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37章 真心不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没想到第一个举荐官员升迁的会是司马光,举荐升迁的还是范祖禹。
    国朝官员如今的升迁,很大程度上还带着前朝的痕迹。
    虽然科举完全正规了,改变了前朝那种依靠恩主做官的模式,可依然保留着举荐的模式。
    政事堂的执宰,每年都可以举荐五人,当然,所举荐者都是有出身的,也只能在法度范围内升迁。
    因为司马光献《通志》,赵曦是诚心诚意的赞扬了司马光专注于史的精神和能力……咱不能让《资治通鉴》这皇皇巨著因为自己而埋没不是。
    所以,赵曦给予司马光修史各种方便。
    当时司马光就点了刘攽和刘恕的名,并没有举荐升迁。
    现在的范祖禹,算是司马光借修史而举荐升迁的第一人。
    “范祖禹是孤儿,随其叔父范镇长大,范镇就是现礼部侍郎范景仁。”
    “范祖禹在士林名声方正,也是吕诲叔女婿,嘉佑年进士。”
    处处姻亲啊!
    听着王中正的汇报,赵曦也是很无奈。
    朝堂就这么大,重臣就这么多,历年的科考进士也是有数的。
    说国朝榜下捉婿是商贾们热衷,朝堂臣工又何尝不是如此?
    说国朝不是门阀世家的朝政,你看看这些成阶梯式的臣子,勾连无处不在。
    感慨一下而已,该准的还得准。别说这范祖禹真不错,就是提拉不起来,有司马光的举荐,范镇的牌面,吕公著吕家的情面,这范祖禹升迁也得准了。
    紧接着是王安石举荐吕惠卿由国子监教授就任太子中允,其实对于吕惠卿,有馆伴大理王的经历,已经具备这个升迁的资历。
    只是政事堂相公们都标榜自己的品性,对于吕惠卿在馆伴段思廉时的一些小动作看不惯,就没人去举荐。
    王安石回朝后,朝堂因科考有一阵忙乱,又赶上今年是官员轮换的大年。吕惠卿的升迁就搁下了,一直等到现在。
    赵曦倒是也对吕惠卿另眼相看,只是他并不属于赵曦亲近,关键是赵曦有意把吕惠卿留给王安石。
    所以,这时候擢升吕惠卿倒也顺理成章。
    资历、成绩都在哪儿放着,没人能说出什么来。
    有这两个开头,一个个举荐就接连不断的来了。
    简明扼要的介绍,原就任各州府和朝廷衙门的评语,考中进士的时间,历年考评的结果,以及他们所做出的成绩,一项一项的罗列着。
    这就是赵曦看到的。
    说真的,习惯了后世的那种评价体系,赵曦还真看不明白这时候这些考评的依据。
    说白了,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甚至考评的指标也让他觉得莫名其妙。说是考评,倒不如说是熬日月。
    考课、磨堪、改官、举荐、差遣等等,看似是一套完善的流程,有一定的规矩和原则,在赵曦眼里却是处处漏洞。
    所谓考评,涉及的内容只有年限、资历、出身、履历、业绩和过失。可业绩重点看是否有民乱,丁口增减等等这些属于啥也不干也没变化的指标,或者说不由人左右。
    然后再说举荐,不论低层还是中阶官员的升迁,都必须有荐主。摆在台面上,是让荐主来承担举荐责任,背后里倒不如说是给卖官鬻爵一个好听的名头。
    再看看王中正关于这些被举荐官员的汇报……赵曦就不单单是感慨了。
    是,确实是,国朝没有门阀世家,可赵曦看来这样七拐八弯的关系,比纯粹的世家更可怕。
    侍郎家的侄子是翰林学士的女婿,府尊家的女儿是相公的儿媳,御史是吏部的姻亲,户部跟枢密又是世交……
    只有皇家的姻亲是武将和商贾。
    说是与士大夫共天下,倒不如说是天下被士大夫绑架了。
    抑武扬文……这特么就是整个士大夫各种关系规整起来,对抗皇权和军伍。
    门阀世家与君王共天下,好歹在利益上,在大多数时候是一个整体。
    而这样的架构会是怎样?除了对抗皇权和军伍,其他时候,整个朝堂就是一个字:乱!
    各家有各家的利益诉求,各家又有各家的关系勾连,彼此拉拢、拆台、对立、联合,这得有多乱呀!
    赵曦很庆幸自己年少时的做法,好歹是把老六家扎实的绑紧了。
    否则,他真不知道怎样面对这样的朝堂。
    很不爽,赵曦很不爽。即便是清楚这就是现实,心里一样不爽。
    这情况……即便是后世,也很难避免,或者说司空见惯。
    当初他那个县,各部委局办,以及各乡镇,姻亲关系的多了去了,拐弯连着亲戚的更多。
    在后世,赵曦曾听闻,西方有七成元首,都出自早先二十几家贵族的后裔。
    怎么说呢,倒不是说门当户对是至理名言,但圈子是真有区别。
    一个执宰的女儿,你不能强制她嫁给赤脚汉吧?就是商贾,那在执宰的眼里,也是随时可被宰杀的猪。
    所谓贫寒贵子……哄谁呢?家里没点余粮,谁家敢养几个后生,见天的除了吃睡就温书?
    更别提求学的束攸,游学的开销了。
    言传身教,怎样的家庭出怎样的人才,这应该是普遍现象。家里有了一个进士,体会到做官的好处,自然会费大力气让整个家族的子弟继续在求学的路上努力。
    这也就有了一门几进士的故事。
    如今的国朝,除了韩家、吕家、王家、范家这些传承百年的耕读世家以外。像南丰曾家,福建建宁章家,南康李家,包括蜀地的苏轼一家,江西王安石一家,蓝田吕大防一家等等,哪家不是一门几进士?
    这些家族再多生优生,儿女子侄一大群,再瓜葛点姻亲,在朝堂根本就掰扯不清这些关系。
    当然不否认真的有贫寒贵子的存在,可那不过是再添一家勾连姻亲而已。
    同样,也不是没有衰落和沉沦的家族,比如寇相公,比如晏殊一家,都明显后继无人。
    唉……赵曦对这些有准备,这也是他没鲁莽的杀这个,杀那个的原因。
    国朝的文人,虽然也求利求益,可台面上的有些德性,都还是恪守的。
    真要是举铡刀了,恐怕真有可能腾空了朝堂。
    这时代,家国并没有高于家族,更多的士子文人,就包括武将,从心底里认为,家族传承比朝廷更重要。
    有千年的家族,却没有千年的王朝。王朝再怎么更迭,离不开治理朝堂的臣工……
    真心不爽啊!
    还好,原来的护卫营,现在的讲武堂,是赵曦植根家国理念的地方,希望最终会有成效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