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8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圣人说:“大家切勿惊慌,这只是敌人妄图击溃我们的一些小把戏。我知道你们承受了许多痛苦,但是我在这里,仙门的修士、神京的公主殿下都在这里。只要我在,金陵就不会倒下。”
    闻言,百姓们激动不已,不知是谁在人群里大喊了一声“金陵不倒”,呼声便连成了片。
    “金陵不倒!”
    “金陵不倒!”
    “金陵不倒!”
    百姓们一个个喊得面红耳赤,看得周围的修士们目瞪口呆。他们完全不知道孟七七还什么都没做,他们为何就……似魔怔一般。
    就在这时,又有一个男子出现了即将爆体的征兆。一个修士眼尖,正欲出手,斜里却忽然踹出一脚,硬生生把人踹进了角落里,爆得无声无息。
    那人惊讶地转过头去,就见一个头发花白、身着华服的老妇在婢女的搀扶下,缓缓从阴影处走出来。
    她抬头望着孟七七,布满皱纹的脸上,神情复杂,也不知在想着什么。
    忽然,孟七七话锋一转,忽然加重了语气,呵斥道:“但是我大夏的子民,没有贪生怕死之辈!遇敌只会狼狈逃窜、坐以待毙,不顾妇孺、不顾同袍!男子汉大丈夫,还有没有一点血性?还有没有一点阳刚之气?!”
    孟七七的话,掷地有声。那声音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间,但凡不是全然麻木者,心中皆有回响。
    圣人说的话,岂是错的?
    “缩头乌龟。”
    “胆小如鼠。”
    “大夏若都是如此无能之辈,我保护你们又有何用!”
    孟七七站在高楼顶端,骂了个痛快。
    拯救世人?以天下为己任?笑话,他孟秀又岂是那等希望着流芳百世的圣人。
    想要活命,就必须有所觉悟、有所牺牲。他孟秀不救那等贪生怕死的窝囊废,即便世人都来戳他的脊梁骨,那又如何?
    世间奈我孟秀如何?
    孟七七冷眼扫过或错愕茫然或面红耳赤的百姓,朗声道:“信我者,杀敌立命;不信我者,尽管继续去逃。是生,是死,但凭诸君抉择。”
    说罢,孟七七抬起秀剑,直指前方某处,问:“看到了吗?”
    那里正有妖兽攀爬屋顶,一只、两只、无数只!
    它们踩碎了瓦片,硕大的身躯拥挤在一处,丑陋的头颅不断地从破碎的窗口、屋顶的破洞里钻进去,搜寻着猎物的踪迹。
    而后,它们似是闻到了什么,开始向这边奔来。
    许多人看不到远处的情形,但是他们闻到了妖兽身上的特殊味道。于是他们又开始惊慌,又开始不知所措,直到他们看到高处的孟七七向着那个方向挥出了一剑。
    只是一剑,毫无花哨的返璞归真的一剑。
    那一剑跨越了一整条街,斩断了三面迎风招展的酒旗,似一道璀璨的银河自九天落下,又如皎皎月华,如霜泠冽。
    “轰!”一剑落下,大地震颤。
    妖兽在剑光中泯灭,地上的青石板亦碎成齑粉。这一剑之威,可撼天地。
    修士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震惊不已,谁也没想到孟七七已有如此实力。便是孟七七自己,亦不知道全力施展下,能有如此神威。
    只觉这一剑出去,全身经脉似都被打通,顺畅得很。
    而比起修士们,百姓就更加错愕了。错愕之后便是狂喜,有生之年能见圣人降世、再现天威,岂不叫人热血澎湃。
    因为恐惧而逐渐冰冷的血液在重新沸腾,深深埋藏在心底深处的属于大夏子民的骁勇在觉醒,低沉的士气在慢慢抬头。
    看看,妖兽并不是那么的可怕。
    他们或许也可以站起来抵抗。
    “都拿起武器来!随我向莫愁湖畔转移!”这时,一道高亢的喊声从营帐处传来。
    众人纷纷转头望去,就见一个青年修士高举着长剑。他的身上穿着与圣人一样的天青色纱衣,年轻俊美的脸上满是坚毅。
    旁边还有个更年轻的,同样慷慨激昂地喊着:“大家跟我们一起走!我们穿过这条街,穿过城去,到湖畔与大家汇合!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必能大败妖兽!还我河山!”
    那是刚刚出关的戴小山与徒有穷,剑阁的弟子们,也赶来了。
    有了他们引导,百姓们便似有了方向。他们的目光里终于有了一丝坚定,捡起地上散落的刀剑,甚至是木棍,紧紧握着,哪怕骨节发白也不放开。
    转头去看,孟七七还站在高楼的顶端看着他们,无声的眼眸中似有鼓励。
    “修士在前开路,老弱妇孺走中间,青壮年男子护翼两侧,都随我来!”戴小山始终走在前头,转身离开时默默与孟七七交换了一个眼神,互相点头致意。
    孟七七有些自豪,这不愧是他剑阁的弟子。
    不过……刚才那是朱婆婆吗?
    孟七七细细回想着刚才瞥见的那位华服老妇,身影迅速消失在楼顶。
    片刻后,他便出现在营帐后的那条小巷子里,站在他面前的赫然便是朱婆婆。朱婆婆制止了孟七七行礼,目光看着他,似有一丝怀念。
    方才见他独自一人站在那高楼之上,她竟似看到了多年前的周自横,脑海中泛起无数回忆。
    “朱婆婆怎的出来了?”孟七七问。
    “老身还未入土呢,金陵遭此大劫,我就不能出来了?”朱婆婆反问。
    “晚辈失礼。”孟七七拱手。
    “如今的金陵,已不是从前的金陵了。”朱婆婆忽而叹息一声,道:“听说你们把朱砂梅推倒了?”
