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妈,怎么办,蔓真走了。”虎子气得跺脚。
    “怕什么,”虎子妈狠狠说道,“她是你媳妇,你当然要跟着她去上海了。”
    第12章 解除婚约
    林蔓一下愣了神,媳妇?难道这里的“林蔓”已经结婚了?
    在《春田》里,林蔓对这个人物的描写只有寥寥数笔,谁承想,她竟还有个婆婆和丈夫。
    “虎子妈,你可别瞎说了,小蔓怎么成你儿媳妇了?”赵红英纠正道,八字还没一撇的事,事关女孩子名节,哪儿能这样胡乱嚷嚷。
    “怎么,嫁虎子还亏了她?一个绝了户家的丫头,有人要就不错了。”虎子妈自顾自地找张椅子坐下。
    “现在人家在上海寻到亲戚啦,可不算绝户女。”赵顺达看不惯虎子妈刻薄,忍不住嘲讽。
    虎子妈愤愤地撇嘴:“她去了上海,一样得是我家的儿媳妇,这是她亲口应下来的。”
    说罢,虎子妈看向林蔓:“你就是来给她办材料的丫头,走的时候,把我和虎子也带上。”
    “对对,我们跟你去上海。”虎子在旁连声附和。
    林蔓心里一惊,呀!可不能让他们去上海,他们一见上海的林蔓和他们认识的林蔓不一样,不就穿帮了吗?
    赵红英见林蔓不语,以为她被虎子妈为难住了,忙为她解围,拉虎子妈进里屋聊闲话。其他人的媳妇都跟了进去,将虎子妈围在中间,又是问虎子妈地里庄稼的收成,又是关心虎子大哥的媳妇生了没有,无不是想把话题扯开。
    在外间,林蔓压低了声音问虎子妈的来历,为什么口口声声说“林蔓”是她儿媳妇。
    “别信她的话,在村里,谁不知道他们家的人难缠。”提到虎子妈一家,赵顺达满脸的鄙夷。
    王卫国应道:“没错,要不然,虎子也不会三十多岁了,还讨不到个媳妇。”
    “为了虎子的婚事,虎子妈都快急疯了,她看小蔓家没有人,好欺负,就赖上小蔓了。”赵顺达接过了话头,继续说道。
    “赖?怎么赖?”林蔓不解。
    王建军也没少听到村里人的闲言碎语,便回答道:“她让虎子去帮小蔓干活,两人还没怎么样呢,就到处对人说他们已经有了恋爱关系。”
    “那小蔓怎么想?她真喜欢虎子?”林蔓想不通,没有感情,难道还能被硬凑在一起不成,虎子妈喊得那样理直气壮,不像一点根据都没有。
    赵顺达叹气道:“小蔓这姑娘就是太老实了。时间长了,她抹不开面子,居然接受了虎子。我们都是外人,到底不是她的亲爸妈,劝都没法劝。”
    王卫国点头:“是啊,所以我们知道小蔓去上海了后,都为她高兴。这样,她不光能有个好前途,也可以彻底摆脱虎子妈一家。”
    到这里,林蔓总算把红旗生产队“林蔓”的事理清楚了。
    这个“林蔓”八成是个软性子,虽然念书到了高中,却依然没法挺起腰杆。
    虎子三天两头地去帮她干活,她明明没有接受的必要,却也没有拒绝。虎子妈到处散播她和虎子的谣言,她明明感受到了困扰,却也没有澄清。乃至,风言风语之下,她糊里糊涂地默认了愿意嫁给虎子,直到最后,她又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开往上海的长途客车上。
    思虑了片刻,林蔓起身走进里间屋。虎子妈还在又哭又闹,大嚷儿媳妇没良心,去了上海就不认丈夫婆婆了。林蔓心里清楚得很,绝不能让虎子妈和虎子去上海,非要断了他们这方面的念头不可。
    “老人家,你说小蔓答应嫁给你儿子,有证据吗?”林蔓插嘴道。
    虎子妈猝不防地被林蔓一问,停止了哭闹,随口回道:“她亲口答应下来的事,还能反悔?”
    林蔓冷笑:“话可不能这样说,小蔓和虎子一天没领证,他们的婚事就不能作数。”
    “是啊,现在不同解放前了,两个人要确立婚姻关系,必须上民政局领结婚证才算。”赵红英在旁帮腔,其他的人也七嘴八舌地劝虎子妈。他们按着林蔓的讲法说下去,两人没领证,确实不能就算作结婚了。
    虎子妈生气地拉下脸,道理她都懂,本来“林蔓”说去上海向远房亲戚借钱置办结婚的家什,回来就和虎子领证。可谁承想,莫名其妙她在那里认了亲,转眼成了上海人。
    “不就是领证吗?虎子去上海后,马上跟她在上海领。”虎子妈气呼呼地说道,想起“林蔓”到现在对虎子还没一句交代的话,她就气不打一出来。难道那丫头要反悔?哼,没门!
