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2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汉王听了,如获知己,“唉,可惜我杀敌无数,英勇善战,居然比不过一个瘸子。”
    “殿下何出此言?”纪纲似笑非笑,“殿下以前在皇上心中的确不如太子,但是现在,殿下掌握着京城防务,太子的人几乎全军覆没,要么关在诏狱,死的死,熬的熬,要么被贬斥出京,可见殿下在皇上心目中的位置已经超过太子了。”
    汉王大喜,“果真如此?”
    “我们是什么关系?微臣能骗汉王殿下?不过——”纪纲话题一转,“殿下现在虽然已经逆袭了太子,但依然在某人之下,离殿下的目标,还有一步之遥。”
    汉王笑容凝滞,“谁?”
    纪纲:“皇太孙。只要有皇太孙在,无论太子是被废还是自废、退位让贤,都轮不到殿下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殿下辛苦隐忍多年,多少算计,结果被皇太孙摘了果子。”
    “是他啊。”汉王表情立刻轻松起来,“我还以为你说的是——”
    汉王顿住了,没有往下说。
    汉王以为纪纲说的是三弟赵王朱高燧。三个兄弟,父皇最欣赏汉王,但是最喜欢老三。毕竟老三最
    小,父母喜欢小儿子的居多。
    赵王去年休了原配,娶了黔国公沐晟之女为继室。赵王妃沐氏腊月时生了一个儿子,已经三十而立的赵王快要高兴疯了,派人来京城报喜。
    听到这个好消息,永乐帝难得露出了笑容,厚赐了赵王府以及亲家黔国公沐府。
    赵王一直镇守在北京,而大明迟早要迁都到北京,赵王在北京根基深厚,汉王自愧不如。
    而赵王本来有圣眷在身,现在又有了黔国公沐晟这个实力强大的边疆大臣当岳父大人,汉王对三弟不禁心生忌惮。
    汉王没有把皇太孙朱瞻基当回事,说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朱瞻基因是东宫嫡长子才封的皇太孙,东宫没有了,皇太孙宫自然也没了,他才多大,毛都没长全呢,东宫太子好歹监国两次,有实力有威信,皇太孙宫就像过家家似的,他有什么本事和我抗衡,他若识相,就和他爹一样自请废去储位,他若不识相……呵呵,就别怪我欺负大侄子,使出手段了。”
    就像当年还是藩王的永乐帝不理解高祖皇帝为何立大孙子朱允炆为储君一样,现在的汉王也不会明白永乐帝其实偏向大孙子朱瞻基。
    看着汉王志在必得的样子,纪纲心中冷笑:坐山观虎斗,又有好戏看了。
    第257章 贴膜
    三兄弟,必有一憋屈。
    这个憋屈的基本都是老二,因为老大是头一个孩子,在继承权上享有天然优势和资源。老三是老小,天然得父母怜爱。夹在中间的老二不上不下,资源不如老大,宠爱不如老三,因而一般老二也是最努力的。
    汉王就是如此,靖难之役,三兄弟里,老大老三都在北京,只有他一个人跟着父王四处打仗,显示出过人的军事天赋,还几次救了父王脱困,那时候是他们父子关系最好的时候。
    永乐帝甚至还对他说:“努力啊,世子身体不好。”
    汉王就是那个时候起,对大哥起了取而代之之心,觉得父亲是想让自己当继承人的。
    永乐帝:老二,你真的想多了……
    现在,汉王好容易斗赢了太子,逼得太子像缩头乌龟似的在东宫闭门不出,就连最最信任的老师解缙冻死在雪地里,太子都一声不吭,日子照常过,嘴巴严的像河蚌,一个求情的字都蹦不出来。
    然而,纪纲的示警,让汉王有了新的敌人,皇太孙。
    皇太孙今年才满十五岁,没有任何势力,汉王有些看不上眼,觉得自己是长辈,又兵强马壮的,和大哥三弟争一争他会全力以赴,但是去欺负一个孩子,没甚趣。
    汉王心想,只要皇太孙认清形势,知难而退,他就不和皇太孙计较了。
    汉王约了大侄子一起阅兵,看天策卫最新演练的阵型——天策卫本是禁军的一支,被汉王索要去了,成为汉王府的护卫。
    汉王就是想在大侄子面前展现实力,让大侄子知难而退,所谓先礼后兵,到底是一家骨肉,撕破脸多难看,何况对方是个晚辈。
    太监王振把请帖送到皇太孙案头,朱瞻基看了,合上帖子,“你去汉王府回话,就说我会准时去。”
    王振不禁为皇太孙担心,“这……天策卫已经从禁军变成汉王的私兵,天策卫演习,除了兵戈,还有火炮火枪,刀剑无眼,就像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殿下要三思啊。”
