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乐肃平瞥了岳欣然一眼,眯了眯眼睛,有人要以这样的手段来收拾一个小娘子,此事摆明背后并不简单,乐肃平执掌扼喉关这许多年,行事法则之一就是绝不轻易掺和到益州境内诸多风风雨雨之中。
    不过瞧在这小娘子说话还算有些眼色的份上,乐肃平淡淡一笑:“坏便让它坏,丰岭道这许多年,还不是修修补补过来的。”
    一旁的校尉替自家将军解释道:“六夫人,您看如今这许多流民,将军大人已然忙得不可开交,关中上下亦是几日未得休憩了,实是没有人手呀。”
    乐肃平不想卷入是一方面,校尉所说也是实情。
    看着源源不绝的流民,岳欣然皱眉,她身旁阿田问道:“汉中今年没有大灾呀,哪来如此多的流民?”
    校尉闻言也是一脸晦气:“还不是北边!亭州那边断断续续打了三四载,去岁秋,冯将军竟叫北狄闯了进来,他问罪被斩也便罢了,安国公亲令整个亭州、大半雍州坚壁清野,确是未叫北狄占得什么便宜,可是百姓颗粒无收,军中补充兵员又要抓那等青壮,百姓便避走不迭……唉,这不便添了许多流民。”
    随即,想到什么,校尉便咬牙切齿:“本来,这许多流民南下,也该是雍州与汉中容纳的,他们倒好!个个给流民瞎说一气!说什么咱们益州连年丰收,米粮多得掉在地上都无人捡!他们城门一关就不必管了!这不,他娘的!流民全都来堵的咱们的丰岭道了!光是拦着这些流民、将之遣送回原籍就够关中上下忙活好久了!真是他娘的!!!”
    乐肃平一脸不耐,似是极不愿再说起这等烦心事:“好了!嚼什么舌头!回去干活!”
    校尉诺诺应是。
    岳欣然当然知道扼喉关这位守关大将乐肃平的为难。
    对各州各地而言,流民俱是一件十分头疼之事,置之不理,轻则扰乱当地治安,重则啸聚山林变成乱军,如若要安置,怎么置?这些人口总要吃喝嚼用吧?安顿下来,要不要谋个生计?田从哪来,地从哪来?
    可再头疼,一般而言,这也是一州州牧、一地太守需要去头疼的,且轮不到守关大将来操心这等地方政务。偏偏扼喉关特殊,乃是汉中到益州的唯一通路,流民一来,先到关下,才抵城下,可不正是替益州城拦了一波么?
    乐肃平若不放行,这么多流民阻塞丰岭道,没有吃喝,要不了多久定会酿出大乱,乐肃平若放行……益州岂会愿意接手这种烫手山芋?他若给封书海找了这么一个大麻烦,回头封书海参他一个擅启关隘之罪定是妥妥的。流民之中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没有,这可都是乐肃平放进来的,封书海一参一个准!
    乐肃平心中更还有一重微妙顾虑,叫他不敢开关放行。几年前封书海初至,乐肃平觉得对方是个棒槌有些瞧不上,兼之三江世族侍奉殷勤,他待封书海难免就有些怠慢,颇是为三江世族干了几次封闭关门、扫封书海颜面之事,一来二去,便与封书海难免有些微妙的龃龉。
    谁知封书海后来醒过神来后竟那般厉害,斗得三江世族都不得不换了张清庭出来打擂台不说,三年来,这位封州牧整肃吏治、设立常平仓,竟将益州打理得官场清明百姓安乐,朝廷打北狄,米粮吃紧之时,益州却是户口增加、连年丰收,上缴的粮税一年比一年多,去岁更是得到陛下下诏嘉奖。
    这样的情形下,乐肃平若真开了关,给封书海捅出这样大一个篓子,封书海不生吃了他才怪。所以,哪怕再不情愿,乐肃平也得捏着鼻子把这些流民的问题解决了,哪怕他并不擅长。
    光是把这些流民遣送原籍这件事情,干了三天,就已经把乐肃平愁得天天在扼喉关上吼爹骂娘,将雍州与汉中的州牧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七八百次。
    听到这声轰隆巨响,他跑得这么快过来查看……未尝没有逃避桌案上那一堆文书的缘故。
    封书海与乐肃平之间这点微妙动静,岳欣然作为幕后者,自然再清楚不过。
    此番出来,她本以为只是迎客,哪里会想到遭遇这般险象环生之境,现下这情形,岳欣然手头并无太多可用之人,眼前却又流民众多,鱼龙混杂,要抓住推下头顶那块巨石的家伙,势必要乐肃平配合不可。
    于是,岳欣然只微微一笑:“这些流民,我倒是有些主意可为将军处置。”
    乐肃平瞅了岳欣然一眼,嘿然一笑,直接转身便走,校尉一边摇头一边跟在后边,嘴里还在嘀咕:“口气忒大也不怕闪了舌头……”
    岳欣然不紧不慢:“我陆府还有万亩茶园需人开垦。”
    乐肃平大踏步离去,没有丝毫停留之意,岳欣然不疾不徐:“益州境内一百万户,可纳粮者不过五十万户。”
    乐肃平的步履一滞,岳欣然又来了一句:“三年前,我陆府换了一位教书先生。”
    乐肃平忽然转过身来,朝一旁的校尉大喝道:“你他娘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同这马夫一起到山上看看!”
