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楚慕点了点头,上前接替了知更的工作,亲自推着楚肖的轮椅往寺庙侧门去。
    六榕寺是姑子庙,男宾自然不能从正门而入。
    姬氏和楚肖住在六榕寺的独栋偏禅院中,从静慈门进入之后,便是六株参天大榕树,冬日里树梢上没什么叶子,看着有些萧条,但那三人环抱都抱不过来的粗壮树干还是相当壮观的。
    榕树尽头,是一座精致的别院,别院廊下站着一个衣着素淡,美貌冷艳的妇人,楚慕与楚肖的生母,贵太妃姬氏。
    第59章
    楚慕推着楚肖上前,到七八步开外的时候,便停下脚步,走到一边对姬氏行跪拜大礼。
    姬氏站在廊下,看着行礼的儿子,目光幽沉沉,似乎隐忍着什么,良久后,才用轻若蚊蝇的声音对楚慕说了声:
    “起来吧。”
    看着楚慕站起来,姬氏又看向小儿子,语带关切道:
    “身边伺候的没一个可靠,天寒地冻的由着你性子出来做什么。你那两条腿当真是不想要了吗?”
    楚肖赔笑姬氏:
    “母妃,哪有那么严重,儿子成日在房中不也憋闷,好不容易回京了,您就让我跟三哥说说话吧。”
    姬氏看着小儿子那依旧明朗的笑颜,无奈叹息:“都进来说话吧。”
    要去姬氏的屋里,需得上台阶,楚慕过来道:“我抱你上去吧。”
    说完便伸手过来,一副真要抱楚肖的样子,楚肖笑着拍掉了楚慕的手:“谁要你抱,肉麻死了。知更,快来。”
    楚肖对身后小太监招了招手,知更便上前推着楚肖的轮椅往石阶边上去了,原来为了他上下方便,石阶旁边修了平滑的小坡,直接推上去就好。
    已经快一步上了石阶的楚肖对楚慕招手:“三哥,愣着做什么,快上来。”
    楚慕深吸一口气,对姬氏和楚肖,他始终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既希望与他们亲近些,又怕与他们亲近。
    兄弟俩一同进去,楚慕走到姬氏身前,深吸一口气后笑道:
    “得知母妃回京,儿子也没什么好准备的,便让人备了些补品,母妃瞧瞧可有中意的,若没有中意的,儿子再去为母妃寻便是。”
    韩风和纪舒将老参、鹿茸等摆放了一大列,各种名贵药材应有尽有,每一样都是楚慕亲自在库房挑选的最好的,费了不少心思。
    可饶是如此,姬氏却连一眼都没高兴抬起来,兀自喝茶道:
    “不必了。再多的补品也救不回你弟弟的两条腿。”
    楚慕盯着姬氏看了会儿,楚肖从旁提醒姬氏:“母妃,您怎的又扯这些。”
    姬氏气愤的将手中杯子重重放到一边,楚慕见状,拱手道:
    “母妃息怒。”
    姬氏闭上双眼,似乎在隐忍什么,半晌才睁开,连看都不看楚慕,就对他挥手:
    “你回去吧。这些东西都带走,我与你弟弟怎么说也是太妃和王爷,还未落魄到要靠你接济。”
    楚慕试图解释:
    “母妃,我不是……”
    可话刚出口,就被姬氏以更加严厉的声音驱赶:“够了,我不想听你说话,也不想看见你。自你枉顾你弟弟性命那日起,你便该料到如今的结果,今后若无事,你不必再过来了。”
    姬氏的这番话让在场所有人都觉得有些严厉过头,倒是楚慕神色如常,低着头自嘲一笑,再抬头时,目光已是一片清明,果断拱手退后行礼:
    “是,儿子告退。”
    说完,楚慕转头便要走,楚肖急急喊住他:“三哥,莫要动怒,母妃不是那个意思。”
    楚慕停下脚步,没有回头,说道:“我知道。你好生养伤,明日我让太医院尽数过来为你诊治。”
    楚肖叹息:
    “不必劳烦太医们了,这些年我该看的医者都看了,该吃的要也吃了几大车,医者们都说我的腿不是吃药就能好的,还是得勤于锻炼,三哥与其给我找太医,不如多找点得力的宫人来陪我锻炼的好。”
    姬氏又在身后叹气,楚慕也颇动容,点了点头:
    “好,明日我便多挑些人送过来。告辞。”
    “三哥慢走。”
    楚肖坐在轮椅上,看着楚慕从六株参天榕树下走过,走出偏院而去,叹了口气,将轮椅转身,看着单手扶额的姬氏,说道:
    “母亲为何要对三哥这般严厉。我并不怪他,若当时我与他情势对调,我只怕也会做和他一样的选择。”
    姬氏转过脸去,似乎平复一阵后道:
    “横竖如今被毁掉一切的是你,稳坐摄政王之位的是他。”
    楚肖还想说什么,姬氏忽的起身,头也不回进了内室,很显然不想再跟楚肖讨论她对楚慕到底严格不严格的事情了。
    楚慕走在下山的路上,韩风和纪舒都不敢出声,直到楚慕开口:
    “去挑十几个品行敦厚,老实可靠的宫人给这里送来。”
    “是。”韩风领命。
    纪舒迟疑片刻后开口问:“王爷,那太医还要找吗?”
    楚慕摇头:“他说不必便不必吧。”
    又走了几步,韩风忍不住道:
    “贵太妃也是忧心康王的病情,王爷千万宽心。”
    纪舒也跟着说:“是啊王爷,至少康王殿下还是体谅您的,贵太妃那边,早晚也会明白,也会体谅王爷的。”
    楚慕冷哼一声:“她呀……这辈子都不可能体谅我的。”
    韩风和纪舒对望一眼,不知道说什么好,楚慕大大的呼吸了几口气,在山路上舒展了几下身体,心中阴霾顿时烟消云散,回头对两个担心自己的护卫说道:
    “你们不必担心本王,本王又不是孩子,给老娘骂两句就要死要活的吗?”
    两人难为情的笑了:“是,属下们多虑了。”
    楚慕看着寒风瑟瑟的山上,脑中突然想起了齐妤那日吃鱼羹时红红的俏鼻,她嘴上说着不要吃,不要去,可真当楚慕强势的把她带到了四季如春的八仙楼,她倒也胃口大开,吃了不少。
    “走吧,趁着时间还早,叫上王妃一起去回春楼吃乳鸽。”楚慕如是说。
    齐妤这个人拧巴的很,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完全就不是一回事儿,如果你全信她嘴里说的那套,那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就好比之前问她喜不喜欢吃甜食,她不否认也不拒绝,但实际上仔细观察就知道,她对甜食根本不爱碰,喜欢吃甜食的是她身边的丫鬟,所以那丫鬟才会经常去买桂花糕,调查的人以为丫鬟肯定是帮主子买的……现在想想,楚慕派人调查出来所谓的‘齐妤的喜好’,简直像个笑话。
    现在通过楚慕不懈努力的观察,他对齐妤才算有了点初步了解。
    他发现齐妤在大事上绝不含糊,但在一些小事上其实是没什么主见的,比如说她今日吃什么,用什么,都是随心而定,有也成,没有也罢,你给她她就要,不给她她也不闹,说到底可能就是懒得在一些小事上动心思。
    齐妤这性子,跟她不熟,不了解她的时候,感觉特别难捉摸,像个铁桶,油盐不进,可只要摸清一两回门路,就能很自然的找到一些规律,按照规律走,她这性子其实挺好相处的。
    回到府里的时候,楚慕打听到齐妤在账房,直接奔了过去。
    正好齐妤听管事们报好了帐,丫鬟端来热水给齐妤洗手,楚慕突然闯入,把账房里的人都吓了一跳,赶忙行礼。
    楚慕抬手让他们起来,然后走到齐妤面前,齐妤讶然问:“这么快就回来了?”