    朱瞻基已看穿一切,淡淡一笑,“我不怕他有意,就怕他无意,你自去传话便是。”
    王振摸不着头脑,只得服从命令。
    三天后,天策卫在一处空旷之处开始演习,演习的内容是攻城。
    在一处废弃的城墙那里就地取材,这段城墙主体是夯土,上头覆盖着砖石,距今已有千年,据说是东晋时建立的城墙。
    那时候北方大乱,晋朝亡国,司马家族的分支跑到被称为蛮夷之地的南方建都,建立新都城,取名为建康,这就是南京的前身了。
    千年风风雨雨,昔日健康城已无痕迹,只余下几段旧城墙。古代没有文物保护的概念,城墙又不是可以买卖的古董,不值钱,干脆用来做攻防演习。
    城墙上竖着一排稻草人当做敌军,城墙下,天策卫排兵布阵,十门崭新的佛郎机大炮在最前方,大炮后面是九排火枪手,火枪手后面是弓弩兵,弓弩兵后面是步兵,步兵们围着一架架和城墙差不多高的登云梯。
    战场旁边有个土坡,土坡架起了帐篷,汉王先至,到了卯正(上午七点),皇太孙的车驾准点出现,仪仗齐全,旗帜鲜明,很有气势。
    汉王拍马迎接,汉王先拜,行君臣大礼,朱瞻基下了马车扶起汉王,回了一拜,以家礼待之。
    汉王做了个请的姿势,比皇太孙先走,汉王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指着演习的队伍进行讲解。
    汉王比皇太孙辈分高,但皇太孙是君,汉王是臣,严格来讲,汉王走在皇太孙前面,甚至并肩而行是不合适的。
    汉王是故意的,在大礼仪上严格遵守礼仪,比如刚才君臣相见时先行臣子礼,免得被人抓住把柄,参他目无君臣。
    但是在小的方面故意装作无意中忽略,如此,即使被人参,父皇也不会理会这些小细节,还觉得这些人多事,故意离间天家骨肉。
    汉王不是第一次做出这种事情,瘸子太子不良于行,走路需要两个身强体壮的太监搀扶,两兄弟走路,汉王经常走在太子前面。
    这次邀请皇太孙阅兵,汉王故技重施,可是皇太孙不惯汉王这个毛病,凭着一对螳螂般细长的大长腿,迈开大步,加快步伐频率,也不怕扯着蛋,两下就追上去了,并且始终保持领先汉王半个肩膀的距离。
    汉王敏锐的感觉到朱瞻基和太子是不一样的,太子宽厚谦和,这个大侄子锐气十足,锋芒毕露,不愿落后于人。
    不过,汉王还有后招。
    汉王请了朱瞻基上座,自己坐在下首,入座之后,一身戎装的汉王世子朱瞻壑过来向大堂哥请示,“军队已经准备完毕,请皇太孙示下。”
    朱瞻基像个细长的螳螂,朱瞻壑比堂哥还高出半个头,身体敦实的像一座铁塔。汉王有意培养这个接班人,连这次演练都是朱瞻壑全权负责,他只当一个甩手掌柜。
    朱瞻基看着这个一起长大的堂弟,目光柔和一些,抬了抬手,“开始吧。”
    “是。”朱瞻壑退下,飞身上马,大手一挥,少年正处于变声期沙哑的声音吼道:“攻城!”
    战鼓震震。
    前面十门火炮齐齐对着城墙开炮,炸裂之声地动山摇,仿佛身处沙场。
    汉王眼角余光观察大侄子是否有畏惧之色。
    炮火灼目,会伤眼睛。一旁服侍的太监王振忙递上一副墨色水晶打磨的眼镜,这是占星家用来观星的。
    朱瞻基戴上墨色水晶眼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现在窗户贴膜了,汉王琢磨不透大侄子的内心。
    前方攻城,先是炮轰,将千年前的夯土城墙轰得浑身都是马蜂窝。不过,这个东晋夯土城墙太厚实了,十门大炮各自用完一车弹药,城墙除了长出一脸痘坑,就像青春期少年的脸之外,并没有立刻垮掉,还能够挺住一段时间的样子。
    这在总指挥朱瞻壑的意料之外,他以为如此强烈的炮火,不定无坚不摧,待城墙垮塌,九排火枪兵进行三段式射击,枪声不断,压住对方攻势,然后弓弩兵和步兵用登城梯攻上去夺城,一举拿下城池。
    不过,朱瞻壑准备了第二套方案,他举起黄旗,“推攻城车!”
    火炮车谢幕,三架就像三层楼房般的大车缓缓靠近高大的城墙,这个攻城车比城墙还高出一丈,火枪手和弓弩手通过梯子爬到攻城车顶端,在掩体的掩护下,居高临下,往城墙的稻草人敌军射击。
    有火枪手和弓弩手在高处压制敌军,城墙下的步兵乘机踏着云梯爬到城楼,和稻草人敌军生死搏斗,最后,砍了对方破旗帜,插上己方红色三角旗。
    整个演溪酣畅淋漓,战鼓声、厮杀声、火枪声、羽箭冷冷在空中旋转、飞行之声,就像亲历真正的战场。
    汉王观察大侄子脸色,从头到尾,脸色如常,并没有被吓到,气定神闲,加上戴着茶色墨镜,整个人凭空多了一些高深莫测之感。
    汉王心道:这一记下马威看来踢空了,大侄子是故作镇定,还是我轻敌了?
