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古代长兄日常 第10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拖延时间,交给我。”林屿早就有了法子。
    等足三天,又是那个园子,也还是以前几个人,两边人待了两个时辰,却没有达成一致,不欢而散。
    散场后,袁三带着满脸的笑出屋子,等到四下无人的地方,却骤然变色冷淡,很是不高兴。
    真是个乡下泥腿子,贪心不足,平时卖一百多文的蜂蜜,居然好意思喊出二百文的收购价,贪婪的要命。
    人心不足,早晚翻船。不过这种蠢蛋也最好利用,只要挑动他的贪欲,再磨一磨,未必不能成事。
    想到这里袁三又重新挂上笑意,走出园子。
    第一百四十一章
    可后续的事情就出乎了袁三的意料, 对方咬死了价格不松口,坚持就是要二百文。
    虽然这钱也不是拿不出来,但是袁三就是本能的不想给, 说涨价就涨价,他袁三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亏?如果传扬出去,还怎么在生意场上混?
    两头的人踩着各自的底线,一点点的拉锯和争执, 却始终没有办法达成一致, 对方的少年十分贪婪,大言不惭的说, 就是知道物以稀为贵他才要了这个价格,如果谈不拢的话那就一拍两散。
    “好吧,生意先谈到这里,等以后再说。”袁三做出无奈的表情,“林老板先冷静一下。”
    对方不答话。
    袁三走出园子后,一声冷哼, 切, 之前是他想岔, 如果东西卖不出去一直放在仓库里,着急的是对方,他只要做出不急不慌的姿态就足够了。
    袁三决定把对方冷一冷, 让他看清现在的形势, 结果一冷就是七八天, 对方也好像很沉得住气, 竟然一点动作都没有。
    可是只要握住了销售渠道, 袁三就等于立于不败之地。
    时间又过了几天, 即使库房里的蜂蜜卖的再慢, 也还是逐渐销售空了,店铺挂上了售罄的牌子。
    这时,有两辆低调的马车行驶在长华县县城的街道上。看着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热热闹闹的商铺,一切都是一副国泰民安的景象。
    而且这里还是最热闹的商业街,各种商品都是应有尽有的,想买什么东西都很方便。
    这么一片的商业街里,其中有一间铺子就相当的热闹,好像是在做什么活动,围了一堆一堆的人,挤的是水泄不通。
    马车停留在一个巷子的侧面,刚刚好能够看清店铺的情况,只见到一群又一群的人正在排队购买什么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旦抢到了还笑呵呵的,跟旁边的人大声谈论着:“哈哈我抢到了!竟然才只要一百文!太便宜了!”
    “对对对,别的店铺都要一百多,这家也太便宜了!”
    在抢购的背景音之中,店员的招呼也传了出来:“这次的货品只有这么一批,因为数量稀少,咱们的掌柜才拿出来当做回馈街坊邻里,也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照,谢谢大家!”
    店员如此的客气,剩下的客人也笑了起来,“还是老板的东西好,还肯让我们提前尝一尝,尝过好了不都是要买吗?”
    原来在店铺的外面,还另外摆了几张简单的桌子,有人提前的冲好了蜂蜜水,还加了几片薄荷叶,又甜又清凉,除此之外,店员还教他们怎么去冲泡味道更好,每买一小罐的蜂蜜还要赠送一小包的干花或者薄荷叶,服务的这么周到,哪个顾客不心动?
    所以提前准备的五百罐蜂蜜,还没等到中午呢,就被所有人抢购一空,一点都没剩下,没买到的人还团团围住,询问下次进货是什么时候。
    马车里的男人听了个全程,他须发皆白,看起来年龄不轻,但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伸手捋了一捋自己的胡须,很是高兴的赞扬说:“白县令,做的不错啊!”
    车内的另外男人赫然就是白县令,他眼中闪过高兴,又极力控制住,恭恭敬敬的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爱护民众本来就是父母官的职责,给他们提供一个好的出路,是下官该做的事情。”
    “但你不仅仅是这话记在心里,更是落在了实处,想办法改进他们的生活,很好,很好。”老人继续说:“接下去又要去哪儿?”
    “其余的几个县城,跟长华县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要说该看的,还是得去下河村里。”白县令想起之前林屿给他规划的行程路线,立刻让人再赶回下河村里。
    毫不意外的,下河村的景色也让夏知州十分满意,不仅仅是风景美,还传出很大的名声,他就是在州城里也听说过。
    “原来那些文人墨客们,最近议论纷纷的花海竟然是在这里啊!倒是让我吃了一惊。”夏知州说,赞赏的瞧着眼前的一切。
    “花海?”