    校尉不可思议地瞪向岳欣然,卧槽!这小娘子是会什么妖法吗?!明明方才将军都不想管这档子事儿了!
    她方才三句话都说了什么了?!这莫名其妙三句话,居然叫他们家将军改了主意?!
    乐肃平一拍这家伙脑瓜,骂道:“赶紧的!若真有山石松动,下次砸了丰岭道,老子就将你军法处置喽!”
    校尉不敢再迟疑,点了人手,招呼那马夫便要出发。
    那马夫看了看神情不变的岳欣然,脚步顿了顿,才跟了上去。
    乐肃平咳嗽道:“他们得绕到另一头才能攀上去了,恐怕要花费些功夫,陆夫人到关中小坐,歇息稍待?”
    岳欣然一怔,绕到另一边?她抬头仰望这座陡峭冰冷的山峰,眼神一样冰冷,等他们找上去,怕是对方早就跑了吧,岳欣然收回视线,看向眼前流民,心中已经有了定论。
    乐肃平这样知情识趣,岳欣然自然投桃报李:“乐将军,我想手书一封到益州城,给先前家中那位先生,时间紧急,不知可否劳烦您动用传驿?”
    希望益州城能够接收流民,最急的当然是他乐肃平,可听听人家这娘子说话,没有墨迹没有推托没有拿乔,反倒说得像是有求于他乐肃平似的,真是个心眼敞亮的利索人哪!
    乐肃平自然痛快地答应了下来,手好似无意一指头顶山峰道:“陆夫人放心吧!都包在乐某身上!”
    扼喉关中,岳欣然提笔一书而就,自有乐肃平派人加急传到益州城——军中传讯可用驿站,换马不换人,半日可抵益州城。
    看着传讯的人马消息,乐肃平激动地在原地打了个来回的转,万万没有想到呀,他本以为自己倒这么大一个霉,一个不好,这车骑将军就要干到头了!却还能这般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他看向一旁悠然从容的岳欣然,心中不是不佩服的,看看人家这小娘子,他的年纪,当真都活到狗身上啦!
    三年前,教书先生……嘿!如今的益州城中,谁人不知,哪个不晓,那封书海转运之时,便是多倚仗了身边那位长史臂助,据说对方被征辟为州府长史之前……正是一位教书先生!
    那一百万户与五十万户之说,亦令乐肃平信服。这其中有五十万户……说得不好,俱是佃农,按照大魏如今的律令,佃农是不必纳粮的,若从封书海的角度来看,劝课农桑,户籍增长,固然是正途,可是这些流民若真能安置得好,也未见得不是封书海又一桩功绩啊!
    若就着安置流民之事,送了封书海一桩功绩,又能同对方修复关系,那是真一箭双雕,功德无量。
    至于这小娘子最开始所说万亩茶园吸纳多少流民之事,乐肃平反而最不在意了。
    可无论如何,岳欣然的人情,他十分领受。
    因此,当乐肃平坐下来,再看向岳欣然时,他却忽地郑重开口道:“陆夫人今日遇险之事,怕要好好查一查那马夫。”
    第48章 毛骨悚然
    马夫?