    孟七七道:“情况紧急,不得已而为之。”
    朱婆婆问:“你可知那缠花仙子为何要将朱砂梅种在那里?”
    “请婆婆赐教。”
    “那下面,埋着王家的至宝——如意珠。”
    “如意珠?!”孟七七讶然。当今宝物稀缺,能被称得上至宝的东西,必定不凡。他曾有幸听周自横提起过王家如意珠的厉害,可那如意珠据说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废了。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周自横必定告诉过你一些隐情,但这正是缠花仙子将梅树栽于如意珠之上的用意。”
    “婆婆的意思是,仙子在用梅树滋养如意珠?”
    “没错。三百年过去了,那珠子,兴许也到了重见天日的时候。”朱婆婆说着,头一次郑重而温和地看着孟七七,道:“你虽不是他的弟子,却继承了他的衣钵,是个好样的。如意珠之事自有我这把老骨头去办,至于其他的,便只能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闻言,孟七七心中一沉。这话,倒像是临终之言。
    “婆婆,那珠子……”
    朱婆婆打断他的话,枯槁的手握住了孟七七的手腕,“金陵,就交给你们了。待青姑回来后告诉她,我在小院里给她留了点首饰,让她出嫁时戴着吧。小姑娘,总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第208章 战金陵(十)
    孟七七拜别朱婆婆后, 心情有些沉重。
    但是他不能停下来, 只能不断向前。百姓爆体之事让他心生警惕,孟七七仔细检查过现场留下来的碎肉块, 发现这与张家老太爷爆体之后的情形一般无二。
    他们同样碎得彻底, 可以说是尸骨无存, 而且伴随着一股令人作恶的腥臭味。只是区别在于,普通人能够抵抗的时间极其短暂, 从妖兽进入金陵到现在, 也不过短短几天。至于具体的发作的时间,孟七七却是不能确定。
    目前已知的爆体而亡的人, 有张老太爷和侯暮云。只有侯暮云在最后一刻找回自我, 死得壮烈, 而张老太爷……
    等等,那是张家豢养妖兽,目的就是为了取血给张老太爷治病。那么妖兽的血是否可以真的缓解这种残忍的爆体呢?
    可即便妖兽血真的有用,难道要让百姓们都是喝吗?普通人喝了那血, 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不, 绝对不能随意开这个先例。
    孟七七只是稍加想象, 便觉不妥,想象中的画面实在太可怖了。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后,五侯府的修士传来消息,与孟七七约在狮子楼碰头。
    前来碰头的人是姚关,他为孟七七带来了城内粗略的爆体而亡的人数,以及来自蜀中的最新消息——上一次孟七七在孤山开了祖师爷的棺后, 闻到了骸骨上面若有似无的腥臭味,便对他的死因产生了疑惑。
    于是他托人去蜀中,挖开了侯暮云的坟做对比。
    “确实如你所料,侯暮云的尸身已经飞快腐化了,他的骸骨上有你所说的那种特殊的气味。”姚关道。
    孟七七心中微沉。如此说来,剑阁祖师爷的死因景与侯暮云和张老太爷一样。那么这幕后黑手显而易见,便是白面具。
    他们或是将妖丹捣碎了,似下毒一般让人中招,或是用别的办法。每个人的症状应该都有不同,只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因为侯暮云那样的兽化,实在从未听闻。
    或许是他们被侯暮云逼急了,所以下了狠手。
    而当年的知情者,诸如祖师爷,或许就是这样被他们给一一除掉了。甚至还有后来那些想要探寻真相的,譬如周自横。
    周自横的失踪,一定也有白面具的推波助澜。
    稍加细想,孟七七便觉得脊背发寒。这是怎样一个阴狠、毒辣的复仇大计,绵延上千年,诡计层出。不光光是将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人一个个铲除,更在各处都安插奸细,若这一切都是季月棠筹划的,那此人的心性、城府,着实可怕。
    金满曾有过“养蛊”一说,可现在看来,他们这些人才是被养的蛊。而现在,已经是丰收的时刻了。
    “你回去告诉金满,让他小心中招。”孟七七不放心地叮嘱着。他们现在还不知道白面具是怎么让人爆体的,侯暮云当初也没能说出个准确的所以然来,可谓是防不胜防。
    姚关道:“二哥也正在想办法。”
    孟七七:“对了,忘了问你,怎么不见殷无华的踪影?”
    姚关满脸肃穆,道:“他与几位散修一道去边境了。”
    原来是这样。
    壮士赴死生,倒也壮阔。
    随后,孟七七与姚关再度分开。
    彼时天色已暗,孟七七不断地在屋顶上飞掠,见证着金陵城中最大的一次迁徙。
    四面八方,到处都有火光亮起,似一条条长龙,朝着同一个方向聚集。孟七七数了数,恰好五条。
    五龙耀金陵,无声而壮阔。
    修士们放弃了其他地区,专门护送着百姓的队伍,不断地往莫愁湖畔进发。
    寒冷的夜晚,饥饿和困顿在折磨人的神经,可是没有人停下,也没有人喊累。
    行进的队伍里,依旧有人忽然病发,“砰”的一声爆体而亡。
    可是周围的百姓们却好似都有了一定的抵抗力,不再像第一次那么惊声尖叫。修士们穿梭在人群的汪洋里,不断地安抚着众人的情绪,而青壮年们亦担负起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举着火把打着哆嗦也要坚定不移地往前走。
    “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