    夏知州解释着,自从上次沈东篱带来几个朋友过来开过宴会后,当时有人作诗有人作画,统统都留下作品,他们回了州城对当时的作品十分满意,当然要大加宣传,一方面是因为“人无我有”的优越感,一方面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才华。
    但是下河村“花海”搭上了热度的顺风车,在翠州城内出了大风头,人人都很好奇,想要近前一观,之所以暂时还没人来,只是因为沈东篱保密,也要求别人保密。
    沈东篱是不晓得老先生到底走没走,担心坏了他的事,这才不说的,也算是歪打正着。
    自己治下出了这样的“网红打卡景点”,白县令也与有荣焉,面上有光。
    他谦虚了两句,然后就让下河村的王村长出来回话。
    王村长一看到两个顶头的父母官,只觉得一股威势扑面而来,腿肚子都在抽筋,嘴都不知道该怎么张开,怎么回话。
    好在这事林屿早就教过他,那些阿谀奉承的话可以先省省,用切实的数据来说服面前的人。他写好了稿子,让王村长背过,他背着背着,语句就逐渐流畅起来。
    “下河村一共有五十四户人家,人丁一共二百七十八人,人均耕地面积是一亩三分,忙活一年之后,差不多也就是能省下二两银子的结余,娶亲生子亲戚来往盖房子都靠这点钱来支应。而现在呢,开春的时候会忙,只要播种后每天抽出一个时辰去松土浇水就够了,甚至连老人,小孩都能帮忙干,顺带手的功夫,但是,平均每一户都增加收入,最低的四两,最高的十一两...赋税也能及时上缴了,生活也改善了...”王村长越说越是高兴,嘴角都要咧到后脑勺去了。
    他发自内心的高兴,夏知州当然看得出来不假,甚至周围村民的那种奋发向上的态度也能看出来,走路都是带风的,随便夏知州怎么瞧,都不像是做过假。
    夏知州微微颔首,心里的满意又增加。
    白县令乘胜追击,又引着夏知州去林家村看,刚一进村里,就发现村内到处都在敲敲打打,一刻不歇。
    “这又是在干什么呢?”
    “盖房子呢!大家都在盖新房子,打算改进居住条件。”白县令先带着人绕路去看了在河湾边的两座作坊,里面进出的客商货郎还有妇人络绎不绝。
    整体看了,剩下的就是细节,白县令又把人引到一座低矮的草屋,里面躺着一个瘸腿的中年男人。
    照顾残疾家人的难度,只需要稍微想一想就明白,所以残疾的人往往活不长,并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沮丧,绝望,被生活彻底击溃。
    但院子里的男人至少看起来整洁,干净,脸上还要肉,晒了一会儿太阳,屋里走出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把人扶到屋檐下。
    白县令低声说道:“这户人家挺惨的,顶梁柱的男人从前去山上砍柴,不小心跌下来摔断了腿,连腰都出问题,根本不能久站,一家子剩下的都是孩子,差点就被饿死了。也就是靠着吃百家饭,一人施舍一点,才拖了两年。”
    再看他们住的草屋子,不仅窄小还简陋,屋顶修补过很多次,水缸缺了一个口,至于衣裳更是补丁累补丁的,可怜见的。
    一家子小的小残的残,又该怎么活下去?就算夏知州知道世事无常,还是忍不住心里发酸。
    不论看多少次,还是很难受,其余的随从也是,甚至还有人偷偷的擦泪。
    接下来,白县令话锋一转,“但是后来,他家的大闺女曼娘给自己找了一条出路,去绢花作坊里开始做手工,每个月都有月钱不说,还能就近照顾家人,只要遗憾就能回去,那姑娘也勤奋肯干,脑子灵活,一直都在费心的研究精进技术,现在每个月都能赚到五两的月例,年底了还有分红,一个人工作就足够养活一家子!”
    他又指了指旁边,“这不,干了几年,也攒了一笔钱,现在都打算重新盖新房子了!”
