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78章 最后一个环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会长,你要对我们自信一点行不,之前还说,我们至少是第八名,现在有第十名以后了?我们表现有那么差吗?”
    曹小丽苦笑道。
    “我就说说,就是让大家做好最坏的打算,结果出来了,落差就不会这么大了。”
    冯秋生苦笑道。
    大家听闻,笑而不语。
    “第三名…津门队!66分。”
    主持人继续道。
    听到这里,大家基本上能确定前面的两个队伍了,一个是巴蜀队,一个是帝都队。
    “黑马第一了吧,太牛了。”
    “不一定啊,每一年都这样,帝都队最后奋起直追,打反击,连续两年都这样,今年可能也不例外。”
    “貌似也对哈,真难猜啊。”
    …
    一部分人又开始聊了起来。
    魔都队的沈荣,依然继续作妖,道:“巴蜀队虽然是黑马,但人家帝都队里面可是有好几名国家队的队员,怎么可能会输,第一肯定是帝都队啊。”
    “巴蜀队。”
    朱芸道。
    因为她已经看见了陈三顺那自信而又淡定的眼神,就是这个眼神,当初赢下了比赛。
    这一次,依然如此。
    主要看到这眼神,基本上就是稳了。
    “哦。”
    沈荣也不想多说。
    这时候,广播再次响起,显然要公布最后答案了。
    “第二名,帝都队74分.”
    “哇,分数好高啊,之前貌似是51分吧,现在拿下了23分,太牛了,第四轮都能拿23分,不愧是帝都队。”
    有人惊讶道。
    “第一名…”
    大家立刻停止了讨论,虽然大家盲猜是巴蜀队,但凡事都有例外。
    “第一名是…积分是84分。”
    “卧槽!”
    听到这分数,全部人都站了起来,要知道84分是什么定义,总分一百分,后面自带宝物鉴赏是十五分,也就是说,前面比赛的分数总分是85,而巴蜀队拿下了84分,就差一分满分。
    这种感觉,就好像发试卷的时候,学霸的成绩,让全场惊讶。
    不过,这是一个平时只能考到及格线的学生,突然考了这么高分,就是一匹黑马,所以,才让大家这么激动和惊讶。
    帝都队全体成员也是倒吸了口气,随即张继承鼓掌,队员们也跟着鼓掌。
    大家见帝都队鼓掌,大家也纷纷跟着鼓掌,全场出现了一个非常热心的画面,有种众望所归的感觉。
    “谢谢大家!”
    冯秋生站到前面,说了一句,非常礼貌。
    此刻,他非常激动,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此刻的荣耀,只属于他们巴蜀队所有成员。
    大家都非常开心,这一趟没白来,也没丢人,拿下了他们想要的成绩。
    “有什么好得意的,不是还有最后一个环节嘛,指不定他们每一个宝物被看上的呢,直接被帝都队反超十五分,最后跟冠军擦肩而过,看他们还笑得出来不?”
    沈荣显然看不惯。
    “你这人,能不能再小人一点?陈三顺是我的好朋友,你要是嫉妒,可以到别的地方去说,在我这里说,几个意思啊?本事没一点,嫉妒心倒是挺强的啊?”
    朱芸忍不住骂道。
    反正交流会差不多成定局了,以陈三顺为主的巴蜀队,肯定是有备而来的,不可能最后一个环节零分。
    只要不是零分,这个冠军就定下来了。
    帝都队74分,跟巴蜀队的84分,相差十分,最后一个环节十五分,相差十分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的。
    因为这么多年来,只要是参加的古玩队,都会精心准备古玩,准备的古玩不可能所有都不及格,平均一个三分,只要有两个以上是过关的,巴蜀队就可以得到90分,基本上是稳了。
    因为就算帝都队拿满分,也是89分。
    “大家请注意,剩下的排名稍后在大屏幕上显示,如果有任何疑问的,可以直接找我们工作人员反映。”
    主持人说罢,关闭了话筒。
    大家纷纷朝着大屏幕上看,找到了自家队伍的排名,又开始讨论了起来。
    不过,这已经不是焦点,巴蜀队才是最大的焦点。
    “欧耶!”
    刘海跟陈三顺击掌,表示祝贺。
    “真没想到,最后一个项目,竟然拿了满分,多亏了三顺呀,那个机关盒这么复杂,换做我们其他人,估计就扔在那了,就是这个盒子,让我们把第二名抛在了后面,要不然,估计比分会相差很小,因为这个盒子那么复杂,应该能给到十分,而我们跟帝都队的差距,就只有十分。”
    冯秋生分析道。
    “呵呵,是大家一起的功劳,师父你也不能这么说,如果是你的那个梅瓶没有鉴赏出来,我们也是会掉很多分的,还有那幅画。”
    陈三顺道。
    闻言,冯秋生笑了笑,他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他知道,陈三顺是故意这么说的。
    花瓶?画?
