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67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说的这样露骨,庞老板想假装听不见都不行。
    本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原则,庞老板还是决定松松手指头,主动提议:“那行,咱们一块儿投资开矿。”
    嘿!这可是她自己主动送上门的。开矿更加是个无底洞。到时候别说他坑她的钱啊。
    卢振军先微笑:“那行啊,择日不如撞日,今天你就带我们去看看你选中的矿山,也让我们长长见识。”
    庞老板在心里琢磨了一回,感觉自己没啥好怕的。山海公司也是自己找过来的,到时候亏钱可跟他没关系。
    他点头痛快答应:“行啊,吃饱了就走吧,赞比亚可是靠铜过日子的。”
    他生怕中肯集团的韩副总还会拉着人,放下筷子就催促大家快点走。
    韩副总只好送人出去,看他们上车了还强调:“周老板,曹老板,赞比亚的商业很发达,搞农业,搞农产品深加工,很有发展前景的。”
    回应他的是迫不及待离开的车,要喷出来的黑雾。
    庞老板喋喋不休:“搞农业,搞个屁农业,这辈子还没种够地呀在国内还没种够地呀。”
    他当年被他爹牵累,下放去干农活,是他一辈子的耻辱,一辈子的痛。他死都不要跟农业扯上一个字的关系。
    周秋萍等人就眼观鼻鼻观心,啥话都不提,只看着车外的风景赞叹不已。
    这里真的很美,浓烈的美,饱满的美,毫无保留的美。
    到了矿区,庞老板还在跟人打招呼呢,其他人已经饶有兴致地围着打井的人打听这是在干什么。
    原来是因为炼铜需要大量的水,而赞比亚雨季和旱季分明,矿场需要打井来满足用水需要。
    这活需要的技术含量高,还需要不少设备,赞比亚人自己搞不定,都是请西方打井公司来做。
    好在眼下的赞比亚,西方公司是铜矿投资的大头,倒也方便。
    卢振军用他的散装英语跟人家打听,打一口这样的井要多少钱?
    对方看了他一眼,以为他是潜在的客户:“1万美金,我们都是1万美金。”
    卢振军点头,表示他知道了。
    带到庞老板打完招呼过来,准备带他们进去看时,卢振军就拍拍他的肩膀,真心实意地感谢他:“谢谢你呀,又给我们介绍了个生意。”
    庞老板满头雾水,铜矿还没看呢,啥生意呀?
    卢振军笑着指前面打井的地方:“这个买卖可以做,我们也能打井。”
    1万美金一口井,哎哟,打劫呢。放在他们手上,全部开支放在一起也能控制在2,000美金以内,就是狮子大开口,翻个三倍价格,6000美金,那也有绝对的竞争力。
    倒不是说人家西方公司黑心,而是劳动力成本不一样。
    打个井,放在中国公司最多两辆工程车就能解决战斗。这些人要出三辆。他们还要装着冰箱这些生活设备的生活车。中国工人这些都省了。大家宁可辛苦点,赶紧把活干完,好去接下一单挣更多的钱。
    哪有那么多讲究?
    庞老板听得目瞪口呆,隐约怀疑自己这一趟过来是真的为了当掮客,专门给人介绍生意来了。
    作者有话说:
    第522章 庞老板被抓了
    庞老板本以为卢振军打算在赞比亚打井挣钱已经够够的了, 结果接下来的事情发展更加让他碎裂三观。
    他们还计划在赞比亚建水泥厂,理由都是现成的,既然要盖商贸城, 砖头水泥肯定少不了。可整个赞比亚现在全国只有两条水泥生产线, 产能严重不足,想要货都得提前半个月付货款。
    庞老板嘴巴张了又张, 又不能说商贸城就是个幌子, 他根本就没打算让他们盖起来。
    他只好悻悻道:“你以为就你们知道这里缺水泥呀?矿上的人不晓得吗?他们为什么不生产水泥?利润小还费事。赞比亚人笨的很,除了会挖矿,他们还会干什么?当初来修铁路的时候,为什么从国内派这么多工人?就是因为他们太笨了,啥都不会,一个人干活要三个人给他返工。”
    不是他搞种族歧视他夸张, 知道这儿的老黑有多笨吗?掰手指头数都不会计算。
    路边摆摊卖水果的小贩, 别说乘除, 连加减法都不会。他们把水果摆成一摊一摊的,你要买两摊的话, 那必须得分两次付钱, 否则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把两边的价格加在一起。
    笨成这样, 还发展个屁工业啊。
    再说烧水泥不要技术吗?以为砸钱办水泥厂就能把厂子给建起来,简直是笑话。
    周秋萍却胸有成竹:“技术人员不是问题,可以从俄罗斯找。”
    前苏联是世界第二大水泥出口国, 水泥工业在国际上都是名列前茅。只是因为现在俄罗斯忙着卖家当,谁也没精力搞基础建设, 水泥厂的处境也很艰难。
    之前周秋萍漫天洒卢布的时候, 跟他们打过交道, 厂里的工程师都忧心忡忡, 不知道该怎样用不断贬值的工资养活一家人。
    她慢条斯理地分析:“俄罗斯太冷了,他们很喜欢到暖和的地方度假。赞比亚比起其他热带地区,气候算凉爽,气温差不多在15度到33度之间,条件还可以。他们应该愿意过来打工。”
    庞老板立刻怼回头:“因为老毛子要工资低啊,比咱们国内高。而且你让人跑这么远的地方,肯定要给人两三倍的工资。你一个水泥厂想做大规模,起码得上百号工人吧。你把这么多人搬过来,得花多少钱?到时候还能赚几个钱?”
