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52章 失传的永乐大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羊脂白玉,几百亿很正常。”
    显然刘锦江也是个懂行的人。
    “嗯,玉龙我也听说过,长三米六,高八十公分,龙身最大直径,能达到二十厘米,这么多的羊脂白玉弄成的玉龙,几百亿也是便宜的了。”
    陈三顺道。
    “好吧,厉害。”
    甄大生也是第一次接触玉龙的信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行了,目前我也只知道这些,如果还需要更仔细,估计得找到朱富贵的后人,但朱家貌似早就不存在的,他儿子将朱富贵安葬了之后,便不知所踪,有人说被太阳国的人给抓走了,有人说,他加入了党,然后牺牲了…”
    刘锦江道。
    “行吧,太感谢你了。”
    陈三顺道。
    “诶,甄总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帮你理所应当。”
    刘锦江道。
    “哈哈哈…刘老真性情,我喜欢,这个朋友我交了。”
    说罢,甄大生对着保镖挥了挥手,保镖拿着一个盒子,送了过去,放到了刘锦江面前,然后将盒子拆开,从里面拿出一尊玉佛。
    “小小见面礼,请刘老不要见外。”
    甄大生笑道。
    刘锦江没有说话,而是接过玉佛看了起来,大概两分钟,刘老才说道:“开过光的和田玉佛,价值连城,没想到,甄总你这么舍得,老夫十分惊讶。”
    “这东西虽然珍贵,但我不信佛,当初五十大寿的时候,有好友相送,如今觉得这东西,还是送给有用之人最好,你是个风水大师,对这东西,应该很感兴趣,送你,我觉得对了。”
    甄大生其实是想结交刘锦江。
    陈三顺说过,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鬼,但阴阳五行风水肯定是有的,开采矿脉,非常依靠风水,要不然,可能会损失巨大,得不偿失。
    见状,陈三顺显然明白了甄大生的意思,不过,甄大生的做法,明显是对的。
    别人让刘锦江看风水,他估计只是看在钱财的份上,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至于有没有尽力,不得而知。
    但如果甄大生趁热打铁,跟刘锦江结交上了,以后甄家的矿脉,刘锦江一定会亲自出马帮忙定夺。
    利大于弊。
    “非常感谢,我十分喜欢这玉佛,一来弥足珍贵,二来,意义重大,我是个信佛之人,开过光的玉佛,我基本上都会收藏,但这么多年来,和田仔玉做成的如此大的玉佛,我还是头一次见,圆了我的收藏梦。”
    刘锦江话锋一转,道:“作为回报,我打算送你们一些东西。”
    “你们跟我来吧。”
    说罢,刘锦江起身,往后面走去。
    除了保镖之外,胖子、甄大生、陈三顺一起跟了过去。
    穿过大厅,里面是一个四合院,四合院挺大,挺有气派。刘锦江一边走,一边说道:“这里是我的卧室和一个小藏宝库,这些年来帮人看风水,获得了不少礼物,珍贵的,都锁紧藏宝库里。”
    甄大生点了点头。
    这些名人、富商,家里几乎都有一个藏宝室,很多藏宝室里还弄了不少保险箱。
    在刘锦江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一个房门前,这里应该就是刘老说的小藏宝库。
    这个藏宝库的门,也是钢板门,旁边有个指纹锁,刘锦江上前按了一下指纹,滴的一声响,门就被打开了。
    “进来吧,房间不大,六十平米左右。肯定跟甄总家的没法比。”
    刘锦江道。
    “哈哈哈,我只是房间大,但没啥好东西。”
    甄大生道。
    两人只是谦虚而已,甄大生那个藏宝库里,如果全部清算一遍,应该能值几十亿,毕竟很多瓷器和宝石翡翠、名人字画也非常值钱。
    门被打开之后,刘锦江走了进去,大家随后。
    里面放着三个货架,货架上的东西不是很多,跟甄大生那不太一样,清一色的小物件,文玩类的比较多,只有少量几个小型瓷器。
    有书法字画、还有一些书籍,木类和玉器比较多,跟进了一个珠宝店、字画店似的。
    “我珍藏的,大部分都是小件,而且多半是玉器和金银,以及文玩木件,你们喜欢什么,可以拿一两样。”
    刘锦江道。