    其实哪里用乐肃平来提醒, 就是岳欣然,冷静下来, 仔细想想方才那死里逃生的局面也知道这马夫绝不可能简单。
    即使是到了现在, 岳欣然的心跳也依旧有些快,呼吸有些浅, 千百年后,自会有后人研究给出答案,这种生理反应乃是人类几百万年进化的结果, 在遭遇突然意外、生死一线后,肾上腺素分泌,完全不由大脑掌握,更不由理智控制。
    可是那马夫呢?岳欣然死里逃生的茫然一瞬间,那双幽邃眼眸印象深刻, 何曾有半分惊恐畏惧, 再看对方事后要求查找山上证据从容不迫。吴七经历过陆府部曲那许多训练都难免腿软, 一个马夫,这样镇定,是天生胆大, 还是……见识过远超陆府训练的锤练呢?
    在她与徐掌柜第一次见面这般惨烈的局势中,岳欣然不可能不多想。
    而乐肃平随后给出的消息也间接印证了她的推断:“方才我命人查问, 徐氏那两个剩下的家人吓得什么都说了, 那马夫乃是他们在汉中才招的,先前他们从晋中带来的马夫在汉中吃坏了肚子,好巧不巧, 遇到这挟裹在流民中的马夫,一手好马术,便被徐掌柜雇来了益州。”
    然后就发生了天降巨石这档子事。
    不论是谁来看,都会觉得这个马夫出现的时机也未免太凑巧了!
    岳欣然的反应却不在乐肃平猜测之中,既未有小儿女乍闻消息的惊慌失措,亦没有谋事者知晓疑云的狠辣反击,她居然只是点头道:“知道了,多谢将军。”
    乐肃平怕她年轻,虽是聪明,却不晓得人心鬼蜮的厉害,便不免多问了一句:“就这般?小娘子要如何处置?如若是想拿下他立时查问,别处不好说,这扼喉关中,我却是能做主的。”
    说不得,查清楚这次事故,卖这小娘子一个好,未来与封书海那边联系也能更紧密不是?
    岳欣然抬眼看了一眼乐肃平,微微一笑:“多谢将军。”
    这一笑中竟仿佛洞悉了乐肃平心中那点念头:“扼喉关中如今公事繁重,如何敢劳烦将军操心这等小事,还是先将处置流民之事吧。至少那马夫眼下还不是想要我的性命。”
    乐肃平心中刚刚升起的那点尴尬很快便岳欣然最后一句话打消,他哈哈大笑,心中却不由想到,乖乖,这是哪家菩萨转的世,眼明心亮通透至此,自己差点打了眼啊。
    岳欣然:“若将军肯信我,封州牧素来爱民如子,必是不忍见百姓这般流离失所,他必是要收容的,倒不若现下就可将一些事情准备起来。”
    这种事情乐肃平确实全不擅长,连道:“恳请岳娘子指点。”
    岳欣然也不客气,请乐肃平点齐军吏——大魏军中,文书往来皆由军吏处置——然后她一指阿田:“益州那边来人需要时间,流民要先做临时收容,你来说,先要做哪些准备?”
    自乐肃平而下,这些军中大汉人人呆滞,眼前这一个姓岳的女娘也就算了,听将军说她是陆府的,与益州长史有故,可现在她居然叫个婢女来指使他们干活?!
    阿田此时已经自惊魂不定中恢复过来,这三载的时光中,当初那个大字不识的小婢女被催逼着识字、收容失田之户、运转茶园,要从某些方面来说,她家娘子当真是可怕……
    说要习字识算,就有考试,及格方才算通过,不必再继续学同一内容;
    说要提拔她们这些使女当“助理”,就有考核,便以打理茶园为例,跟着娘子,就要学习,管理多少人口、吃喝嚼用成本多少、每个人的工作如何安排、每季工作进度如何、产出多少茶叶、每年增率多少,这些内容和数字,娘子几乎随时会问,必须时时了然于心,否则就是考核不通过……
    回想当初那段痛不欲生的日子,简直不是一个惨字可以形容的。
    整个陆府上下,从习字、算学开始,真正能走到打理茶园那一步,能够独立负责一座茶园的,也不过六人而已,阿田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大概是看到,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仿佛都成竹在胸、闪闪发亮的三娘子时起,想到自己咬咬牙,会离这样的三娘子更近一些,不知不觉居然就走到了今天。
    此时,听闻娘子提问,阿田根本不及去看那些军汉的震惊,这三年的魔鬼训练,在听到问题的那一刹那,大脑就已经下意识地飞速转运,全力思考起解决方案来:
    “虽然流民数量巨大,可与咱们茶园收容那些失地乡亲所需之物别无二致。眼下之急,无非是造册、食物、住地三样。
    扼喉关周遭,可安排一个临时住所,起码要能够避风、御寒,至不济,也要准备好取暖的篝火等物。为免生乱,这些住所可划分临时单元,流民登记上册之时,可按十人或二十人一单元的顺序安排入住,便于管理,每个单元可划分一个专门负责的兵士。
    再紧要的,就是米粮,扼喉关中想必备有军粮,如若可以,先临时借调一二,按单元进行发放。我看那些流民多带得有随身器皿,只要有篝火,他们自可炊米,只是大饥之下,谨防生乱,每个单元的军士发放米粮之后,必要盯着进餐之食,不可令生出事端。
    啊,如果可以,可再加一条,哪个单元,如果有打斗、争抢米粮之事,次日按事件严重程度克扣米粮,表现良好者,则有相应米粮奖励……这些事情,不能怕麻烦,一定要在登记造册的时候一一叮嘱清楚,赏善罚恶才是长远之道……”
    听得阿田滔滔不绝连绩效奖励都安排了,不去看那些目瞪口呆的军吏,岳欣然咳嗽一声,提点道:“千里迢迢赶路,多有体弱者,恐还要预备医药,谨防疫病。”
    阿田不由肃然应是:“是!恐怕还要通知向氏医馆的北岭郡分馆,请多多调派学徒和药材过来支援一二。”
    阿田一边说,一边手中笔不停,不多时,墨迹未干的流民临时收容方案已经出炉。
    岳欣然低头看了一眼,大体点头,毕竟,不论是登记造册、还是准备食物住所,和他们茶园收容那些孤儿寡母的流程都差不多,没有太多差错,便递给乐肃平:“还请将军过目。”
    看到那方案上,连登记造册的条目(临时编号、姓名、年龄、籍贯、外表特征、此行有无家人陪同、此行期盼)都全部列出,每一条方案之下,需要多少人手,每个人做什么事情,全部清清楚楚。
    乐肃平再如何不懂政事,也知道就算益州城中那些积年老吏也不可能比这更稳妥了,不知道第几次刮目相看,眼珠都快刮掉了,他面上沉稳,只朝一众军吏吼道:“都没听到吗!益州那头接管之前,先听这两位小娘子安排,将流民临时收容做了!莫要令之生乱!”
    军吏们闷闷道:“是。”
    真不知是哪里来的女娘,这样厉害……
    军吏处理往来文书,好歹是识字的,应该说,实际军中熟知大魏军律并具体负责落实的,也是这群人,看到这份信手而出的方案,几乎没有不识货的。
    故而,阿田叫了他们一一自报职务、识字水平、算术水平时,再没有人托大,工作也一一安排下去。
    奉令去查找大石来源的校尉和马夫回到扼喉关下时,看到就是这样一副奇迹般的场景——
    丰岭道旁,军士扯着嗓子不断在喊:“流民在大树下排队入关,扼喉关提供临时收容!正常通关者请走军旗旁!”
    排着长长队列的流民到得扼喉关下被迅速分成四个队伍,四张桌案在最前面,军吏们询问并登记着什么,问完了将一块写着什么东西的木牌递给流民。
    而扼喉关下,空地不断清理出来,篝火一一点燃,挂着清晰的编号,各有军士负责,推着米粮的轮车将米粮一一分发,看到吃食,流民中自然引发骚动,可只听负责的军士吼了一句什么,又一个个乖乖坐回去,只眼巴巴看着轮车分发。
    分到米粮,有的等不及炊煮便塞一口到喉咙中,然后噎得直翻白眼,却又情不自禁喜极而泣。
    可不论如何,先前那乱哄哄没头绪的场面霎时间就井井有条起来,校尉瞪大了眼睛:“天爷,益州那头是哪位能吏,来得这么快!”
    没个能吏镇场子,怎么突然这般有序。
    校尉带着那马夫向乐将军复命时,看到进进出出的军吏们不断前来汇报:“丁三十号单元已满,丰岭道暂时空出来了……”“因还要供水,轮车供不够,还需增加……”
    可坐在案后决断的,却不是他们家将军,而是那位衣着素淡的小娘子和她身后目光清明的小婢女。
    至于他们家将军……居然翘着腿在一旁饮茶?!——阿田收拾茶具时,幸存了一点茶砖,这位乐将军不知是什么心理,居然一定要求要尝尝。
    校尉:……
    看到校尉和马夫上来,乐肃平才咳嗽一声:“可有什么发现?”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