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4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阁臣任用比较慎重,如果六部尚书和其他余下的阁臣大部分不反对,这事基本能成。”
    “这正是我所担心的,你说过四皇子和六皇子七皇子的事,因为曾经大皇子打压,三人都处于劣势,会联手对付平地崛起的十一殿下。”
    冬青有些愁,“如果三人联手,此事就没了定数。”
    瑾瑜摇头,道:“可以确定工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会站在我这边,户部尚书与阁臣郑君山杨晋伍是中立派,约摸有三成几率会站在对立面。”
    “至于剩下的,礼部和兵部尚书与四皇子走得近,六皇子背后有世家,七皇子主要是与宦臣走得近。”
    “除了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与我交好的就是一众武官,翰林院有几个学士,外加数个侍郎和一些基层官员。”
    “侍郎虽然实权不小,但这种决策他们无法参与,武官就更不用说了,根本没他们什么事。”
    冬青道:“而翰林学士别说没有太大决定权,就算有,在这件事上他们与你是竞争对手。”
    “没事,船到桥头自然直,我要把周督察使最年轻阁臣的名头摘过来戴一戴,他三十岁入内阁,我二十八岁。”
    若能入内阁为臣,瑾瑜觉得此生也就无憾了。
    冬青笑着摇头,她就喜欢瑾瑜平日温文尔雅,偶尔飞扬跋扈,无论如何都让人移不开眼。
    “说了半晌,你是不是该进宫给十一殿下讲课了?听说陛下觉得十一殿下已经长大成人不应该继续跟母妃腻在一起,给十一殿下赐了座宫殿?”
    瑾瑜点头,“嗯,那座宫殿叫临乾,与陛下的寝宫紫薇宫仅一道之隔。”
    冬青叹道:“看来陛下是真的喜欢十一殿下,全靠你教导有方。”
    瑾瑜一摊手,“那孩子是真的挺招人喜欢的,跟咱们家小玉白有得一比,小玉白是我儿子,难免带着主观思想,而十一殿下与我无亲无故,同样让我觉得很喜欢,那就是真的招人喜欢。”
    “我没有见过十一殿下,不过既然你这么说,十一殿下应该真的很讨喜。”冬青给瑾瑜拿来常服,“去换上吧。”
    瑾瑜只得换上常服,去临乾宫给黎洛讲课。
    瑾瑜给黎洛讲的课,是用古往典故做例,再以当下时务做题,不仅汲取前人经验,还能一道把政务解决。
    虽然黎洛没能直面参与政务,却也差不了多少。
    除了公事之外,瑾瑜与李林一家已经开始来往,既然黎疏已经倒台,就不用做戏给谁看了。
    对此,黎隽气得头顶冒烟,他就知道李全不是省油的灯。
    如今基本可以确定一点,徐千章一党的没落和黎洛的崛起,与李全脱不了干系。
    阁臣晋升如期提上议程,黎隽知道瑾瑜是候选人之一,立刻去与另外二人商议。
    绝对不能让李全进入内阁,否则他们连最后一点胜算都不会有。
    六皇子黎裕眉头紧皱,“四皇兄,这李全当真如此厉害?”
    七皇子黎勋道:“此人应该是有几分本事,我看过他当年的文章,文理算不得最佳,但胜在见解独到,短短几年能够有现在的成绩确实很能耐,而且在同僚中风评很好,为人和善,见多识广堪称鬼才。”
    “但若是说他有本事默不作声整垮徐千章那个老狐狸,我也觉得不大可能。”
    黎隽冷着脸,道:“也许徐千章就是抱着这种心思,觉得李全厉害是厉害,但不至于厉害到这个地步,所以才在阴沟里翻了船。”
    “我就简单的给你二人归纳一下李全的丰功伟绩。”
    黎隽从清水沟说起,包括木讷二十年摔一跤摔好了脑子,创立了独特简易的刺绣手法挑花刺绣。
    如今挑花刺绣风靡黎国,为底层民众解决摆件昂贵的难题。
    之后县试得案首,一路直上,最后成功取得状元头衔,入翰林任修撰。
    上任第一年,自荐去治理蝗灾,弄出了飞蝗宴,自此黎国不再闹蝗灾。
    说到这里,黎隽停了停,“接下来还要我继续说吗?湘王的覆灭李全居功至伟,之前的的流言不是流言,确实是他给我献计弄垮沈家,我如今一身臭名也拜他所赐。”
    黎裕和黎勋目瞪口呆,此人经历太过传奇,所做之事都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挑花刺绣居然是他创立的……李全在科考之前竟是个傻子吗?”
