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7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当然也想回上海,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爸爸的工作我哥哥接班了,妈妈的工作弟弟接班了。我要想回上海,还得等。”杨柳说着,就把下面一箱子西红柿摆出来,“赶紧挑,新鲜。四分一斤,不要你的本本。”
    如今的西红柿可没打过什么催熟的东西,瞧着半青半红的,其实里面都熟的差不多了。
    林雨桐挑了一堆,五斤多,杨柳只按五斤算钱,两毛钱。
    “你是结婚跟着爱人的户口来的?”林雨桐问道。
    杨柳摇摇头,“哪里有这样的运道,刚好能碰上这么好事。我是远房的表叔在京城,他家的孩子前两年wudou的时候死掉了。我过继到他们家,才提前回来的。你不要看我在这里卖菜就瞧不起人,比起扫大街,掏厕所,可体面多了。”说着,压低声音道,“关键是,买东西不用本。多好呀。”
    显得很高兴,也没见往日的刻薄。
    “是挺好的。如今回来能安置这样的工作,那绝对得算是运气好的。这可是铁饭碗。全都是国营的。”林雨桐点头认同。
    “可不是!那些进了集体单位的,才是真的愁人。工资低,保障到底有限。”她说着就低声道,“你知道这周围哪里有夜校补习班。哪怕明年考上个中专,也能换个更稳妥的工作。”她不好意思的一笑,“还是得顾着点体面,你说是?我刚回来,这周围的人不熟……”
    “街口就有一家,街道办办的。你去试试。”林雨桐指了个地方,就拿起篮子,准备要走。
    杨柳也没拦着,“有空一起说话。”
    竟是和气的叫人觉得惊诧。
    林妈拉着林雨桐往回走,“怎么了?认识啊?”
    “以前插队的时候认识的,说了两句话,关系一般,没想到几年不见,人变了好些。”林雨桐压低了声音道。
    “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这样的人在哪都过的不会差。”林妈也笑道,“以前整人的那些人,如今换一张笑脸,该团结的还是要团结的。”
    “您可真不愧是劳模。”林雨桐笑道。在食堂这样的地方干活,退休了,还得了一个劳模的称号。可见干的有多踏实,反正是再怎么艰难,也没拿过食堂的一根葱,一棵蒜。思想觉悟绝对高。
    林妈如今可自豪着呢,“你大姐这一点随我。踏实。你们别觉得老实人怎么吃亏,我跟你说,老实人就算是发达不了,但从来走不了折子。活的踏实。”
    林雨桐赶紧点头,“您说的对。”老人说了话,那都是活了一辈子的哲学。
    她转移话题,“如今知青回城,咱们这厂子也进了不少人。”
    “可不咋的?”林妈跟着道,“有些小伙子,分到了煤球厂,干的都是苦力。就是临时的搬运工,也抢着有人干。咱们老幺那个废品收购点,一个人都闲着半天,如今又分来两个小姑娘。”
    两人说着话,就回了家。在院子里,就能听到三个小的在里面哼哼呢。
    林雨桐进屋,上了上面,见三个躺在床上,一个比一个会哼哼。见到她,哼哼的更起劲了,说是要回家。
    “回家干什么?爸爸妈妈跟你们一块住呢?”林雨桐拿了外套给孩子们穿,“乖!”
    “看电视。”雨声憋着嘴。
    “姥姥……没有!”震生接话道。
    夜生摇头,然后点头。好像在说,他们家真的没有。
    林雨桐和四爷面面相觑。还真是,很多生活习惯已经养成,想改也难。
    明儿出去买一个。好容易将小祖宗哄好,第二天,两百多块钱买了一个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机。
    林家没有这个,搬回来一个,一家子都新鲜。
    林二姐最近看什么都不顺眼,撇嘴道:“我说你一回来住,就给爸妈添了这么一个大件。这以后我们大姐是不是也得给爸妈买那个什么电冰箱,洗衣机。”
    “我说二姐,我可没得罪你啊。不买一个行吗,我们这三个小祖宗,可不答应。”林雨桐让孩子在床上排排坐看电视了,才对林二姐道
    “你说你们这花钱太大手大脚了。”林爸心疼的直摇头。觉得看的不如电影清楚。
    林二姐接话道:“妹夫她爸爸,十年的工资补发下来,好几万呢。这点钱给三个宝贝孙子花用,不值当什么。您只当跟着外孙占便宜了。”
    林雨桐一笑,也不解释。确实,老爷子十年的工资加上补助补发了两万多块钱,虽然不是好几万那么夸张,但是也绝对算的上一笔巨款。而且老爷子的工资一个月两百多块。又基本没花销,比一般的人家的日子是好过很多。就算这些子女如今都不上班,家里也宽裕。这也就是家里一贯大手大脚,却从来也没人觉得奇怪的原因。
    这些收入都是明摆着的。只要一算都能明白。
    反正在林家看来,四爷如今就是带着老婆孩子啃老呢。
    但因为两口子都是大学生,前程可期。没人觉得不合适。毕竟只是暂时的嘛。
    林妈叮嘱林雨桐,“就算那边亲家再怎么宽裕,姑爷也兄弟姐妹好几个,老偏着你们,可别闹出意见才好。”
    林雨桐笑着应了。
    林爸就道:“在咱们家先放着,等孩子们回去的时候,电视再还给他们。孩子们置办点家当不容易。”
    四爷就道:“这话就见外了,抱来就是给两老买的。我们还有好几年毕业呢。还能把这个抱到学校去呀?”
