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536章 来了就别想离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接见使臣,就是紧张的气氛下的一次调剂。
    没人真当回事,倒是拖延使臣是正理。
    沙盘上象征着东西两路大军的旗帜,在逐日向中间靠拢。
    赵曦根据奏报,大概估摸出了大军的行进速度…~一日也就三十里。
    这三十里放在绵延的太行山里,不是说三十里路那点辛苦。
    虽然心里都急,可没人想过催促。
    以前或许会有,但现在是绝对不会有的。官家已经明确表示过,郭逵的做法是最正确的,也是最适合的。
    莽莽群山,山高林密,不仅要行军,还得随时清除盗贼,同时还需要确保不走漏消息。
    也只有如此行军,才有可能做到上述的要求。
    这时候,赵曦特别能体会老爹曾经的寝食难安。他算是经历过征战的,如今的军力也非往日可比,又有狄青、郭逵、种鄂这些名将出征,他还是一有空就待在议政厅里看沙盘。
    “陛下,辽夏使臣在觐见后,一刻都未停留,即刻便出京了……”
    政事堂诸公也是,只要没事,都会来议政厅。
    有时候不一定要做什么,相互说道说道,能缓解内心的那种忐忑。的确是忐忑。
    那怕是有火器,可毕竟这一次是辽夏联盟了,还是近二十万大军突破了雁门…~谁心里也没底呀!
    按既定的方略,四路大军汇合,再加上河东路本路,国朝的大军也有近二十余万。只是,都还在行军中……
    “在我大宋境内,除了红翎急递,是不容许战马冲关城的。待使臣出境,抵达北辽上京和兴庆府,再由他们的朝堂议事,或许还有双方联络和谈判利益分配的时间……这些对于大军而言,应该够了!”
    朝廷已经把配合做到了极致,也相当充分的利用了信息不通畅的便利。
    这时候真有点尽人事听天命的意思。
    赵曦真的宁愿御驾亲征,也不愿意困守在这宫门里等,忒熬人了。
    虽然不至于嘴上起泡吧,赵曦这几日是真的有些焦虑了,眼里的红丝就没消退过。
    在朝堂,臣工们都在关注,句句离不开战事。回到内苑,滔娘也是一脸的幽怨,总是向着北方愣神。
    内苑的那些下人,这几日都是战战兢兢的。滔娘已经杖责好几次下人了,这在以往是很少的。
    赵曦还不能说啥!都烦躁呢。
    “陛下,按行军速度,今日西路军应该可以到达预设地点吧?”
    韩绛本来是想用肯定的语气,可话到嘴边又变成了疑问。
    “子华所言极是,今日西路军可以抵达。如此一来,东边依山,即便是如今打开了,中路和西路也可以对辽夏联军形成一定程度的围剿!”
    富弼在努力打气,为大家,为他自己。
    或许在多数人看来,这一次的围剿跟上一次好水川大胜一样,可赵曦明白,这两次是大不同。
    上一次,说是围剿,其实是分散成了许多的战场,利用西夏人分兵掠夺粮草,在小范围内形成以多打少。
    那一次,从杀牛岭,一直到好水川,整一片区域全是战场,每一个战场都不关联,甚至相互间没有因果关系。
    并且,那是赵曦利用了地形的优势,提前将队伍埋伏好了,纯粹的以逸待劳。
    上次的围剿,因为赵曦考虑到西军、新军的作战素养和对西夏怯战的原因,基本上是一次没有任何关联的小打小闹。
    从结果看,算是一次大决战,事实上,任何一个战场的成败,都不会影响整个战局。
    可这一次不同,这一次算是真正的大军团作战,是几十万人,就集中在忻州盆地里展开厮杀。
    并且,这一次不再是我方以逸待劳,而是劳师远征。这也是赵曦赞同郭逵行军稳健的原因……
    即便如此,十几近二十天的行军,将士们的疲惫是肯定的。这是赵曦最担心的。
    “东西路都不用太担心,真正困难的是中路大军……还有雁门关的守军!”
    赵曦像是呢喃,又像是给大家解说。
    “陛下,此为何意?”
    当初制定方略,是要求中路大军在东西两路形成合围时,再发动的。
    韩琦对官家这样说有点不理解。一旦开战,四面皆敌的辽夏联军,不可能集中力量去冲击中路向南,而是考虑折返,打开一条可以逃逸的通道。
    韩琦这样的问话,让赵曦极度怀疑他所谓的知兵事是怎样来的。
    “使臣在奏报了我朝的态度后,北辽和西夏的朝廷首先会做什么?”
    赵曦没回答韩琦的问话,只是问开了闲话。
    论战事或许相公都欠缺,可问朝堂上的猫腻,都是行家里手。
    “陛下是说,辽夏在第一时间会责令已经进入关内的辽夏联军向南?”
    富弼不肯定,但心里已经紧张起来了。五万对二十万呀!狄青就是名将,这对比也是相当困难的,还有太子殿下……
    富弼有点理解官家的焦虑了。这些天他甚至觉得官家有点沉不住气……战局基本朝着谋划在进展,官家还每天盯着沙盘看。
    “那是肯定的!北辽和西夏内部,若想调兵集结对我边境攻伐,是需要时间的。”
    “而朝廷待使臣的态度,绝对会激起北辽的怒火,西夏也会响应。毕竟一直以来我朝对北辽都是礼让的,突然间的强硬会让他们气急败坏。”
    “如此一来,肯定会让已经在我朝境内的大军,展开攻势,有教训我们的意思。还是相当快,相当急的展开攻击。”
    “东西两路不会受到攻击,就是这中路……”
    恐怕官家所说的会成为事实。
    富弼开始翻找这几天中路军的奏报……
    “狄汉臣已经陈兵赤塘关、石岭关一带。想必今日便可与西路军取得联络……陛下,下诏令,命种诂的偏师归狄青的中路军节制……”
    这时候,中路军能添一万是一万的力量,那怕是西军也成。
    “我已经命种诂北上,汇合雁门关守军,在战役打响的那一刻,收复雁门关……居然敢深入我大宋腹地,就别奢望全身而退。既然来了,就都留下吧!”
    “陛下,可是中路……”
    “富相,首先咱们要对狄汉臣有信心,另外…~另外就是,只有寄希望在辽夏联军向南冲击时,东西两路同时展开合围!”
    西路是肯定没问题了,只是这东路……最后的几日,也就是过五台山的这段路是最难的。
    这也是赵曦不敢确定东路军能在开战前就绪的原因所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