    不都是陈三顺最后出声弄的反转吗?
    非要表扬他们的,就是他们没有乱说,最后做出决定的时候,由陈三顺来暗示。
    要不然,他们直接确认了,那就完蛋了。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们的队伍中,有一个强者在,而这个强者,就是陈三顺。
    “其实,我们获得高分,并非全都是因为我们鉴定对了,而是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多人团队非常难管理,而且在现场不能随便出声,就是一个限制条件,而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的人还是能出动,配合得非常完美,尤其是曹小丽那一个助攻,以及杨阳、大师兄、师父等等…”
    “大家的努力,才换来了现在的成绩。”
    陈三顺把功劳全部归功于大家。
    这话,倒是听得大家心里非常舒服。
    杨阳再次竖起了大拇指,陈三顺虽然年轻,但不浮躁,处事果断,而且能考虑到大家的感受,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领导者。
    所以,他对搬山商会的前程,充满期待,更加坚定了他对陈三顺的效忠。
    “大家好,因为时间的问题,最后一个环节,自带宝物鉴赏,在五分钟后开始,又因为积分差距比较大,而且只有进了前三的队伍,才有资格获得最终大奖,所以,我们只针对前五名有机会进入前三的队员,进行最后环节,其他的,会由一名评审团成员,对其进行监督鉴赏,然后打分。这个环节属于送分题,主要是看各个古玩协会,是否对本次交流会的重视,东西是否完整,有一定的价值,即可获得评分。”
    “评分差距很小,一个古玩最大不会超过两分的差距,这个大家放心。”
    主持人补充道。
    听到这话,巴蜀队基本上可以确定了下来。
    “行了,现在有请排在第五名的粤东队进场,开始解说你们的五件宝物,而且有依有据,我们的资深大师,也会复检,确认无误之后,给予评分。”
    主持人道。
    这时候,一队人马入场,显然是主办方的评审团,一共四十人。
    有二十九人,单独监管其他队伍,剩下的十一人,负责对前五名的古玩进行鉴赏和当场评分。
    现场人很多,但并没有吵闹,大家有条不紊地把他们的古玩拿出来了,然后进行解说。
    “等会,这五件古玩,由我和会长、杨阳,三人进行解说,毕竟这五样东西,有两样是我提供的,有两样是会长提供了,有一样是发丘那边提供的,而发丘那边的,应该已经跟杨哥交代过了。”
    陈三顺道。
    杨阳点了点头,道:“血胆玛瑙,已经交代过了,我也背了资料,应该没问题的。”
    “放心,这不是鉴定,只要你说得有理有据,专家们会亲自过来确认的。”
    陈三顺提醒道。
    “好。”
    杨阳松了口气,别在最后时刻掉链子,那就尴尬了。
    虽然他们还是赢了,但既然赢了,那就要创纪录,不要浪费这一次机会。
    前面在鉴赏,后面在进行小型的鉴赏排练,陈三顺和冯秋生、杨阳三个负责解说人,进行了第三边演练之后,轮到了第二名的帝都队上场了,陈三顺让大家上前围观一下,不要过见识好东西的机会。
    这一次,帝都队拿出了第一样东西,依然是一个青花瓷。
    是一个叫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这个梅瓶可不简单,在香湾苏富比2011年秋季拍卖会上,以1.68亿港元高价成交,刷新明代瓷器拍卖世界纪录。
    该瓶高36.5厘米,纹样细腻柔美,形制比例得当,是永乐瓷器难得杰作。而讲解人,是帝都队的老将,傅恒。
    傅恒是帝都队的第三元老,实力超强,在元老一辈当中,也是非常出色的一个,在他的分析和鉴赏下,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显然是过关满分3分的。
    第二件是一幅画。
    这幅画是一个高仿之王所作,那就是张大千的《嘉耦图》,曾在2011年以1.9106亿元港币成交。
    《嘉耦图》是张大千的代表作之一,全画为设色纸本立轴,尺寸为1.84*0.9米,整幅画的主要部分上面是赤红色的荷花,下面则是墨色的荷叶,两种颜色相互衬映,非常的美观。
    荷叶之下,一对鸳鸯在小河中畅游,这对鸳鸯色彩斑斓,刻画入微,笔法独到,引人入胜。
    从整体来看,层次分明,表达清晰。
    由此可见,张大千是一个极其严谨,风格独特的人才。
    解说这幅画的是,帝都第二元老,孟如雪,是个奶奶级别的,六十八岁了,依然神采飞扬,说得条理清晰,表达准确,专家组确认鉴定无误之后,给了三分满分。
    …
    很快就来到了最后一件。
    最后一件是印章,确切地说,应该是一个印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