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9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海棠摇头:“不知道,反正很突然,当日就抬出宫葬了,同为贵妃,葬礼规格比照成穆贵妃孙氏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很是仓促冷清。”
    胡善围又问:“李贵妃薨了,小公主交给谁抚养?”
    海棠说道:“当然是郭宁妃了,宁妃之子鲁王朱檀已经十四岁了,早就搬到乾清宫东五所居住,郭宁妃地位高,有精力抚养小公主。”
    胡善围心中疑云密布,吩咐海棠:“你去找谈太医,就说我病了。”她被禁足在孝陵,但是海棠比较自由,和守陵军打好招呼,可以出去一趟。
    海棠上下打量脸色红润的胡善围,“你没病啊,看着不像,小心被人抓住把柄。”
    胡善围跳进群鹿饮水的小溪里,阳春三月,山里的溪水依然冰冷,她哆哆嗦嗦的说道:“很快就病了。”
    次日,海棠顶替她去喂鹿,逢人就说胡善围病了,谈太医背着药箱来到孝陵给胡善围诊脉,加上鼻塞流鼻涕等症状,断定为着了风寒,“春天忽冷忽热,穿脱衣不及时,就容易染上风寒。待我回去给你配药,要小厮把药送过来,连服七天。”
    胡善围谢过了,话题一转,指着谈太医穿着的素服,“听闻宫里李贵妃暴病去世,到底得了什么病?我在宫里的时候,李贵妃身体很好,平日惜福养生,性格淡泊,如今才三十出头,正值壮年,怎么突然病的那么重?”
    孝陵四处都是禽兽,不用担心隔墙有耳,谈太医没有顾忌,说道:“其实不是什么大病,只是为了保护小公主……”
    原来春天一到,天气转暖,小公主出了水痘,李贵妃忙将小公主安排在一处安静的宫殿、也就是空了三年延禧宫里隔离开来,派了出过水痘的女医和宫人们悉心照顾。
    小公主平日身体健康,出水痘也比较顺利,烧了两天,水痘生出,痒的时候哭闹过一阵,慢慢消了。
    可是当小公主的水痘开始消退时,永和宫的李贵妃突然咽痛发烧,出现和小公主之前同样的症状,原来孩提时李贵妃并没有出过痘,中年了反而被小公主传染上。
    以防扩散,茹司药在洪武帝的同意下,将整个永和宫封闭起来,等李贵妃病愈,所有人都确定没有感染了水痘症状后再放出来。
    可是李贵妃接连高烧了三天,水痘没生发出来,全身开始长包流脓了,脑袋肿得像个南瓜,且神志不清,不知是疼还是什么原因,时常抽搐尖叫。
    此时的李贵妃就像一个怪物,谁能想到病榻上扭曲挣扎,不停流血流脓的女人差一点点就成为大明皇后呢?
    洪武帝破例命太医院出过水痘的太医,包括谈太医等步入封闭的永和宫给李贵妃会诊,结果是水痘高烧引起脑炎,轻则毁容瘫痪,重则死亡。
    也就是说,李贵妃注定无缘皇后之位了。
    五天后,李贵妃断气,由于尸体布满脓血,污秽不堪,为防止传染,尸体都是裹在石灰里抬出宫的,李贵妃草草下葬。
    李贵妃之死,小公主生母胡庶人难产而死、养母李贵妃因病暴卒,归根到底是因被小公主传染。洪武帝担心小公主背上克母的名声,下了封口令,对外只称李贵妃暴病而亡,就连小公主出水痘在太医院和女医那里留档的用药记录和脉案都烧了。
    小公主才三岁,不记事,如此一来,彻底将李贵妃之死和小公主的关系剪断。
    末了,谈太医叮嘱胡善围:“此事宫里几乎无人不知,但因皇上封口令不敢说,你就当不知道,别说漏嘴。”
    胡善围连连点头,头脑伤风发热,心下却发寒:
    如果李贵妃之死不是意外,那么幕后黑手好狠毒缜密的手段!
    借着小公主之手弄死李贵妃,无人敢追查议论李贵妃之死,真相被永远埋没。
    胡善围再去打扫孝慈皇后灵堂神位时,态度越发恭敬。鸡毛掸子轻轻拂过栗木制作、高达九寸五分的神位,就像看到孝慈皇后本人。
    胡善围自言自语道:“娘娘,我错了,我真的错了,不应该质疑娘娘要我守孝陵三年的命令。如果我留在宫中,恐怕现在李贵妃的下场,就是我的结局,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想了想,又摇头,“不对,我小时候出过水痘,这一招对付不了我,对方会有什么更加阴毒的招数?”
