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方才小姐所说的‘天下为百姓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确发前人所未发,堪称至理名言。然朝代更替,天理循环。百姓一直都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天下百姓都是一样的,为何世上的国家却贫富不同,建树不一,强弱不均?”
    这一连串的反问问出来,已引得选手们惊讶,评委们沉思……屏风后的几人在各国也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此刻也是聚精会神。刚刚发笑的俊逸男子,本是一手支头的半倚着身子,从玄坤开口后,便逐渐坐直了身躯,目光透过屏风关注着那个玉树临风的青年。此刻听得他的反问,目光中便又多出了一分赞许。
    我看着这相处七年之久的师兄,也很好奇他接下来会说出什么样的伟论来。
    玄坤接着道,“世上的国家之所以贫富不同,建树不一,强弱不均!固然是生存环境与风俗习惯有所不同,但主因却在于治理这些国家的君主不同!”
    “民数众而质杂,使优吏辖之。然官吏之选用在于君主。君明则臣贤,臣贤则治安。治安则万民所乐之。继而万民归心,国富民强。此国家所以昌盛也。反之,君不明,贤臣远离,又或被其弃之不用,所用官吏或奸惑贪,或庸或暴,百姓离心,民乱而国必散,此国家所以颓弱也!故而,国之昌盛,民之安乐,君之则也。社稷兴衰,为君之责重耳。”
    一番言论掷地有声,言简意深。论点明确,论证精彩!此论一出,大家都觉耳目一新,颇有酣畅淋漓之感。一时更是群情激昂。听在这些青年才俊耳中,此论精彩之极,发人深省。在那些位高权重的评委和旁听的“vip”耳中,此话的分量就不是发人深省这个程度了……
    对于他们,这番言论,就好像当头棒喝,警钟长鸣!
    现今七国并立,看似能保持平衡,实则危机四伏。各国有各自的打算。在此诸国争霸之际,国势稍弱,便不知引来多少强国觊觎。而强国者,又何尝好做。就因为国强,必招来各小国猜忌,成为众矢之的。
    张景泰与杜正多望一眼,皆是深感其理。二人为龙羽两国重臣,两国往来本就甚密,二人又颇有私交,交换意见时也颇为默契。心下都在思虑,这个玄坤年纪轻轻便有如此高论,本是惊世之才。偏偏又浑身透着一股贵气。张景泰暗叹,若是我龙国有此等才华气魄的皇子,大业不远矣!
    至此,这辩论便以玄坤的精彩论述结束。评委们讨论了好一会儿,最终的表情却是有些怪异。我们只见张景泰起身走下评委席,选手们都紧张地以为他要宣布比赛结果了。谁知他却一转身朝席后的屏风走去。带他的人影隐入屏风后,好多人还是微张着嘴愣愣的样子。
    也不知屏风后的人们讨论了些什么?片刻之后,张景泰又转了出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后,肃然道,
    “此次辩论,双方表现都是十分出色。其中也各有新论,妙论。吾等甚慰。竟斟酌后决定,正反双反判为平论,不分高下!”
    众人皆讶然。辩论双方平论,这类情况可是少之又少啊。不过也好,双方选手心里也都挺高兴的,毕竟谁又愿意输呢?而且,众人的目光又好像商量好了一样齐齐投向了那来自夜羽的一男一女。心道,论试的魁首,定是出在此二人之中了。夜羽这批的新人,果然是不同凡响。看来,这论试又是夜羽的全胜了!
    屏风之后,俊逸的男子再度拿起了茶盏饮了一口,轻轻放下后,洒然一笑,夜羽,你真的没有让人失望,小坤,你更是让我惊讶啊!想着想着,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欣慰笑容。
    辩论之后,晋级决赛的人选已出,皆是从辩论双方选出的辩论精彩之人。除了玄坤和我,正方的7辩,和我方的3辩。
    短暂的中场休息后,赛事就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与诗赛时不同,没有晋级到决赛的选手们,仍可留在赛场里观看决赛。只是,他们做到了稍远一些的观众席上,选手席上,只做了我们四人。
    现在是四名选手对六名评委,还不算屏风后面那很可能是决定比赛胜负的人们。
    决赛题目终于出来了。一点儿新意也没有——治国之道。远不如辩论题目来得重量级!
