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程捕头看着林亦一脸熊样,不由在心里忒了下,没良心的小东西,唉他也愁,这女儿这样的行事风格跟他有什么关系,他不就是在她小时候,从死囚身上弄了本书给她吗,他怎么知道会这样啊,娘子现在就只会怪他,说这一切根源在他身上,你说他冤枉不冤枉啊。
    林亦等江里正办完事了,赶着马车直接出了县城。
    回去的路上,江里正心情很好,今天办事很顺利,往常他要来县衙办点事,送礼不说,还要等到下午才给你办。看着林亦心想,真是衙门有人好办事啊。
    今天在衙门亦哥儿让他等会,说是去拜访个长辈,但是没一会就来个衙役,把他领到主事那里,还跟主事说是县丞吩咐的,他是第一次遇到衙门主事没跟他摆谱,也没打官腔,更没要好处,就帮他把事情给办了,要知道他这给村里一百多户办理地契是很琐碎的事,今天主事一丝不耐都没有,呵呵叫他如何心情能不好。
    林亦是边赶车边想程家的事,听师父说程刚已经不回家了,住到同窗家里去了,程刚那个没长心的都能不想回家,师娘得多威武啊。
    对于师娘的心情他能了解些,你想啊,一个古代土生土长,观念根深蒂固的人,她怎么受得了女儿叛逆成这样,虽然程慧娘一直在刷新师娘的底线,但是这次绝对超出她的预期了,当然作为母亲更多的只会是担忧女儿的安全吧。程慧娘这次真是太过了,林亦眨巴眨巴眼睛,最最主要的是还把他的钱都拿走了。。。
    等林亦回家都下午了,随便吃了点剩饭,把晾晒的东西又翻了翻,休息会后,杨双柱、李二牛、刘长根、郑安生、江南他们来了,昨天告诉他们这个时间来,和他一起培育枸杞树苗。
    林亦让他们进来,很严肃的对他们说:“这几天你们来跟我一起培育枸杞树苗,我会从怎么选种一直到种植,我都会详细说明,有不懂的可以问我,但是我希望你们把我说的话,不要改变意思,传达给村里的其它人家,把我教给你们的,不要改变步骤的教给村民,这是我希望你们能做到的。”
    看到其他人都点头示意明白了,林亦开始教他们怎么选种,怎么育苗,怎么种植,到最后的采收,晾晒,讲的很详细,这几个人也学的很认真,这让林亦很高兴,晚上留他们吃饭,一直忙到晚上九点才让他们回去,明天起早在来,他在讲些注意事项。
    ☆、第 26 章
    新安村村民整整忙碌半个月,才把荒地整理出来,这个时候可以说每家每户,都是全家齐上阵了。
    等地整理好了,林亦他们也把枸杞树苗培育出来了,按照一亩地300株枸杞树苗种,林亦算了下,这样最少能成活200多株枸杞苗,如果成活的少,春耕时还可以种植,这样就保险些,毕竟不能让大家白忙活了。
    需要提的是他发现这里,里正的儿子江南竟然学的最快,脑子活络,而且还懂得思考后变通,不懂就问,所以林亦也很愿意教他,没有一个老师会不喜欢勤奋好学的学生,林亦也不例外,他对江南很看好,知道他上过两年学认识字后,还在书房找了本,关于果树种植的书给他,希望能给他启发。
    当然林亦也会跟他说,以前看过游记里有人提过,不同的树枝接在一起能成活,江南听了竟然两眼放光,低头思索起来。
    希望这小子以后真的能琢磨出嫁接技术来,这会对整个古代农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毕竟这块他不懂,除了只言片语也给不了他太多提示了。
    等枸杞树苗都种到地里后,林亦家也该秋收了,他家地里庄稼成熟的早,村里的地还要20多天后才能开始收割。
    事先林亦通知了李二牛让他通知李大牛来他家干活的时间。
    他今年种了5亩麦子,先让李家兄弟把麦子收了,他昨天就把院子里的所有吃的东西,已经全部被他收起来了。
    唉,在古代农村除了一样不好,剩下的对于林亦来说什么都好,空气好、水好、人也好、有点力气,在动点脑子,活的就能挺好的,对于林亦这种喜欢平淡生活的人,简直是哪哪都好。
    除了一样就是秋收时给麦子脱粒,这也是他对现代农村最怀念的地方!
