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冰河降临[末日种田] 第5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成功了!”
    “真的管用?”
    张浩看着这个丑丑的小东西眼睛发亮,恨不得当场就把它藏进自己的收藏箱里。
    第62章 农村里的倒锅
    看张浩的眼睛锃亮, 唐清开始暗暗警惕,这孩子本来就不老实,别不是想把她这刚做成的东西给忽悠走吧。
    果然, 还没等唐清准备收回来呢, 张浩就开口说想借两天研究研究,很快就还给她。
    旁边的陈丹丹立刻给唐清打预防针,“张浩以前把我的物理教具借走, 等还回来的时候很多都不能用了。”
    “那那个学期已经过去了,那些教具也没什么用处了……”张浩略心虚的反驳道。
    “我可以教你怎么做,你自己找东西做。”这玩意还不好凑呢, 主要是她家原来的废旧电器这段时间被她拆的七七八八的, 基本上不剩什么,很多只剩下外面的空壳子,没什么用处。
    听说教做,旁边的陈丹丹举手了, 她也想学, 上学的时候她就最喜欢做实验这一步,当然,是严格按照老师的步骤,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做。
    跟张浩这样的野蛮生长不一样,她属于保险型的, 炮仗这种没有经过系统学习, 而且具有危险性的东西, 她不会去碰。
    可是水培系统,还有唐姐姐现在弄的这个光能防护罩她就很感兴趣,尤其是还有唐姐姐这么个大佬带着。
    教他们很容易,但是唐清想把这个东西做大做强太不容易, 她原本想的是把整个村子罩起来,这样他们在村子里就不用再担心缺氧的问题。
    张浩他们在外面活动也不需要时不时的回家吸氧,要不就干脆只出来玩一会儿,其他时间呆在家里,至少不难受。
    可现在,别说整个村子,只单单笼罩住他们家都困难。
    防护罩最重要的部件是周围的电磁感应探头,而这个探头是没有成品可以让她用的,每一步都需要她自己完成。
    这么小的防护罩,她还能在自己的工具台上用锉刀、钳子什么的,把电磁感应探头做出来,仔细打磨,扩大之后,她的锉刀这些东西根本没用处,想打磨完成无异于铁杵磨成针。
    理论她还能按照app上的一点点去背去记,实际要用到的东西有时候不是说她想要就有的。
    要不为啥app上那么多分类,她最先选择的是光能呢,就是因为这个分支到最后的时候,用到的东西都还能理解,她还勉强能从家里找到能用的。
    你就像研究核反应,最后是可控核聚变,哎,是不是特别高端,特别厉害,特别牛批!哎嗨,人家用到的东西也特别高端,她都凑不齐的那种。
    哦,也可能凑得齐,就是把命搭上就行,她可没有专业的防辐射服……
    “要用到的东西我直接发给你们,你们准备一下,咱们明天开始做,对了,你们要是有多余的材料,可以给我,我打算做个大的,现在在收集材料。”
    “多大的呀……”
    “把咱们村都罩住最好了,当然,实在不行,那就罩我家。”
    罩住整个村子,至少要在村里的八个方位上,竖起三层楼高的电磁感应探头,大工程啊!
