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39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是,刚刚崔府来报。”玉毫明了玉嫣和崔家人的关系,一个报仇心切的人,原以为大好的机会可以让她亲自送仇人去死,不想竟然闹出这样的变故。
    人死了,死得如此突然。
    “你行事为人所察觉了?”萧宁不是怀疑玉嫣,只是觉得凡事过于巧合,也正是因为这一份巧合,让萧宁深觉不对劲。
    玉嫣脸色亦为之一变,终还是如实答道:“臣不能保证。”
    有些事玉嫣做了,无论如何也不敢确定有没有黄雀在后。
    “你说若是这个时候有人跟崔攸说,他父亲的死与你有干系,我们与崔攸会变得如何?”萧宁不得不想,因为也只有这个可能,才会让人迫不及待。
    玉嫣一瞬间白了脸,她自是明白若真是这样,那意味着什么。
    “看来,有人不仅想让崔家不好过,也想让我们都不好过。”萧宁有此猜测,细细一想其中之利,有什么不可能呢?
    既是有可能的事,萧宁考虑的是,接下来该如何继续查?
    玉嫣没想到她竟然也成了旁人的棋子,意图利用她完成他之所求的棋子。
    立刻,玉嫣问:“案子还要继续查下去吗?”
    萧宁并没有丝毫犹豫地道:“查,自然要查,更要查得仔细清楚,水落石出才是。”
    玉嫣拧紧眉头道:“如果崔寺卿之死确实另有内情,那人定会将一切事情都推到死人身上,来个死无对证。”
    不错,这是正常人的做法,玉嫣以为自己是幕后看戏的那一个人,不想在她身后还有别的人。
    做,便要将事情做得漂亮,唯有如此,才能如真正闹出这出戏的人所愿。
    萧宁道:“不怕他栽赃,只怕他不动。”
    动,总会露出马脚,人已然死去,总不可能死人还有做些什么。
    玉嫣一想正是这个道理,立刻来了精神。
    萧宁道:“另外,若是有人寻上你,不管让你做什么都去做。”
    这话听在玉嫣耳朵里,玉嫣有些拿不准。
    “有些人不想过太平日子,恨不得搅得风云。既然出手,此人不会轻易收手,我岂有不奉陪到底的道理。崔伋既然已知他在其中推手,看着他,且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人。”萧宁没有说笑。莫家人出现,再到现在崔令之死,明显有人想闹腾,她若是不查查,不查到底,如何也不成。
    这回玉嫣听明白了,萧宁并不是在说笑,有人冲着他们来,看情况不仅是要对玉嫣动手,就连萧宁也不放过。
    许人动手,难道他们就不能下套了?
    萧宁一向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人,她定会同人奉陪到底,且看看到最后,鹿死谁手。
    “唯。”玉嫣本以为等了这些年终于可以收网,现在看来却是她太想当然。
    崔家的仇要报,不代表可以毫无底线,尤其不能损及她们女子好不容易才建起的局面。
    萧宁为此付出多少心血,她看在眼里,而她自己为此又付出了多少,她连仇都能不报,就为了能够和萧宁创建一个女子可以出将入相,可以自由在这世间行走的局面。
    如今万事都有了好的开始,往后只要无人拖后腿,女子终会如他们所愿,一步一步和男人并肩而立。
    “朝廷也该召扬州刺史回来奔丧。”萧宁并未想过有一天,崔攸远在他乡,他的父亲却是这样的死去。
    “若有人杀人灭口,崔寺卿的尸体?”玉毫提上一嘴,只为让萧宁心中有数。
    “一切待扬州刺史回来再说。”现在动手,查不查得到什么须得另说,他们想引蛇出动,以玉嫣为饵怕是不成了。
    “不动,让人盯着,只要有人靠近崔寺卿的尸体,不管做什么只管记下。”崔令已死,一个死人,萧宁万不能乱动,她亦不确定,会不会有人故意为之,只为了用这具尸体把萧宁坑了。
    没有经过他人允许动死人的棺木,验尸,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崔令之死确实有内情的情况下,稍有不慎,必将被卷入泥泞中无法脱身。
