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7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奴婢本就与伯府签了死契,能一辈子跟在小姐身边,更是乐意之至,奴婢愿意。”
    如果说一开始,咏春是因惶恐而答应,听完夫人这番话后,她却是打心底里感激。夫婿由夫人把关?乍听起来她不如府内其他丫鬟自由,可夫人又是什么眼光和能力。至于家生子,虽然名声说起来不好听,可以将军府门第,家生子出去,比地方上□□品小官还要有体面。
    这哪是拘束,分明是夫人给她安排的一条康庄大道。
    “多谢夫人恩典。”
    徐氏自然能轻易分出,一个丫鬟是真心还是假意。她唯一能勉强女儿的,只有让她不间断喝药。至于主持中馈或女红针黹之事,安排外人代劳便好。
    当即她命人取来一套文房四宝,并一本账册一齐交给咏春。
    “你自幼跟着娇娇读书识字,总不是个睁眼瞎,这会倒是省了事。先从这本账册开始归拢,一旬之内找出三处疏漏。”
    咏春翻开账册,密密麻麻蝌蚪般的文字,立刻让她变蚊香眼。想起夫人信赖,她还是打起精神从头看起。说来也怪,静心看下去,很快她便看懂了。
    这时罗妈妈进来,指指南面:“朱雀大街那边,派了个不起眼的人来送信。”
    “哦。”
    尾音挑起,徐氏笑得格外轻松。
    第67章 才子辩
    阳光透过窗户,在书桌上打下栅格状阴影。徐氏打开外表看上去平淡无奇的信笺,在左下角不起眼处,见到一个簪花小楷的“秦”字,旁边盖着总管伯府后院吃穿用度的印章。
    罗妈妈端上一杯花茶,纳闷道:“夫人,咱们不是已与那边分了家?”
    徐氏点头,一贯端庄的脸上隐隐露出讥诮之色。一个家族是否强盛,不在其出过多少王侯将相,或是当家之人是否位高权重,而在与一代代英才子弟连绵不绝。
    老文襄伯是否有大才她不做置喙,但纵观伯府下一代,说青黄不接还是好听,实际上自这一代文襄伯向下,全都是扶不起的阿斗。
    就拿大秦氏来说,伯夫人章家本就是应有之意。前些年她压不过常太夫人,若还能用孝道解释,那如今压在头上的母老虎卧床不起,大秦氏还此番做派,只会让她看不起。
    “妈妈说得有理,你便这么回那送信之人。”
    说罢徐氏捏扁那封信笺,对准暗处尚未熄灭的蜡烛。虽然面上看着年轻,但她也是年过而立之人,平日主持中馈,清点对牌看账册时,房中必然得亮堂。不然光线暗下来伤了眼,到老做个睁眼瞎,哭都来不及。她可不会为了省那点蜡烛钱,从根上坑了自己。
    更何况点着蜡烛,方便之处还不止这点。大秦氏来信她倒不在意,自家夫君官居三品,有些往来文书却是万万不能泄露。罗四海最不耐烦看这些,以他自幼所受那些启蒙教育也看不懂文人咬文嚼字的四骈八俪。有徐氏把关,看完后烂在肚子里,原件顺手烧成一把灰。
    “夫人,老奴这便退下。”
    罗妈妈拿起剪刀,利落地将灯芯挑亮点。待她缓步退下,徐氏也没了方才的悠闲心思。拿起账册,清脆地拨算盘声自房内响起。
    锦绣坊看似日进斗金,实则这些年也没留下什么。行舟马上要参加科举,夫君的前程、娇娇的嫁妆,府里哪样不需要银子?
    虽然日日不得闲,但自分家后,徐氏却越发觉得心里踏实。
    伯府那边,得到玄武大街回话的大秦氏却是再三思量。关上房门摒退下人,她拉着大儿媳妇商量。
    “你说北边那是什么意思?”
    小秦氏披着件簇新的大红披风,终年苍白的脸色也被衣裳烘托的多了几分喜气。
    “姑母倒别想那么多,依侄女看,他们大概就是字面那意思。姑母想,庶长房憋屈了那么多年,一朝分出去肯定想海阔凭鱼跃,这会哪还有心思管府里这一摊子事。”
    “你说得有理,不过……”
    还没喜悦多久,大秦氏便惆怅起来:“万一松寿堂那位醒了,咱们可如何是好?”
    小秦氏虽嫁进来也有几十年,但一则上面压着两层婆婆她压根未曾期待过掌家之事,没有期待也就没有什么失望;二则上面还有亲姑母的婆婆为她遮风挡雨,故而她未曾见识过常太夫人厉害之处。
    “便是太夫人醒了又如何,姑母才是伯夫人。不论祖宗家法,还是世俗人情,都该是姑母当家。容媳妇说句不敬的,常家便是再厉害,咱们文襄伯府可还是姓罗。”
    侄女一番话让大秦氏茅塞顿开,她本就占着理,太夫人便是醒来又如何。只是可惜了,太夫人怎么不早一日晕,若此时庶长房还在府里,有他们牵制松寿堂,她便不用遭受任何压力。
    “姑母,咱们万不可再打庶长房主意。”
    小秦氏这般说着,大秦氏却是颇为不解:“为何,难道他们还会因那点孝道,对太夫人不计前嫌?”
    “世人大都憎恨被人利用,即便驱虎吞狼,也得谨防猛虎伤身。如今庶长房便如出闸猛虎,可不是咱们所能驾驭。”
    大秦氏心下震撼,仔细地打量着娘家侄女,当年坚持选她做长子媳妇当真是明智。
    “府里一团乱,这么多事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你便先掌着花园和厨房。”
    小秦氏眉间难掩喜色,即便从未想过能过早掌家,但谁又想在幽幽庭院中无所事事地度过一生。如今有此机会,她却是求之不得。
    拿到对牌后她便去了厨房,恰好听到熬药的丫鬟碎嘴。
    “元桃姐姐,你说太夫人这么多时日未曾醒来,是不是这药里被人掺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难道被人发现了?心惊之下,很快元桃便分辨出来,这不过是丫鬟一句无心的猜测。刚想插科打诨过去,眼角突然发现步摇投下的阴影,还有世子夫人常年所有香料独有的香气。
    顿时她心生一计,边拿起砂锅沏药汁边皱眉不确定道:“太夫人外伤那么重,大夫开的药中是该有几味用来安神。可按理说,安神之药剂量应该不是太大,怎么会这么多日都不醒。莫非是太夫人上了年纪,有点吃不准药性?”
    “姐姐说得有理,这可如何是好。”
    元桃沉吟:“咱们还是告诉常妈妈,毕竟太夫人安危事大。”
    “你们这两个小蹄子,不好生干活,竟是在这编排主子。”
    小丫鬟哪经得住吓,连忙跪倒在地:“奴婢不敢。”
    元桃跪在小丫头身后,低眉敛目神色间却是一派平静。听完小秦氏训话,她忙答应下来:“奴婢绝不敢多嘴。”
    见两人捧着药碗退下,小秦氏拿帕子包起药渣。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人老了就是容易受不住药性,她也没狠心到谋害常太夫人,但若是加大安眠药材的剂量,让太夫人多昏沉些时日,不仅于姑母有利,她也能多掌些权。
    同样是嫡亲的孙女,她所出微蓉只能进三王府为妾,而弟妹家刚满月的小九,却公然养在松寿堂。太夫人何其不公,既然她想颐养天年,那做后辈的也要孝顺些,达成所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