    而且这个大工程用到的材料也不能只她一个人收集,那她也太有钱了,当然要大家一起收集,不过这个事她还没跟村长说过,村里也没开会表决过。
    她现在就先收拾一个自己家用的,不管以后能不能成,这些材料都不会浪费就是了。
    “下面的托什么的都行,甚至形状不是圆形的也可以,只要你能保证到时候所有电磁感应探头的位置是均匀分布的就行。”
    也就是说,哪怕是个不规则图形,到最后的时候电磁感应探头扎的有规矩也是没问题的。
    “哦,托不能用金属的,容易造成探头串联。”其他的东西都是一些金属制品,尤其是铝制品。
    她把这些材料发到两人手机上,随后两人就回去整理材料去,唐清则是拿着廉价的光能保护罩继续做实验,做完之后随手把这东西给唐沐他们玩。
    唐沐和唐溪早就对这个亮闪闪像灯泡一样的东西感兴趣了,在家的时候,妈妈不让他们摸灯泡,说有危险,还会烫,这个东西看起来跟灯泡差不多的样子。
    唐沐用手轻轻的碰了碰,没什么感觉,只有碰壁的感觉,不过他不敢使劲,他还记得呢,这个东西如果用大力的话,是会像灯泡一样熄灭的。
    重新凝聚起来还要一段时间,所以他不敢使劲碰,唐溪想摸摸的时候,他拿着唐溪的小手碰了一下,就算结束。
    回家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找到一个粗细差不多的棍子,花托的底部有个小坑,棍子正好扎进去。
    然后拿自己的小剪刀和彩色卡纸,他有很多五颜六色的彩色卡纸,都是堂姐家里拆开的,就是卡纸没有黄色的。
    没关系,用蓝色的也可以卡纸装饰也可以,等唐沐再把防护罩举起来的时候,防护罩已经大变样,蓝色的卡纸装饰着防护罩和下面的棍子。
    拿着棍子将防护罩举起来,就像是举起了权杖一样,他以前看的动画片里就有这样的权杖,他的这个就是真的,还会发光呢。
    唐溪也想拿,但是这次唐沐就彻底不让她碰了,因为他用来装饰的卡纸比防护罩还要脆弱,一不小心扔掉了,可没办法自己再长回去。
    还在傻傻的玩滑板的一群人就看到唐沐举着一个发光的权杖,那一刻,唐沐是他们眼里最靓的崽。
    这样的玩具谁都没有,当然最靓,就为了玩一玩唐沐的权杖,一群小孩争奇斗艳的,吃的玩的都愿意跟唐沐换。
    唐沐也是成功的借着这个东西在云村玩具富豪榜中荣升第一。
    就在他们组织大规模的战争游戏的时候,村里来了陌生人,一群小孩一哄而散,唐沐也是赶快拉着唐溪回家,跑上二楼看那些人干什么。
    这是唐清教他们的,在保护自己安全的基础上,从他家二楼观察陌生人,不要从家里大门上的小窗口观察。
    那两个陌生人并没有小孩们一哄而散就离开,而是在大门附近的位置开始拆卸自己身后架子车上的东西,很快身边堆了一大堆不知用途的东西。
    □□他们已经过去了,从监控里看到之后他们就往这里赶,成功的在对方卸第一件东西的时候对他进行盘问。
    对方能继续放东西,自然是通过了盘问,事实上,村里有人认识其中一个人,以前这人每年也会不定时的来村里一次,一次停留十天左右,在这十天里,就不停气的倒锅。
    可能对于年轻人来说,像陈丹丹他们,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倒锅,唐清小的时候还经常见呢,她家还有一口路边倒成的锅。
    这种商贩通常都是流动摊位,由村民拿出自己收集的铝制品,倒锅的帮他们把铝制品倒成一口锅,或者是其他的厨具,可以用很久,也花不了多少钱。
    操持这个流动摊位的人就住在他们村附近,没想到对方还会来他们村里。
    这样的天气下,即使路上都是积雪,用架子车拉着这么多东西走这么远的路也不容易,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车上有很多的氧气罐。
    应该是留着自己路上用,以及等会儿烧火的时候用。
    炉子架好,先用废纸和轻薄的木头把煤块引燃,放几块煤,然后就用大喇叭说着倒锅,村里要是谁家要倒锅赶紧过来,他不会停特别长时间了,晚上就回去。
    已经有村民提着大兜小兜的过去了,兜子里面都是一些铝制品,像什么易拉罐瓶子之类的,偶尔还能看到破损的小薄白铝锅。
    唐清她家也有很多易拉罐瓶子,作为资深的快乐水爱好者,家里不可能没有易拉罐瓶子。
    但是她不打算倒锅,她家的锅挺多的新的旧的都有,有的是超市做活动剩下的,有的是她买电器送的。
    不过可以带着两个孩子去围观一下,他们这么小,应该都没见过倒锅。
    围观的人远远超过倒锅的人,在现在这么无聊平静的日子中,倒锅都算是罕见的事情。
    董衣也出来了,本来以为是李涛他们车队来了,没想到是别人。