    看着3辩与7辩的愉悦神情,肯定是早有准备,为压中题而庆幸。
    这两个人便先后道来,个个是准备充足,引经据典。语气,神采,口才俱佳。说实话,我还真没怎么细听,这论和诗不一样,一大堆的“之乎者也”咱也就不说了,光说这长度,短小精干的也得顶上十几首诗的长度了。更别说这两位“论据充足”的仁兄了!
    就在我的大脑昏沉沉的时候,听到哪位评委点到了玄坤的名字。我立刻来了精神,竖起耳朵,准备听玄坤师兄对于治国又有什么高论?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这个辩论,秀了较多古文,费了很多心思的说。云夕的还好些,有些是引用古人的原话。可是玄坤是异世界的人,就不可以引用了,还得符合人物性格,再用古文写出来......呜呜,费了偶好多脑细胞啊......
    希望大家能喜欢!
    ☆、四十三章  五治之论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玄坤的治国之论徐徐道来,
    “纵观社稷之纲廓,三者耳。其一,君王,乃国之核心。其责执掌天下,其能关乎兴衰……”
    评委们听得连连点头。又听他道,
    “其二,百姓,乃国之根本也。无民何以有君?何来有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可见民之重耳。”
    “其三,纲法,乃国之经络也。无规矩不成方圆,国,亦需纲法来运行。其则亦维系着君与臣,臣与民,乃至君与民之间的关系。”
    玄坤上来便将国家的“三大要素”道来,一并将这三者的关系阐述出来,清晰无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论愈加深入剖析,其间固然有先贤之见,却更多的是其自身对于治国之道的理解……
    “治国必要识君责、明纲法、善用人,利民心。”
    “识君责,是必须知道为君的责任,励精图治,诫骄奢淫逸,忌是非不明,知何以为,何以不为。凡纲法治令,应以身作则,为国之榜样。”
    这到有些“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意思。
    “明纲法,更是势在必行。偌大的国家,繁复的官位职能,众多的百姓,纲法不明,其秩序必乱!而纲法明确,职能清晰,不但能治国有序,上令下行,还能使各部各职做好本分,不逾越,不干扰他部治理。”
    我一听,大乐。这怎么有点像职权分立的前身啊。师兄,你也太有才了吧!
    “善用人,说来容易,却是古往今来的一大难事。纵观历史,有多少能人贤士隐居山野,老死无为。又有多少忠良义士平白遭冤,不得重用。又有多少奸佞小人权倾朝野,代君行令……”
    “亲贤臣,以明耳目,远小人,以正君心。”
    “善用人必先能识人。耿直者,可掌史鉴。善辩者,可为使臣。睿智稳重者可重用,为一方长吏。兼之胸襟宽广,明辨是非者可为相。有勇有谋者可为将帅,有勇无谋者,可为副将勇士……”
    “有能却略微奸猾者,需慎用之,时时监管。若害大于或等于益,弃用之!”
    玄坤滔滔不绝地讲了诸多用人之道。甚是发人深省。尤其他接下来那句,更是让我产生了无比的亲切感。
    “用人之道,更在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利民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然也。利者,非惟财耳,人之所欲,皆为其利也;”
    “民心者,乃民之利也,利民者得民心,害民者失民心,故曰:‘利民者天下利之,害民者天下害之……’”
    听着听着,刚开始还会出现的惊叹抽泣与唏嘘声早已绝迹,到后来,大家都屏息静气地倾听……再到后来,玄坤不知什么时候言论已完,人已坐下,偌大的会场里仍是掷针可闻。一分,两分……还是一片安静……
    正当我考虑要不要咳嗽一声已解除这诡异的气氛时。
    “哈哈……哈哈哈!”