    晚上小伟从幼儿园回来就道,“我们家也有一个。”
    孩子是想显摆,但是这句话却叫屋里的人都一愣。
    “你们家有一个?还是你姥姥家有一个?”林二姐看了林爸林妈的脸色,然后逗小伟说话。
    “都有。我爸买的。”小伟咬了一口排骨肉,含糊的道。
    林二姐就耻笑了一声,“听见了,爸妈!人家给自家买了,给老丈人家也买了,就是没给二老买。可别说什么留着我们这些姑娘在家里住,是大哥大嫂宽厚的话了。人家跟娘家不也一样亲近。您这电视不也得桐桐这个当闺女的给您买。”
    “二姐!”林雨亭瞪眼,“你气不顺归气不顺啊。少挑事。你怎么就知道是大嫂给娘家买的,不是娘家给大嫂买的。要真是人家小伟的舅舅给大嫂买的,大嫂就算是搬过来了,咱们一家有脸看吗?再说了,小伟从月子里就是人家大嫂娘家妈给照看的。一直照看到去年才接回来。光是麻烦人家这么久,买个电视怎么了?别搅事。”
    林雨桐头疼了,这住在一处,就这这点不好。家长里短,磕磕碰碰,都是避免不了的。就比如大姐和大姐夫,回来看见电视就不说话了。毕竟一样是姑娘姑爷,人家送孩子过来,给钱给东西,给买电视。他们却什么都帮不了,还得父母给搭把手。脸上过不去。
    第二天,林大哥跟林大嫂就来了。跟林爸林妈解释。
    “……人家这想给孩子安置个好工作,顺利回城。这才求上门的。就两张电视机票。”林大哥低声道,“我们的钱不够,还是孩子老爷给贴补了二十块钱。那张票就给了那边。可这事不能给我妈知道啊。我妈的觉悟……非得叫我送回去不可。”
    林大嫂就道,“大冷天的,大伟天天去别人家看电视。人家还不待见,我想着这也不是什么钱,或者贵重的东西,收电视机票也不算受贿。再说了,买电视的钱也都是咱们家自己掏的。”
    横竖都这样了,不管真假,林爸林妈都没有多说什么。“买了就看呗。孩子去别人家到底不方便。”
    但林爸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好受的。要不是大孙子一口说破了,还不知道要隐瞒到什么时候去呢。有事了愿意跟老丈人家商量,也不跟自己个爹妈兄弟说了一声,不是心里远了是什么?
    反正是不得劲。
    等四爷给自家孩子和小伟丹丹都订了牛奶,林大姐就拿了钱过来要塞给林雨桐,“你们没有什么收入,再要你的补贴,我成什么人了?”
    林雨桐都没治了。十三块钱一个月,对于林大姐两口子绝对算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
    最后林雨桐只收了五块,她压低声音道,“这是从熟人那里想的办法。没那么贵。出来兑水,哪里挤不出这一斤半斤的。”
    林大姐是老实,但是不笨,“成。大姐记下你的人情。”
    林雨桐回头就把钱给林妈了,“给孩子们多买点好吃的。我大姐也真是的,分的那么清楚。”
    “你大姐自尊心强,不爱占便宜。”林妈叹了一声,“你姐夫每个月得拿一半的工资回家养活弟弟。过的是艰难点。”
    第333章 那个年月(62)二更
    孩子在这边呆了五天的时候,晚上就能跟着林爸林妈睡了。
    林雨桐松了一口气。
    虽然嘴上信誓旦旦的能带着孩子上学,但是等真的带上的时候,孩子才受罪呢。大冷天的,一大早就得把孩子叫起来,睡眠根本就无法保证。还有,孩子的吃喝拉撒,可不如大人这么能忍耐,这都是麻烦事。遇上下雨下雪,天气不好的时候。更跟着遭罪。
    而且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好动的时候,叫他们跟大人一起,一坐就是一整天的不动弹。孩子哪里受得了?