    黎隽点头,“通俗来说,是,那样的人被世人称作傻子。”
    说罢,看了看那二人的神情,又道;“所以,你们觉得……李全有没有本事把徐千章和黎疏拉下马?”
    二人面面相觑,黎勋面色终于严肃下来,“这般看来,倒是不无可能,我们要如何才能制止他成为内阁辅臣?”
    黎裕道:“可能比较困难,李全的自身能力折服了不少人,几乎大部分人都觉得他值得深交,而且如今黎洛那个小崽子正得宠,明眼人只怕都不会愿意站到他二人的对立面。”
    黎裕不免有些挫败,要不是家族逼他夺储,失败后面临的是被赶尽杀绝,他都要忍不住去追随李全了。
    黎隽沉吟片刻,道:“让你们各自的人坚决反对李全入内阁,以资历不够为由。”
    黎勋为难道:“四皇兄,臣弟在朝中无人,此前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人脉,都已经被黎疏斩得差不多了,只剩下父皇身边的秉笔赵行和内务府总管陆明相对有用。”
    “但是这两人无法插手阁臣任用,哪怕父皇病入膏肓,宦官也不可能左右此事。”
    黎裕垮着肩,“父皇有意抑制我母族发展,我同样被大皇兄打压,只怕要全靠四皇兄了。”
    黎隽脸色很难看,名义上说是联手合谋,实则各怀鬼胎,都盼着对方出力斗个两败俱伤,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旁的二人心知肚明,黎隽心性凉薄,主动拉他们合作,只不过是想利用他们挡刀而已。
    若是黎隽登上皇位,他们二人将没有一线生机。
    倒是因为黎隽把李全的事迹说出来,让他们觉得李全比较有人情味,说不定可以去攻略李全。
    只要李全能够帮助自己,有三分之一的文官追随,还有一群武将,加之自己残余的这点力量,拿下诸君之位绰绰有余。
    黎隽语气凉凉道:“别想了,我无数次试图拉拢他都以失败告终,如今他有黎洛这个得宠又容易掌控的人选,会转身帮你我?”
    黎隽视线扫过二人,“所以,要么全力以赴赢取一线机会,要么就等黎洛登基再来追悔。”
    “知道了四皇兄。”
    三人就此散去,也不知各自在背后做了什么举动。
    华元帝有意为之,瑾瑜的名字留到了最后,但是遭到其中两个阁臣与三位尚书的极力阻拦。
    理由就是资历不足,当年周居和三十入内阁,顶着最年轻阁臣的名头,是因为周居和十八岁就为官,整整十二年的资历。
    而瑾瑜从踏入仕途开始,为官年月才四年左右,怎么可以力压众多为官二三十年的翰林学士?
    瑾瑜画了整个朝堂的关系图,早就料到会是此等局面。
    对于那两个食古不化油盐不进的守旧派阁臣,瑾瑜无可奈何,三位尚书也是因为各种关系不容易松口,以至双方势均力敌。
    但是他手里好像还有一张牌没有打出去。
    瑾瑜从书房找出一本册子,翻看几许,摘抄一页折起放进信封,滴蜡密封起来,递给身边护卫。
    “送到兵部尚书府上,确保尚书大人亲手开启。”
    护卫接过信封,领命送往兵部尚书手中。
    信送出去第二日,兵部尚书改口,支持瑾瑜升迁为内阁学士。
    形式瞬间偏向瑾瑜,华元帝本就有心扶植黎洛,如今多了一人支持,顺势拍板定音,让吏部出调任文书。
    瑾瑜成为黎国开国以来最年轻的阁臣,年仅二十八岁,穿上大红官服,被人尊称一声大学士。
    黎隽怒不可遏,不顾皇子身份,前去质问兵部尚书,原本说得好好的,为何却突然改口?