    “我直接对你说了,小蔓不会嫁给虎子。她外婆已经给她找好了人家,对方是军人,两家交好了三四代。户口迁过去后,他们马上就会办手续。”林蔓不客气地戳穿了虎子妈的美好设想。
    “妈,怎么办?小蔓要嫁别人了。”虎子急红了眼,拼命摇母亲胳膊。
    虎子妈腾地跳起来,指着林蔓鼻子厉声道:“她还敢嫁给别人。不行,我和虎子一定要去上海,让上海的领导们评评理。”
    “让上海的领导评理?帮帮忙,她嫁的男人家,无论是丈夫也好,还是公公、叔伯,哪个不是肩章带杠带星。你确定会有人听你说。”林蔓故意将男方家的背景夸大,生怕镇不住虎子妈。
    听到那边男方不好惹,虎子妈怔了一下,语气不觉得和软了:“可他们也不能不讲理啊!”
    “讲理?你儿子和小蔓可还没结婚呢,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这是国家的政策。”林蔓抄起一顶违抗国家政策的帽子,径直扣在了虎子妈的头上。
    虎子妈面色灰暗,心虚道:“有这么严重?”
    林蔓见有效果,忙再继续添油加醋:“算了!你去上海后,万一惹毛了他们,告你和虎子是诈骗勒索,那你们可就要吃牢饭了。”
    虎子妈重重地坐了回去,农村人有一句亘古不变的俗话,民不与官斗,官不与拿枪的人斗。和军老爷家抢媳妇,那不是自找麻烦吗?不行不行,还是算了。
    看准了虎子妈有松动的迹象,林蔓忙又说了些好话。就着她给的台阶,虎子妈酸溜溜地喊了几嗓“林蔓”配不上虎子的气话。
    虎子又是懊恼让“林蔓”去上海,又是埋冤妈不够硬气,该追去上海才是。母子二人悻悻地走了。他们一前一后,互相指责,越走越远。叽叽喳喳的吵闹声渐渐熄了。一阵清凉的夜风袭来,轻轻一吹,什么都不剩。
    林蔓看时间不早,向赵红英一家告别。
    赵顺达借了自行车给林蔓。他家男人多,壮劳力也多,整个红旗生产队,属他家赚的工分最多。年底分粮分肉,每次无不是他家拔头份。再加上有个镇上供销社里做营业员的女儿,工业券自行车券不缺,赵顺达买了队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
    “停在邮政所门口就行,白天我赶车去办事时候,再顺便拿回来。”赵顺达大方中不免透了炫耀。
    林蔓谢过了赵顺达,回到隔壁的“林蔓”家,小睡了四五个钟头。
    天不亮,趁着夜色未散,林蔓骑自行车往镇上赶去。回上海的客车早6点发车,她必须要在之前到达。
    乡间盛夏的风,温热中有些清凉。田埂两边,一眼望不见头的玉米穗子随风起浪。空气里弥漫着绿草的清香。
    林蔓酒醒了大半,精神十足,脚下轻快得好像飞起来,一溜烟儿的功夫,骑过了大半段路程。
    叮叮叮~~~
    后面传来车铃声,林蔓回头看,一个身穿白制服头戴大檐帽的男公安骑了过来。天色昏暗,男公安面目模糊。一阵风一样,他骑到了林蔓前头。匆匆一掠,林蔓只注意到了他蹬得自行车飞快的大长腿,以及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穿出小路,再骑上开阔的大道,林蔓和男公安一前一后。时而男公安在前,时而林蔓在前。不知不觉中,晨曦降临,田野间灰蒙蒙一片,漫起了薄薄的乳/白色轻雾。
    进入双枫镇,林蔓停自行车在邮政所门口,再次回头,男公安完全没了踪影。距离邮政所不远处,有一座三层小楼,门口挂着县公安局的牌子。林蔓注意到,门前本来空荡荡的车棚里,多出了一辆三八大杠的黑色自行车。
    清晨时分,初升太阳小露出头,洒下红光,耀亮了双枫镇的各个角落,小镇随之生动起来。
    有人卸下卖粮油的供销社的门板,开始营业。公共汽车站牌前,赶着上早班的工人师傅们排起了长龙,车子一到,他们就乌泱泱地挤了上去。国营饭店里,热锅里捞出了当天第一根金黄色油条……
    客车还有十分钟到站。
    林蔓不停歇地骑了一路车,饿得前胸贴后背。想着上车后可就没什么吃的了,她急奔进马路对面的国营饭店,付给了收营员8分钱后,得到了两张四方的绿色纸票。凭着这两张小票,她从放餐口里领了两根油条和一碗甜豆浆。
    透过橱窗玻璃,林蔓不时看向路对面的汽车站牌,手上快速地掰油条成一段段,泡进豆浆里。外酥里嫩的油条段吸满了豆浆的香浓甜汁。咕噜咕噜,连豆浆带油条一起,她大口喝下。
    客车来了,渐行渐慢,缓缓靠向站牌。
    连嘴都来不及擦,林蔓就急冲了出去,赶在车子发动之前,她上了车,坐在最后排的靠窗位置。
    刚吃过早餐,林蔓觉得胃里暖洋洋的。她重重地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随车子启动而流动起来的街景,不禁困意袭来……
    第13章 身份落定
    正午,从双枫镇方向驶来的客车,开进了上海长途汽车站。
    客车停靠站点,乘客们背大包拎小包,一下车就向四面散了。
    走出人群,林蔓搭上回“梧桐里”的有轨电车。时值午休时候,车厢里冷冷清清,空得厉害。她随意择了一个靠窗位坐下。
    车子每次开动起来,都会驱散车厢里的闷热。林蔓错觉拂面而来的是春风,骀荡和煦。窗外流动的街景摩登繁华,大不同于双枫镇的古朴幽静。她不禁联想到即将要去的江城,那里应会有另一番的秀丽风光!