    林亦真的忍不住在心里吐糟,这里给麦子或者稻子脱粒用连枷或磙,连枷就是一根木棍,头上按个带转轴的木拍子,举着木棍木拍子会一下一下的打在要脱粒的麦子或稻子上,林亦第一次用这东西时,腰和后背痛了整整半个月!这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他现在想想,都能感到一阵腰痛。
    而这里的农民家里没有牲口的,只能用这种方法给麦子或稻子脱粒,他在一本前朝游记里,看到形容用连枷的诗歌,(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你能想象举着这个,一下一下打一夜是什么情形,反正他有种想死的感觉。
    后来林亦跟村里人,了解给麦子或稻子脱粒的工具还有磙,他就马上去镇上买了个,反正他家有牛。
    这个比连枷有人性多了,但是家里必须要有牲口,磙是中间粗两头略细的石头圆柱,装在轴架上,用牲口拉着碾压地上的麦子或稻子,这样来回碾压,麦子就会脱离麦壳。
    现在他家用的就是磙,林亦先把磙套在牛身上,等李家兄弟把割好的麦子,先拿一部分到晒场上,他先用磙碾压,这样会快些,麦子最怕雨天,看今天天气挺好,但谁知道它什么时候变脸啊。
    现在村里家里有牛的没有几户,耕地还是主要靠人力,一是烨朝对耕牛是有管制规定的,不可随意宰杀,生老病死的要到牧畜所报备,太老不能耕地的牛和病死的牛牧畜所官员检查过,符合标准方可宰杀。
    二是这里的耕牛贵,一般农户根本买不起,一头牛要五两银子,真没几个舍得这个钱的,除了像田地主和里正家,地太多的才会买牛回去,当然还有林亦这样的。。。
    在说把5亩地的麦子全部脱粒完,还要扬场呢,打完了的麦粒并不是那么的纯净,夹杂着麦麸,所以要挑有风的时候,一锹一锹的往上扬,因麦粒重,所以风一吹,麦麸和残存的麦秆会被吹走,留下的都是麦粒。
    他家晒场还是在他家的后院,你能想象吧,每次脱好麦子粒,他都要大扫除一次,家里院子里全是厚厚的一层灰。。。
    林亦和李家兄弟起早开始忙,除了吃饭休息会,一直忙到晚上九点,才算把麦子粒脱完,全部收起来,明天天气好在拿出来晾晒,担心晚上下雨。
    林亦把工钱给李家兄弟算好,让他们回去休息,明天还要起早来,因为今天忙的有些晚,所以给他们每人加了20文。
    这一天太累了,林亦匆匆洗个澡,也上床休息了,太累今天不看书了,给自己放个假!
    休息一晚第二天果然疲惫感消除了,不由感叹年轻就是好啊!打完拳随便吃了点,他就开始大扫除,就是先把院子里清扫干净,把前院后院扫了几遍才干净,又在前院撒了些水,今天又是天气晴朗的一天,林亦把麦粒拿出来倒到晒场上,把麦粒铺平,这样干得快些。
    等李家兄弟来了,跟他们说了下先把玉米掰了,弄到晒场上把皮剥了晾晒,当然剥皮这活当然是他来做了。然后在把红薯和白薯挖出来,用箩筐运到石头房那里,堆放起来就可以了,等晚些他在放到地窖里,这两样东西毕竟好存储,这些他自己吃到明年春天估计都吃不完。
    林亦剥完玉米,把玉米晾晒好。中午林亦准备炖一只兔子,这两天的活确实重,要吃的好些,才有力气干活啊,把兔子剥完破,清洗干净,用刀剁成小块,用凉水泡下血水,把火升起后,在锅里加上水,等水开了,把兔子肉放锅里焯一下,捞出来控水,再把锅刷干净,放些猪油,这样炖出来的兔肉更香,先加点糖,炒出糖色,在放兔肉炒到肉变色,加好凉水和调料,把锅盖上,炖上一刻钟就可以了。
    中午吃饭时李家兄弟又是一顿狼吞虎咽,看他们吃的这么香嗯。。。他也蛮有成就感的!不然他还能怎么想!
    林亦深深吐了口气,忙完这几天就好了,剩下的活就简单了,到时候他就有时间读书练字了,等大家都秋收完,一起去交粮税,新的稻子下来,他在买些上等米,准备好过冬的东西,他就可以闭关读书了,林亦看了看家里的活,心里哀嚎下,貌似这个愿望还有的等了。。。
    ☆、第 27 章
    阜山县是北都郡的边关县,这里是出境北约国的最后一个县城,所有商队都会在这里休息整顿,所以很是繁华。
    程慧娘穿着一身黑色劲装,走在阜山县据说是最繁华的阜山大街上,街道两侧商铺林立,卖的东西以北约国的东西为主,放眼望去整条街上充斥着异域风情。
    这让程慧娘很是新鲜,看什么都有意思,不时的拿个小物件看看。
    玲珑跟着程慧娘身边,她是县主派来伺候和协助程慧娘的,看到程姑娘只是看,却不买任何东西,很是好奇:“程公子你不买些东西吗。”
    因为程慧娘总是男子打扮,所以让大家在她穿男装时,必须叫她程公子,不过程姑娘穿男装真的很好看啊,比她家县主穿男装还显英气呢,不是说她家县主不好看,就是穿男装太好看了,就不怎么像男人了。。。想完还看着程慧娘露出花痴般笑容。
    程慧娘听了漫不经心的回道:“我们过几天就去北约国了,这东西有的是,我现在就是看看,什么东西好卖,弄回来点运到京城去。”
    无意回头看了眼,不小心看到玲珑那花痴笑容,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再次在心里嘀咕,子君县主身边都是些什么人啊,连丫鬟都这德行,难道是子君县主自己喜欢女人,她身边的人都会受影响!