    这时朱瞻壑过来报喜,“演习完成,请皇太孙示下。”
    朱瞻基点头道:“很好,有我大明军队攻势如风的气魄,赏。”
    朱瞻基是备好了礼物来的。
    王振下去安排赏赐之物,皆是金银彩帛之类实用的奖励,皇太孙大手笔,出手很是豪爽,得到赏赐的天策卫重新列队,三呼皇太孙千岁,集体感谢皇太孙赐给的礼物。
    千岁之声响彻山谷,汉王听了,心下有些不爽,心想我邀请你阅兵,你带那么多礼物来作甚?来收买人心的?
    汉王费心心机安排阅兵,却似为人做嫁衣,让朱瞻基给了天策卫恩惠,收买人心,须知天策卫本就是属于禁军,是汉王向永乐帝撒娇,强行借到汉王府,成为王府护卫军之一,如今天策卫的俸禄还是从禁军那里开支,是朝廷养着的,并不是汉王养着。
    且一个天策卫有近四千人,每人皆有赏,率先砍下敌军旗帜的那个百户赏金就有十两,粗略算一算,皇太孙这次出手差不多需要一万两银子才够。
    没想到啊没想到,大侄子居然还挺有钱的,他的钱从何而来?花钱大手大脚,不晓得分寸,可见肯定不是自己弄的,那就是父皇给的……这偏心眼的父皇,给一个孩子那么多钱做什么?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每个月月钱基本在初十五就花完了,每次都厚着脸皮找大哥要零花钱。
    汉王嫉妒太子,现在又开始嫉妒皇太孙了。
    谁知皇太孙太不要脸了,听到天策卫三呼万岁之后,很是享受的样子,居然站起来,摘下墨镜说道:“天策卫的攻城演习太精彩了,我坐在台上,隔他们太远,看不清楚这些英雄的相貌,我要亲自下场检阅他们。”
    言罢,不容汉王反应过来,朱瞻基就迈着大长腿走出御座,去了校场,近距离接触天策卫。
    朱瞻基是君,君铁了心要下场检阅,汉王不敢强行阻止,只得和儿子朱瞻壑一左一右簇拥着朱瞻基。
    从步兵方阵开始检阅,由于刚刚得了朱瞻基丰厚的赏赐,士气大盛,朱瞻基每经过一队,“皇太孙千岁”之声简直振聋发聩,震得汉王耳膜疼,都开始出了耳鸣了。
    经过弓箭手和火枪兵团时,朱瞻基还饶有兴致的拿起可以五箭连珠的新式弓弩,熟练的架在手臂上试射,每箭皆中靶心,军中欢呼声更盛。
    汉王肠子都悔青了:老子这次亏大了,下马威没施展出来,反而让大侄子出尽了风头,收买人心,这次阅兵反过来成了他表演的舞台。
    朱瞻基似玩嗨了,刚刚放下弓弩,就揣上了一把火枪,这是新式的燧发枪,无需用火镰点燃引线,叩动扳机就能发射。
    朱瞻基试射了三枪,枪枪命中,一看就是玩枪高手,经常练手的。
    “皇太孙万岁!”
    朱瞻基年轻有为腿还长,看似穿衣显瘦,其实脱衣有肉还有料,什么刀枪棍棒我都耍的有模有样,什么兵器最擅长,弓箭和燧发枪,看这样子好像去过少林和武当。
    天策卫亲眼所见皇太孙的表演,莫不佩服,瞬间粉上了朱瞻基。
    最后检阅炮兵方阵。
    朱瞻基用手磨蹭着擦得锃亮的佛郎机大炮,简直爱不释手,“火器是大明的未来啊,这些火炮是郑和太监上次下西洋时带回来的样品改造的,射程和精准都比以前有进步。我来试射一发。”
    朱瞻基兴致高昂,朱瞻壑命炮兵把炮口对准夯土城墙,还命人将火炮的引线加长约四倍,对朱瞻基解释道:“这个火炮射程越远,炮火越猛,发射后的后坐力就越大,炮车容易失控,所以炮兵一个个都灰头土脸的,有时候还会被跑车撞倒。臣弟担心炮火污了皇太孙的袍子,就把点火的引线加长,离炮车远一些。”
    朱瞻基一副吾家有弟初长成的骄傲,“堂弟越发细心了,等我检阅完毕回宫,一定在皇爷爷面前好好赞一赞你。”
    朱瞻基打开火镰,点燃了引线。
    呲呲!
    引线的火苗就像毒蛇的信子,只闻得一声炸响,城墙分毫无损,依然一副满是痘坑青春期的脸,但
    是炮车四分五裂,遍地都是残骸!
    佛郎机大炮炸膛自爆了。
    炸裂的瞬间,一身戎装的朱瞻壑一把抱住了朱瞻基,以身为盾,将大堂哥压在身下保护起来……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