    最近周秋萍对他特和气,还耐着性子解释:“就是找工程师过来指导而已,其他工人我们就在本地找。”
    庞老板都要咆哮了:“你们一个个是听不懂人话还是怎么回事?这边人笨的要死,长得像猩猩,脑子也像猩猩,招他们当工人,你们是自找麻烦。”
    卢振军却拉下了脸,严肃的很:“当年人家也骂我们是猪尾巴,黄皮-猴子,又蠢又笨,是落后的人种。”
    庞老板被他噎得吃不消,赶紧喊停:“行行行,你接着搞输出吧,我看你最好把家底都给掏空了。”
    真是大写的神经病,人家要怎么发展关你屁事。
    如果说缺东西,赞比亚什么不缺?一个就业人口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在铜矿工作的国家,没工业也没农业,商业基本都是进口商品。
    这种地方,倒卖一票走人就好。搞成他们这样,简直就是大写的毛病。
    厉害啊,还找老毛子过来搞事。光一个水泥厂怎么够?干脆把整个苏维埃都搬过来,再造一面红旗得了。
    他激动得唾沫横飞,周秋萍却满怀怜悯地看着他,语气微妙:“不用这么麻烦,赞比亚也没这个工业基础。最适合它的其实是五-小工业。”
    这个词除了曹敏莉苏珊他们之外,其他人都特别耳熟,指的是小钢铁、小煤炭、小机械、小化肥、小水电这些企业。50年代就开始搞,70年代最红火,改革开放之后,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式式发展。
    因为它们对环境影响很大,加上门槛忒低,竞争压力非常大,所以这几年国内都不稀罕搞了。
    但有一说一,这种模式在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的地区确实能够迅速提升工业规模,从而极大地满足人民生活需求。
    除此之外,产能过剩的轻工业也可以往这边转移。毕竟它们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
    而且在这边生产,不仅可以打破进口限额的配置,出口到欧美国家,还不用担心出口配额的事,其实很可以搞一搞。
    庞老板听的耳朵都疼的时候,周秋萍又刷的拿出一张纸,上面列了可以弄过来的工厂名单。
    东方贸易有很多合作工厂,其中约1/4~1/3的企业,贸易公司入了股,算是合资企业。找他们过来发展,可能性比较大。
    庞老板咬牙切齿,开始泼冷水:“哪个疯了跑到这个鬼地方来。”
    比方说他本人,如果不是冲着她的钱,打死他都不会过来挨蚊子叮。
    周秋萍却像是不明白他的未尽之意,居然一本正经地强调:“会来的,愿意来的,现在都流行出国。”
    别看现在非洲等于穷破烂,但对国人的吸引力同样不小。国内太卷了,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跟不上大批富余劳动力的井喷速度,不自己出去找饭吃,涌进大城市也是被贴上盲流的标签。
    要说胆子大,肆无忌惮敢拼搏,乡镇企业家绝对是佼佼者。因为当初他们就是那波把脑袋挂在腰上搞企业的人啊。
    只要有钱赚,别说非洲了,就是南极洲他们都能跑去给企鹅洗澡。
    庞老板扭过头,已经不想再跟他们讲话了。
    他在心中100次默念,全看在钱的份上。
    商贸城的合同已经签了,是东方集团和赞比亚政府签的。他特地从头盯到尾,确定和山海集团没关系。
    只要保证这一点,后续盖商贸城,他就有的是机会在里面做文章。
    一想到那么多花花绿绿的美钞,庞老板的笑容都真诚许多,还主动询问:“有我能帮上忙的地方吗?”