    一阵大笑声从评委席后的屏风处传来,打破了这沉沉静寂。
    大伙儿如梦方醒,有人被吓了一跳,有人返过味儿来,开始惊叹方才的精彩论证,而更多的人仿佛被这笑声感染,也都随之笑了起来。有的会心微笑,有的爽朗大笑,有的佩服中带着淡淡苦笑……这苦笑者么……
    看着7辩与3辩此刻的表情,我想苦笑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好现象呢。任谁在见了自己对手无比精彩的发挥后,发现自己辛苦准备的成果注定要泡汤,谁心情好得了啊!
    于是,这两位仁兄,开始了悲惨的“配角”工作,其实他们真的挺有才,我想我要不是学过那么多历史与现代开阔的理念,又经过两世为人,我定是不如他们的。
    可问题是,在听过玄坤那精彩绝伦,见解独到,大开大合,颇有先见之明又于国十分有利的论述后,7辩与3辩的论证听着就有那么点……味同嚼蜡的感觉了……这么说有些不地道,但事实却是如此。看评委们和后排观众们的表情就知道了。
    论到后来,若说7辩还很尽忠职守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的话,第三个论证的3辩就已经可以说是无精打采,敷衍了事了。
    终于,3辩也论完了。我稍微舒展了下身体,坐的都有些累了。
    到我要出场的时候,大家的反应有些怪异。主因是一部分人对我报以很大的期望值,而另一部分,对我报以惋惜的态度,认为我遇到玄坤这样的对手算我倒霉。而据我观察,还有一小部分人是严重的性别歧视者,压根就认为女人不懂政治,这不免有些引发了我的“劣根性”,让我很想见见那些迂腐的人张大嘴,让人往嘴里塞鸡蛋的情景……
    “呵呵……”想着想着,不由得傻笑出来。嗯,好像听到了几声吸气声。
    “师妹……”玄坤有些踌躇地唤着我。我看向他,见他表情怪怪的,大概是猜到我刚才准又想什么鬼主意呢。他又踌躇地说了一句话,
    “轮到你了……”我这才发现大家都看着我,而右相张景泰的左边眉毛一挑一挑的……难道刚才有人叫到我吗?我怎么没听到呢.?看到萧逸忍笑的样子,我猜我刚才又走神了。
    萧逸强板下笑脸,声调低沉地道,
    “云夕,将你的治国之论速速道来。”说着,还不忘偷眼瞧了瞧张景泰的脸色,又对我眨了眨眼睛。
    为了避免尴尬,我决定赶快开始论我的治国之道,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这治国之道么,其关键在于一个‘治’字。怎么治?用何种方法治?这是个问题。”
    无视那些惊诧和怪异的目光,我继续我的“治”论。
    “古往今来,君主治国的方法各不相同。但也无外乎五种:德治、暴治、文治、武治以及利治。”
    “以德治国,民生安乐,便于得民心,利在留美名。可谓历代君主最为向往的一种治国方法!但以仁德治国久,则国渐衰。国家无法发展,乃至渐被蚕食。”
    “以暴治国,能上令下行,便于整和。但以暴治国久则国惶。必生内乱。”
    “以文治国,儒风盛行,百姓素质颇高。文化高度发展。国民谦逊有礼,便于治安。但文人治国,武力孱弱、国威渐衰,久则国亡。”
    “以武治国,利于军力,军备强大,军士骁勇,便于为战。但武人治国,文化淡薄,民渐蛮鲁,好勇斗狠,久则国乱。”
    我这一番话仿佛在大厅里掀起了波涛般,众人或交头接耳,或铿锵讨论,却再难平静下来。
    我暂停了一下,大家这么群情激奋,我也乐得歇一会儿。悠哉地往就近的桌子上一倚,我又开始神游。不知道尚风和孔烨他们怎么样了?
