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夏文圣 第28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永盛大帝望着火烛不知在思考什么,过了一会,他的声音响起。
    “魏闲。”
    “着刑部与镇府司,秘密监督孔家,再让魏王时刻关注匈奴国,让探子不惜一切代价,递交情报。”
    “还有,让礼部好好关注近日大夏文人,但凡有辱骂朕外甥者,一律警告,若有人带头闹事者,但羁押悬灯司。”
    永盛大帝缓缓开口。
    布置这些事情下去。
    “奴婢遵旨。”
    魏闲开口,接下旨意。
    紧接着继续开口。
    “陛下,有探子来报,除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外,其余四位尚书聚集于相府。”
    魏闲继续开口,缓缓说道。
    “是走正门吗?”
    永盛大帝平静问道。
    “回陛下,是正门而入。”
    魏闲回答。
    “随他们去。”
    得知是从正门入,永盛大帝没有多说什么,让他们自行去吧。
    而此时此刻。
    大夏京都,相府内,六七人正在堂内落座。
    吏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还有刑部尚书,还有两位大儒,齐齐聚集相府当中。
    此时此刻,随着李善的身影出现,六人齐齐站起身来。
    “见过相爷。”
    六人开口,纷纷拱手。
    “诸位。”
    “深夜来访,应当是为匈奴之事而来吧?”
    李善开口,紧接着落座下来,如此问道。
    当下六人也纷纷落座,点了点头。
    “相爷。”
    “顾锦年诗成千古,削匈奴国运,陛下更是在盛会之上,如此偏袒顾锦年,打压儒臣,老夫觉得陛下这是在立威,为了发兵匈奴国立下其威。”
    “不知相爷是否也有此意?”
    杨开的声音第一时间响起。
    今日之事,他看在眼里,孔家的确有失风范,但这些不算什么,无非就是孩童争吵。
    而且千古诗词也好,千古经义也罢。
    这些东西,与他们无关。
    在其职,谋其位。
    他们要做的事情,是如何坐稳自己这个位置,如何稳固自己的利益。
    而不是在乎顾家与孔家两个晚辈吵架,这些算得了什么?
    “本相不知。”
    “但杨大人这般言论,倒也不是不可能。”
    “陛下励精图治,如今大夏王朝也休养了些日子,陛下有好战之心倒也正常。”
    “不过,诸位觉得,眼下能否开战?”
    李善开口,询问着众人。
    “不能。”
    “大夏国库,不足以维持战争,尤其是北击匈奴,夺回十二城,不一定是件好事,夺不回十二城,麻烦更大。”
    “匈奴铁骑,可不是吃素,又在草原作战,更加耗时耗力耗财,若陛下当真有意北击匈奴,老夫绝不答应。”
    户部尚书何言开口。
    打仗这种事情他是最不喜欢的,一打仗钱就跟流水一般消失,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大夏王朝银子还算是有,可对于这么大的一个王朝来说,每一分钱他都希望花在刀刃上。
    促进贸易增长他愿意花钱。
    加强农业生产他愿意花钱。
    可要是打仗或者是修缮宫殿等等,他都不愿意答应。
    纯粹没必要啊,银子这东西,花一文少一文,不当这个冤大头。
    何言所说,众人纷纷点了点头。
    “如今,大夏王朝还处于休养状态,当初闹的太大,耗费多少银子不说,主要是陛下册封了不少王侯将相。”
    “再加上那些各地镇守的王爷,明明收税扣银也就算了,还年年喊穷,让朝廷拨款,养了一批闲人。”
    “大夏王朝的银子,全部流给这帮皇亲之中,倘若一但打仗,国库银两,不出一年必会耗空。”
    “江宁郡水灾还未彻底平稳,国库时刻要准备钱财银两补救,倘若大夏又发生这种情况,那就是天大的麻烦。”
    “不可征战啊。”
    杨开出言,他细细算了算,完全站在何言这方阵营。
    “不止如此,老夫从去年开始,便一直向陛下提起关于官员俸禄之事,开元年间,百官俸禄极少。”
    “如今永盛年间,百官俸禄竟还是按照前朝标准而来,如此下去,必滋养无数贪官污吏。”
    “与其花银打仗,倒不如提高百官俸禄,从而有效为民造福,长久之下,必定获十倍回报。”
    胡庸也跟着开口,他拒绝打仗,更希望的是,提高百官俸禄。
    的确。
    太祖时期,百官俸禄极低,如今到了永盛这一年,俸禄也只是增长了十之二三。
    大夏官员那里扛得住?他们还好,最起码能到这个地位,不缺口饭吃,各地一些大官也不差,有养廉银在,倒也不缺。
    只是那些寻常官员就苦了,他们可没有什么养廉银,每个月俸禄三两左右,好一点的五两银子。
    这不是逼着这些官吏贪污吗?
    所以提高官吏俸禄,也算是一件大事。
    “官员俸禄之事,还是要慎重考虑。”
    “不过,与其拿去打仗,老夫宁可提升官员俸禄。”
    何言开口,他其实不太同意,毕竟这官员俸禄一但提高了,那就不是一件小事,年年月月都要有,还不能降。
    这笔开支可不小。
    大夏王朝,底层官员不少,抛开一些不在范围内的,譬如说牢狱这种官员,完全就不需要朝廷来管,当地府衙会自行处理。
    而需要增银的官吏,可是一笔天文数字,至少要占据大夏王朝四分之一的税收,甚至只多不少。
    毕竟一旦增加俸禄,谁不心动?有钱都心动,反正朝廷的银子,不要白不要。
    几人言论,说来说去无非意见很简单。
    不想打仗。
    李善算是听明白了。
    “行了。”
    “诸位,本相也听明白了,既然都不愿意打仗,那就好好劝阻陛下。”
    “想来陛下也能明白我等苦心。”
    “时辰不早了,诸位歇息吧。”
    “胡大人,本相有些事情,要与你洽谈。”
    李善开口,倒也直接,既然大家都不愿意,那我也跟着大家一起走。
    不过他临走时,特意让胡庸留下。
    “相爷早些歇息,我等告退。”
    几人没有啰嗦,纷纷起身,留下胡庸做什么,他们不知道,但与他们无关。
    等众人走后。
    房内。
    李善从怀中取出一份折子。
    “胡尚书,大夏诗会结束,京察就要开始了,老夫也有些门生,时常传来一些话语。”
    “这名单之上的人,多多少少有些问题,胡尚书要严查一二,倘若当真有问题,不可放过,若没有问题,也不能冤枉好人。”
    李善缓缓出声。
    而胡庸接过折子,但眼神没有任何一丝怪异,而是一脸严肃道。
    “下官明白,请相爷放心,下官必定好好严查,若当真有不良之事,也必然严查到底。”
    胡庸缓缓出声,而后将折子打开,密密麻麻有数百个名字,来自大夏各地郡府。
    官职都不大,但都是正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