    原来旁边乱糟糟的地方,是地基?众人眼神转到旁边,果然,已经有人挖了一尺多深的地基,旁边还堆了好多的砖瓦。
    他们面前好像出现一个穷苦的小姑娘,被生活的重担压低了脊梁,苦苦的挣扎着,后来终于抓住了一块浮木,慢慢的从水里爬了上来。
    作者有话说:
    吹吹彩虹屁~
    第一百四十二章
    白县令讲的故事, 让夏知州感动不已,看到善有善报总是让人高兴的。
    虽然夏知州的脸上不动声色,但是周身的气息缓和了, 说话也和缓不少。他们又陆陆续续的走了好几个地方,直到最后夏知州心满意足的离开。
    等把人送走了,白县令激动的差点蹦起来,临走前, 夏知州满意的态度, 还有放在他肩膀上,语重心长的一句好好看, 都让白县令看到希望的曙光。
    以现在的优势来说,他甩来那些同僚们好长一截,以后能够升迁的可能性也是最高的。
    顺便还摆了那个竞争对手一道。
    白县令的人脉自然要广些,他在背后稍微一打听,得到的消息更多。原来那个隔壁县城的县令,私底下打听到了, 长兴县这边正在轰轰烈烈的开铺子组织村民种花, 本来隔壁县令是抱着看热闹的心, 瞧他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效果不好就看笑话,效果好就照搬。
    反正原样复制又没有风险还能捡便宜。
    这是没想到,对方做的这么成功, 创下的名声这么大。眼看着就要落败, 自然就冒出一些小花招来。
    等袁三把全部的蜂蜜收购回来, 再在合约上动一动手脚, 拖一拖借款, 或者说蜂蜜里有什么毛病, 总之就是要闹的长兴蜂蜜这一块名声扫地, 再也支棱不起来。
    于是白县令跟林屿结合了现有的情报,一边拖着袁三,一边找人吹风,让夏知州产生好奇心,过来亲自见证。先入为主,只要夏知州亲自瞧过看过,后面的人再说什么坏话,也能让夏知州多掂量掂量。
    “这就叫釜底抽薪,任由他有千百个诡计,我只需要抓住最核心的矛盾即可。”林屿摇着扇子,气定神闲。
    反正最终目的是让夏知州看到成果,为什么不早点展示呢?
    林屿去找了何货郎,跟何货郎一拍即合,就在何货郎的铺子外面搞了一个这样的活动,并且不止长华县,其余的县城也跟上,大家一起分一分,根本就没剩下。
    而且这个铺子--下河村--林家村的巡查顺序也是他定的,用一个起--伏--起的顺序展示的全面,也让夏知州不会因为对比而产生落差。
    结果跟他预料的差不多,夏知州很满意。
    白县令现在也很高兴,顺利解决危机还拉踩了一把同僚,让自己更加稳定,这其中要说功劳最大的,非林屿莫属。
    这么大的功劳,如果换成是以前,白县令妥妥的把人安置在他的幕僚团里,做一个军师智囊,以后一起步上青云路,管他什么出身什么资历,这种好使的脑子难道不比家世强上个几百倍?
    但是...白县令转为遗憾,这么一块璞玉在他还没来得及收入怀中时,被那位老先生看上,他就是长了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去抢,只能干看着眼馋。
    白县令于是开始思考这事该怎么圆满解决,毕竟有功劳不嘉奖,跟着他的人也会离心。
    林屿还不知道白县令脑袋里转什么主意,解决了蜂蜜销路问题,他总算能够躺平休息几天。
    也不知道袁三那边,什么时候才能发现呢?
    很快林屿就知道了,后续的反应,袁大头当做笑话一样说出来的:“这次袁三可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亏大了!”
    错过生意后袁三没有当一回事,闲闲的等着林屿反悔过来,他好再压价,狠狠的赚一笔,结果等来等于没等到林屿来,反而被自家的县令狠狠的骂了一顿,骂的是狗血淋头。
    隔壁县令一口气憋在心里没地发泄,只能逮住袁三出气,因为夏知州发了一通公文,大力赞扬长兴县的政绩。这时发这种文书,白县令基本就是稳了。
    隔壁县令只能收回自己的试探,不敢轻易出手,但是心里憋屈只能找袁三撒气。
    紧接着,长华县开始流传起谣言,说是袁三的商场快要倒闭了,所以最近一直缺货,就是他们在清仓。谣言四起中,袁三接连损失好几桩生意,更加坐实这种谣言。
    林屿看袁大头这么高兴的样子,觉得多半袁大头在里头煽风点火,出了不少力。
    袁大头也光棍,承认了:“跟我关系也不大,袁三做生意一直不厚道,仗着自己的关系,对于那些小商户拖货款拖得不行,闹出好几回事情。”
    所以一看袁三露出颓势,立刻有人顺势开咬,有人动手被人就拥了上去,想要出从前的气。
    估摸着袁三这次要跌个大跟头。
    不过都是后话了。
    林屿在家歇了两天,正要说出门时,下河村的养蜂人主动过来找他。
    养蜂人就是上次林屿专门找过的那个,这人沉默寡言但是技术着实不错,算是技术性人才。
    他是陈叔举荐的,大概陈叔跟他说过什么,特意过来套近乎。只是技术不太熟练,僵硬的很。
    他递了一盒蜂王浆,结结巴巴的说,是特意摘了给林屿送来的。
    林屿知道蜂王浆很难采集,而且产量低营养价值高,很多人都乐意出高价来买,拿来送礼正合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