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15章 上好的端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是的,那家伙叫王翦,就是我在草堂追人的时候,你把我拉住了,趁机逃掉的那家伙。”
    周芷晴苦笑道。
    不过,说实话,如果不是那一次陈三顺那一拉,他们或许就是擦肩而过的过客,不会有现在的相遇相知了。
    话说回来,周芷晴还真感谢陈三顺那一拉。
    至于嫌疑犯是否抓住,对她来说,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因为局长已经向上级汇报,嫌疑犯太厉害,线索全断,没法完成任务。
    上级在杨怀军局长的压力下,没办法,只能继续延长破案时间,所以,她现在是有足够的时间,不用太着急。
    “行了,这家伙七年前既然参与,那我倒是有些头绪了。”
    陈三顺没有如实说。
    那是因为这件事牵扯到龙王墓,不是他信不过这帮人,而是龙王墓内的东西,对他太过重要,事关华夏气运,不能随便透露。
    “什么头绪?”
    胡老见陈三顺貌似有了新的信息,倒是好奇地问道。
    “胡老,这件事恕我暂时不能告知,不过,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找出挖你孙子眼睛的真凶,让他付出该有的代价,只是,你得给我一些时间。”
    陈三顺道。
    胡老犹豫了一下,最后点头答应了下来:“好,只不过,一旦有那混蛋的消息,希望你能第一时间通知我。”
    “一定。”
    陈三顺同意了下来。
    “好了,暂时不要去招惹江浪,如果我们的猜测没错的话,他只是个眼线而已,你去招惹他,反而打草惊蛇,因为那些人涉及到王翦的存在,倒是跟我一直在暗中查证的一件事有关联,给我点时间,等我捋顺了整件事之后,一定会再来找你,然后指定详细的机会,为胡斌报仇。”
    陈三顺吩咐道。
    “好,我听你的。”
    胡老答应了下来。
    “此地不宜久留,芷晴,我们买票回家吧,吴倩,你是跟你师父一起回,还是我们一起?”
    陈三顺道。
    “跟我师父一起吧,他第一次来长白镇找我,还没带他玩儿呢。”
    吴倩道。
    “好,回到锦城之后,记得通知我,我给你安排。”
    陈三顺道。
    吴倩点头答应了下来。
    傍晚六点左右,陈三顺和周芷晴回到了锦城,将周芷晴送到了周家之后,陈三顺倒是放心地回到了孤儿院。
    此时,孤儿院灯火通明,孩子们还没睡,院长和苗小翠以及东叔在一起聊天,肖虎他们几个去了烧烤摊。
    突然大门被打开,肖东一下子站了起来,倒是有些警惕。
    只是下一刻,看到一个背着一个黑色背包,脖子上还挂着一个斜肩包的男子,出现在了视线中。
    “小顺!”
    肖东突然叫道。
    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笑容。
    院长谭维也是急忙站了起来,快步走了过去,帮陈三顺提着一个背包,关心道:“小顺啊,你这些天都瘦了不少啊,这出差也太累了吧。”
    “呵呵,不累。”
    陈三顺并没有告知谭维去做任务,而是说去出差。
    几人走向了孤儿院中院。
    这时候,陈三顺的目光落在了院子里一大堆东西上,不解地问道:“院长,那是什么?”
    “哦哦,这两天,城东那边古宅搬迁,说是政府规划,准备在那边建设锦城最大的迪士尼公园,我一听消息,立刻让小虎他们出动,高价收破烂,把那些不要的东西,全部拉了回来。”
    谭维笑道。
    陈三顺一阵无语,这堆东西有一小卡车那么多了,跟一座小山似的,一眼看上去,什么都有。
    “太多了点吧。”
    陈三顺苦笑。
    谭维却不以为然,道:“这么多东西,才花了我们一千块钱,如果当中有个古董,那我们就赚大了。”
    “自从前两次,我们见到宝了我,我觉得这东西是可以下一下赌注的,毕竟都是一些老宅搬迁,或许真有好东西。”
    谭维解释道。
    陈三顺点了点头,院长说得对,如果真有好东西,他们就是大赚一笔,一千块钱的确不算什么,至少现在他们已经拥有一大笔资金,这三两年肯定是不愁的了。
    “吃饭了没有?”
