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功名路(科举) 第8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几位茶楼东家忙应道:“大人心系百姓,能为大人分忧,是我等荣幸。”
    沈陵把茶楼的说书先生都找过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把话本该得更通俗易懂一些,为了避免竞争,每个茶楼分个两三个不同的话本说一说。
    不日,淮南府的几家大的茶楼里就开始说起了断案录,那跌宕起伏的情节立即就吸引了不少百姓,里头的人命官司更是瞠目结舌,据说都是真实发生的呢!
    百姓们的娱乐生活其实是很少的,平日里谁家因什么事闹上了公堂,都会被人议论个半个月一个月的,更别说这些真实的命案了,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一时间那几家茶楼都是人满为患,不管喝不喝茶,都进去挤个位置听说书。
    “今天林家茶楼讲偷情案,咱快点去占个位置!”
    “哎,本来今天想去兴昌茶馆,昨天听了一半,还没听完。那偷情案是不是香艳的很?”
    “走走走,一起去听听不就知道了。”
    忽然之间,淮南府掀起来去茶楼的风气,尤其是得到沈陵话本的那几家茶楼,都乐开了花,能和新任通判讨个好,还能多赚钱。
    老百姓的谈资也多了,都是围绕着那些话本,从话本中都知道不少以前不晓得的。沈陵为了更贴近生活,加了不少生活里的一些小案件,毕竟大的案件不常有,主要是威慑。
    百姓不知背后意味,但读书人、官绅氏族们却明白,读书人们都称赞官府有作为,官绅氏族们就知道得更多了,这新任通判下放到现在,可做了不少事情,之前改革官务的时候他们不觉如何,没想到后面圣上赞誉有加。
    到如今开支流、管教化,官绅氏族们都对这位新任通判正视了起来,尤其知府大人和通判关系还很好,说实话,作为地头蛇,他们并不希望地方官这样团结,对他们并不利,但目前为止两位父母官都并没有为难过他们,官绅氏族们对他们印象也不错。
    沈陵上任后做的事情不多,最主要就是改革官务以及治理淮河,但目前进行得都很顺畅,甚至有些漂亮。氏族们刚开始对他的不满是他们怎么拉拢他都无动于衷,送钱送人都不要,但也好在他不动他们的利益,时间久了,其实也有好处,至少他不贪。
    金大人也收获了一波赞誉,官府的名声这段时日非常不错。金大人预备往下面的县城也推行这个模式,沈陵命名为普法教化,命师爷整理这些年比较典型的案件,写成话本,到时候整理成册,给茶楼就行。
    这样的教化成本几乎为0,还是一场双赢,茶楼迎来了生意,百姓得到了教化。
    金大人如今对他很是信任,让他放开了去做,沈陵亦是备受鼓舞。
    试验养鱼也养了两个月,如今以及有了成效,鱼塘中的鱼越来越多了,养鱼人说看到小鱼苗了,说明鱼的确是能被养殖的。
    沈陵整理了一下养鱼的经验,等这一批鱼都长成了,说明混合养殖的确是可以的,到时候再慢慢把这个消息散出去。
    马上江淮地区就要进入梅雨季了,这个时候就要注意淮河的水位,朝廷也下达了指令,根据近日的天象,据说今年雨水比较充沛,充沛这个词如果恰到好处,就是好。如果太过了,就是泛滥。
    金大人命人去上游查探消息,如果上游不好,下游也难保。
    如今也必须令挖支流的加快速度,增派徭役,官府贴出告示,愿挖河道的,可有一顿餐补和六文钱,六文钱是不多,但还能吃到一顿饭,也是有不少人乐意的。
    沈陵和金大人也日日在外视察,金大人年纪大,身子骨没有沈陵好,走几步路就喘得慌,沈陵主动担负起各项事务。
    梅雨季汹汹而来,他们站在堤岸上观测下面的水位,官府每年都会定时划水位线,这样方便他们每年判断,捆着绳子的善水者从水中钻出来,冲着上面喊:“大人,这边水位比往年高了一寸!”