    vip坐席内,一直关注着那名不可思议女子的人,此时眼中亦是汹涌澎湃尽显。听了此番惊人论述的他,总是习惯了心思内敛,可此刻,也不由得心绪外显,让人一眼便看出,这名俊逸的男子起了爱才之意。
    “贤王,这云夕可是来自我们羽国的艺团。你可莫要打她的主意啊!”蓦地一声女声传来,打断了男子的思绪。他微皱了眉头,继而又无奈地一笑,道,
    “公主过虑了。不过,贵国真是英雌辈出啊。”唉,这个昭华公主说话还真是直接,好在自己对她已经有一定的抵抗力了。
    “呵呵,那就好。贤王纳才的本事可是让六国都怕了。”说着,昭华公主凤目一睨,带着些调侃之意。
    “小王的这点子名声又岂及得上公主的赫赫战绩及响亮威名!”男子看似谦逊地答着,可昭华公主怎么会不晓得他,这分明是在损自己“母老虎”嘛。
    狠狠地瞪了一眼那个多年的损友。两个人相视一笑,又都将注意转到了那名叫云夕的女子身上。
    “不知这以利治国又是何解?”贤王喃喃道。
    此时的评委们也正考虑着这个问题。
    我见大家渐渐静了下来,继续道,
    “以利治国,就是将百姓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连在一起。即国富则民富,国贫则民穷。让百姓知道,他们做的越好,国家越好,从而他们自己也能过得更好。让百姓对生产更有积极性。以利治国,国能丰存,便于民生。但利人治国,民心易分,久则国散。”
    “如此一来,岂不是无法可行?”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有几人颇为赞同地点点头。
    我微微一笑,“不是无法可行,而是不能一成不变!”
    “这五种治国方法,哪一种都有其优缺点。就说德治吧。已是非常好的治国之法,只是长此以往,国必生变。”
    “治理国家,不能只是借鉴前人,也不能盲目施政,更不能一成不变!治理方法要顺应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才可以。万物皆有变化,何况人乎?何况治国之道乎?”
    “在历史的长河中,长久不变,必遭淘汰。所谓否极泰来,德治久而暴生,暴治更不能长久,通常是短短几十载或上百载,便被更替。文治久而武治生,武治久之,则又生文。几乎是周而复始,天道循环。”
    “至于这以利治国么……”我总不能把美国拿出来举例子吧。我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这种治国方法,以利趋人,缺乏国家凝聚力,更是让民族失去意义,生产再发展,技术再进步,没了民族魂,没了核心力,久之必散。”
    “是以,治国之道该应天时,和地利,聚人和,才能行之有效,”
    讲完这些,我便停了下来,至此,我的五治之论圆满结束。
    作者有话要说:
    ☆、四十四章  潜在危机
    论试的结果居然是我和玄坤并列第一。虽然其他选手对这个结果都十分惊诧,但同时又觉得这个结果比较合理。而我没有想到的是,古代的新闻传播速度也快的惊人。这场论试后不久,比赛的内容便被传的沸沸扬扬。其中那句“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竟然在当时的诸国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朝堂大臣,雄辩之士,乃至书生试子又就君重民重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竟形成了“亲君”与“亲民”两派……而“五治之论”一出,在被许多人嗤之以鼻的同时,又被更多的人推崇备至,甚至后来被载入经典……这着实是我始料未及的。
    论试之后,玄坤便不见踪影,直至晚间,他方才回来。
    于是,我们五人聚到一处聊天。白天的论试,我与玄坤各得了一个精致的玉牌。上面刻着“论才无双”的字样。背面栩栩如生地雕着一条龙,刻工精细,质地莹润。我本就是喜欢玉的,不禁开心的把玩起来。玄坤似乎毫不在意这个结果,只是微笑着看我摆弄玉牌。
    孔烨在一边有些艳羡地看着,然后盘算道,“参赛至今我们已得了剑、乐、舞、诗、论、射六项魁首了。总算对师傅们有了交待!”我们皆点头赞同。只是宴池坐在窗边,望着月色,不知在想着什么……
    孔烨想了想,又道,“只可惜,未能对上月歌和颜默雪”
    我放下正在把玩的玉牌,笑望着孔烨,原来她还为此事耿耿于怀。说到这颜默雪,明天的歌艺大赛便能碰到她了。参赛至今,竟未曾见她庐山真面目,也属怪事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