    “诶,刘老客气了,我们就看看,至于拿不拿东西,这随后再说吧。”
    甄大生也不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这些钱财古董,对他诱惑力不大。
    “那可不行,俗话说,礼尚往来,你送了我一个大礼,你们三个,必须要至少人手一样物件,否则,我会觉得你看不起我。”
    刘锦江抛了话。
    甄大生有些哭笑不得,不过刘锦江都这么说了,要真的想跟人家交朋友,就不要得罪人家。
    于是笑道:“行吧,两位兄弟,各挑一样吧,不过,希望你们挑自己喜欢的,而不是专挑贵重的。”
    “哈哈哈…”
    众人齐笑。
    “那我就不客气了。”
    胖子张曦被允许之后,倒是开始找了起来,而甄大生倒是没有急着找,而是跟着刘锦江,两人有说有笑的,好像让刘锦江给他介绍,胖子和陈三顺倒是一起,朝着另外一个货架走去。
    这货架上,放的基本上都是字画和书籍。
    张曦不太喜欢这些文绉绉的东西,直接来到了第三个货架,这边是文玩木类的古董。
    陈三顺首先看的是一幅书法,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不过,不用看,这肯定是仿品,因为真品现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刘锦江还没有那能耐,能从博物馆里捞出真品来。
    而且,从这书法的收藏方式来看,不像是珍贵的作品。
    加上刘老的这些古董,基本上都是别人送礼的,这快雪时晴帖,价值十几亿,谁能这么大方?
    《快雪时晴帖》共全文4行,28字。它是作为一封信札写就的,其内容是作者在大雪初晴时以愉快心情对亲朋友人的问候。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富有独特的节奏韵律。
    它被誉为“二十八骊珠”,被古人称为“天下法书第一”与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被乾隆合称为“三希”,且此帖列于首位。
    仔细看了一阵,陈三顺终于确认了下来,虽然仿得很逼真,但只有形,没有神,骗一些刚入行的还可以,像他这种大师,三分钟就能辨认。
    不过,这仿品看起来有些年代,估计是明清一代的书法家临摹的,也算是古董,能有这种水平,估计能值二三十万。
    陈三顺对这仿品显然不太感兴趣,继续往下看。
    都是一些书法字画,基本上没有真迹,就算有,也是当代的一些书法家写的,吸引不了他。
    最后,陈三顺的目光落在了一排书上。
    这些书都有些古老,有好几本是风水书籍,也有基本历史书,古代人物典籍之类的。
    原本陈三顺想一眼扫过,然后换下一个货架。
    然而,就在他一眼掠过的时候,突然四个大字涌入了他的眼中,他忍不住往回看去。
    “嘶~”
    确认之后,陈三顺倒吸了口气。
    “永乐大典!”
    陈三顺将书名念了出来,迫不及待地将书取出。虽然,他已经知道不是真迹,但依然很激动,因为即使不是真迹,只要是明朝的副本,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存在。
    永乐大典是明高祖朱元璋第四个儿子明成祖朱棣所创,这书被誉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
    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永乐大典》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现如今仅存800余卷,而且散落于世界。
    其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陈三顺翻开首页看了看,这纸质的确是明朝常用的印书纸,装帧方式是,包背装手抄。
    全书3.7亿字,完成于明永乐五年,作者是解缙、姚广孝等。
    真迹肯定不是,但陈三顺觉得,很可能是明朝风副本,当初副本遭到浩劫之后,四处散落,至于这本永乐大典,刘锦江是从何而来,他不清楚。
    陈三顺非常喜欢,直接将这书拿下来,然后来到了刘锦江跟前。
    甄大生见状,倒是惊讶道:“这么快就选好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