    堤岸上的人神色凝重,给他们打着伞的官吏手忍不住一抖,金大人叹息一声道:“孝原,咱们得早点做好准备,今年天象异常。”
    沈陵道:“大人,我们必须再增派徭役,堤岸再加高一些,支流必须加快速度,湖泊蓄水,把通往湖泊的支流都加宽,流经我们这一片的水分流分得多,流速便会减缓。比起流离失所,相信大家都更乐意守住咱们淮南府。”
    没有人愿意出去逃荒,如果淮南府被淹,今年的收成也不用想了,逃荒必将引起更大的动乱动。
    这是沈陵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灾荒对于百姓来说,基本上就是毁灭性的。更大一点可能会造成王朝的动荡,每一次起义从来不是平白无故的,都是走投无路才会走上这条道路。
    金大人紧急招下面县令官吏商讨此事,不仅事关整个淮南府,更是他们的官途,如果淮南失守,大家谁也别想好过。
    “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如果这场雨一直下下去,淮河决堤极有可能。在此之前,我们还能补救,能做的还很多。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快一些动作起来。第一件事,征徭役,此事关乎一整个府城的安危,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第二件事,把船只都收好,这些时日多搜集一些船只,这是以防万一.......”
    沈陵说事情从来是言简意赅,如今这样的情况,节约时间多办事。县令们也都担心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如何敢不听从,纷纷回去筹备事情。
    官府加征徭役必定是会受到百姓的哀怨,但此时也顾不了那么多,氏族们收到的消息最快,很快,沈陵就知道了不少氏族已经收拾好了东西准备去避难了。
    这些氏族们盘踞淮南多年,相信不是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他们不会丢下这边,因为他们的根基在这儿,等灾难过去,他们还会回来。他们有钱有存粮,可以熬得过去,百姓却不行。
    氏族们逃跑没关系,毕竟他们不会服劳役,也不会帮忙,但带来连锁反应就是府城内人心动荡,消息是锁不住的,谁都怕死,人人都想逃灾,再加上官府最近的动向,一时间府城也是人心惶惶。
    不少百姓都开始收拾家当准备逃灾了,
    金大人准备封锁城门,不能任由他们这样逃走,一时间城门口都围得水泄不通,孩子妇孺的哭声震天。
    沈陵匆匆赶到城门口,上了城门往下望,士兵道:“大人,前几天已经跑出去不少人了,今天锁了城门,如今都堵在这儿。”
    下面芸芸众生,百姓们的愤怒、惶恐、哭喊混合着雨水交织着,谁都怕死,他们害怕天灾,知道普通人难以活下来。
    沈陵这些日子东奔西跑,此时也有些无力,撑着城墙,双全扶住他,忧心道:“大人,您要不休息一下,您今天都没用餐。”
    士兵似是有几分诧异,不好意思地说道:“大人,小的这儿有张饼子,您若不嫌弃.......”
    “谢谢,多少钱,你这两日也没怎么好好吃吧,不能白吃你的。”
    士兵掏出那张饼子,用油纸裹得好好的,闻言有些受宠若惊,道:“小的是以防万一,怎么好意思要大人的钱。”
    双全还是掏出钱来,多给了一点,“拿着吧,你守城也辛苦了。”
    沈陵吃起了那块干巴巴的饼,一口要咀嚼好几下才能咽下去。
    士兵可能也是看他们好说话,吞吞吐吐道:“大人,咱们淮南府会被淹吗?”
    沈陵咽下一口:“你看我还在这儿吗?”