    想起子君县主嗤笑她,说她不懂爱,她只是在心里呵呵,像她子君那种爱她是真不懂,也不想懂,有时也会不明白,女人和女人有什么好喜欢的,大家身上的东西都一样啊,而且程慧娘还是有自信,觉得她的更好。
    而且她觉得子君的行为完全不负责人,她连最基本的都给不了她喜欢的人,她的喜欢又有什么意义的,最后还不是伤人伤己。
    这话她也对子君说过,最后是子君摔门而去,真是的她将来又不可能不成亲,既然要成亲又有那么多东西放不下,干嘛还要开始呢。
    都说她爱逛妓院,程慧娘真的觉得她好冤啊,除了头次去是因为好奇,以后每次去都是被子君县主拉去打掩护用的,就因为子君喜欢那家妓院的花魁!不过现在好了,花魁被子君弄到昌河郡去了,她以后终于可以不用去妓院这种地方了。
    天知道她每次去看着男女的各种丑态,心里是有多厌恶。
    每次看到那些衣冠楚楚相貌堂堂的,在妓院里都是驾轻就熟的样子,她就觉得男人真是没一个好东西,当时她就想,她将来的的相公要是这样,她就废了他。
    所以她后来思前想后的,决定嫁给林亦,最起码林亦很干净,不管是从心到身都很干净,这让喜洁的她想想都舒服。而且林亦身上的赤子之心总让她想去保护,单纯些不是很好吗,复杂的事她可以去做。。。
    逛了会和玲珑回了客栈,今天大家还要商量什么时候出关,还要商量好以后要走的路线,事很多啊。
    这次公主府商队的领队是王霸,他是公主府副总管,以前是侍卫出身,据说身手不错。他召集几个管事到他房间,因为程慧娘主要负责子君县主的货物,所以她也来了。
    王霸见大家都到齐了,一脸凝重想着刚刚得到的消息,还是要跟大家商量下:“刚刚我在县衙得到的消息,最近有一伙北约人组建的流匪,在抢劫来往的行商,而且他们在北约国境内流窜,从来不靠近边关100里内,所以我朝军队也没办法帮助我们,毕竟当初签订条约里规定,烨朝军队不可随意进入北约国境内。”
    王霸话落,底下几个管事就开始讨论上了,这可如何是好,这次他们出来要是出事,他们也完了,这么回去,公主也不会放过他们。
    程慧娘看着几个叽叽喳喳在那里讨论的管事,完全没有参与的打算。
    思维有点发散,想着就她这身功夫应该没事,要知道当初他师父可是把传授给她的武功,说的很厉害的!这回要是遇上流匪,到是可以验证下了。
    唉又想起那老和尚了,也不知现在又云游到哪里去了,家里人包括林亦都认为她是练成她爹程捕头给她的武学秘籍,所以武功才这么厉害,对此她只能呵呵。
    既然这帮人都不用脑子想事情,她为什么要去为他们解惑啊,请原谅她这么无情,因为看到他们这么认为,让她有莫名的喜感。
    当初她爹给她的确实是本秘籍,但是你怎么能认为一个五岁的女孩能看的懂!还练成绝世神功!
    反正她拿到秘籍看了两天,也没看懂是啥意思,甚至连字都认不全!
    晚上有个老和尚找到她说这本书是他的,让她还给他,原来这本书是那个江洋大盗偷的,但是当时程慧娘虽然小,但是她已经认为,既然给了她就是她的,坚决不给老和尚。
    最后老和尚跟她商量,说反正你也看不懂,不如把书给他,他在教她书上的东西,当时她想了想点头欣然同意,反正这本书她也看不懂!对她来说根本没用。
    于是老和尚每天晚上把她偷出去教她武功,天没亮在把她送回来,整整五年的时间,他爹都没发现,他女儿晚上都是被别人偷走的!所以还能让她说什么!
    但是最后她也明白被老和尚骗了,因为她师父看她骨骼清奇,非常适合练武,所以就连蒙带骗的把当时才5岁的她收做徒弟。这个老和尚就是她师父无我大师。。。
    商队从阜山县出关进入北约国后,走了两天,四处尽显荒凉,这里为三不管地带,因为离着烨朝近,北约国也不会派人来建设这里,要是打仗不是浪费钱吗。
    地上野草都没几根,远处的山包也是光秃秃的,程慧娘坐在车里看向外面,不由感叹真干净啊!这话不自觉说出声,让坐在车边的玲珑噗嗤的笑出声,程公子的嘲讽功力又长进了!
