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09章 书法比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接下来,有人抬过来一张长方形的条案桌,长达五米左右,然后在上面放了一张厚纸作为底垫,紧接着,拿过来一叠宣纸。
    宣纸是华夏国独特的手工艺品,具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之特色,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被誉为“国宝”。
    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浓而不浑,淡而不灰,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飞目生辉。
    在正常的保存条件下,宣纸和其他纸张相比,具有寿命特别长的特点。
    正因为这样,华夏古代文人墨客,都喜欢使用宣纸来创作书法与绘画,诗词文赋等。
    “谁先来?”
    孙毅道。
    脸上一股淡定的气息,好像在说,不管谁先来,最后结果都是他赢。
    冯老再次出声道:“比赛规矩就是,冯秋生和古杨风两人的徒弟一比高低,只要是他们俩的徒弟都可以参加,人数不限,但最后胜出的作品,对应是谁的徒弟的,那就是谁赢了。”
    “我这样解释,应该没问题吧?”
    冯老看向冯秋生和古杨风两人。
    “当然没问题,反正我的徒弟在场的,也就两个。”冯秋生无所谓道。
    “搞得我在场的徒弟很多似的,只有一个。”
    古杨风接着道:“同意冯老的规则,你们尽管上,多少人都不是我家徒儿孙毅的对手。”
    此时,不少来自眉山的成员,开始轻声透露。
    “孙毅可是我们眉山书法大赛的总冠军啊,蝉联了五年的冠军。”
    “连眉山书法协会的姜老,都自叹不如。”
    “他那一手瘦金体,可以称得上精妙绝伦,栩栩如生了,深得瘦金体精髓啊。”
    “估计冯会长要输了…”
    …
    这些人的低声讨论,倒是让锦城书法协会,和其他巴蜀城市的书法协会的成员有些担心。
    如果真这么厉害,这一次比赛冯会长这一方,估计要惨败了。
    这些话,冯秋生显然也听见了,眉头紧锁,没想古杨风这疯疯癫癫的家伙,竟然还教出了这么厉害的书法。
    古杨风年轻时候,是在书法协会里待过几年,但没想到,这些年来他却精通了书法,还教出了这么个高手,看来是自己低估他了。
    此刻,冯秋生有些后悔了,不应该接招,前面赢了两场却走错了一步,功亏于溃啊。
    “爸,要不…跟他们商量一下,换别的比,毕竟这是人家最拿手的,这样比不太公平吧?”
    冯秋生凑到老爸的耳边,轻声道。
    “胡闹!”
    冯天宇狠狠地瞪了一眼这个儿子,随即轻声道:“事情已经定局,规矩都说定了,你现在更改,跟直接认输有什么区别,你不要脸,我还要呢。”
    “哦。”
    冯秋生一阵苦笑,知道老爸生气了,急忙道:“我就问问,你别生气啊,行,比就比,输赢还不一定呢。”
    “那你还说换。”
    冯天宇白了一眼冯秋生之后,开始主持道:“这边有足够的宣纸,双方的徒弟可以开始了,至于要写什么题材,我觉得最好是同样的吧,要不然,不同的字评比起来,如果不是相差特别大,很难分出高低。”
    “这个我同意。”
    刘海直接道。
    在他看来,他这五年来主要经营笔墨纸砚和字画,整日受到这些耳濡目染,加上自己之前书法不错,如果认真写,应该还不差,至于能不能赢孙毅,他倒是没什么把握。
    于是,刘海看向了一旁的陈三顺。
    “小陈,你书法写得怎么样?”
    刘海有些担心,所以问道。
    “应该还可以吧。”
    陈三顺苦笑道。
    见陈三顺这表情,刘海有些哭笑不得,心里暗暗喊坏,两人书法水平都一般,这次可能要给师父师公丢脸了。
    “不过,我会尽力而为。”
    陈三顺道。
    “嗯,师公说了,输了不丢人,大不了明年再来。”
    刘海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也想得比较开,面子输了不要紧,主要是不能放弃,来年在找回来便是。
    “好。”
    陈三顺点了点头:“你先吧,我太久不写了,估计得酝酿一下。”
    刘海有些哭笑不得,道:“行,我先。”
    这时候,有人建议道:“刘海手中不是有一副双面字嘛,不如把归去来兮辞的前部分写了吧,字数也不多。”
    “有道理!”
    有人同意道。
    “双方觉得怎么样?”冯老作为裁判,对着两位师父问道。
    “没问题。”
    两人异口同声道。
    “很好,那就开始吧。”
    伴随着冯老的一声令下,刘海和孙毅纷纷走到了条案桌前,因为归去来辞前半部分大家都学过,只要稍微读两句,就能背起来。
    所以,两人也没有多看,将宣纸摊平之后,用镇纸压住,快速提起毛笔在砚台上沾了沾墨汁,便书写了起来。
    刘海选择了一种他最擅长的字体,那就是行书。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当然,刘海身为卖字画的老板,他懂的字可不少,行、草、隶、篆、楷样样精通。
    而平时他练字的时候,一般就是写行书,所以,算是他最拿手的一种字体,这么重要的比赛,他肯定是要拿出最擅长一种字体来。
    看得出来,刘海很用心,也特别小心,一手行书也写得十分顺畅,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倒是让不少围观的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冯秋生没想到,自己的大徒弟写了一手好书法,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毕竟当年他只是教了点皮毛,剩下的全靠这些学生们自己后天努力,加上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不高,也是受到老爸的影响才学的,所以,教给学生的知识有限。
    “这行书不错啊,挺好看的。”
    不少人开始夸刘海的字,写得好看。
    冯老看了一会,脸上的表情显然不是很满意,再看看陈三顺,那家伙竟然在发呆,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冯老便故意问道:“三顺,你觉得小刘的行书,写得怎么样?”
    陈三顺看了一眼,然后顿了顿,说道:“听真话,还是假话?”
    “哈哈,当然是真话了。”
    冯老有些哭笑不得。
    陈三顺压低了声音,道:“一般!”
    “英雄所见略同啊,不过,你能一眼看出一般,说明你的眼光很毒,比我还挑。”
    冯老知道,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书法的精髓十分了解,另外一类就是压根就不懂书法,所以,看谁的字都说一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