    士兵不知所以然。
    “要是会被淹,我怎么不逃?”沈陵反问道。
    士兵挠了挠后脑勺,觉得说得也有道理啊,这些做官的都还在呢。
    沈陵吃了半个,咽不下去了。
    他走到城墙边上,望着城门下面的黑压压的人,用淮南话喊道:“各位,听我说!!!大家都安静一下。”
    “通判大人有话要说!都闭嘴!”下面的官吏呵斥道。
    下面的百姓都抬起头来,消息从前往后传,几分钟后,除了孩子的哭声和抽泣声,都安静了一点。
    “淮南府的父老乡亲们,本官是淮南府的通判,知府大人没走,本官也没走,大家放心,我们不会放弃淮南府,不会放弃淮南府的百姓们。淮南府是大家的根,咱们逃又能逃到哪里去,没有钱财,没有田地,没有户籍,没有亲朋好友,逃亡的道路多么艰难,流离失所......”
    沈陵来淮南后,学了淮南话,本地百姓说官话少,用淮南话交流更方便,此时也是淮南话更能打动他们。
    下面的人都哭泣了起来,男人摸了一把雨水和泪:“大人,我们不想死啊!”
    “我们也不想走啊!”
    沈陵斩钉截铁地喊道:“那就不要走!咱们也都不会死!大家听我一言,淮河没有大家想象那么严重,官府征徭役,是为了加固堤岸开支流,开支流能把淮河水往别处引,淮河不会决堤的。大家世世代代久居淮南府,都是淮南的好儿郎们,流离失所,不如一起护住咱们的淮南!”
    下面的百姓面面相觑,一个壮汉咬咬牙,把包袱扔给身边的女人,道:“大人!我不走了!官府不是缺人吗!我去,加堤岸开支流,我就一身蛮力,生是淮南人,死也要死在淮南!”
    “大人,我们也去!护住咱们淮南!”
    “护住淮南!”
    越来越多的人喊了起来,沈陵露出了几天以来第一个笑容,眼眶酸酸涨涨,雨水打在脸上,也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他必须撑住,为了这些百姓......
    第112章 112
    沈陵在城门口的一番肺腑之言,劝阻了一批要逃亡的百姓, 其实他们冷静想一想, 逃亡的路会比守住家园难多了, 很可能会死在路上, 倒不如拼一拼, 一起护住淮南。
    沈陵感受到了共情的力量, 百姓谁不希望在自己的祖地好好过日子,他去其他几个城门都这般劝说, 年轻的壮力都纷纷表示愿意去挖支流。
    瞬间整个府城的年轻人都动了起来,沈陵为了鼓舞士气和安抚人心, 也和他们一道。下面的县城也有各种逃灾的,沈陵派人去安抚人心, 如今这个时刻,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护住淮南, 才是最好的方法。
    雨已经连着下了十天,水位的确有在上涨,但目前看来没有太大的危险, 支流一停不停地在挖, 如今实行轮班制, 夜里轮流挖, 粮食供应必须跟上。
    金大人和城中氏族谈判, 他们人逃可以, 但是必须提供一些粮食, 最终还是要到了一些。有些世家比较好, 没多说就开了自家的库存,有些就很磨蹭了,也就是他们如今没空和他们掰扯这些事情。
    沈陵相信金大人一定会秋后算账的。
    开支流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一共开两条支流,沈陵和金大人各负责一条,几乎一个府城大半的劳动力都拉来挖了。
    大家喊起了号子,整齐划一地放锄头,雨水混着泥土,身上脸上溅得都是,但一想到大家的家园,谁都不敢停下了。
    “都歇息歇息!吃饭啦!”负责敲着锣鼓身后推着装食物的大桶,因为人多,吃饭也得分批次。
    沈陵这两天都和他们同吃同作,随手摸了一把脸,也和他们一道,随便找了个石头坐下来,伙食只有粗粮,那么多人没办法。
    大家都是速战速决,吃完饭可以休息一下。
    “大人,您可真是个好官,您这么大的官,还和我们一起吃这种。”大伙和这位通判大人熟悉了,知道这位通判是个好的,言语间也放开了许多。
    沈陵咽下一口糙米,还好现在湿漉漉的,也不嫌干,就是卡喉咙,笑着说道:“再大的官也是人,这是人吃的,我自然也吃得。咱们都是为了淮南府,大家都熬一熬。”
    原本官吏想给他开小灶,沈陵觉得太浪费时间,和他们一起吃点就行了。一来,和百姓吃一样的,下面的官吏也不敢克扣,二来,他们觉得他这个做官的和他们吃一样的,就也不会有什么心里不平衡。
    黝黑的汉子啃着苞米,大声道:“大人,我们都相信您!”