    胡善围越想越可怕,又道,“李贵妃是绊脚石,要立刻除掉,我一个落魄的小人物,又在守卫森严的孝陵,犯不着为了我一个小人物冒险……娘娘啊娘娘,您真的是算无遗策。”
    胡善围自问自答道:“嗯,如果我是……那个人,我至少要等到稳住了后宫,把后宫料理的不次于李贵妃,封了贵妃,在后宫地位巩固之后,才会考虑清理一些小鱼小虾。如何掌控后宫?当然要从六局一司做文章,铲除异己,扶植自己的势力……”
    果然,如胡善围所料,李贵妃百日丧期一过,到了盛夏六月,郭宁妃召集六局一司七个司字辈女官开会,“八月初十是孝慈皇后一周祭,除了放生上香等法事,本宫想放一批宫人出宫,以示恩典,二十五岁以上的宫女出宫可嫁人,不用误了花期;年迈的太监出宫养老养病;若有女官想出宫和家人团聚的,成全她们。各位意下如何?”
    虽问的是“各位”,但是郭宁妃目光落在曹尚宫身上,尚宫乃女官之首,每次都是曹尚宫先发言。
    但这一次,曹尚宫听到“放一批宫人出宫”,连掩饰都懒得做了,鼻子往外出冷气,郭宁妃看着她,她也不吱声,不接话:反正宁妃娘娘问的是“各位意下如何”,我就不说话,谁能说我对宁妃不敬!
    曹尚宫的臭脾气,人尽皆知,以前李贵妃料理后宫时,尚且让她七分,对曹尚宫十分礼让,凡有大事,必定先征求她的意见,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李贵妃温柔贤淑,能够忍曹尚宫,曹尚宫似乎越发不知收敛了。
    曹尚宫不开口,其余六个女官不敢绕开她接话郭宁妃的话头——枪打出头鸟啊,县官不如现管,如今后宫风云变幻,李贵妃执掌后宫不到一年的暴亡,曹尚宫还是最高尚宫,天知道郭宁妃能执掌后宫大权多久?
    鸦雀无声,场面一时陷入僵局。
    郭宁妃娘家势力大,不似李贵妃的好耐性,索性开始点名:“范宫正,你觉得如何?”
    众所周知,范宫正是唯一敢正面怼曹尚宫的人,且范宫正出身真正的豪门贵族,说话有底气。
    范宫正说道:“往宫外放人本是慈悲行善之举。”
    曹尚宫冷哼一声。
    “不过。”范宫正话音一转,“微臣在宫里十三年,遇到周年祭往宫外放人这等事从未有过先例,微臣觉得此等开先例举尚需斟酌。”
    说了没说一样,两不得罪,范宫正太狡猾了。
    能熬到今日,郭宁妃是个沉得住气的人,并不气恼,她目光环视一圈,落在最为懦弱的宋尚功身上,“宋尚功,你意下如何?”
    宋尚功双手一抖,不敢看郭宁妃,也不敢看曹尚宫,“尚功局只负责女红,这往外放人是大事,我们尚功局那管得了这个。”
    郭宁妃目光逼视宋尚功:“本宫就问你一句,放,还是不该放?”
    宋尚功如坐针毯,“这……这……”她被郭宁妃架在火堆上烤着,放和不放都是错,只得用求助的目光的看着曹尚宫。
    曹尚宫总是欺负她,但是曹尚宫是个有担当的人,不屑让别人背黑锅,所以宋尚功心甘情愿被她欺负,反正被她怼一下、刺几句又不会少块肉!
    看着宋尚功为难的样子,曹尚宫觉得丢人,终于开口了,将祸水转移到自己身上,“宁妃娘娘,放人是善事,毋庸置疑。但是刚才范宫正说过了,周年祭放生很普通,但是往外放一大批的宫人,是要开先例的。孝慈皇后周年祭放了,马上就是成穆贵妃孙氏的襢祭——就是满了二十七个月的除服祭,作为丧礼最后一个大祭,娘娘说放不放?放吧,宫里那有那么多闲人可放?都不干活了,宫中事务谁来做?不放吧,临安公主和怀庆公主都看着呢,娘娘如何交代?”