    早上楚慕跟她说了今日要去六榕寺,因为贵太妃在六榕寺下榻,还以为他们母子多年未见,总要与他叙叙旧,吃吃饭什么的,这么快回来,可以想见这对母子的关系有多不好。
    楚慕也把手伸进水盆中,在齐妤和丫鬟们的震惊中,帮齐妤把手里里外外的搓了一遍,然后用干爽的毛巾把齐妤的手指一根根的都擦拭干净。
    “好了,走吧。”楚慕说。
    齐妤不解:“去哪里?”
    “回春楼。那儿的干酪和酱乳鸽特别好吃。”楚慕不由分说便把齐妤给拉起了身。
    “我不去。”齐妤试图把自己的手从楚慕手中抽出来,随手拿起桌上一册账本,道:“还有事儿没做完呢。”
    楚慕夺过齐妤手里的账本,抛给了一旁管事:“事事都要你这个王妃操心,还请这么些个账房管事干什么?再说都快晌午了。”
    账房管事自然是个人精,听出了楚慕的意思,赶忙上前宽慰齐妤道:
    “哦,王妃请放心,接下来的事情小人们知道怎么做了。”
    齐妤还要说话,楚慕打断:“好了好了,他们会做了。你总得放手,这般事事亲力亲为,你多累啊。走吧,我都让韩风订好雅间了。”
    齐妤感觉自己完全被楚慕牵着鼻子在走,可每回都是因着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值当跟他抵抗拒绝。
    而且虽然楚慕今天表现的与平常没什么两样,但他拉着齐妤往外走时,却没什么话,这就有点不太寻常了,估计是在贵太妃那儿遭遇了什么,所以才急急忙忙的回来带她去吃东西。
    楚慕的事情,在齐妤成亲之前,齐振南跟她说过不少。
    贵太妃姬氏算是先先帝的宠妃,只居于皇后一人之下,可见宠爱程度,但不知什么原因,肃王楚慕从生下来开始,贵太妃就不喜欢这个儿子,楚慕是在皇子所长大的,平日也不与贵太妃亲近。
    这个问题,齐振南想了好久都没有想出答案,因为后宫女子向来是母凭子贵,贵太妃缘何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这般冷落呢?
    所以很多人猜测是因为贵太妃不喜欢孩子的缘故,毕竟生楚慕的时候,贵太妃还年轻,可谁知楚慕出生的第二年,贵太妃又产下一子,便是康王楚肖,贵太妃爱的跟什么似的,便是为康王请乳母都闹出好大的动静,从江南千名乳母中,筛选了十位最出色的入宫精心喂养。
    肃王五六岁,便被送出宫拜名师学艺,康王却一直在宫里长到了十五岁,贵太妃都没舍得让他离开身边一步。十六岁才放他出宫开设自己的府邸,给他选的府邸也是离皇城最近的地方。
    十个手指有长短,父母对孩子偏心也是有的,可像贵太妃这般偏心的却不多见。
    第60章
    正月里,齐振南算是给安氏缠上了,安氏出动族长和族老们,非要让齐振南插手安家的事情,一波接一波的人来劝,齐振南烦不胜烦,干脆悄悄让人收拾了东西,半夜里直接溜到庄子里躲清静去了。
    齐振南不在家,齐甯也和薛玉章搬回了郡王府,齐妤就在秦氏屋里用了顿饭,下午又去了趟将军府,陪顾氏说说话。
    顾氏可能是年间累着了,在房里躺了两日,齐妤过来才出房门坐了坐。
    “祖母身子不爽利,怎么不请大夫瞧瞧?”齐妤问。
    顾氏笑着摆摆手:“头疾上的老毛病了,看不看都一样。约莫是前几日睡的晚了,躺两日就好。”
    虽然顾氏说的轻松,可齐妤还是不放心:“回头我让人请太医过来,生病之事可马虎不得,舅舅常年不在家,您总要多保重些身子的。”
    顾氏还想推辞,王氏从旁道:
    “太医好啊,去年也是王妃请的那个刘太医,给母亲开的方子就很好,您老不也说吃着身子轻快些了。再给太医瞧瞧,换个方子吃一吃,定然更好些的。”
    顾氏被齐妤和王氏劝服了,答应齐妤给请太医来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