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17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让他们演话剧像她和其他专业演员那样,站在舞台上演话剧?
    怎么可能!
    陈小军磕磕巴巴地说:“我、我们又不是演员,怎么演嘛……”
    其他人也小声地附和,可他们虽然嘴上这么说,眼底的惊喜和期待却是骗不了人的,李潇潇把手背在身后,笑眯眯地说:“我们教你们啊。”
    说着,她又率先往演出场那边转去,回头朝少年们说:“跟我过来。”
    李潇潇的本音清脆飞扬,这一句却故意往下压了压,透着点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少年们下意识地跟着她走。
    她将少年们带到了表演场,其他演员和舞设组成员都看了过来,少年们一向都野惯了,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害羞”,现在一个个都忍不住局促脸红。
    之前文工团的第一场演出,最先偷偷摸摸进场的就是这几名少年,这里的所有人可都认得他们,热情地跟他们打了声招呼,又主动跟他们聊天。
    陈小军等人都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毕竟是少年心性,习惯之后很快就放开了,跟演员们都聊得很开心。
    李潇潇简单地跟自己的队友们说了一下,说加几个群演。
    其他人也有点惊讶,但李潇潇做事一向不按常理出牌,却又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也都已经习惯性地选择相信她了,于是也都表示没有问题。
    之前李潇潇在给叶老师打完电话之后,已经确认钟思华的文工团团长职位,所以她又让方浩明去请他过来,以便让他及时了解目前文艺工作的进度。
    此时此刻,钟思华也在旁边,看到她这个安排,心里觉得不妥,但这是文艺兵的演出,不是文工团的演出,能做决定的只有她,哪怕他提出建议,她也可以不接受。
    可明天的演出那么重要,这些孩子一点话剧基础都没有,跟文艺兵根本不是一个水平,要是一起上台了,用脚趾头都能想象得到那画面有多怪异!
    但现在李潇潇和众人正热烈地交谈,钟思华也不好打断她,打算待会儿有机会再单独劝劝她。
    少年们原本都只是以为李潇潇是开玩笑的,没想到她竟然是来真的,平时他们脸皮再厚,这时也都知道自己跟他们的差距,到时候真要上台了,岂不是丢脸?
    丢脸还是小事,毕竟这公社里头,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但他们可不想拖了这些文艺兵的后腿!
    因为他们还记得,在篝火晚会上,这些文艺兵表演的《蜕变》有多精彩。
    李潇潇像是没看到他们脸上的忐忑似的,还真就将他们当成了跟其他文艺兵一样的演员,告诉他们走位,甚至给他们加了一句台词。
    她笑眯眯地朝他们说:“你们只需要像平时那样,想象一下平时村里发生什么事,你们过去看,围成一堆说话。”
    话剧源于生活,比起京剧和芭蕾舞剧,门槛是最低的。就现在这个时候,全国各地很多学校里,学生们都已经自发演话剧了,有的大学生还能创作小话剧。
    在二十一世纪里,很多中学在搞文艺晚会时,学生们也都表演原创话剧。
    所以,每个人都能演话剧,每个人都有演话剧的天赋。
    李潇潇朝他们大致讲了一下《回家》的内容,这话剧其实十分贴合宝安县村民的生活,少年们只是听着,都能从里面找到熟悉感。
    “都清楚了对吗?那好,来……”李潇潇拍了拍手掌,让演员们和少年们都各就各位,“那我们开始了。”
    其实李潇潇给少年们安排的戏份没什么难度,只是演围观的吃瓜群众,但因为太紧张,一句简单的台词也都磕磕巴巴。
    但这里并没有人嫌弃他们,而且还都鼓励他们。久而久之,最不好意思的反倒时他们了。
    不用别人说出来,少年们也都知道自己的差距,他们第一次表演,既激动又开心,但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他们觉得,自己不能拖演员们的后腿。
    再次中场休息的时候,少年们再次互相推搡,最后把平时最说得上话的陈国海推到了李潇潇跟前。
    陈国海看着李潇潇,红着脸说:“那什么,李潇潇同志,我们演不好,不想拖你们后腿,我们不是不想加入你们,但时间太紧……”
    少女的目光朦朦胧胧,看着好不无辜,陈国海觉得这样拒绝她,自己真是个混蛋,终于反应过来为什么其他人不愿意开口了,敢情都不想亲口对这姑娘说“不”呢!