    兵部尚书只是深深看了黎隽一眼,“四殿下,你好自为之。”
    黎隽不明所以,“你说清楚。”
    “臣言尽于此,日后与李大学士相关事宜,不要牵扯于臣。”
    兵部尚书说完转身离去,留下黎隽摸不着头脑,只能猜测瑾瑜握住了兵部尚书的把柄。
    黎隽猜的八九不离十,瑾瑜给兵部尚书的信,只是抄了陈君然从湘王那里拿回来的册子。
    兵部尚书曾是湘王的人,湘王给了他不少好处,逐一记录在册子上。
    当初瑾瑜默写的册子上没有兵部尚书,因为柳镇宁收得太快,瑾瑜还来不及看到兵部尚书的名字。
    直到拿到原件,瑾瑜才知道漏了不少人。
    瑾瑜只是把兵部尚书曾收下的东西列了个清单送过去,兵部尚书立刻懂得瑾瑜的意思。
    除非兵部尚书想玉石俱焚,否则都会选择沉默以对,被迫登上瑾瑜这条船。
    瑾瑜猜兵部尚书不会舍得当下的生活,当初都能收下湘王给的好处,如今自然也能背叛黎隽。
    事实证明,此举有用,他真的入了内阁为臣。
    家里李老汉等人听闻瑾瑜成为阁臣,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但听上去很厉害的样子。
    不亦乐乎忙着招待来送礼的人,看旁人脸上羡慕的神色,心里一股爽意油然而生。
    黎洛对兵部尚书的改口十分好奇,趁着瑾瑜进宫给他讲课,非要缠着瑾瑜告诉他到底是为何。
    瑾瑜不得已,道:“殿下,这些都是因为统计数据和注意细节,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
    黎洛不疑有他,他见过瑾瑜的统计图,平时不明显的东西,列举出来便清晰可见。
    “老师,父皇会不会封我为太子?总觉得父皇把我当做储君来培养,告诉我待日后老师的作用发挥到顶峰之后,就要慢慢着手压制,全方位的压制,不能让老师像徐千章一样。”
    瑾瑜问道:“那殿下是怎么回答的?”
    “我干脆的应下了。”说着,黎洛急忙解释道:“我并非真的要过河拆桥,而是因为老师说过,父皇喜欢杀伐果决,不喜欢妇人之仁,我要让父皇看到我的气魄。”
    瑾瑜抚掌,道:“做得好!这样殿下离太子之位更近了一些。”
    话虽如此,但黎隽依然是黎洛强劲的对手,因为黎隽同样杀伐果决,而且背后的家族没了,让黎隽登基不用担心外戚权势过重。
    至于黎洛,晟妃没有家族后盾,瑾瑜作为黎洛的老师,是暴发户人丁稀薄根本算不上什么家族,也不用担心。
    在瑾瑜看来,六皇子比较懦弱,不足为惧,七皇子行事相对诡秘,狠辣与黎隽不分伯仲,但是远不如黎隽幸运。
    封太子这件事,还真就说不好,如今只能静观其变。
    自瑾瑜入内阁以后,黎隽仿佛彻底消停下去,不再试图搞些小动作,与六皇子七皇子断了合作。
    每日抽空去看华元帝,在华元帝榻前一呆就是数个时辰,给华元帝念奏折,帮忙处理政务。
    黎隽抢了黎洛的活儿,基本黎隽去看华元帝时,都是与黎洛分摊这些事。
    黎隽为人子尽孝跟前,黎洛就算不满也不能表现在面上,只能每日在华元帝面前与黎隽上演兄友弟恭。
    华元帝倒是显得心情不错,两个儿子各有千秋,相处也还和睦,若是情况允许,日后相互扶持将会所向披靡。
    若是二人各自容不下对方,无论是谁执掌大黎江山,他都可以放心。
    后继有人啊后继有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