    程慧娘没理她,继续看着外面的光秃秃的风景,远处像有一阵乌云向这里飘来,程慧娘俊美的脸上,微微一笑道了句:“来了。”
    ☆、第 28 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这句不是描写中秋节的,但是却更能代表林亦现在的心境。
    今天是来到古代过的第十个中秋节,以前每年还有林秀才陪着他过,在大青县时还会去师父家过,而现在就剩下他自己了。
    林亦躺在院中的贵妃椅上,遥看远方的明月,旁边放着茶几,上面摆放着梨花酒,还有一盘他自己做的月饼,今晚的月亮真圆,月光如水般清清泠泠的,照射在大地上,凉爽的秋风不时在脸颊拂过,这么看着虽独具韵味,但总有一丝哀愁萦绕在林亦心间,挥之不去。
    喝着梨花酒不知觉想起在现代的父母,今年已经十年未见,不知他们是否安好,那些故人是否还会想她。
    随着时间的流逝,林亦发现他在现代的记忆,正在慢慢减退,比如在那里的亲朋好友,有很多就剩下一张模糊的轮廓,具体的竟然怎么也想不起来。
    还有那个渣男,现在竟然也会只剩下轮廓了,她以为会一辈子记得他的,他们从大学就开始相恋,一起度过了五年寒暑,她以为他们会一起走到礼堂,共同宣誓彼此会相爱一生的,结果就是他跟别人结婚了,而新娘不是她。
    林亦还记得分手那天,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林亦坐在咖啡店靠窗的位置等着他,看到他从一辆法拉利跑车上下来,这辆车凭他的工资可能一辈子也买不起,但是他却开着这辆车来的,林亦仿佛知道今天来是为什么了,女人嘛,对某些事情是很敏感的,所以她一直在等,只是没想到他会选今天,他们恋爱五周年的日子。
    渣男面对她还是有些局促,一直在跟她道歉,当时林亦心想,这个男人也是个好人吧,做错事还知道道歉,那么她当年选择跟他在一起,也不是那么糟糕不是吗。
    等看到渣男拿出一张支票,说是五十万,想让她能过的好些。
    当时林亦是怎么想的了,哦对了,可能这个男人是真的爱过她,都要分手了还知道为她着想,但是她怎么会拿他的卖身钱呢,说清楚后跟他挥挥手,道了句“珍重,希望此生不再相见。”林亦走在蒙蒙细雨中,街上行人匆匆,也不知是谁的手机响起,“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瞬间泪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其实她不恨他,只是对他很失望。。。
    林亦闻了闻梨花酒的香气,淡淡一笑,前尘往事就让他随风散了吧,不自觉的哼起最喜欢的一首歌,幸好还有些喜欢的没有忘记:“斜阳无限无奈只一息间灿烂,随云霞渐散逝去的光彩不复还,迟迟年月难耐这一生的变幻,如浮云聚散缠结这沧桑的倦颜,漫长路骤觉光阴退减,欢欣总短暂未再返,哪个看透我梦想是平淡。。。”
    新安村这里过完中秋节后,旬余就开始收秋,今天一早林亦家的牛就被借走了,一直到秋收结束哦,他家的牛都会很忙!
    林亦这些天主要是晒红署,他要做些红薯干,冬天当零食吃,当然也会少晒些白薯干,冬天时炖鸡或者肉时放些味道非常好。
    烨朝的红薯都是红心的,没有里面白白的那种红薯,红心薯的特点就是水分大甜度高,这样的红薯晒成红薯干,会很有嚼头还甜,很好吃。
    林亦把红薯洗净去皮后,把红薯切成片,片状的晒好后,嚼起来更有韧性。以前他们农村有的人家晒红薯干,都愿意切三角块,那样切口感也不错。
    把切好的红薯片放在蒸笼上蒸熟,等蒸熟后拿出来晾凉,林亦把晾凉的红薯片,摆放到竹筛上,放到太阳底下晾晒,现在的太阳照射足,三四天就能晾好了。
    晾晒好的红薯干,保存一年都不会坏,这里的冬天除了白菜还真没别的蔬菜,冬季还漫长寒冷,每年他都会尽量储存些能放的吃食,这样冬天时他会好过些。
    把要晾晒的红薯摆好,林亦拿好背篓去后院茶树那,他今天主要的任务是采茶制茶。
    林亦在现代时,只是喜欢喝茶,对怎么采茶和制茶真不了解,烨朝这里把茶叶制成茶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