    经过她这几天的努力,老房基本上已经彻底进入正轨,剩下的就是每天过来看看有没有病虫害,给鸡喂喂食什么的,也可以把心重新放回到唐清他们三姐弟身上。
    唐溪太低了,即使是站在前排,还是看不到倒锅到底是什么样的,唐清只能抱着她,董衣走过去直接把唐溪接过来。
    唐溪的重量她是知道的,唐清现在抱着都费劲,等再看一会儿,就害怕唐清胳膊疼。
    唐溪被接手过去,唐清也能专心看倒锅,看着一大堆铝制品在坩埚中慢慢融化成通红的液体。
    他们两人一个人专门管理火,给火加氧,时不时添几块煤,另一个人专心弄坩埚里面的铝制品。
    等到足够多的时候,倒进旁边的模具中,等上一会儿,彻底成型之后,再把成型的锅挖出来。
    看了一会儿之后,唐清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第63章 工具和新的灾难
    村里做锅的人还是有的, 上年纪的人就觉得在外面买的锅不好,还是这里倒的锅好,还厚实, 用上一辈子也不会坏。
    以后都买不到锅了, 再想找铝制品也难,趁着这时候赶快做几个,将来也不用愁。
    倒锅的人也不是只埋头干活, 也会和村里人说话,他们村是他们这段时间第六个村子,等到他们村这一次做完, 他们今年就不干了, 等明年看看情况再说明年还干不干。
    “那你们这一直在外面跑,不害怕呀,这一路上荒无人烟的,你们还就两个人。”
    “怕呀, 那这不是趁着现在还能出来, 多少挣点粮食,不然冬天一家老小吃什么喝什么。”
    “你家种的粮食不够吃吗?”按理说,家里的粮食足够吃的,家里人稍微少一点,还有多余的可以用来交换其他东西。
    “家里人多, 三个孩子呢, 都正是能吃的时候。”说的时候, 男人略显忧愁。
    家里有孩子正是能吃的时候的人颇为认同的点点头,能吃的孩子比大人吃的还多,一个人能顶一个半人。
    听说他们明年可能不会继续干这个,唐清那个大胆的想法更大胆了, 在没多少人围观的时候,唐清走上前,问:“你家的这些工具卖吗?就坩锅这些工具。”
    “啊?”男人疑惑的反问,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干了这么多年,第一次听到有人要买他干活工具的。
    确定唐清真是想买这一大堆工具之后,男人沉默了一会儿,直到身边的儿子提醒他,才反应过来,“能换多少粮食?”
    倒锅的工具是他爸传给他的,他们家也算是几代传下来的老手艺,不过他爸那会儿,倒锅这个行业还特别好,每次去村里,都会有一大群人等着倒锅。
    而到他的时候,是一年不如一年,到后来,半天都碰不到一个倒锅的。
    外面卖的锅又便宜又好,相对比之下,倒锅越来越没有优势,只有口口相传的质量还能作为卖点。
    家里人老早就说让他别再干倒锅了,也挣不了几个钱,他就在家附近找个工作,没事的时候才会带着工具继续干倒锅。
    现在大家都没有工作,倒锅好歹是门手艺,他们就想试试看,能不能赚点粮食,事实证明,难,现在家里有废旧铝制品的人太少了,以后还会更少。
    虽然想一直守着家里的手艺,可是现在家里确实困难,如果错过了这一次,下次还不知道能不能挣到粮食,所以一直特别宝贝自己这套工具的男人还是想问问什么价格再说。
    “价格上……五十斤大米怎么样,要是你愿意把这个手艺教会我,价格上还能再涨一些。”
    她站在这看半天了,工艺她倒是看了个七七八八,这种倒锅所有的程序都是直接在所有人的观看下进行的,看起来好像不难的样子。
    不过她还没有真正上手过,里面还有没有其他的诀窍,她也不太确定,所以就想让这人把她教会了再说。
    “五十斤?”男人有些诧异。
    “其实已经不算少了,如果教会我,还能再加二十斤。”
    男人禁闭嘴唇,他不是觉得少,而是觉得很多了,他在这里倒锅,一个锅也不过是两斤的粮食。
    五十斤看起来好像他倒二十五个锅就能挣到,可是这么多天下来,他连十个锅都没倒够,二十五个,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倒够。
    再加上教会之后的二十斤,一共七十斤粮食,够家里三个孩子吃上一个月的了。
    这样家里的情况会好很多,家里种的粮食也能再多长几天,多结点粮食,而且对于他来说,以后真想继续干,他还能自己再凑上一套工具。
    这么一想,男人直接开口答应,生怕答应的晚了,唐清反悔。
    反悔是不可能反悔的,唐清觉得这套工具简直就是为她量身打造的,她之前想要做大的电磁感应探头,但是这个形状,根本没有现成的成品可以让她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