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烈酒家的小相公 第13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为此,他们甚至愿意给读书人一二两银子的购书费,买到就赚到。
    买书的读书人也没想到,他们买个书,居然还赚上钱了!
    别看一二两银子不多,但多跑两趟,那岂不是就能挣个十几二十几两了?!
    一套书钱就挣回来了!
    京都的读书人也不都是榆木脑袋,有那脑子活泛的,当即就抱着新科举书到处推销,帮人代买。
    京都闹事的读书人还以为他们在京城里抵制这么久,又有他们这些读书人相互串通不买,就算有那看热闹好奇的人去买书,也应该不会太多才是。
    结果,他们今日集结了一大帮人准备去看笑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人山人海,拿着钱争前恐后地挤在书局门口买书的人!
    “这都是怎么一回事?”
    “不是说好了谁都不买的吗?”
    “怎么这么多人都去买了?”
    这群闹事读书人看到那大大小小的书局门口围满了形形色色抢着要买书的人,一个个全都傻眼了。
    “哎,我说,你们可别在这里闹事了,快去抢书吧,刚刚书局里的人可是在喊了新科举书马上就要卖完了,下一批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了,再不抢可就没了!”
    有那路过的人看到这群闹事的读书人,好心提醒他们。
    “我们不买,这种粗制滥造,全是广告的书籍,我们坚决不买!”
    这群读书人一开始还很有骨气的在说自己不买。
    可当那好心人举起书本给他们看:“做工如此精美的书籍,你们确定不买?”
    这群闹事的读书人看到那画工精良,做工精致的书籍封面,顿时轻吸了一口气。
    这怎么跟他们想的不一样?
    像这样全是广告的书籍,不应该随便画画,打上广告就好了?这怎么还给上了颜色?还画得这么好?
    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都像是从书的封面上活过来了一样,就算不为里面的内容,为了这书封上如此生动的画,他们也愿意买这样的书籍回去欣赏。
    更何况这书籍还是新科举的书籍,里面的内容很有可能就是他们以后即将要科考的内容啊!
    “这一套十本才三十两银子,读书人还半价,”那好心人见他们都被书的封面给吸引到了,又好心提醒了一句,“你们要是想买的话就快点的吧,估计各大书局的书现在都已经被抢得差不多了!”
    “我们不买。”那为首的读书人再看过这做工精良的广告书籍封面后,还是坚持一口咬定,“别以为书的封面做得好,就可以抵消在书里用诗词歌赋做广告玷污圣贤书的事了。”
    闹事的读书人们可没忘记他们为何而闹事,不就是因为翰林院这次在新科举书里面夹带了用诗词歌赋打的广告么?
    这在书上做广告,书的封面和背面他们都可以忍,唯独这用诗词歌赋在书里面做广告,万万不能忍。
    改革科举不应该是让他们学更有用的知识吗?结果现在让他们学一堆无用的广告?这哪能让他们接受啊?
    好心人见他们还是这般固执己见,摇了摇头,没再劝说什么地走了。
    书籍封面上的广告都做得这么好,书里面的广告能差到哪里去?
    “我们要守住底线,坚决不买!”为首的那个读书人等好心人一走,转过身来跟自己的同伴说道,“若是我们也全部都去买了,那这次翰林院在书里面放广告的事就大获全胜了,有了这一次的甜头,谁知道他们下次还会在书里面夹带什么样的广告?所以我们一定要捍卫到底!”
    话是这样说不错。
    可等这些闹事的读书人回去之后,想到那位好心人拿给他们看的新科举书籍封面,又想到好心人说新科举书一套才三十两银子,读书人还半价时,全都不可遏制的心动了。
    心想。
    十五两银子也不是特别贵,我就偷偷买一套看看,要里面的广告内容写的俗不可耐,他们岂不是更有抨击的力度了!
    于是这些人分开不久后,又全都在各大书店齐聚了。
    “张兄!”
    “王兄!”
    “李兄!”
    “你们都是来买书的吗?”
    “我们就随便看看。”
    “随便看看。”
    这些说好了不买书,却相互在书籍里面后面的读书人们尴尬至极。
    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来买新科举书的,神情淡定地把脸放在其他书上,以此来掩饰自己的窘迫。
    结果还没等他们窘迫多久,那边卖新科举书的小二郎吼了一声:“本店卖光了,还剩最后一套书了,谁要?!”
    “我要!我要!我要!我要!”
    一个身穿蓝袍的读书人嗖地一下钻了出来,把手举得老高,拨开人群就冲到了小二跟前,把银子往他面前一拍:“我要!”
    其他还没有反应过来的读书人,见此人反应如此之快,定睛朝他望了过去,不看还好,一看不得了,这不正是再三叮嘱他们不要买新科举书的领头人嘛!
    “苟兄!”
    “你不是说我们要守住底线,坚决不买么!”
    “那你买这新科举书作甚?!”
    一群曾经在一起闹过事的读书人,看到他这一行为都愤愤不平,感情他让他们别买,是为了好让他自己他偷偷买?
    “我就买来看看!”这位苟姓读书人也没有想到他偷偷来买书,居然能够碰到其他和他一起闹过事的读书人,当场尴尬的无地自容,“看看这书里的广告是不是和我们想的那般粗制滥造!”
    他这话说得很冠冕堂皇,虽然其他的读书人也是这样想的,可他们还一把将把他给拦住了。
    就这么一套书了!凭什么他买得,他们买不得!
    “兄弟们,抢!”