    林蔓回到家时,白秀萍正要出门。
    一见林蔓,白秀萍就关心地问:“中饭吃了吗?”
    林蔓摇头,撒娇地捂肚子:“饿死了,早上到现在只吃了两根油条。”
    白秀萍脱下了藏蓝工衣,系围裙在腰间,钻进厨房。碗柜里有包好的生馄饨,元宝形状。荠菜鲜肉馅,翠绿的荠菜很多,肉只有零星的沫。下馄饨进锅,水沸了三扑,馄饨翻滚着浮在水花里。灶边的青瓷海碗中已经调好了汤。汤里放了丁点儿猪油,少许虾皮,还有一些榨菜碎和葱花。咚咚咚咚,十个熟了的馄饨依次落进了汤。
    林蔓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只,菜嫩肉香,包了一汪鲜美的汤。
    “都办好啦?”白秀萍解下了围裙,又穿上刚脱下的工衣。
    林蔓两口一个馄饨,吃得狼吞虎咽:“迁入证在包里,外婆,明天能去办入户吗?我尽快把材料交给招工处。”
    林蔓心里明白,虎子妈和虎子如同定/时/炸/弹一般,尽管他们已暂时打消了来上海的念头,但两人若是心血来潮,又突然找上门来,拆穿她并非真“林蔓”,那一切可就穿帮了。因此,还是要尽快去江城才保险。在那里,两边人都不认得“林蔓”,完全可以重新开始。
    “行,行!侬慢点吃,当心烫。”白秀萍瞥了眼挂钟,距离1点还有10分钟。
    “小舅妈的弟弟考得怎么样?不是说今天上午出结果么。”林蔓舀了一勺汤喝。
    白秀萍叹气:“技工没考上,被安排了个车间工人的工作。伊吾愿意做(他不愿意干),觉得做工累,吃不消,正跟伊拉姆妈吵相门呢(正和他妈吵架呢)!伊拉姆妈(他妈妈)意思先进厂弄到城里户口要紧。”
    林蔓轻笑:“她倒是脑子清楚,不管怎么说,做工人可比乡下种地舒服。宋向阳懒得做工,难道要去种地么?”
    吃完了馄饨后,林蔓爬上阁楼补觉。
    白秀萍还要去扫街。这是居委会的规定,早中晚各要一次,仿佛只有如此的频率,才能改造好受资产阶级腐化的她。出门时,她关上了屋里的灯。
    老弄堂的房子大多采光不佳,灯一关上,林蔓的周遭立刻暗影重重。她的耳朵变得格外灵敏,种种细碎声响直往里面钻。一会儿,哪家老人在哼唱评弹小调《秦淮景》;一会儿,谁扭开了收音机,学习马列著作的节目正在播放;一会儿,风儿吹动了树梢,叶子沙沙得响,和着“知—知—”的蝉噪……
    林蔓沉沉地睡着了。她醒来时,天色已黑。阁楼下传来两个舅舅的讲话声,伴随着挪动桌椅的叮叮当当。
    白秀萍喊林蔓下楼吃饭。在饭桌上,她说明了第二天要去办林蔓的入户手续。因为已经商量过,桌上无人反对,包括宋招娣在内。
    饭后,宋招娣满面愁色,几次看向林蔓,欲言又止。林蔓只顾陪白秀萍聊天,一心哄外婆开心,没有注意到她。她不得不悻悻地作罢,生生地咽下了到了嘴边的话。
    第二天一大早,全家出动去徐汇分局。
    王办事员看过户口簿,又看了林蔓的户口迁出证明,一切核对无误后,开始着手办理林蔓的入户手续。
    手续办的非常顺利,总不过十几分钟,林蔓的名字就被写入了户口簿的空白页。
    “个人成分?”王办事员专心在户口簿上一笔一画地写字。
    “群众。”林蔓回道。
    “文化程度?”王办事员头也不抬,继续问道。
    “高中,双枫镇第一中学。”林蔓掏出高中毕业证书,递到王办事员面前。这是前日去红旗生产队时,她特意从那个“林蔓”家里找出来的。
    登记完毕,王办事员交还了户口簿给白秀萍。白秀萍接过户口簿,又转递给了林蔓,让她拿去招工处办手续。
    一行人在分局门口分手,各个上班的上班,回家的回家。
    宋招娣忧心忡忡地走在所有人后面。待到大家都散去了,她才快步追上林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