    林雨桐拉着四爷又试着白天出去了大半天,结果孩子也没哭闹。家属院比自家的四合院的空地大多了,三人骑着脚踏车满院子的撒欢。而且院子里这么大的孩子还有好几个,平时都凑在一块玩耍。
    所以,一开学,两人就算是放心的回了学校。
    没几天,印长天就打发人到学校说了一声。说是他在家的时候,就把孩子接回去。不在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到林家。
    人老了,没别的念想,就是想孙子。
    再说孩子在林家的时候,印薇做了好吃的,都要打发郭永红给林家送一份。印昆更是一周去两次,从来不空手,不是水果糕点,就是米面油的往林家拿。唯一的宗旨,就是孩子别受了委屈。
    小伟跟丹丹的生活质量跟着直线上升。
    到了天冷下来的时候,老爷子不知道托了什么门路,给拉了一车的钢炭。这个可比烧蜂窝煤暖和多了。尤其是屋子小的情况下,一点也不比暖气屋子温度低。
    林雨桐和四爷还是跟之前一样,谁白天有空谁就回去一趟。周末两人必须在自家陪孩子。
    对于孩子们来说,爸爸妈妈基本每天都是在的。不会感觉陌生。也不会觉得疏远。
    等天上飘起来了雪花,一学期就过了一半了。
    这天晚上,两人也是早早的回来了。如今有了小窝,窝里明显比外面暖和多了。所以,天一冷,两人更多的贪恋屋子里的温暖。拿着书,躺在被窝里,相互靠着看。
    “今儿我远远瞧着,男男女女的好几个,围着你干什么?”林雨桐将书合上,偎着四爷问道。
    四爷一笑,“都是诗社的,叫我参加。”
    “哪有这闲工夫?”林雨桐低声道。
    四爷‘嗯’了一声,“都是以前给你写信惹的祸,都觉得我该是跟他们志趣相投的人。”他随意的一笑。
    压抑的太久了,这些文人有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了。
    他对这个一向是不感兴趣。比起吟诗作赋,他更喜欢实干的一类人。
    但这个时代,对于文人有一种特别的偏爱。
    王慧就是中毒最深的一位。天天捧着一位才子的手抄本诗集。上课下课,不停地轻声诵读。
    林雨桐都听得头疼。甚至每隔上两天,还要琢磨出一首新诗出来,去找那位才子去点评修改。
    “他太有才了,等条件允许了,估计能出好几本诗集。”王慧宝贝的捧着从别人那里拿来的手抄本,对林雨桐这种跟不上时尚的人道,“你是一个独立的女性,不能总是围着丈夫孩子转。应该走出去,大家多交流才是。比如,周末的舞会,你从来都不参加。”
    “大姐!”林雨桐无奈的道,“我家里三个不到三岁的孩子,我能撇下孩子,跳什么舞吗?”
    “家里也有人带着。再不行也可以送托儿所嘛。”王慧对着林雨桐恨铁不成钢的道,“新时代的高知识分子女性,绝对不应当是你这样的。”
    洪芳会回头瞪了王慧一眼,“胡说八道什么呢?没结婚没生孩子才说的那么轻巧。孩子不到四岁,哪个托儿所会要?连擦屁股都不会,哪个老师能天天帮着把屎把尿的。就算人家收,当爹妈的能放心吗?”她理解的对林雨桐道,“我家的孩子都七八岁了,我还不放心呢。何况你。别搭理她。等她有了孩子,就知道为难了。那个舞会,我也瞧不上,什么东西?男男女女的搂在一起,实在是不像样子。”
    林雨桐很少参加什么集体活动。唯一比较有兴趣的,就是学校露天放映的电影了。
    两人早早的吃了饭,就搬着小板凳,去前面占座位。学生连同教职工那么多人,挤挤搡搡的,比起电影院可差了太远了。
    回来四爷就道,“这以后,电影恐怕不成了。家家要是都有了电视,谁去电影院?躺在家里的床上,就能休闲消遣,何必去外面受罪。”这就跟家里养着戏班子一样,外面的戏楼唱的再怎么热闹,也是去的少。哪里比得上家里的戏班子,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这话没错。
    “要不了几年,家家都有电视机了。”林雨桐认可的点头。
    等放了寒假回去,到了林家一看电视,林雨桐就笑了。
    给电视屏幕上贴了一张三色的塑料膜,然后天成了蓝的,水成了绿的,土成了黄的。确实是有颜色了。但是有时候人脸出来,就成了大花脸了。
    这还不算,还在电视屏幕前摆了一个类似于放大镜的玻璃镜子,小屏幕就变成了大屏幕了。
    林雨桐之所以笑,就是因为这前面的放大镜没摆放好,放大后的效果跟哈哈镜似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