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师兄请说。”
    “我救你出去后,你必须在齐国为官。”公西吾的声音平淡的似刮入窗口的夜风:“终身。”
    易姜心里迅速打着小算盘,瞄瞄牢外举着火把的狱卒,又看看公西吾的脸,忽然站起身来贴近他,蠕蠕私语:“师兄这般要求,不怕我对你的念头死灰复燃么?”
    他身上若有若无的熏香沁入鼻息,易姜虽强作镇定,竟有些脸红。
    公西吾垂头看着她的双眼:“这就是我的要求,师妹若不答应,便当我没说过。”
    易姜昂着的脖子都发酸了,也没从他眼里看出要收回这条件的意思,只能颔首:“好,一言为定。”
    ☆、修养十六
    世人习惯了已知,而很少探索未知,这是亘古不变的通病。
    易姜以前一直认为自己的身份是个劣势,任何一步行差踏错都有可能万劫不复。她担心被这里的人发现破绽,因为自己对他们而言是未知,所以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但这次再蹲大牢,她恍然醒悟,这世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牢靠稳妥的人生,躲避也未必就能安稳一辈子。其实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猜到她的来历,纵然会起疑、揣测、妄下论断,但最后也只能徒留困惑。
    所以这并不是劣势,反而是被她浪费已久的优势。
    牢门洞开,齐军分立两侧,沿着长长的走道一直排到门外。
    易姜被释放出狱。
    她整理衣襟,抹抹头发,迈步出门。骄阳当空,再次呼吸到外面的新鲜空气,感觉真好。
    车马恭候,兵士开道。她被请上了车,一路疾驰,并没有走人声鼎沸的大街,而是绕着王宫四周僻静肃穆的大道,一路畅通无阻地前行。
    停下时,易姜探头一看,眼前视野开阔,是一片很大的场地,围栏高长,不见边际。正中立着两根高高的雕刻门柱,其上悬额,写着的字宣示此处是齐国教军场。
    “先生,请。”
    易姜跟着士兵进了大门,里面尘土飞扬,角落圈着许多马匹。其后一望无际,满覆绿草,应该是一片养马场。
    中央场地上又围了一大圈竖栏,士兵们在其中演练的声音震彻云霄。其外围是两圈马道,有几个身着盔甲的将士骑着烈马在比拼技艺,真刀真枪的下手可狠,看得她心惊肉跳。
    “先生。”易姜转头,士兵朝她抬手做请:“王后在台上等您。”
    易姜朝宽木搭成的高台瞥了一眼,拾阶而上。
    双爪腾龙屏风前两个侍女打着帛帐,其下坐着个冠服精致的中年女子,黛眉朱唇,面容修饰的一丝不苟。
    “桓泽见过王后。”
    君王后抬手虚扶一下:“上卿说他有方法使齐国抽身事外,替桓泽先生求了情,我也是惜才之人,也就不为难先生了。”
    易姜悄悄瞥了一眼坐在左侧案后的公西吾,他长睫敛住双眸,并无反应。
    易姜耳中听着那威武赫赫的演练声,回话道:“桓泽不解,齐国兵强马壮,王后为什么要忌惮秦国?”
    “你只看见这一次操练,如何能下论断?”君王后眉心紧蹙,挤出两道细纹来:“齐国能将稀少,唯田单可担重任。少惹祸端,为国为民都是好事。”
    易姜又瞥一眼公西吾:“我相信上卿会有良计,不过我这里也有一个法子。王后既然有心与秦修好,那桓泽愿为齐使,出使赵国,与赵太后禀明利害。齐赵两国联盟就此断绝,也好安抚秦国。”
    君王后双眼一亮:“此话当真?”
    公西吾蓦然抬眼,斜眸一刹:“臣以为不可,就算王后要派使臣,大可以可另派他人。”
    君王后摇手阻断他的话:“上卿此言差矣,桓泽先生自赵国而来,必得赵太后信任,此事由她去说,最为恰当。”
    易姜立即垂首领命:“桓泽即刻动身,定不负王后所托。”
    公西吾视线投来,目若幽潭,深不见底。
    质子府内,赵重骄刚刚才收到易姜已被释放的消息,正要叫聃亏去接她,却听说她已经动身去赵国了,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她是怎么出来的?一出来就去赵国是怎么回事?这次换赵重骄在聃亏面前来回踱步了。
    聃亏也是眉头紧皱,忧心忡忡,扶着厅门朝大门口张望着,仿佛能将易姜看出来一般:“姑娘刚从牢里出来,连身衣服都没换就去了赵国,也不怕触霉头啊,真叫人担心。”
    “……”赵重骄脚下一停,脸都黑了。
    你就不能想点有用的?!
    去赵国的路易姜走得十分艰辛,光启程的时候就耗了半天,因为她不会骑马,偏偏为了赶速度,又不能乘车。
    两个随行护送的齐兵骑在马上,看着她捏着缰绳一会儿想要抬脚上马,一会儿又收回脚,面面相觑,心想莫非特使大人是出发前吃太多了,爬不动?
