幽州,孙止水一死,再与自己返乡的时日上对一对,他就全然知晓了。
    燕无恤身处盛夏烈日之中,凤凰花灿若云霞,而他却感到凉意自骨髓之间,如丝丝爬虫,慢慢浸透肌理。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