    “对,大人,我们都相信您!”
    大家都被感染了,一个接着一个喊了起来,沈陵看着一张张被泥土染脏了的朴实脸蛋,原本疲惫的身躯又觉得充满了力量,他们也都是谁的父亲谁的儿子,沈陵此时此刻,才明白父母官的意思,他负担了一个地方万千家庭的安危。
    沈陵做了个手势,他们渐渐都安静下来,沈陵道:“大家都是英雄,都是我们淮南府的英雄。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我们不是为了别人,为了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父母我们孩子,我们的子孙后辈,我们都要守住淮南!治好淮河!”
    “治好淮河!守住淮南!”
    大家热血澎湃,都纷纷起来拿起自己的锄头。
    又挖了一天一夜,沈陵从前到后视察了一遍,马上就是最惊险的事情了,加宽的部分和原来的河道有一道堑,没有挖通,是从外头往里面挖的,等外面挖的差不多了,就要把阻拦部分给挖掉。
    大部分人都上了岸,善水的汉子身上系着绳子,站了一排,一声令下,都跳了下去,新挖出来的河道已经有一点渗水了,几个壮汉几锄头下去,立即水就喷涌而出,上面的人都紧紧地拽着绳子。
    水很快就畅通了,淹没过了人,几个汉子浮上来吸几口气,又沉下去,一直到水流畅通无阻,沈陵赶紧让上面的人拉,一群人用力把他们拉上来。
    看着对面的水呼啦啦的翻涌下来,大家都露出了喜悦的神色。
    “天佑淮南!我们有救啦!”
    “天佑淮南!”
    沈陵扶起一个从水里爬上来的汉子,目光紧紧看着加宽的河道被填上,水位在不断地上涨,心中陡然一松,终于赶上了。
    他们在和淮河比赛,这场战争他们赢了!
    老老少少都朝着河跪了下来,虔诚地望着河流,从古至今,他们把河奉为神,祭祀河神,但河神时好时坏,总是在自己身上寻找河神发怒的原因。
    若是以前,沈陵只会觉得愚昧。而如今,他明白了,这只是一群无法同自然抗衡的渺小群体,只能臣服于自然之下。
    “沈大人,多亏有您这样的好官,我们淮南百姓才敢相信我们能逃过水灾,您就是咱们淮南百姓的再生父母!”一老者泪流面满朝着沈陵跪了下来,诚诚恳恳地朝他磕头。
    沈陵忙上前扶起他:“老人家,您言重了,本官只是做了应该做的,能治好水灾也全靠大家一起共渡难关。”
    其他人也纷纷朝他跪拜:“沈大人,您是青天大老爷,我们淮南府百姓都感激您!”
    身后的人串接着一串跪下来,整个岸边除了沈陵是站着的,其他都朝着他跪下了,沈陵有些无措也有些激动。
    他对自己的定位一直是普通人,穿到古代也并没有想过像男频小说里面那么畅快淋漓,没有拜相封侯没有左拥右抱,而此时此刻,沈陵觉得自己也不枉费一场穿越。
    他凭自己的努力,拯救了一个地方、一群人,一群人的子子孙孙。
    确定支流加宽成功后,他们又去淮河测量附近的水位,支流这一片的水位降下去,他们把流入支流的河道口也拓宽了,这样能更大的分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