    正午已过,城门外的阳光没有遮挡,晒人的很。眼见城楼上守城的士兵都快排成一排集体来围观了,两位齐兵终于按捺不住出言催促。
    易姜面无表情地向两人竖了一下手,开口道:“我需要几样东西,你们准备齐全,方可上路。”
    一个齐兵立即翻身下马,上前抱拳:“请特使吩咐,属下即刻去办。”
    易姜一五一十地说了,对方神情古怪,但还是照办去了。
    片刻后齐兵返回,递给她要的东西。
    那是几个塞满了丝绵的垫子和绳子,垫子是现做的,针脚很是粗糙。
    丝绵精贵,而此刻天正热,齐军觉得特使多半有病。
    易姜不顾城头围观了半天的守城士兵,也不管这两个随从的目光,径自将垫子在左右膝盖、腰部、手肘、脖子处绑好,再三固定,这才重新握住缰绳。
    热死不算什么,摔死才可怕!
    她摸了摸马头,再三安抚,而后深吸口气,终于爬上马背。
    扯动缰绳的手是轻缓的,夹马腹的双腿几乎是僵硬的,但身下的马并没有按照她预想的小跑前行,仿佛也早就不耐烦了,一抬蹄子就冲了出去。
    齐国烈马,天下闻名,岂是笑谈?
    那两个齐兵眼见特使如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耳中听到的全是她的尖叫,呆了许久才赶紧策马去追。
    易姜的尖叫持续了一天一夜才改善,后来终于没再叫了,是因为她的嗓子哑了。
    这不是她第一次赶这么远的路,但绝对是最累的路。怀中揣着君王后的国书,头顶是日升月斜,连夜奔驰,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两天后到达邯郸,易姜下马时整个下半身都没了知觉,完全麻木地牵着马进了城门,居然没用爬的,真是万幸。
    不,最值得庆幸的是她居然没有摔死。
    战火在前线,邯郸城中依然平静,但往来一路看不到服饰新奇的路人,也听不见往常喧闹的歌声,整座城的气氛都很沉重。
    易姜几天没睡好,身上汗湿的衣服都没空换,早受不了了,一到了驿馆便要了只大浴桶泡澡。
    在浴桶里泡澡时她眯了一会儿眼睛,四周静谧,耳中再也听不到以往城中的喧哗吵闹之声,竟然有种物是人非之感。
    求见赵太后的请求递了上去,到第二日午后,赵王宫终于派了人过来。
    赵王宫不及齐宫华丽,但肃穆有余。
    易姜跟着内侍走至赵太后的寝殿,除鞋入殿,周围安静无声,连个侍女都没有。
    殿内陈设和以往一样,毫无变化,但赵太后本人有很大变化,脸色越发苍白,人也越发消瘦了。
    易姜穿着君王后赏赐的白绸深衣,在她面前见了礼,耳中传来她依旧平缓低沉的声音:“桓泽先生居然会作为齐使而归,叫我诧异。”
    易姜垂眼,声音仍然嘶哑:“桓泽身为齐使,然心有赵国,望太后明鉴。”
    “哦?何以见得?”
    “桓泽此番入赵,实为自救,但也许,也能救一救赵国。”
    赵太后闻言稍稍坐起,朝她招了招手。易姜徐驱上前,听她低声道:“若先生能救赵国,我愿收回之前的话,拜先生为上卿。”
    易姜不禁失笑:“太后,我是女子。”
    赵太后摇了摇头:“先生与我一样,生在这世间,既是不幸,也是大幸。”
    易姜不解其意。
    赵太后缓缓道:“我以前觉得,生为王室女子很是不幸,年满十六便被定好嫁去其他王室,没有半分转圜余地。但后来一想,我没有生为普通人家的女子又是大大的幸事。至少这一生我衣食无忧,许多事情也能做主,更不用饱受战乱纷扰、颠沛流离之苦。先生与我,何尝不是一样呢?”
    易姜心下通透。
    这话说的没错。她曾因自己身为鬼谷弟子而苦恼,因为相比于以前,这是个充满了风险的身份。但如果她在这里只是个底层百姓家的少女,可能很快就会被安排嫁人,碌碌一生,无力反抗,甚至还要为生计挣扎,岂不是一种痛苦?
    在这个没有人权的社会,她的身份已经是极大的便利了,可以做许多事情。
    她抿了抿唇,抬头道:“太后胸怀宽广,桓泽受教。”
    赵太后一手支着额头倚在榻上,摇了摇头:“可惜战况不明,救赵难啊。”
    “桓泽有一计,想与太后商讨一下,也许可以救赵。”易姜从头到尾没有拿出君王后的国书,上前几步,附在赵太后耳边,一阵低语。
    第二日易姜启程返回齐国,消息传到公西吾耳中时,她已经快到临淄城了。
    因为齐王重病,齐王宫多日不再有朝会,诸事都在偏殿中处置。
    君王后领着太子建与几个心腹大臣在殿中等候,多有不耐,直到士兵前来禀报说桓泽先生已入了齐宫,才算定下心来。
    三声通传之后,公西吾视线扫向殿门。
    进门的少女不复往日素淡,玄色绣纹的广袖深衣,镶红滚边的领口和袖口,长发高束,却留着长长的发尾拖在背后,随着进门的脚步轻轻扫动,庄重中又多了几分俏皮。
    “先生可算回来了,情形如何?”君王后不等易姜见礼,便自案后稍稍前倾了身子问话。
    易姜道:“臣已与赵国订立新盟约,此后二国互为兄弟之国,世代交好,共同抗秦,绝无二话。”
    四周哗然,好几位大臣惊而起身。
    君王后妆容精致的脸上有些挂不住:“是先生说错了,还是我听错了?”
    易姜垂眉敛目,不急不忙:“王后没听错,臣也没说错。”
    ☆、修养十七
    殿内一片死寂,直到君王后挥袖掀了桌案上的茶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