    “唯。”玉毫知萧宁顾忌,崔家一事关系不小,一张小纸条,引发出来的事实在不小。
    而且看情况只怕这还只是开始,并不是结束。
    很快,崔攸亦收到消息,火速自扬州赶来,扬州刺史一职,以梁州刺史敬国公姬则暂代。
    崔攸赶回长安,尚未来得及前来拜见萧谌和萧宁,却传出崔攸德行有亏,竟然有辱先父妾侍之名。
    如此一来,事情闹得便有些大了,传扬到萧宁的耳朵里,萧宁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御史对于此事一向察觉甚快,火速将此事奏与朝廷,于朝堂之上,参崔攸德行有亏,难担大任。
    崔攸,这可是早年追随在萧谌和萧宁身边的人,是他们的得力干将,若不是年纪不够,早为宰相。
    先前为吏部尚书,提拔官吏,行事公正,颇得人称赞。
    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都觉得他只要熬着,熬到了年纪便可以顺理成章入政事堂,结果却闹出这等丑事。
    御史台于朝廷上参奏此事时,萧宁立刻出列,轻声道:“陛下,崔家之事不宜过早定论,儿之意,当以查查。”
    “崔家人亲眼所见之事,何须再查?”李御史第一个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以为有些事压根不需要再查,萧宁别总是帮着别人说话。
    萧宁道:“孤说的是崔寺卿之死。”
    崔令之死,死得过于突然,萧宁一直让人盯着,也一直等着崔攸回来,现在终于是等到。
    无论闹出多少事,萧宁都相信崔攸,一个为人正派的人,前途光明,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怎么可能沾染父亲的妾侍。
    倒是有一个人,不择手段,不计一切,他倒是极有可能做出这等下作事。
    萧宁沉着道来,李御史一愣,“闻崔寺卿是为病死。”
    “故才要查查。尔等常见崔寺卿,他身体如何,气色如何,诸位都看在眼里,突然病重,随后暴毙,倒是巧合得很。”如今崔攸回来,萧宁对有些事也无须再藏着,该开始查了。
    “闻崔寺卿似是做下一些亏心事。”有人在这个时候提了一嘴,萧宁一眼扫过去,看对方的衣着,这是大理寺少卿,萧宁想了想,一下子想起此人名字,卫畏。
    “你为少卿,既道崔寺卿做下亏心事,不妨与我说说?”萧宁并不否认,但既然有人开口提起此事,她甚是好奇,想听一听。
    萧宁等着,那一位卫畏小声嘀咕一句,本以为无人能注意得到是出自何人之口,不想萧宁耳聪目明,瞬间将视线落在他身上,更是直问之。
    被萧宁看着,卫畏一愣,更注意到一众人的视线落在他的身上,人不由地一缩,“臣也只是道听途说,并无根据。”
    萧宁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身为人臣,大理寺人,该明白一个道理,不该说的话不可多说,尤其是无根无据之言。但既已开口,无论有证据也罢,无证据也好,让你说,你且说就是。至于如何查实,该让你们大理寺出手,便不会让旁人插手。”
    说到最后,萧宁那一抹笑容充满了冷意,似在无声地提醒人,现在诸事不由他说了算。
    卫畏一缩,知萧宁既开了口,他就是再不想说也须得说。
    “臣只是听说一些陈年之事,崔寺卿道与旁人,似是与殿下有关。”卫畏低下头,连忙将话道来,细节却是绝口不提。但既然是关系萧宁之事,萧宁是知或是不知?
    若是萧宁知之,是不是说,其实崔令之死同萧宁有关系?
    刹那间,众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萧宁身上,死死地盯着萧宁,就好像在无声地询问萧宁,是不是为了掩盖一些事,所以才会动手杀人?
    不错。萧宁在心下感叹一声,原是她对崔令之死提出疑惑,结果有人倒打一耙,想把事情扣到她头上?
    萧宁半眯起眼睛,“故,崔寺卿之死也该与我有关?”