    谭维原本想让陈三顺看看有没有好东西的,突然想起来,他可能还没吃饭。
    “还没。”
    陈三顺如实道。
    “好吧,家里还有粥,我热一下菜,再给你煎两个鸡蛋应付一下。”
    说罢,谭维就走向了厨房。
    趁着机会,陈三顺倒是走到那堆东西前,开始挑了起来。只是挑了好几分钟,几乎都是一些垃圾,废品,还有破铜烂铁。
    堆叠如小山的东西,被陈三顺如同挖掘机似的,一下子就搬空了一大半。
    “小顺,菜热好了,你快去吃饭吧,别饿坏了。”
    院长喊了一嗓子。
    陈三顺应了一声,刚想从那小堆东西跨过去,只是突然鞋子勾着了一个网袋,哗啦一声,显然网袋里有东西。
    他下意识地停了下来,将网袋拿起,然后打开,伸手将里面的一个东西拿了出来,才发现,原来是一方砚台。
    “是端砚。”
    陈三顺扫了一眼,立刻确定了下来。
    端砚产自粤东肇兴端州区,是华夏四大名砚中,最为出名的砚台。
    它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的墨汁细滑无比,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
    品相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着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许久不会干,所以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
    陈三顺手中的这方端砚,成色上等,从外观来看,有点像失传的青牛砚,但陈三顺可以确认,并非青牛砚,因为他的体积,明显比青牛砚台要大了整整一倍,而且这材质上面,也是稍有粗糙。
    只能说是一个按照青牛砚台仿制的一个仿制品。
    “可惜了。”
    陈三顺深吸了口气,虽然这个端砚品相不错,但也值不了多少钱,虽然是老坑的端砚,成色上等,最多也就七八万左右。
    要是青牛砚台,一看就值钱了,可以说是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只不过,青牛砚台已经失传多年,陈三顺觉得不可能在这里出现。
    拿着这方端砚,陈三顺走向了厨房,这是他目前为止,唯一能找到的值钱的东西,至少可以回本。
    告诉院长这块东西能值七八万,估计也能乐开花。
    陈三顺很快就来到了厨房,这里平时人少的时候,是可以在厨房吃饭的,这里有一个圆桌,一次性能坐下六个人左右。
    现在没人,院长给陈三顺盛了一碗粥之后,坐在一旁,打算跟他聊聊天。
    陈三顺坐下后,将手中的端砚递给了院长,笑道:“那座山里掏出来的宝物,叫端砚,广东产的砚台,这东西还算值钱,保守估计能值七八万。”
    “七八万?一个用来装墨水的砚台,能值那么多钱嘛,我记得以前在周嫂家,貌似有一个,她说几百块而已。”
    谭维道。
    “院长,端砚有很大的学问的,根据坑口的不同,价格天差地别,主要坑口有老坑和宋坑,周嫂说的,应该是宋坑的端砚,一般就几百块,贵的也就一两千块,而我们这块是老坑的端砚,最便宜都两三万,而我们这成色上等,八九万应该是没问题的。”
    陈三顺解释道。
    “哦哦,这么值钱啊。”
    谭维一听,乐开了花,拿起了端砚就把玩了起来,随即笑道:“摸起来还挺舒服的。”
    说罢,还闻了闻,笑道:“还能闻到墨香味呢。”
    “呵呵,院长你淘气了啊,这都成了古董还有墨香味。”
    陈三顺说罢,夹了一块鸡蛋送进了嘴里,然后喝了两口粥,倒是十分舒服。
    “嘿嘿,真没想到啊,一千块钱收的东西,两天下来,我们就赚了几十倍,可惜了,除了东城老区之外,以后想要收这种破烂都没有了,全都征完了。”
    谭维有些遗憾。
    “我们也不能总想着收破烂捡漏对不对,还是得干点正经的事情。”
    陈三顺苦笑道。
    他必须要纠正院长的价值观,要不然,以后他们整天想着捡漏,会堕落,迷失方向。
    “好吧,小顺,你说得对,我也是别突来的财富冲昏了头,明天开始,继续努力工作,加油!”
    谭维一激动,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正好端砚碰到了圆桌的边缘,啪的一声,摔落在地。
    “啊~”
    谭维吓得脸色苍白,而那块端砚显然已经裂开,还有一小块飞溅到了一边去,显然已经坏掉了。
    “妈呀,坏事儿了,坏事儿了。”
    谭维心疼不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