    陈国海的声音越来越小,李潇潇笑了笑,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好吧。”
    陈国海见她这样,又着急地补充:“我们真的特别愿意跟你们一起表演!就是我们水平不够。”
    “对对,等我们以后再好好练习了,一定……”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正好符合李潇潇的预期,她点了点头,又说:“那我们等着你们,将来总有机会的。”
    少年们这才松了口气,又将这约定郑重地记在心里。他们也不好继续打扰演员们排练,于是很快就离开了。
    他们在离开的时候,还在不停地讨论话剧的剧情,约定找时间练习。
    钟思华将这一幕都看在眼里,隐隐有点明白李潇潇刚才为什么那样做了。
    这时,李潇潇也走了过来,朝钟思华点点头:“钟团长。”
    刚才这位老团长的眼神,李潇潇也看到了,知道他心里有疑问,而她刚好也有事情想跟他说,于是干脆直接过来了。
    钟思华笑着说:“我还以为你真的要让他们上台了。”
    这姑娘口齿伶俐,如果真要让那些孩子上去,她总有办法说服他们的。
    李潇潇眉眼一弯,瞳仁里闪过两分狡黠:“以后再上也是一样的,总有机会。”
    钟思华问:“小李同志,你是又有什么新计划吗?”
    “也不算是新……”李潇潇微微敛起笑容,认真地说,“之前就有考虑过。现在我们进度良好,应该趁热打铁,多方面下功夫,这样才好巩固成果。”
    “只有亲身参与到其中,才能与话剧更亲近,进而爱上这门艺术,这对于现在的宝安县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这可以增强百姓之间的凝聚力,也更方便新思想的传播。”
    “而且,当一个人长期扮演一个角色的话,平时生活中也会下意识地向这个角色靠拢。
    这些少年们如果放到以前,都是逃港预备役,让他们参与演话剧,促使他们向正直角色学习。”
    “所以……”李潇潇说出了最终目的,“我们可以向干部们提出建议,以公社为单位,各公社建立自己的农村文艺队。”
    “拿陈家村举例子,刘翠花大婶是这地头说得上话的人,她以前在娘家也是文艺队的,一旦这里也组成文艺队,那她一定会进去,还能起好的带头作用,和文艺队一起维护公社的和谐稳定。”
    李潇潇说完,又朝钟思华笑了笑:“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想法,钟老团长觉得这个计划怎么样呢?”
    第106章 新绿芽
    事实上,农村文艺队的组建,在其他地方都很常见。
    七十年代是文工团发展的鼎盛时期。从上至下,大大小小的文艺团体遍地开花,在物质短缺的背景之下,这些文艺团体在精神上给了人民极大的抚慰。
    从军区到省级,再到市到县,都有正式的文工团,再往下就是规模和条件都差一些的文艺队。
    文艺队的成员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是下乡的知青,有的是被下放的“问题分子”,有的是从其他地方调过来的演员,还有的就是本村村民,自然是没法完整地演一出样板戏,大多时候就是一起唱唱歌。
    去年李潇潇刚穿过来那会儿,所在的羊城剧社因为整体业务水平太差,收着大城市的资源,却拿不出应有的水平,于是全部演员都要重新被考核,合格的就被收入市文工团,不合格的就被安排到农村文艺队。
    剧社那群人,虽说是演员,但大多都是混子,要是被安排到农村文艺队里,可想而知整个文艺队是什么水平了。
    然而,其他地方部分农村文艺队即使再拉跨,也好过连农村文艺队都没有的宝安县。
    不过,以前没有,不代表现在没有,宝安县将来各公社的农村文艺队,一定不能是水平拉跨的乌合之众。
    李潇潇朝钟思华提出了这个建议之后,钟思华没什么犹豫,几乎是马上就点了点头:“我也有想过这个事情,但目前还不是时候。”
    宝安县的文艺事业百废待兴,文工团才在站住脚,还需要时间跟百姓磨合,而百姓也才刚接受文工团的文艺表演,双方就像是一对刚确定关系的情侣,总要相处过了,互相信任了,才能继续往下走。
    欲速则不达,李潇潇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她也认同钟思华的想法:“您说得是,在组建文艺队之前,要让村民们先有这个意愿,有意愿了,办事才会积极主动。”