    结果周秋萍一点不跟他客气:“那正好,你帮忙找找看,这些地方哪儿适合盖超市。”
    他们的计划是要么不搞,要么就搞大的,工农商业都发展。以商贸城为依托,小超市为终端,发展零售业。
    现在商贸城已经定下位置了,超市也该上马。
    庞老板刚想破口大骂,你当老子是谁,还要给你们跑腿?
    但他转念一想,他经手的事情越多,他在里面做文章的机会也越多,所以他捏着鼻子也就去了。
    然而让庞老板崩溃的是,他辛辛苦苦忙了一圈,好不容易拿着报告可以回来交差,就正好碰上了周秋萍,还有曹敏莉和中垦集团签约。
    妈了个巴子,他在外面奔波的时候。姓韩的这个小老头居然勾着两个富婆看了5块地盘,加在一起足足16,000公顷,要全面搞农业。
    其中三块地是周秋萍要的,专门种玉米和小麦。前者是赞比亚老百姓主要的粮食选择,吃不完的部分可以做饲料养鸡。后者作为国际粮食市场重要物资,从来不愁出口。
    曹敏莉要了两个农场,唯一的要求是种棉花。其他时间段,农场想怎么搞是中垦自己的事。
    她们的合作方式特别简单粗暴,她们负责掏钱,中垦出人出力,到时候利润大家五五分成。
    顺带着,她们顺带着还给卢振军在筹备的钻井队送了个订单。赞比亚雨旱季分明,农业基础灌溉设施等于没有。既然要开地种庄稼,那必须得打井挖水渠,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好。
    他们在这里干得热火朝天,跑回来的庞老板快要气歪嘴了。
    tmd,眼睛珠子稍微错开一点,到嘴的鸭子都要飞了。
    喂喂喂,谁准你这么大手大脚花钱的,那都是我要投到油田里的钱啊。
    他一肚子火没办法直接说出来,四五十岁的人了,愣是气得自己鼻子上冒出了火疖子,嘴里还起了个大燎泡,说话都痛得发疯。
    就这样,他还要阴阳怪气:“好厉害哦,周老板,你还一天天哭穷。”
    周秋萍姿态坦荡荡:“这不是莫斯科的卢布又跌了吗?该把钱取出来了。”
    庞老板瞬间跟打了鸡血似的,差点没望天流泪。妈了个巴子,他从年前忙活到现在,不就是冲着这个来的吗?
    他赶紧催促人:“那你动作快点,我跟你说老毛子是不要脸的,尤其是那个酒鬼。到时候他一个命令下来,直接把你在银行的美金给没收了,你哭都没地方哭去。”
    周秋萍皮笑肉不笑,连连附和:“对呀,对呀,回头他把你油田给收了,你也找不到地方说理去。你还不如去匈牙利买买买呢,人家现在清仓大甩卖。”
    庞老板却不搭理她,心道你以为我傻呀?我管莫斯科政府收还是不收油田,只要我能把油田弄到手,转手卖给国企不就结了。
    为啥这回不卖给美国人了,嘿,而不是因为美国人狡猾,关键时候做事还比不上国企快嘛。
    这大家各有各的算盘,坐飞机离开赞比亚时,还来一团和气。
    只是到了飞机快抵达海城的时候,周秋萍和卢振军商量着赶紧把合同签了,盖商贸城的事儿,东方集团要全权委托给山海建筑公司。
    还在美滋滋畅想未来的庞老板瞬间就爆炸了。
    开什么玩笑,如果让山海公司盖的,还有他什么事儿?他忙活半天是为了学雷锋做好事,替他们分忧解难吗?他们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是什么德行,也配!
    眼看着他的脸拉成了驴,周秋萍当机立断,主动安抚:“这一回庞老板您下了大力气,费了不少功夫。我不是没良心的人,等到商贸城盖好了盈利了,您什么都不用干,拿8个点的红利,您看可以吗?虽然这钱是小钱,但细水长流,就当是孝敬您的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