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0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欣然看到艾琳的肚子,就觉得头皮开始发麻,原本身材苗条的艾琳,因为怀孕的,整个人都粗壮了不少,全身上下都泛着母性的光辉。
    “双胞胎嘛,肯定大了。”
    可能是太累的关系,艾琳双手撑着腰,没办法直接坐下,而是扶着沙发扶手慢慢的倚下来。
    “哎呀,你这也太受罪了。”
    说话间,邱静婷端着水果进来,招呼着欣然说,“来,吃点水果,你刚下飞机就过来,看来你还是挺关心你嫂子的。”
    欣然拿了个葡萄放进嘴里,开着玩笑说,“我哪是关心嫂子,我这是关心我那两个侄子,呐,给侄子们买的东西,你们看看合不合适。合适的就用,不合适的就放着吧。”
    艾琳不方便动,邱静婷这个准奶奶把几个箱子打开,就看到里面满满当当的婴儿用品。
    “你怎么又买这么多啊,这也太破费了。”
    艾琳也惊到了,“你怎么买这么多,不是让你别买吗,家里都已经准备了不少,而且小孩子出生之后长得很快,衣服太多,没过多久就穿不了了。”
    “是啊,家里也买了,你没说一声,你要是说了你要回来,要给孩子们买东西,我们肯定不让你买这么多衣服。”
    婆媳两左一句右一句的声讨欣然,欣然还是笑眯眯的吃着葡萄,解释着说,“两个孩子呢,每天换着穿怎么就传不了呢,而且这些衣服,我都是按月龄选的,你们看看,一个月份一个月份的,不会浪费的。”
    “你们怎么总觉得我傻呀,我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婆媳两被吐槽后对视了一眼,听欣然这么解释了,好像确实没做错。
    “那我就替你侄子谢谢你这个姑姑了。”
    “谢什么,这不都是应该的嘛。”
    作为两个侄子的姑姑,自然要给侄子们大大的见面礼。
    跟着,邱静婷收拾着欣然给孩子们买的东西,欣然跟艾琳闲聊着说话。
    “你感觉怎么样啊?听说双胞胎不会足月生的,都得提前一阵子呢。”
    “可不是,我也愁呢,妈最近连门都不敢出,专门在家里看着我。”
    家里已经找了保姆,等孩子生下来,还得再找两个月嫂,邱静婷以前是不大喜欢铺张浪费的人,能自己动手的就自己动手,现在为了孙子,也不在意这些细节了。
    “医院定好了吗?”
    “定了,就军医院,妈已经找好了人,说实在不行就剖腹。”
    说到这里,欣然又开始头皮发麻了,可她又不想影响艾琳的情绪,赶忙换了个话题。
    “孩子的名字起了没?”
    “让爸取的,反正两个男孩儿嘛,就叫褚学睿跟褚学智,睿是睿智的睿,智是睿智的智。”
    欣然听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嫂子,你别是怀孕怀傻了吧。”
    艾琳这才知道自己犯傻了,也笑了起来,笑着笑着,肚子开始抽筋,又赶忙停住呼了两口气。
    欣然在一旁看着,就开始心有戚戚的担心起自己来。
    怀孕果然是个苦差事,每个生孩子的女人都不容易啊,所以,这个世界上的女人们,就不要再相互伤害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亲们的支持,么么哒~(*  ̄3)(e ̄ *)
    感谢:
    落霞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9-01-29 14:21:11
    第一百二十七章
    欣然在大院吃了晚饭才回去, 一到家就见父母都在客厅里等她。
    “爸, 妈,你们吃过饭了吗?”
    回来见到父母欣然心情还是挺好的, 连续两年没有陪父母一起过春节, 作为家中独女的欣然总觉得有点对不住父母。
    “然然, 听说你给你公公买了块两万多块钱的手表, 这两个月一直有人问我呢。”
    岂止是问,那些眼光如同探照灯一样在他手腕上转来转去, 就想看看他女儿给公公买了块两万块的手表,有没有孝敬他这个亲爹, 他也是前阵子才知道, 原来公职人员里头八卦的人也不少。
    褚时令说这话时, 欣然不自觉的咽了一口口水,还没等她解释,她妈那边也开口了。
    “你的美名都已经传到北平来了,人家都知道, 褚家的闺女对婆婆公公有多好,不止两万块的手表, 还有婆婆几万块的吊坠呢。”
    欣然看着父母的神情, 试图看出他们是不高兴呢不高兴呢还是不高兴呢。
    “爸, 妈, 你们是不是吃醋了?”
    她这一问,褚时令跟唐彩琴的脸色又黑了两分。
    “我可以解释的。”
    “行了,你不用解释, 我跟你爸不是吃腻这点而醋,就是提醒你,不要太高调,太高调了容易引来麻烦。”
    欣然点了点头,她也说,父母怎么可能因为这件事就不痛快,她给公公婆婆买了东西不假,给父母买的东西也不少,什么品牌手袋,首饰,保养品,不比手表吊坠什么的便宜,可父母为人谨慎低调,不愿意显露出来,她也是没办法呀。
    “曲家都是军人,你做事还是要注意些,知道你公公婆婆的本意是说你好,可总有人不这么想的。”
    “我知道了,以后会注意的。”
    “听你妈说,你在香江又买了房子?”
    欣然看了眼唐彩琴,应声回了她爸一句,“恩,房子刚拿到手,正准备找人装修,明年应该就能住了。”
    “你房子倒是买了不少,其他事呢,也到了该考虑的时候了吧?”