    少女脸色沉静,显然也在认真思考,钟思华几乎都差点忘了,这姑娘不过十几岁,可他跟她讨论事情的时候,完全没有因为年龄差距而产生的沟通问题,他说的事情,她也全部都能跟上。
    “对……”钟思华笑着说,“所以你刚才做的很对,抓着机会让那些孩子参与进来,以后一旦要组建文艺队,他们也一定是最支持的那拨人。”
    不止是因为这样,还因为那些少年们是村里的希望,他们曾被家人寄希望于逃到对面香岛,而现在有潜力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好苗子。
    李潇潇点点头,郑重地说:“如果在组建的过程中有需要我们出力的,请您尽管吩咐,我们都会全力配合的。”
    有李潇潇这句话,钟思华就放心很多了。
    因为从前老文工团不务正业,总是向村民们唱歌,所以村民们现在对大合唱都非常排斥,而除了大合唱之外,其他剧种中,只有话剧最适合村民们上手。
    这次光州军区派过来的文艺兵都是话剧演员,如果有他们的协助指导,组建速度就能快上不少。
    “多谢……”钟思华非常高兴,又说,“我回头会跟团里商量一下的,出一个具体的安排,等定下来之后,我再跟你说。”
    两人又简单地讨论了一下,确定了一些基本方向,然后李潇潇就又回到排练当中。
    除了演员们的排练之外,其他准备工作而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之前文工团的第一场演出,因为当时村民们对文工团还很排斥,所以李潇潇没法号召百姓们准备凳子,但这回不一样了。
    尽管演出决定非常匆忙,但中午各公社大喇叭一响,队长们都通知村里的百姓,明天到演出场时,要跟随村里的组织一起走,防止出现混乱。
    万事俱备,只等待明天的到来,不管是演员们还是观众们,都无比期待。
    第二天一早,文艺兵们没有跟随其他战士出操,起床后直接洗漱用餐,然后换戏服化妆。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后,其他战士们也都已经回来了,只要是今天没有安排轮值的,都可以一起去演出场观看表演。
    今天李潇潇等人需要走三个表演场,第一场是在八点半,众人提前出发,七点半就已经到达场地。
    然而,比他们更早的,是各公社的村民们。
    离演出还有一个小时,场地里竟然已经坐得满满当当了!
    许多村民提前过来占位置,手上还拿着早饭,一边吃,一边跟身边的人说说笑笑,就等着话剧开场了。
    村民们看见文艺兵们,纷纷朝他们打着招呼。
    文艺兵们也都热情回应,跟村民们拉了几句家常。于是文艺兵们很快就知道,村民们本就习惯了早起,虽然村队长说了上午不用出工,但他们醒着也是醒着,就跟平时一样起来了,吃完早饭就先过来了。
    演员们抓紧时间到舞台后面调整,县文工团的舞设组也都过来了,要进行设备的最后调试。
    演出前要静坐酝酿情绪,舞台背后也是草地,李潇潇盘腿坐在地上,下意识地摸着手腕想看看时间,却摸了个空。
    李潇潇叹了口气,她老是忘记手表已经被扔到海里了。她心里有点郁闷:那可是团长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她这都还没戴多久呢!
    她拍了拍脸,调动自己的情绪,压下心中的不高兴。
    “秀娟师姐……”李潇潇轻轻地拉了拉旁边卢秀娟的衣袖,“现在几点了呀?”
    卢秀娟看了看手表:“八点了,还有半个钟。”
    李潇潇点了点头,两人又不再说话,继续静坐。她想了想,又悄悄地站起来,从舞台后偷偷探出一双眼睛,朝观演地那边看过去。
    乌压压的观众中,重锋和县干部们都坐在了第一排。与其他村民们一样,他们也都是坐在地上。
    露天场地不像城市里的大剧院,大家都坐得十分随意,于是重团长那标准的军人坐姿就格外显眼。
    重锋脸色并不冷,但很淡,干部们平日里有事都是找李潇潇,跟这位重团长的交集并不算多。
    然而,大家坐都坐在一起了,干部们没话找话聊了几句,见他似乎也不怎么想说话,于是识趣地不打扰他了。
    重锋确实不太喜欢这种场合,以前在军区的时候,区里组织看文艺表演,他能不去就不去,要是不得不去,那他就坐在位置上,看着布景板想事情。
    但今天他是带着期待的心情坐在这里的,他也知道李潇潇有演出前看舞台的习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