    要不是他让他们坚决不买,也不至于这书都卖光了,他们才来买。
    想到其他早买的读书人不仅有了新科举书,还赚得盆满钵满,而他们居然连书都买不着,一群闹事的读书人为了这最后一套科举书,狗脑子都快打出来了。
    尤其是这位苟姓读书人,书被人抢走了,还被揍了一顿不说,最后走的时候,不知道谁还坏心眼踩了他一脚,差点把他腿给踩瘸。
    “棺晦在人不在孝!”
    “昌南鼠药太绝也!”
    “多吃饭多做贡献!”
    “写得太好了!”
    “这哪里是广告!”
    “这分明就是文学宝藏!”
    京都闹事的读书人在为这最后一本新科举书而大打出手的时候,那买到书的读书人回去之后,又细细把书里有关于昌南的广告都给读了一遍。
    看过诗广的读书人们都被这些文采斐然而又具有深刻意义的诗广所折服,纷纷给昌南的商人们当起了自来水,在各大街头宣传他们商品。
    这样好的诗,这样好的广告,应该让更多的人熟知!
    他们要告诉全天下的读书人,原来诗词歌赋不仅仅可以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还可以用来帮助百姓打广告,用来拓展老百姓的商路。
    “我们买!我们买!”
    原本不少人看过科举书的画广后就对昌南的商品极为感兴趣,愿意去购买昌南的商品。
    现在,那些读不懂诗词歌赋的普通百姓听了这些读书人的宣传,都知道,买棺买诚到昌南,昌南鼠药太绝也,想要庄稼好昌南夜香少不了。
    一夜之间,昌南商会的各大商品在京都售罄一空,他们也不管昌南商会里卖的是什么东西了,反正买东西买昌南的就是了。
    连老鼠药都给买得干干净净,吓得卖老鼠药的掌柜连连叮嘱回去之后可千万别误食了!
    就连那一开始对苏济安投了十万两银子颇为不赞同,希望苏济安能够早日抽身的顾如灼,在看到济安医馆这两日在京都的火爆生意后,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如何?”苏济安给他倒了杯水,问道。
    “太不可思议了!”顾如灼端着水杯的手都在抖,“没想到翰林院的诗广威力如此之大,苏兄,你家医馆这次可要扶摇直上了!”
    这书籍还只是在京都发行就让他们医馆生意好成这样,这要是推行到全国,那济安医馆岂不是天下闻名了!
    “多亏了韶大人的文章。”苏济安想到那本刊印在新科举书里的《济安医馆》一文,不得不佩服韶雪风的文学底蕴,“要不是他把我们济安医馆的药剂写得好,我们济安医馆生意也不可能如此旺盛。”
    谁能想到一篇直接以医馆为题的文章,包括了家国天下,现在人们一提到医馆,就会想到济安医馆,这家具有国家情怀的医馆。
    说到韶雪风的文章,顾如灼是彻底没话说了,实在是写得太好了,不说放在现在可以供读书人学习,就说放在千百年后那也是能让读书人奉为经典的佳作啊!
    苏济安这十万两银子花得简直太值了!
    想想,多少人大把的银子砸下去,连个水花都看不到,而苏济安仅仅只是砸了十万两,就砸了个名扬天下,流芳百世的机会出来。
    想到自己曾经差点就让苏济安放弃这个让他们医馆名传天下的机会,顾如灼羞愧得脸都烫红了!
    幸好,苏济安当初没有听自己的,坚持相信了翰林院,不然苏济安现在恐怕就和自己撕破了脸皮。
    他们在讨论韶雪风文章的时候,那些为了抢书而打架,打得鼻青脸肿的闹事读书人们,也三五个吸着气凑在一起看翰林院写的诗广。
    在看到那棺材、老鼠药、医馆、布匹等等的广告之后,他们除了被那字里行间表达出来的寓意等震惊之外,其实心里已经认命,是他们短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翰林院都给想成市侩之地,以为他们拿了广告钱,随便在书里夹塞些广告敷衍了事,不拿他们这些学子当人看。
    但在看到那篇以粪为题的赋时,这些闹了好几个月的学子,顿时都像是被人狠狠地扇了一把章,愣子原地久久地回不过神来。
    “呜呜呜呜呜呜呜。”
    “我们竟然连粪都不如!”
    “我们简直枉为读书人!”
    在场的人都是读书人,如何看不出这篇赋里对他们的明嘲暗讽,若是新科举书没有在京都推行得这么旺盛,若是前面的文章都做得普普通通,他们看到这篇赋,还觉得不以为然。
    可这一切的事实,再加上这篇赋的威力,所有的读书人都觉得自己被人按在地上摩擦了。
    亏他们还洋洋得意,以为自己在京都闹出了这么大的事,翰林院会后退一步,不在书上放广告了。
    实际上翰林院就把他们当一个屁看,放过了就过了,连点波澜都没有给他们留下。
    甚至连他们抨击翰林院人的那些文章,在翰林院官员看来,是连粪都不如的毫无影响的东西。
    一众读书人想到曾经昌南商人要他们回去多吃点饭再出来抨击人,那会儿他们还听不懂人家的意思。
    现在看到这篇文章后,一个个原本就肿胀不已的脸,全都憋得青青紫紫,既难看又难堪。
    难堪过后,这群读书人也积极在弥补自己的过错了,他们不顾自己鼻青脸肿的形象,也跟其他老实的读书人一样,加入了为昌南而宣传的自来水中去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