    欣然一听就知道唐彩琴说的是什么,心想难怪要来这一出,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呢。
    “已经提上日程了。”
    做女人真难,不结婚,七大姑八大姨的要催婚,结了婚又是七大姑八大姨的催生,她现在觉得她的肚子根本就不是她自己的,非得生出个孩子来所有人才能放过她。
    “这样才对,既然已经稳定下来了,房子也买了,确实是该提上日程了。”唐彩琴脸上终于浮起了满意的笑容,把欣然看的一愣一愣的。
    “厨房里给你留了乌鸡汤,我端给你喝。”
    “不用了,我刚刚已经吃过饭了。”
    “乌鸡汤是温补的,里面放了中药材,对你身体有好处。”
    说完,不容欣然反驳,直接去了厨房。
    “你就顺着你妈,她现在没别的事情,也就对这件事上心。”
    还有一句褚时令没说,他觉着妻子到了更年轻,反正现在不论妻子说什么,他都说好,这也是为了家庭的和睦。
    欣然无奈的叹了口气,为人子女的,除了受着还能怎么办呢,谁让她是他们生出来的呢?
    唐彩琴看着欣然喝了一整晚的乌鸡汤才放她回房睡觉,欣然捧着自己吃撑了的胃给曲项东打了个电话,控诉着自己受到的“非人虐待”。
    他在电话里轻笑着说,“那你就赶紧回来吧。”
    “我倒是想呢,那不是还有工作嘛,不过我已经把原来的五天缩成四天了。”
    “实在难受就吃点儿消食片,别积了食。”
    “嗯,我知道,你在家也当心。”
    “家”,结婚后,有他的地方才是家。回北平那是回“父母家”,回沈阳那是去“公婆家”,虽然香江也不是她们的永远的归宿,可因为那一个人在,那里就变成了自己的家。
    “今天说了就行了,接下来几天可别再多说什么。”
    睡前,褚时令不放心,又交代了唐彩琴两句。
    “然然难得回来,你就别跟她计较那么多了。”
    唐彩琴正坐在化妆台前对着镜子做脸部的保养,四十大几的年纪,她看上去还像三十多岁,谈不上多么年轻漂亮,可气质仪态依然有着动人之处,这正是生活无忧的结果。
    “我那不都是为了她好吗,现在不生孩子,往三十岁上过是不是太晚了?”
    总归得了欣然一句准话,她也放了一半儿的心。
    “让他们赶紧生孩子,生完了再忙事业不也挺好的,我也愿意给他们带。”
    “行吧,你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褚时令拿下眼镜,把看了一半的书放在床头柜上,就准备睡觉了。
    这一次的嘉宾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欣然花了一天时间录节目,回北平的第三天,陈启闵到了。
    “我已经帮你联系了,今天刚好两位先生都在家。”
    欣然要给李启闵介绍的是五道口的两位国学教授,一直有收藏古董的习惯,符合李启闵要求的藏品较多,即便他们不舍割爱,也能给李启闵介绍一些收古董的好路子。
    “真的挺谢谢你的,愿意花时间帮我找。”
    不可否认,李启闵对欣然确实有好感,像他们这样的大家公子,各式各样的女人见的不少,想恋爱想结婚不用他们费劲就能有不少合适的对象,可见多了那些装腔作势的女人,欣然这种清新自然的倒显得非常的有吸引力。
    可他除了示了两次好外,并没有盲目的做出什么追求的动作,除了自持身份外,也想探知欣然真实的背景。
    一个内地来的年轻女子,能受到慧妍雅集的邀请,出手就是一件清代发簪,几百万眼睛也不眨的就做了慈善,绝对不是没有身份地位的人。
    他很快就知道欣然是97年来的香江,还不满一年,开了间外贸公司,本人在凤凰卫视工作,一开始他并不知晓欣然的已婚身份,毕竟欣然跟曲项东是在北平领的证,所以他再次主动联系了欣然。
    随着欣然的其他信息不断被调查出来,他这才知晓佳人已婚。
    至此,他自然收起了那份淡淡的爱慕之情,只做朋友相交,并没有任何的逾矩,也从没有让欣然感觉不自在,这就是世家子弟的修养和处事风格。
    两位教授就住在五道口院内,都属于德高望重的老教授。
    对于自己曾经学习了四年的学院,欣然对这里非常有感情,进了学院后,在校园内穿行时,欣然还颇有兴致的跟陈启闵说了不少关于学校的旧闻,名人轶事等。
    “好你个欣然丫头,自己的东西舍不得卖,专门惦记我们的东西来了。”
    老教授们都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住在园里,只是舍不得离开,相互作伴而已。
    像他们这样德高望重的老人,子孙们都很有出息,有了各自的事业和生活,不是出国就是在国内某处忙于工作和学业,没有家人在身边,自然是跟熟稔了几十年的老朋友们一起才有意趣。
    他们早就知道欣然会过来,如此说是一种亲近的意思。
    “您二位都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专家,陈先生今天是带着学习的心态过来的,就是要让您们一展所长。”
    两位教授听了直摇头,“行了,说不过你,来吧,我们带你们去看看。”
    陈启闵是世家子弟,行为处事自有规矩,无须欣然多言,他很快就博得了两位教授的好感,不止带他看了两人数十年的珍藏,还约好了两日后一起去逛古董铺子的行程。
    “难得过来,一起吃个饭再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