    说了半天的话,中心思想须得捉住,萧宁把在场众人想说又不敢说的话全都说出来。
    “臣绝无此意。”卫畏吓得不轻,连忙解释,他绝对没有这个意思,请萧宁千万不要误会。
    “诸位都是亲耳听你所言者,你且问问在场的诸位,他们是不是都与我一般想法,觉得你话中所指,那是在说我有杀人的嫌疑。毕竟崔寺卿是在说了与我有关的事后,这才出事。”
    萧宁敢说,无人会在意卫畏所指的崔令所言的亏心之言是什么,只会盯着另一点:同她有关之事。
    “殿下,臣之意是崔寺卿或行不善之事,这才会亏心,绝无半点攀扯殿下之意。”卫畏慌乱地解释,也是不希望引起萧宁任何误会。
    低头一笑,萧宁道:“无论你有无此心,现在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既然此事同我扯上关系,自该一查到底,查个水落石出,我总不能白担了这个怀疑。”
    旁人或许想将事情掩盖,亦或是想用此事针对萧宁,萧宁都无所谓,反正从一开始萧宁就在等,等崔攸回来,不想崔攸刚回来,竟然落入他人陷阱。
    萧宁早就说过,不怕旁人动手,只怕那些人不肯动手。
    敢动,萧宁且寻着蛛丝马迹,定要一查到底,非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陛下,儿请陛下彻查崔寺卿之死。以顾中书令为主,领三司共查。当然,也包括扬州刺史德行有亏一事。”
    就算他们不闹大,萧宁也会想方设法将事情闹大,更别说现在他们竟然主动挑衅。
    企图将事情扣到萧宁头上,还想让萧宁担此恶名?
    好,且看看谁更技高一筹。
    第188章 胆大妄为者
    萧宁眼中尽是寒意,不难看出她的不喜。
    只是有人觉得萧宁过于兴师动众了,好声相劝,让萧宁将此事缓一缓,不好闹出太大的阵势。
    “一国储君被怀疑不能容人,因言杀人,你们竟然认为这是小事?”姚圣此人,那可不是寻常人,一群人想粉饰太平,他倒是觉得萧宁该查,且一意查到底,好,很好!
    小事?关系一国储君之事,岂是小事。
    德行不亏之人,如崔攸被人参,都要惹人非议,更何况萧宁已然为太女。
    姚圣完全不觉得这是一桩小事,自然是同意萧宁提出彻查到底,还萧宁一个清白一事。
    只是,让顾义去主查此案,姚圣有些拿不准。
    有些世族间事,说起来还是他们世族自己最为清楚。
    也正是因为如此,不管是姚圣自己,亦或是明鉴,其实都更合适主查此案。
    合适的人萧宁不用,仅是用顾义前去。这难免让姚圣更拿不准了。
    萧谌听了老半天,看着人突然从崔攸的事扯到萧宁头上,而萧宁的提议落在他的耳朵里,让萧谌一震。
    看来有人是想对萧宁动手,萧评已然将同莫家之事告诉他,他自也知道,其中有人在推手,是想让萧家和莫家起间隙,更或是想将莫并收为己用。
    萧谌自然正色以待。有些事,无论谁想动手,目的何在,也得问问他是不是愿意让人如愿。
    “依太女所言。”萧谌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决定,一切就按萧宁提议行事。
    查,明查暗查,都得要查,最好能把幕后之人查出来。
    “另,请崔刺史入宫。连同崔刺史欲行不轨的所谓崔寺卿之妾侍。”萧宁要让人查,且现在立刻就让人进宫。
    背后的人想把水搅浑,萧宁倒是要把分流以治之。
    至于最后谁更技高一筹,总得比试比试才能知道。
    萧谌嘴角勾起一抹笑容,知道萧宁心下有章程,事情就一件一件地办。“好。”
    这回众人虽然困惑,主审的人就算主审,萧宁欲过问此事,谁也不敢多嘴多舌,道一声不该。
    很快,陷入舆论中的崔攸一身孝衣入宫,萧谌在顾义他们审问崔修之前,私下先见的崔修。
    面见萧谌时,崔攸眼眶泛红,“陛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