    曹尚宫把皮球又踢回来了。
    郭宁妃一噎,说道:“成穆贵妃岂能和孝慈皇后相提并论?曹尚宫多虑了吧。”
    曹尚宫淡淡道:“娘娘说的没错,我们六局一司协助娘娘料理后宫之事,优势就是在于人多力量大,能够帮助娘娘从各个方向考虑后果,世上没有尽善尽美之事,不犯错就是做对了。干的就是多思多虑的活计,微臣多虑,就是履行为臣之道,对得起娘娘的信任,对得起后宫对女官的厚待。各位,你们说是不是?”
    众女官皆称是,郭宁妃放人计划受阻,想要掌控六局一司,必须先除掉曹尚宫这个刺头。
    开会没了下文,散会后,范宫正向曹尚宫示警:“你能不能收敛一些?新官上任三把火,郭宁妃开先例,就是想立威的意思。”
    曹尚宫神秘一笑,“你放心,我有分寸,我越是和她唱反调,她越动我不得,咱们走着瞧。”
    第107章 撕破脸
    往宫外放人是善事,不过一般相隔四五年才会放一次,洪武十四年时放过一次了,这才隔了两年,郭宁妃又要放人,很明显是想把一批不好管教的刺头排除宫外的意思。
    其实追根到底,是信任问题。同样六局一司运行规则放在孝慈皇后身上,那就是放权,六局一司是左膀右臂、眼睛和耳朵、操控自如,对后宫了如指掌。
    但在郭宁妃看来,她被六局一司架空了,变成了被六局一司操控的木偶。就像瞎子和聋子,觉得孤独无助。
    想要改变这个局面,郭宁妃想到的就是换人,换一批她相信的、拉拢的女官,然而一个萝卜一个坑,旧女官不去,新的如何上位?
    所以郭宁妃想借着孝慈皇后周年祭,放宫外放人,腾出位置,栽培自己人。
    坏脾气的曹尚宫首当其冲,其实有了曹尚宫这个出头鸟,躲在后面范宫正本该觉得安全,好歹同僚一场,曹尚宫若真的被排挤出去,范宫正有些唇亡齿寒之感。
    老实说,曹尚宫除了脾气坏一点、性格直一点、小心眼护短、喜欢怼人、尖牙利嘴不饶人外,就没有什么大的缺点了。
    范宫正劝曹尚宫:“以前李贵妃掌权的时候,你都没这样给人家没脸,现在郭宁妃上位,你这气性反而越来越大了。你且忍一忍——皇上还年轻,两年后再娶个小娇妻为后都有可能,到时候就不用看郭宁妃脸色了。”
    提到暴亡的李贵妃,曹尚宫脸色越发不好,“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李贵妃对我以礼相待,我对她也还之以礼。咱们六局一司是女官,又不是奴才,就连孝慈皇后在时,和咱们也是有商有量的,后宫什么时候成了某人的一言堂?既然只要诺诺称是的奴才们,设六局一司有何用?女官为何是终身制的待遇?简直浪费钱粮,就像宰相制度一样,干脆一并废了。”
    范宫正低声道:“你真是老太太上吊——嫌命短。六局一司是皇上和礼部一起颁布的制度,连皇后都不能说废就废,你尽说些僭越之词。”
    曹尚宫直翻白眼,“当六局一司成了应声虫奴才,和废了有什么区别?皇上若想要奴才,就不会养我们这些女官了。正经连个后位都没挣上呢,就赤鸡白眼的想搞一言堂,我去哭孝慈皇后去!”
    范宫正听得目瞪口呆,曹尚宫简直胆大包天。
    曹尚宫说道做到,谁都拦不住,当天就在尚仪局走了出宫的程序,出宫驱车招摇的去孝陵了。
    这下闹得所有人都知道曹尚宫和郭宁妃有了矛盾。
    郭宁妃晓得曹尚宫坏脾气,却不料她居然敢直接打脸,宣扬去孝陵哭孝慈皇后!
    宫斗难道不是你刺我一下、我怼你一下,打几个眉眼官司,暗地里较劲,大家表面还是和和气气,天下太平吗?怎么曹尚宫连脸面不屑做了?
    郭宁妃脸都气白了,找来好脾气的崔尚仪,“出入宫廷,皆要经过你们尚仪局同意,像曹尚宫这样品级的女官,和你们打个招呼,就可以自由进出宫廷?”
    崔尚仪长得漂亮,眼尾、嘴角上翘,天生一副笑脸,“曹尚宫在尚仪局走了程序,所为何事、何时出、在何时回、随行几人、姓甚名谁、都记录在案。”
    言下之意,曹尚宫出宫合理合法。
    郭宁妃问:“曹尚宫身份贵重,知晓诸多宫廷机密之事,万一出去有个差池……以前尚字辈女官出宫,都不用孝慈皇后点头吗?”
    意思就是说:曹尚宫出宫,不仅仅尚仪局审批,还需要征求她郭宁妃的意见。
    “这个……”崔尚仪面露难色,“孝慈皇后放权六局一司,除非有重大的事情,一般不过问细节。”
    孝慈皇后敢放权,郭宁妃不敢啊。
    郭宁妃右手紧紧抓着座椅把手,又问:“曹尚宫那等出格的理由,你们尚仪局也批准了?”
    整个宫廷都知道曹尚宫去孝陵哭孝慈皇后去了。
    崔尚仪不慌不忙,拿出留档的案册,“曹尚宫出宫是因孝慈皇后周年祭将至,孝陵有几场大祭,为以防万一,先去孝陵看一看,有无缺漏之处。”
    郭宁妃嘴唇一绷,“本宫怎么听说曹尚宫是为了哭孝慈皇后?”
    崔尚仪说道:“曹尚宫是孝慈皇后一手栽培提拔的,三十三岁当了尚宫,两人感情深厚,曹尚宫既然去了孝陵,当然要去孝慈皇后神位上一炷香,哭一哭了。”
    郭宁妃简直气得吐血,曹尚宫太奸了,狡猾的游离在规则边缘。
    不过,郭宁妃能够熬到今日,城府还是有的。她松开紧握着桌椅扶手的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问道:“崔尚仪今年青春几何?”
    郭宁妃话题转得太快了,崔尚仪触不及防,她长得美,平日爱惜容貌,一张漂亮的脸蛋,窈窕的婶子,看不出真实年龄,美人都忌讳提起年龄,郭宁妃为何问这个?
    崔尚仪只能如实回答:“微臣今年三十九岁。”
    郭宁妃点头道,“哟真看不出是即将四十岁的人——你这个年纪精力和阅历都足够了,现在正是一展宏图的时候。你可曾想过在官职上更进一步?”
    崔尚仪顿时明白了郭宁妃的意思,女官混到尚字辈就到头了——除非去尚宫局当尚宫,成为女官之首。
    郭宁妃想用尚宫之位拉拢她。
    崔尚仪说道:“在宫里做事,不出错就是做对了,微臣只想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并无非分之想。”
    郭宁妃却道:“曹尚宫还比你小一岁,就当了好几年的尚宫。你的模样、人品、能力那点不如她?你就愿意看着曹尚宫总是压你一头,作威作福?”
    崔尚仪忙说道:“曹尚宫是个恪尽职守的人,她只是脾气急躁了些,宁妃娘娘莫要误会。娘娘,微臣还有事情处理,告辞。”
    郭宁妃看着崔尚仪的背影,轻轻一笑,自言自语道:“嘴上说不要,心里还是想要吧。长得那么漂亮,不求君王宠爱,一心往上爬,才有今日成就,不想当尚宫的女官不是好女官。”
    一个老宫人从屏风后面走出来,“娘娘莫要操之过急,毕竟这么多年都忍过来了。”
    此人是郭宁妃闺中的大丫鬟,因伺候宁妃劳苦功高,赐了主人的姓氏,宫人都称呼她为郭嬷嬷。
    郭宁妃柳眉深锁,“檀儿今年十四岁了,守完二十七个月的孝期,就要去宫外开府成亲,成家立业,就立马要去就藩。檀儿生下来两个月就封了鲁王,藩地在山东济南,济南离京城实在太远了,藩王无召不得入京……本宫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如今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面前,本宫要为他谋个前程,本宫若统领六宫,当了皇后,他就是嫡子了。”
    须知太子朱标也是庶子,只是占据了长的优势。而且东宫的嫡长孙朱雄英去年八岁夭折了。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